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6688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富含茶氨酸、茶多酚和咖啡因等天然活性成分。各种成分均具有其各自独特的性质和功效,影响着茶汤的口味和保健效果。
茶氨酸是茶叶中一种重要的风味和功效成分,其可生津润甜,且具有降血压,增强免疫力,安神醒脑,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功效。目前,已知的茶氨酸制品多由下述方法制得(l)人工有机合成;(2)微生物发酵,该方法成本高,产品价格昂贵;(3)从茶叶中提取茶氨酸,该方法需采用柱色谱分离提纯,成本高且步骤繁琐。
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 20wtX,其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在茶多酚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wt^左右。儿茶素类主要由非酯型(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没食子酸儿茶素GC)与酯型(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组成。由于茶多酚具有苦涩味,所以对茶汤滋味的影响很大。
咖啡因是从茶叶中所含的一种生物碱,其具有祛除疲劳和兴奋神经的作用,它不仅作用于大脑皮层,还能直接兴奋延髓,但高剂量摄入(大于1000mg)会引起阵发性惊厥和骨骼震颤,损害肝、胃、肾等重要内脏器官,诱发呼吸道炎症、妇女乳腺瘤等疾病,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并且其有成瘾性, 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中国茶叶资源丰富,每年约120万吨茶,通常每生产一吨绿茶,会产生50-60公斤茶梗,由于茶梗坚硬,不易泡出成分, 一般作为尾料废弃。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茶叶提取粉的需求每年以20-30%速度增长。现有的茶粉多利用价廉的低档茶叶或碎茶,经高温水提取后,离心过滤,浓縮后经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即得茶粉。目前,对茶粉的质量都以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为指标进行控制,忽略了茶叶中重要功效成分茶氨酸。而目前茶饮料市场的快速发展要求更高品质的富含功能成分的茶粉的生产供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满足目前茶饮料市场对高品质茶加工制品的需要,而提供一种具有茶汤口味及保健功能俱佳的高品质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茶提取物可以为现有的茶提取物产品的各种型态,如浓縮汁或茶粉。本发明的茶提取物中,含有茶氨酸和儿茶素,其中,所含的茶氨酸的含量为3%~40%,较佳的为3%~30%,更佳的为5% 30°/。,最佳的为5%~20%;百分比为茶氨酸含量占茶提取物干重的质量百分比。
较佳的,本发明的茶提取物中,茶氨酸与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1~ 1000,更佳的为1~200,最佳的为1~100;含量比值为重量比。
较佳的,本发明的茶提取物中,茶氨酸与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0.2~200,更佳的为0.2~100,最佳的为0.5 20;含量比值为重量比。
较佳的,本发明的茶提取物中,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卜200,更佳的为1.5~画,最佳的为1.5-50;含量比值为重量比。
本发明中,所述的非酯型儿茶素包括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没食子酸儿茶素(GC);所述的酯型儿茶素包括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所述的总儿茶素为以上7种儿茶素类成分的总和。
上述各成分含量以及比值的优选范围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的各较佳
实例,例如
本发明一较佳实例中,茶氨酸与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1-1000,茶氨酸和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0.2-200,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1~200;含量比值为重量比。
本发明一更佳实例中,茶氨酸与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1~200,茶氨酸和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0.2 100,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1.5-100;含量比值为重量比。
