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复黏贴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7486发布日期:2019-04-20 05:3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复黏贴膜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黏贴膜片结构,特别是一种至少一次高温制作的重复黏贴使用之膜片结构。



背景技术:

按,习知之市售贩卖的可重复黏贴之膜片结构,不论用于一般家庭或是各种商业用途,其主要功能为提供在用于在各种不同表面(如墙面、磁砖、玻璃等)提供黏贴功能或是连接各种吊挂对象等,其中在各种表面上结合通常以各种黏胶作为黏贴之方式,上述号称可重复黏贴膜片产品在需要调整位置或是更换时,往往在黏贴之表面留下残余之黏胶,造成清理与美观上的问题,因此业界上发展出许多号称可多次重复黏贴且不造成残留之黏贴表面,作为提供使用者更方便、简易操作之产品,例如以美商3m生产的重复黏贴胶带、易撕型胶带、惰性胶等商品,然而,就多数市售重复黏贴胶带或重复黏贴膜片所采用的胶剂而言,通常在使用上并无法达到反复黏贴使用的功效,且容易在已黏贴的表面留下残余之黏胶,或者一旦被黏贴使用过后,其胶材黏性即大幅丧失并无法达到重复再使用,因此习知的重复黏贴膜片除了造成清理与美观上的问题之外,可适合使用的范围亦受到相当大局限。

如先前技术如一中国台湾公告专利m411441号所揭露之重复贴壁布,该结构为一布片层结合一弹性树酯胶层结合而成,其布片层可为各种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等布料,配合该弹性树酯胶层,使其可无数次重复贴于任何位置,可随时撕离并变换黏贴位置,具有美观与装饰效果等。不过由于现有技术中该布片层需要藉由热熔胶、压克力胶或虫胶等辅助才能与弹性树酯胶层结合,其两层结构结合上较为不易,同时布片装饰图案依不同布料材质也有所差异,在选择上有相当之限制,因此针对可重复黏贴之对象结合强度与结构,仍有更进一步发展与改进之空间。

一习知中国台湾专利tw200948925号「拉伸可撕下黏胶」,3m生产的一种拉伸可撕下黏胶制品包括第一及第二相对主表面及一拉片,且该第一主表面及该第二主表面中之至少一者之至少一部分为黏附性的。该黏胶制品具有如垂直于由一在拉伸撕下过程期间施加于该拉片之拉伸撕下力界定的轴而量测之一横截面积,该横截面积具有一界定之宽度与厚度比,且该黏胶制品可具有至少约90%之一可见光透射率及不大于5%之一混浊度,前案必须要保留一拉片的面积,而且黏贴作用为一般双面黏胶使用不能再次重复黏贴使用。

再如习知美国专利us20070020474号所述之一种双面黏着薄膜,该薄膜包括一支持薄膜、一第一黏着剂层系积层于该支持薄膜的一面,以及一第二黏着剂层系积层于该支持薄膜的另一面,其中该第一黏着剂层及该第二黏着剂层的硬化后之玻璃转移温度小于等于100℃。因此该第一黏着剂层与该第二黏着剂层系呈现为胶状,黏贴后不易进行剥离,且不具有重复黏贴之特性,另一缺点为黏着剂层为胶状且该黏着剂层之玻璃转移温度一定要小于等于100℃,亦即该黏着剂层在高温状态超过100℃时该黏着剂层胶状立即凝固为硬化不具黏着性。

有鉴于上述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之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重复黏贴膜片,利用简单材料的及结构设计,可使本发明达到具有重复黏贴使用之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即在设计一种重复黏贴膜片,其特征为利用第一贴膜层藉由至少一次的高温烘烤固化过程黏合至该软性基材的第一表面,并利用该第一贴膜层达到重复黏贴使用的功效。

本发明之另一主要目的,即在设计一种重复黏贴膜片,其中利用第一贴膜层经至少一次的高温烘烤固化过程后,在该第一贴膜层表面上产生具有复数个微气泡结构,该微气泡结构如同具一真空吸盘功能,当该微气泡结构与其他表面进行黏贴时以提升该重复黏贴膜片之表面张力,并达到重复黏贴使用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之实现技术如下:一种重复黏贴膜片,其包含:一软性基材,该软性基材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贴膜层,系黏附着于该软性基材的第一表面;其特征为该第一贴膜层藉由至少一次的高温烘烤固化过程黏合至该软性基材的第一表面,以形成该重复黏贴膜片。

