一种气固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0974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空气净化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固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在工业领域,各种工业设备产生的气体含有大量的尘埃微粒,会对大气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必须进行除尘分离。

气固分离目前常用方法有:过滤分离、重力惯性分离、离心沉降分离、静电分离。多数工业设备使用的除尘装置分离效率低,大气污染物排放不达标,而且价格不菲,企业还要承受环保部门严格执法的巨大压力,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为解决这个难题,迫切需要高效、可靠、经济的燃煤锅炉除尘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固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固分离装置,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部设置有同轴线的内筒体,所述外筒体上端设置有与出气口连通的锥形状上封头,下端设置有与排污口连通的锥形状下封头,所述内筒体上端板中心处形成装配孔,下端设置有与排污口连通的内锥筒,所述装配孔中设置有排气管,所述上封头内壁处设置有上导流体,所述上导流体呈去顶锥面状,上导流体侧壁与排气管内壁之间形成Ⅰ号通道,所述内锥筒内壁中设置有下导流体,所述下导流体呈带顶锥面状,下导流体的锥顶位于排气管下方,下导流体的侧壁与内锥筒内壁之间形成Ⅱ号通道,所述内筒体侧壁与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口穿过外筒体侧壁。

所述排气管上端探出内筒体的上端板,所述内筒体顶部与排气管外壁之间由溢流壁焊接封闭。

所述内筒体上端与上端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密封。

所述进气口上边缘高度与内筒体顶部封闭高度相同。

所述出气口、上导流体、排气管、下导流体、排污口同轴。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筒体内壁、内锥筒内壁实现气固混合流体的一次分离,通过内筒体、外筒体实现气固混合流体的二次分离,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固体颗粒物的高效分离,净化气体。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出气口 2 上封头

3 进气口 4 外筒体

5 下封头 6 排污口

7 内锥筒 8 下导流体

9 内筒体 10 排气管

11 溢流壁 12 上导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气固分离装置,包括外筒体4,所述外筒体4内部设置有同轴线的内筒体9,所述外筒体4上端设置有与出气口1连通的锥形状上封头2,下端设置有与排污口6连通的锥形状下封头5,所述内筒体9上端板中心处形成装配孔,下端设置有与排污口6连通的内锥筒7,所述装配孔中设置有排气管10,所述上封头2内壁处设置有上导流体12,所述上导流体12呈去顶锥面状,上导流体12侧壁与排气管10内壁之间形成Ⅰ号通道,所述内锥筒7内壁中设置有下导流体8,所述下导流体8呈带顶锥面状,下导流体8的锥顶位于排气管10下方,下导流体8的侧壁与内锥筒7内壁之间形成Ⅱ号通道,所述内筒体9侧壁与进气口3连通,所述进气口3穿过外筒体4侧壁。

所述排气管10上端探出内筒体9的上端板,所述内筒体9顶部与排气管10外壁之间由溢流壁11焊接封闭。

所述内筒体9上端与上端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密封。

所述进气口3上边缘高度与内筒体9顶部封闭高度相同。

所述出气口1、上导流体12、排气管10、下导流体8、排污口6同轴。

所述的上导流体12为倒置状态,即上导流体12的下端为锥顶。

所述的下导流体8的上端为锥顶。

本实用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业设备排放的气固混合物由进气口3切向进入内筒体9中,气固混合物在内筒体9内部旋转向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大的颗粒向内筒体9壁面运动,并在壁面处被捕集,由于重力的作用沿壁面下落,通过内锥筒7,由排污口6排出,实现颗粒分离。

未分离的气固混合物经内筒体9向下,进入内锥筒7,由于流动空间缩小,回转半径减小,气固混合流体在内锥筒7与下导流体8之间急速回转,并沿下导流体8由下向上绕流实现反向。反向混合流体进入排气管10螺旋向上,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固体颗粒向壁面处运动,在排气管10的出口处,通过上导流体12与排气管10之间的间隙,进入内筒体9、外筒体4之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经过下封头5收集,并通过排污口6排出。

在排气管10的出口处,大部分气体夹带少量固体颗粒进入上导流体12的开孔,通过上封头2和出气口1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筒体内壁、内锥筒内壁实现气固混合流体的一次分离,通过内筒体、外筒体实现气固混合流体的二次分离,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固体颗粒物的高效分离,净化气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