本发明一最佳实例中,茶氨酸与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1~100,茶氨酸和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0.5 20,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1.5-50;含量比值为重量比。
本发明进一步的涉及本发明的茶提取物的一种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参见附图1),其包括如下步骤将茶叶和/或粉碎的茶梗,0 70'C下用水浸提;
将提取液离心过滤,滤液经有机膜过滤,透过液再经分子量截留范围为
1000-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过滤,之后超滤膜透过液经反渗透膜浓縮,所述的离心过滤、有机膜过滤、超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浓縮均在10 35"C下进行,之后除菌,即得浓縮汁型态的茶提取物。进一步干燥,即可得茶粉型态的茶提取物。本发明经研究摸索,平衡了诸多因素,特别选择了上述各步骤及条件组合得到该制备方法。正是上述各步骤及条件的协同作用,使得该方法可制得本发明独特的茶提取物。
下面对该制备方法进行更详细的介绍首先,将茶叶和/或粉碎的茶梗,0 7(TC下用水浸提。茶叶较佳的为绿茶叶或白茶叶,更佳的为茶氨酸含量为lwtM以上的茶叶。本发明中,所述的茶梗是指茶叶叶柄和叶片节间部分,较佳的为绿茶茶梗。较佳的将茶叶粉碎使用,以利于低温提取。茶梗则必需粉碎后使用。粉碎的方法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较佳的将茶梗和/或茶叶粉碎至0.1 2mm。水较佳的选择纯水。水的总用量可按本领域常规水提取的用量进行选择,较佳的为茶叶和/或茶梗质量的10 30倍,更佳的为10-25倍,最佳的为15-20倍。之所以优选水的总用量为茶叶和/或茶梗质量的10 30倍,是因为本发明经研究发现,低于10倍,会使提取不充分,尤其是茶梗本身会吸附大量水分,而高于30倍,使得后续操作相当费时。多次提取时,第一次提取时,水的用量较佳的为总用量的1/2-3/4。
浸提的温度为0 70'C,较佳的为0 5(TC,更佳的为0 30。C,进一步更佳的为10~30°C,最佳的为20 3(TC。之所以选择上述浸提温度,是因为本发明经研究发现,浸提温度超过7(TC,茶氨酸含量会开始下降,提取温度为IO(TC时,较长时间提取后,提取物中基本不含茶氨酸,并且温度过高还会使得茶的香气挥发,降低茶提取物的香气;而温度越低,提取率会随之下降,为达到所需的提取率,需延长提取时间。平衡诸多因素,最终选择0 70'C为能达到本发明茶提取物中茶氨酸含量指标的适宜浸提温度。进一步的,本发明经研究还发现30°C以下的浸提温度,可使得茶提取物中茶氨酸和咖啡因的含量比值,茶氨酸和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以及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达到前述范围,这使得所制得的茶提取物的苦涩味降低,口味更佳。同时,为了降低工艺能耗,利用自然室温下水的温度,更优选10 3(TC,最优选20~30°C。
浸提的总时间可按本领域常规提取时间选择, 一般为30-120分钟,较佳的为30-90分钟,更佳的为30-60分钟,最佳的为30-45分钟。多次提取时,第一次提取时,提取时间较佳的为总时间的1/2 3/4。浸提的次数较佳的为2或3次。
水浸提后,依次进行离心过滤,有机膜过滤,1000 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浓縮。上述步骤的操作在l(TC 35'C下进行,较佳的在2(rC 3(TC下进行。控制操作温度35"C以下,使得工艺能耗低,有利于有机膜,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保护,且儿茶素等成分以及香气可得到更佳的保留。若
浸提时水温高于35'C,则将提取液冷却至35"C以下后进行后续步骤,较佳的冷却至30 35"C。
所述的离心过滤可按本领域常规条件进行操作,离心速度较佳的为7000-14000转/分。
所述的有机膜过滤可按膜工艺中常规条件进行操作。有机膜可选用膜工艺中常用的各种有机膜,如聚偏氟乙烯膜(PVDF)和聚丙烯膜(PP)等。有机膜的孔径较佳的为0.1 0.5pm 。最优选0.22pm孔径的聚偏氟乙烯有机膜。
较佳的,有机膜过滤后,再进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进一步降低咖啡因以及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工艺流程参见附图2)。该步骤中,咖啡因被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非酯型儿茶素被茶素被酯型儿茶素和咖啡因竞争解吸附,而茶氨酸等氨基酸成分不被吸附。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可按柱色谱常规工艺条件进行操作。大孔吸附树脂可为各类大孔吸附树脂,优选下述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DlOl、日本三菱化学的DIAION HP系列或罗门哈斯的AMBELITEXAD系列,最优选AMBELITE XAD-1600。大孔吸附树脂的用量较佳的为茶叶和/或茶梗原料重量的0.5~4倍。