上述之重复黏贴膜片,其中,在该高温烘烤固化过程,将该第一贴膜层加热至玻璃转换温度为250℃~350℃之间,并加热烘烤黏合至该软性基材的第一表面。

上述之重复黏贴膜片,其中,该第一贴膜层经高温烘烤固化过程后,该第一贴膜层表面上进一步形成具有复数个微气泡结构。

上述之重复黏贴膜片,其中,该第一贴膜层之厚度为0.01~0.5公分。

上述之重复黏贴膜片,其中,该第一贴膜层系进一步包含一保护层。

上述之重复黏贴膜片,其中,进一步该软性基材的第一表面具有多个孔隙,且该软性基材材料系为亚麻、棉纱、棉布、不织布、纺织纤维、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尼龙或人造纤维。

上述之重复黏贴膜片,其中,该第一贴膜层材料为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

上述之重复黏贴膜片,其中,该保护层材料为离型纸、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上述之重复黏贴膜片,其中,该软性基材的第二表面系进一步包含一黏胶层,其系利用该黏胶层黏合该软性基材的第二表面。

上述之重复黏贴膜片,其中,该黏胶层材料为热熔胶、热压胶、压克力胶、白胶、强力胶环氧树脂或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重复黏贴膜片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重复黏贴膜片结合图。

图3是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重复黏贴膜片结合图。

图4是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重复黏贴膜片结合图。

图5是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重复黏贴膜片另一实施结合图。

图6是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重复黏贴膜片再一实施结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熟知技艺者能理解并据以实施本发明,以下系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详细说明之,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重复黏贴膜片第一实施例之结构分解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之重复黏贴膜片100主要由一软性基材10及第一贴膜层20所组成,其中该软性基材10具有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其中该软性基材10之材料系为棉布所构成,其中该软性基材10的第一表面11与该第一贴膜层20黏合,其中该第一贴膜层结合面紧密黏贴附着于该软性基材10的第一表面11,其中该第一贴膜层20的材料为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其中在本实施例进行高温固化黏合制备作业,其中该黏合作业的制程方法为将该第一贴膜层20混胶材料加热至玻璃转换温度为150℃~250℃之间,使其第一贴膜层材料融化形成液体并进一步涂布于一铁板上(未图式),待静置退火冷却一段时间后即形成第一贴膜层20的外观,再将上述冷却后的第一贴膜层20紧密黏贴附着于该软性基材10的第一表面11,并将上述该黏合第一贴膜层20及软性基材10两种材料再进一步置于高温烘烤固化设备中(例如高温热压机),并进行黏合第一贴膜层20及软性基材10两种材料,其中在高温热压机中再次加热至玻璃转换温度为250℃~350℃之间,其中第一贴膜层20的材质为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会因高温形变而成液化状态,而上述软性基材10的材料为棉布,其中该软性基材的第一表面11进一步可具有多个孔隙(未图式),当进行高温烘烤固化时的第一贴膜层20液化的材质可进一步黏合溶置到软性基材的第一表面11的孔隙上(未图式),再将上述材料退火冷却静置后,会使该第一贴膜层20紧密黏贴结合置软性基材10上以形成一重复黏贴膜片100,而上述高温烘烤固化过程至少为一次以上,后续可依照所需要的黏合强度将该重复黏贴膜片100再进行多次重复烘烤固化过程用以增加该第一贴膜层20与软性基材10结合强度,而本案技术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中在布片层中还需要多增加一黏胶层或结合层,才能将软性基材10与第一贴膜层20结合,如图2中所示,且本案技术的重复黏贴膜片100中的该软性基材10与第一贴膜层20,因经上述多次高温烘烤固化过程后两者之间不易产生剥离状态,并且不受现实环境中的高温影响使两者材质变化而造成相互分离状态。

接续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示,在图2中重复黏贴结合图中可见,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经在高温烘烤固化制程形成第一贴膜层20,在该第一贴膜层20表面上进一步形成具有复数个微气泡结构21,其中该微气泡结构21在第一贴膜层中为随机排列方式排列并无特定规则状或排列方式,而该第一贴膜层20经高温烘烤固化产生的该微气泡结构21该功能如具真空吸盘效果,当该微气泡结构31与其他物体表面(如墙面,未图式)在进行黏贴时可提升该重复黏贴膜片100之表面张力,以获得更佳吸附力、更稳固效果的重复黏贴膜层结构,而本实施例该第一贴膜层20厚度系为0.01-0.5公分之间依据所涂布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材料多寡而定,而本实施例为较佳的第一贴膜层厚度为0.2公分,而上述经高温烘烤黏贴制备过程以形成的该第一贴膜层20,具有多次重复黏贴的功能,在重复撕贴时而不造成余胶残留,以提高膜片使用上之便利性。

