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0821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性能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催化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甲醇是最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近年来,甲醇需求量及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甲醇的用途也有新的发展。工业规模的甲醇一般是用含有H2、CO、CO2的合成气在一定压力和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的方法生产。甲醇合成催化剂是合成甲醇工业技术水平高低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甲醇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甲醇装置的大型化,对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甲醇合成催化剂主要由铜、锌和铝等氧化物所组成。通常的催化剂制备方法是先制备铜锌母体,然后使它负载在氧化铝载体上,经洗涤,过滤,烘干,焙烧和成型等工序,制得催化剂。用此方法制备的甲醇合成催化剂基本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但距更高要求的催化剂尚有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高性能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甲醇催化剂和传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可降低片剂收缩率,提高片剂强度,降低堆密度,提高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能满足更高的需要。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铜锌母体负载在氧化铝载体上, 经洗涤,过滤,烘干,焙烧打片后制备成型的催化剂在60°C 200°C之间进行1 5小时的性能优化处理,即制得本发明催化剂。—般地,所述的性能优化处理方法为微波加热;或烘箱和微波混合加热;或红外和微波混合加热。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的实施例用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实施例1 先制备铜锌母体,然后使它负载在氧化铝载体上,经老化,洗涤,过滤, 干燥,焙烧和成型等工序,制得催化剂样品。实施例2 将实例1制得的催化剂样品在60°C 200°C之间用烘箱加热1 5小时,进行性能优化处理。实施例3 制备过程同例2,但将性能优化处理方法改为微波加热。实施例4 制备过程同例2,但将性能优化处理方法改为红外加热。实施例5 制备过程同例2,但将性能优化处理方法改为烘箱和微波混合加热。对上述实施例制得的铜系甲醇合成催化剂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催化剂活性检测条件如下催化剂样品粒度为0. 425mm 1. 180mm样品活化样品在检测活性之前,用还原气(H2 N2 = 3 97)在210°C还原16h。活性检测还原后的样品,通入含一定浓度CO及CO2的合成气,在压力5. OMPa, 一定温度和空速条件下,测定初活性(以生成甲醇的时空产率g ^r1化―1或CO转化率表示)。 然后样品经受350°C、20h的耐热处理,再恢复到上述同一条件下,测定耐热后的活性,以表征样品热稳定性的高低。采用美国Quantachrome公司Nova 2200e型孔结构分析仪和CHEMBET-3000型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测定催化剂表面积、孔容与孔径分布。采用日本理学Dmax IIIA型X光射线衍射仪,扫描范围2 θ =10° 60°,电压 40kV,电流30mA,Cu靶,测定催化剂物相,以宽化法计算晶粒大小。采用大连智能试验机厂ZQJ-II型智能颗粒强度试验机测定催化剂颗粒径向抗压碎力。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3。其中样品3为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1为用传统方法制备的参比催化剂,样品2、4分别为采用烘箱、红外加热进行性能优化处理后的催化剂。表1堆密度、强度、片剂收缩率、径向抗压碎力数据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性能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铜锌母体负载在氧化铝载体上,经洗涤,过滤,烘干,焙烧打片后制备成型的催化剂在60-200°C之间进行1 5小时的性能优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性能优化处理方法为微波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性能优化处理方法为烘箱和微波混合加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性能优化处理方法为红外和微波混合加热。
全文摘要
高性能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是对成型后的催化剂成品进行性能优化处理,即将铜锌母体负载在氧化铝载体上,经洗涤,过滤,烘干,焙烧打片后制备成型的催化剂在60℃-200℃之间进行1-5小时的优化加热处理,即制得本催化剂。性能优化处理方法为微波加热、烘箱和微波混合加热或红外和微波混合加热。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甲醇催化剂堆密度和片剂收缩率低,片剂强度高,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提高。
文档编号C07C29/154GK102240552SQ201110125318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仇冬, 曹建平, 殷惠琴, 陈海波, 黄金钱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南化集团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