所述的超滤膜过滤可按膜工艺中常规条件进行操作。所述的超滤膜的分子量截留范围为1000-5000道尔顿,较佳的为3000 5000道尔顿。本发明经研究摸索,平衡诸多因素,最终选择1000-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以满足本发明对膜的透过性以及选择性的要求,使茶提取物中茶氨酸含量达到前述指标,选择3000-5000道尔顿为效果更佳的超滤膜分子量截留范围。所述的超滤膜可选用膜工艺中常用种类,较佳的为聚砜膜(PS)、聚丙烯腈膜(PAN)或聚偏氟乙烯膜(PVDF)。
所述的反渗透膜浓縮可按膜工艺中常规条件进行操作。所述的反渗透膜可选用膜工艺中常用的各种类反渗透膜,如聚酰胺膜(PA膜)或氧化锆-聚
8丙烯酸复合膜,本发明最优选聚酰胺膜。反渗透膜孔径较佳的为
0.0001-0.001 u m。反渗透膜浓縮较佳的浓縮至固含量为15 30wt。/。为止。
反渗透膜浓縮之后,除菌,即得浓縮汁型态的茶提取物。所述的除菌可按本领域常规除菌方法及条件进行操作,如UHT除菌或过有机滤膜除菌,较佳的采用过0.2 u m有机滤膜除菌。
将上述方法制得的浓縮汁型态的茶提取物进一步干燥,即可得茶粉型态的茶提取物。所述的干燥可按本领域常规干燥方法及条件进行操作,如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较佳的为真空干燥。喷雾干燥的条件较佳的为进风温度150~250°C,出风温度80 110°C。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上述各工艺步骤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到本发明的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 本发明的茶提取物中,不仅较完整的保留了茶的各种功效成分,且其所含的茶氨酸含量高,使得该茶提取物较现有的茶提取物产品(如茶粉)相比,具有更加突出的降血压,增强免疫力,安神醒脑,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保健功效。
(2) 本发明的优选实例中,茶氨酸与咖啡因的含量比值较高,使得该茶提取物中所含的对人体不利的咖啡因成分较低,功效更佳。
本发明的的另一优选实例中,茶氨酸和儿茶素的含量比值较高,使得该茶提取物较现有的茶提取物产品所含儿茶素较低,苦涩味更低,口味更佳。
本发明的的另一优选实例中,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较高,使得该茶提取物较现有的茶提取物产品水溶性更好,苦涩味更淡。
(3) 本发明茶提取物冷水溶解性好,可迅速溶解于10-3(TC的水中,且茶汤澄清透亮,口感鲜爽,香气淳厚。
(4) 本发明提供的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能耗低,无污染。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独特的选用现有技术中作为废料的茶梗为原料,变废为宝,有效的利用了资源,且使得原料成本极大的降低。


图1为本发明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的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下述实施例中,儿茶素和咖啡因的检测方法及条件参见ISO-14502-2。茶氨酸检测方法参见唐仕荣等《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年04期,具体条件为采用ZorbaxSB-AQ色谱柱(250mmx4.6mm,5iim),乙腈0.1%磷酸溶液=5:95(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lmL/min,进样量10|iL,柱温25"C,检测波长196nm。
对比实施例
市场一款较高档绿茶粉中,茶氨酸含量1.9%,咖啡因6%,茶氨酸/咖啡因的含量比值0.32,茶氨酸/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0.07,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0.95。
实施例l
绿茶叶50公斤(茶氨酸含量为lwt%)和绿茶茶梗150公斤,碎粹到粒径0.1-0.3mm后置于3吨多功能提取罐,加纯水2000升,3(TC搅拌浸提30分钟后,过滤;滤渣再加纯水1000升,3(TC搅拌浸提15分钟,过滤。两次滤液合并,高速管式离心(14000转/分),过滤,滤液经管式PVDF管式有机膜(AQU250-B10, 0.22pm)过滤。滤液经截留分子量为5000道尔顿PVDF超滤膜过滤,超滤膜透过液再经反PA渗透膜(DOWFILMTEC BW30LE-400)浓縮,得浓縮汁80升,固含物为30wt%。离心过滤、有机膜过滤、超滤膜
10过滤和反渗透膜浓縮均在3(TC下进行。浓縮汁再经过UHT除菌,即得浓縮汁型态的茶提取物。