接续如上第一实施例,其中上述本实施例中该软性基材10之材料可进一步替换为亚麻、棉纱、不织布、纺织纤维、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尼龙或人造纤维,不在此设限。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重复黏贴膜片第二实施例之结构结合图。如图3中所示,本发明之重复黏贴膜片200主要由一软性基材10、第一贴膜层20以及进一步增设一保护层30所组成,本实施例的软性基材10的材料为棉布,第一贴膜层20的材料为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而本实施例进一步增设的保护层30材料为离型纸,上述进一步增设保护层30(如图3中所示)。当在上述该重复黏贴膜片200未使用时,该保护层30可以保护该软性基材10及第一贴膜层20不受外物附着污染,以保持该第一贴膜层20的黏贴吸附力,待需要使用时才将该保护层30撕下,以进行黏贴使用,而本实施例二的重复黏贴膜片的软性基材10与第一贴膜层20的重复高温烘烤制作过程如同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条件操作,故在此不再重新多作叙述。

接续如上第二实施例,其中上述本实施例中该软性基材10之材料可进一步替换为亚麻、棉纱、不织布、纺织纤维、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尼龙或人造纤维,不在此设限,上述保护层30之材料可进一步替换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不在此设限,而本实施例二该第一贴膜层20厚度系为0.01-0.5公分之间依据所涂布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材料多寡而定。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重复黏贴膜片第三实施例之结构结合。如图4中所示,本发明之重复黏贴膜片300主要由一软性基材10、第一贴膜层20以及保护层30所组成,其中该软性基材10之材料为棉布,该第一贴膜层20的材料为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该保护层30材料为离型纸,其中在该重复黏贴膜片300中进一步该软性基材的第二表面12系进一步增设包含一黏胶层40,其中系借利用该黏胶层40黏合该软性基材的第二表面12与一挂勾结构50。而上述实施例三中的黏胶层40材料为亚克力胶可进行黏贴一挂勾结构50,其中该挂勾结构50可提供吊挂功能或置物功能(如吊挂毛巾、卫浴设备、肥皂盒、牙刷杯架等),

另外参阅如图5中所示,如上述实施例三中重复黏贴膜片的黏胶层40可黏合其他材质,其中该黏胶层40可黏合该软性基材的第二表面12与图片层60的实施方式,其中该图片层60可替换为印刷图样层或止滑垫并与该重复黏贴膜片300组合实施。

接续上述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层30材料为离型纸,当在上述该重复黏贴膜片300未使用时,该保护层30可以保护该软性基材10及第一贴膜层20不受外物附着污染,以保持该第一贴膜层20的黏贴吸附力,待需要使用时才将该保护层30撕下,以进行黏贴使用,而本实施例三的重复黏贴膜片的软性基材与第一贴膜层的高温烘烤制作过程如同上述第一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条件操作,故在此不再重新多作叙述。

接续如上第三实施例,其中上述本实施例中该软性基材10之材料可进一步替换为亚麻、棉纱、不织布、纺织纤维、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尼龙或人造纤维,不在此设限,上述保护层30之材料可进一步替换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不在此设限,而本实施例三该第一贴膜层20厚度系为0.01-0.5公分之间依据所涂布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材料多寡而定,本实施例三中该黏胶层40材料可进一步替换为热熔胶、热压胶、白胶、强力胶、环氧树脂或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

接续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意示,其中该该黏胶层40材料替换为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而上述该重复黏贴膜片300,在该软性基材10的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上皆设有一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如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贴膜层20,其中上述的该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制作过程如同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贴膜层20与一软性基材10结合条件操作,故在此不再重新多作叙述,而上述的重复黏贴膜片300,因在该软性基材10的上下两面皆有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可当作双面胶带或双面黏贴膜使用,而在该上述的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可在进一步增设保护层30(如图6中所示)。当在上述该重复黏贴膜片300未使用时,该保护层30可以保护该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不受外物附着污染,以保持该苯乙烯弹性膜层(sebs)的黏贴吸附力,待需要使用时才将该保护层30撕下,以进行黏贴使用,其中该保护层30材料为离型纸,或者该该保护层材料可进一步替换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综前所述,由本发明重复黏贴膜片结构之设计确实可行,且改善了现有技术之各种缺失,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之申请专利范围;凡其他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下述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