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轮改进的SIM卡托架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736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拉丝轮改进的SIM卡托架拉丝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表面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丝轮改进的SIM 卡托架拉丝机。



背景技术:

SIM卡托架是一种用在手机上,用于安放SIM卡的小型框形加工件。其安装在手机上时只有一个很窄的面露在外,所以为了使露出面适合手机壳体的外观,这个露出面有时候需要经过拉丝处理。以往拉丝是放在平板形的治具上手工操作的,效率不高。

最新的设备通过高速传动的拉丝带对成排定位于载具上的产品进行拉丝,然而拉丝带有一定柔性,在拉丝过程中又必然要施予产品加工面一个压力,在压力的反作用力下,拉丝带中部会内陷,以致实际的加工面会更接近弧形面,使加工出来的产品外观面不能匹配手机外形,引起客诉。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拉丝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丝轮改进的SIM卡托架拉丝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拉丝轮改进的SIM卡托架拉丝机,包括机体、设于机体台面上的托载装置和位于托载装置上方的拉丝装置;所述托载装置包括载块,载块上直线排列着若干细长的空穴;所述拉丝装置包括两个拉丝轮和绕于两个拉丝轮外围呈圈形的拉丝带,拉丝带的下段能压迫于空穴上,拉丝轮上设有凸圈,拉丝带转动时被限位于凸圈上。

具体的,所述托载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机体上的推进气缸和由推进气缸驱动的滑块,所述载块可拆卸地设于滑块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设有用来限制滑块滑动方向的导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拉丝机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拉丝机中的凸圈会让拉丝带呈现中部外凸的弧形,这样拉丝过程中能更好地确保拉丝带中部接触产品加工面,使加工出来的产品加工面更接近平面。

2、推进气缸能让载块在工作位置和换料位置转换,方便连续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拉丝机在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拉丝机在换料状态下的左视图;

图4为图3中的B视角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拉丝轮的半剖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机体,

11-导轨;

2-托载装置,

21-推进气缸,

22-滑块,

221-后挡体,

222-侧挡体,

23-载块,

231-平板部,

232-弓形部,

2321-空穴;

3-拉丝装置,

31-拉丝轮,

311-凸圈,

32-拉丝带,

33-压带机构,

331-压带气缸,

332-压块,

3321-压槽;

4-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SIM卡托架拉丝机,包括机体1、设于机体1台面上的托载装置2和位于托载装置2上方的拉丝装置3。产品4被定位于托载装置2上,然后表面再经过拉丝装置3拉丝成所需外观。

如图1至图4所示,托载装置2包括固定于机体1上的推进气缸21、由推进气缸21驱动的滑块22和可拆卸地设于滑块22上方的载块23,机体1上设有用来限制滑块22滑动方向的导轨11,载块23包括位于下方并用来与滑块22定位的平板部231以及横卧于平板部231上方的弓形部232,弓形部232的上部呈弧形,弓形部 232的顶端开设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细长空穴2321。空穴2321用来定位多个产品 4,多个产品4都会呈直线状排列在载块23上,这样就能接受同一条拉丝带32的拉丝处理,处理速度快。当推进气缸21后缩时,携带产品4的载块23运动到与拉丝带32接触的位置,此时为工作状态。因为空穴2321开设于弓形部232弧形的顶部,所以产品4的加工面可以很好地暴露在外,更好地接受拉丝带32的拉丝处理,产品质量更稳定。当推进气缸21前推时,载块23随滑块22离开拉丝装置3下方,此时为换料状态,这样能方便工人取放载块23。实际工作中,载块23一般设置多个,一个载块23在进行拉丝定位时,其他载块23能由其他工人码放或取出产品4,方便连续化操作。

如图4所示,平板部231呈矩形,滑块22上表面设有一个后挡体221和一个侧挡体222。载块23放上滑块22是依靠平板部231的长宽边分别靠在后挡体221和侧挡体222上来完成的,工人对其初始定位操作简单,节省时间。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拉丝装置3包括两个拉丝轮31和绕于两个拉丝轮31 上呈圈形的拉丝带32,拉丝带32的下段能拉丝到位于空穴2321内的产品4,拉丝轮31上设有凸圈311,拉丝带32转动时被限位于凸圈311上。当拉丝轮31转动时,拉丝带32持续快速掠过产品4露出的加工面,起到拉丝效果。凸圈311会让拉丝带32呈现中部外凸的弧形,这样拉丝过程中能更好地确保拉丝带32中部接触产品4加工面,使加工出来的产品4加工面更接近平面。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拉丝轮31的中间设置有压带机构33,压带机构33包括固定于机体1上的压带气缸331和由压带气缸331驱动的压块332,压块332能将拉丝带32的下段压迫于空穴2321上。压带气缸331在工作中能间歇性伸缩。当压带气缸331伸出时,压块332被压带气缸331驱动下行,随后接触拉丝带32,然后带动拉丝带32靠到空穴2321内的产品4上,这样拉丝带32运动的时候能更好地确保处理到产品4的加工面;当压带气缸331缩回时,拉丝带32脱离产品4加工面,有利于拉丝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

如图2所示,压块332的底部设有避让弓形部323的压槽3321,拉丝带32的下段通过压槽3321。压槽3321不光限制了拉丝带32的活动方位,还能对产品4起到精确定位作用,因为压块332下压时,弓形部323只能适应压槽3321的运动轨迹,因此即使载块23的初始定位略有偏差,压槽3321也能让载块23自动调整到适当位置,保证空穴2321内的产品4接受同位于压槽3321内的拉丝带32的拉丝作业。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平板部231上设有至少两道平行的弓形部232。与之对应的,拉丝装置3也会包括至少两条平行的拉丝带32,压块332上也设有至少两条压槽3321。这样在载块23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块上可以设置更多的空穴 2321,提高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