将浓縮汁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5(TC和出风温度ll(TC),得32公斤绿茶粉产品A,得率为16%。绿茶粉产品A中茶氨酸含量5.89%,咖啡因5.89%,总儿茶素含量29.45%,茶氨酸/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1.00,茶氨酸/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0.20,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1.5。
实施例2
绿茶叶100公斤(茶氨酸含量为lwt%)和绿茶茶梗100公斤,碎粹到粒径0.9-1.lmm,碎粹后置于3吨多功能提取罐加纯水3000升,2(TC搅拌浸提60分钟后,过滤;滤渣再加纯水1000升,2(TC浸提半小时,过滤;两次滤液合并,高速管式离心(10000转/分)过滤,滤液经聚丙烯膜(PP)管式有机膜(合肥风云科技有限公司HY-MF-IOOOO, O.lpm)过滤,滤液流经填充有100公斤大孔吸附树脂DiaionHP-20的色谱柱,流出液再经分子量截流范围为3000道尔顿聚砜超滤膜(PS)过滤,超滤膜透过液再经聚哌嗪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合肥风云科技有限公司HY-RO-100K, 0.0001pm)浓縮得浓縮汁120升,固含物为15wt^。离心过滤、有机膜过滤、超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浓縮均在2(TC下进行。浓縮汁经过0.2pm有机滤膜过滤除菌,即得浓縮汁型态的茶提取物。
将浓縮汁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C和出风温度90°C),得20公斤产品B,得率为10%。产品B中茶氨酸含量20.15%,咖啡因0.10%,总儿茶素含量1.01%,茶氨酸/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200,茶氨酸/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20,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200。
实施例3
绿茶茶梗300公斤(茶氨酸含量为1.4 wt%),碎粹到粒径1.0-3.0mm,碎粹后置于3吨多功能提取罐加纯水1500升,70。C搅拌浸提20分钟后,过滤;滤渣再加纯水1500升,5(TC浸提10分钟,过滤;两次滤液合并,高速管式离心(12000转/分)过滤,滤液经PVDF管式有机膜(GE Desal Membrane AG 8080F)过滤,滤液流经填充有300公斤大孔吸附树脂罗门哈斯 AMBELITE XAD-1600色谱柱,流出液再经分子量截流范围为1000道尔顿 聚砜超滤膜(PS)过滤,超滤膜透过液再经PA反渗透膜(DOWFILMTEC BW30LE-400)浓縮得浓縮汁120升,固含物为20wt%。离心过滤、有机膜 过滤、超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浓缩均在35'C下进行。浓縮汁经过0.2pm有 机滤膜过滤除菌,即得浓縮汁型态的茶提取物。
将浓縮汁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TC和出风温度9CTC),得12公斤 产品C,得率为4%。产品C中茶氨酸含量30。/。,咖啡因0.3%,总儿茶素含 量0.30%,茶氨酸/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100,茶氨酸/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 100,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100。
实施例4
白茶叶200公斤(茶氨酸含量为3wt%),碎粹到粒径1.8-2.0mm,碎粹 后置于3吨多功能提取罐加纯水3000升,l(TC搅拌浸提60分钟后,过滤; 滤渣再加纯水1500升,l(TC浸提半小时,过滤;滤渣再加纯水1500升,10°C 浸提半小时;三次滤液合并,高速管式离心(7000转/分)过滤,滤液经PVDF 管式有机膜(AQU250-B10, 0.50pm)过滤,滤液流经填充有800公斤大孔 吸附树脂D101 (上海汇脂树脂厂)的色谱柱,流出液再经分子量截流范围 为1000道尔顿聚砜超滤膜(PS),超滤膜透过液再经PA反渗透膜(DOW FILMTECBW30LE-400)浓縮得浓縮汁60升,固含物为20wt%。离心过滤、 有机膜过滤、超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浓縮均在2(TC下进行。浓縮汁经过 0.2pm有机滤膜过滤除菌,即得浓縮汁型态的茶提取物。
将浓縮汁真空干燥,得12公斤产品D,得率为6%。产品D中茶氨酸含 量40.05%,咖啡因0.04%,总儿茶素含量0.2%,茶氨酸/咖啡因的含量比值 为1000,茶氨酸/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200,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 含量比值为50。
12实施例5
绿茶茶叶200公斤碎粹到粒径O.l-l.Omm,碎粹后置于3吨多功能提取 罐加纯水3000升,0"C搅拌浸提90分钟后,过滤;滤渣再加纯水2000升, O"C浸提半小时,过滤;两次滤液合并,高速管式离心(7000转/分)过滤, 滤液经PVDF管式有机膜(AQU250-B10, 0.22(im)过滤,滤液经分子量截 流范围为1000道尔顿聚丙烯腈膜(PAN)超滤膜,超滤膜透过液再经氧化 锆-聚丙烯酸复合反渗透膜(HS-RO-64K,0.001)im)浓縮得浓縮汁50升,固 含物为20wt%。离心过滤、有机膜过滤、超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浓縮均在 l(TC下进行。浓縮汁经过0.2pm有机滤膜过滤除菌,即得浓縮汁型态的茶提 取物。
将浓縮汁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50。C和出风温度80°C),得10公斤 产品E,得率为10%。产品E中茶氨酸含量3.00。/。,咖啡因3.00%,总儿茶 素含量6.0%,茶氨酸/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1,茶氨酸/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 为0.5,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1。
实施例6
绿茶茶叶200公斤碎粹到粒径O.l-l.Omm,碎粹后置于3吨多功能提取 罐加纯水2000升,50"C搅拌浸提45分钟后,过滤;滤渣再加纯水1000升, 3(TC浸提15分钟,过滤;两次滤液合并,高速管式离心(10000转/分)过 滤,滤液经PVDF管式有机膜(AQU250-B10, 0.22pm)过滤,滤液流经填 充有400公斤大孔吸附树脂D101 (上海汇脂树脂厂)的色谱柱,流出液再 经分子量截流范围为3000道尔顿聚砜超滤膜(PS),超滤膜透过液再经PA 反渗透膜(DOW FILMTEC BW30LE-400)浓縮得浓縮汁30升,固含物为 20wt%。离心过滤、有机膜过滤、超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浓縮均在30'C下进 行。浓縮汁经过0.2|1111有机滤膜过滤除菌,即得浓縮汁型态的茶提取物。
将浓縮汁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C和出风温度90°C),得6公斤产 品F,得率为6%。产品F中茶氨酸含量10.58%,咖啡因0.20%,总儿茶素含量4.0%,茶氨酸/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53,茶氨酸/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 2.1,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20。 实施例7原料的优选
测定下述样品中所含成分的含量,结果如表l所示 表l 干茶叶和茶梗有效成分比较
样品总儿茶素wt%咖啡因wt%茶氨酸wt%
立顿绿茶包7.232.821.23
龙井4.222.271.03
眉茶4.821.480.66
白茶3.061.843.27
茶梗3.691.271.44
由表1可见,白茶和茶梗含有较丰富茶氨酸,较低儿茶素和咖啡因,因 此本发明优选茶梗为原料。
实施例8浸提温度的优选
文献报导,茶氨酸单体,干态下分解温度在214-215摄氏度。本发明进 行茶叶水提实验选择浸提温度。提取时间为60分钟,茶水质量比为h 30。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茶叶水提实验
提取温度 ,c提取物得率 wt%提取物中 EGCG wt%提取物中 咖啡因wt%提取物中 茶氨酸wt%
010.32.082.473.21
3026.25.934.862.45
5032.39.346.122.03
7037.39.636.581.73
9037.69.396.571.49
層42.88.175.800
14由表2数据表明,高温下茶叶水提物中茶氨酸含量明显下降,控制温度
70°C,利于茶氨酸提取。低温提取(小于30度时),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提取 率低于50%左右,但水溶性很好的茶氨酸提取基本完全,约70%~90%。由 此说明低温提取(小于30度时),有利于制备高含量茶氨酸的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茶氨酸和儿茶素,其中,所述的茶氨酸的含量为3%~40%,较佳的为3%~30%,更佳的为5%~30%,最佳的为5%~20%;百分比为茶氨酸含量占茶提取物干重的质量百分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提取物中, 茶氨酸与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1~1000,更佳的为1 200,最佳的为1~100; 含量比值为重量比。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提取物中,茶氨酸与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0.2~200,更佳的为0.2~100,最佳的为 0.5-20;含量比值为重量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提取物中, 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1~200,更佳的为1.5~100,最佳 的为1.5~50;含量比值为重量比。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提取物中,茶氨酸与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1 1000,茶氨酸和总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 0.2~200,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1~200;含量比值为重量 比;更佳的,茶氨酸与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1~200,茶氨酸和总儿茶素的含 量比值为0.2~100,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1.5~100;含量 比值为重量比;最佳的,茶氨酸与咖啡因的含量比值为1~100,茶氨酸和总儿茶素的含 量比值为0.5~20,非酯型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值为1.5~50;含量比 值为重量比。
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提 取物为浓縮汁或茶粉。
7、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将茶叶和/或粉碎的茶梗,0 7(TC下用水浸提;将提取液离心过滤,滤液经有机膜过滤,透过液再经分子量截留范围为1000-5000道尔 顿的超滤膜过滤,超滤膜透过液经反渗透膜浓縮,所述的离心过滤、有机膜 过滤、超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浓縮均在10 35'C下进行,之后除菌,即得浓 縮汁型态的茶提取物。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提的温度为 0~50°C,更佳的为0 30'C,进一步更佳的为10~30°C,最佳的为20 3(TC。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膜过滤后, 再进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之后再进行分子量截留范围为1000 5000道尔 顿的超滤膜过滤;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较佳的为下述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DlOl、日本三菱化学的DIAIONHP系列或罗门哈斯的AMBELITE XAD系 列,最优选AMBELITE XAD-1600;大孔吸附树脂的用量较佳的为茶叶和/ 或茶梗原料重量的0.5 4倍。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膜的分子 量截留范围为3000~5000道尔顿。
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浓縮汁型态 的茶提取物干燥,即可得茶粉型态的茶提取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提取物,其含有茶氨酸和儿茶素,所述的茶氨酸的含量为茶提取物干重的质量百分比3%~40%。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将茶叶和/或粉碎的茶梗在0~70℃下用水浸提;离心过滤,有机膜过滤,再经分子量截留范围为1000~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过滤,之后反渗透膜浓缩,所述的过滤和反渗透膜浓缩均在10~35℃下进行,之后除菌,即得浓缩汁型态的茶提取物。进一步干燥,即得茶粉型态的茶提取物。本发明的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降血压,增强免疫力,安神醒脑,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保健功效,且冷水溶解性好,茶汤澄清透亮,口感鲜爽,香气淳厚。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选用茶梗为原料,有效利用了资源,使成本降低,且工艺简单,能耗低,无污染。
文档编号A23F3/16GK101461433SQ20081020240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7日
发明者朱吟吟, 温尧林, 章志强, 亚 蔡, 邹敏亮 申请人:健士星生物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黄山天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