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球藻环糊精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71483阅读:来源:国知局
物与混合物是完全不同的物相。
[0051] =、环糊精对红球藻成分的包合
[0052] pH6.86憐酸缓冲液超声处理少许破壁红球藻粉,取上清夜,W5KD透析袋透析,收 集透析袋内液和外液,各溶液稀释适当倍数分别加入无紫外吸收的环糊精,其系列紫外吸 收谱见附图6,体系中小分子(外液)成分浓度较高吸收较强,大分子残留少(内液),吸收相 对较弱,可观察到溶液紫外吸收强度随e-环糊精浓度的增大而逐步增大(外液最大吸收增 加至0.4,内液最大吸收增至约0.1 ),说明内液和外液中的多种相关成分皆可与0-环糊精产 生包合作用。
[0053] 取上述透析所得内液和外液,逐步增加环糊精浓度,测定不同浓度下的体系吸收, 依据e-环糊精浓度变化与溶液中各类成分的紫外特征波长吸收的增加,测定相关成分的表 观包合常数Ka,测定结果见下表3:
[0054] 表3红球藻各标志成分表观包合常数化a)
[0056] 红球藻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测定体系为混合物,分子间的复杂作用和相互影响 将导致包合常数低于纯品的测定值,实测各成分的包合常数仍达289~539M-1范围,表明组 合物中0-环糊精与红球藻的多种成分皆存在较强的包合作用,可W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其 他环糊精由于具有高的水溶性,其Ka值皆大于0-环糊精的。结果表明,加入适当比例的环糊 精及提供形成包合物的有利条件即可制得稳定的组合物,达到改善产品性能的目的。
[0057] 四、增溶试验
[0化引1、增加全组分溶解度
[0059] 取本发明制备的组合物适量,WpH6.86憐酸缓冲液50mr混合,震荡1小时,滤除沉 淀物,取其饱和溶液,憐酸缓冲液稀释适当倍数,测定200nm-450nm溶液紫外吸收,W破壁红 球藻粉为对照(滤液加环糊精溶液稀释后测定),取各吸收峰对比,结果:e-环糊精的红球藻 组合物溶解度增大约2倍,a-环糊精及丫 -环糊精组合物溶解度增大5倍W上,混合环糊精组 合物溶解度增大4倍W上。环糊精改善红球藻有效成分水溶解性效果明显,对改善产品功能 具有重要意义。
[0060] 2、显著增加可溶性多肤
[0061] W离子对色谱测定多肤相对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Lichrospher Phenyl柱 (4.6mm X 300mm,5WH),流动相:5mmol/L 1-辛烧横酸钢甲醇/水(10/90)溶液,检测波长 280nm,流速:Iml/min,柱溫:25°C)。
[0062] 取本发明制备的组合物产品和相同质量数的普通破壁红球藻粉加入比例的0-环 糊精(混合物),分别W相同体积pH6.86憐酸缓冲液适量,混合,分别超声处理制成饱和溶 液,分取上清液,各取20微升进样,记录30分钟色谱峰如附图7,本发明制备的红球藻组合物 产品(实线)24min W内显示多重色谱峰,多肤成分多含量高,普通破壁红球藻粉(虚线)色谱 峰少仅集中于3minW内的几个成分,可溶性多肤成分少,含量明显偏低,对比计算各样品色 谱峰总面积(面积比即为可溶多肤浓度比),测定结果:两样品色谱峰总面积比6.46,即本发 明制备的红球藻组合物的可溶多肤可达到普通破壁红球藻的6倍W上。表明,本发明技术方 法不仅能够破壁红球藻,而且可W促进红球藻胞内大分子蛋白的降解释放更多的可溶性多 肤,运对提高产品活性功能,提升产品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0063] 五、稳定性试验
[0064] 红球藻的主要功能成分是蛋白质及类胡萝h素(邮青素),运两种成分也是红球藻 破壁后造成稳定性下降的主要物质,因此,W蛋白质和邮青素为主要指标测定产品稳定性。
[0065] (1)溶液中的蛋白稳定性
[0066] 取破壁红球藻粉1克,15毫升缓冲液超声处理15分钟,过滤,取滤液,分为两份,每 份5毫升分别用缓冲液(PBS)、环糊精溶液(CD)稀释相同倍数,样品溶液在4500LX光照下放 置2地,多时间点取样,考马斯亮蓝试剂显色测定蛋白相对含量变化结果见下表4:
[0067] 表4:红球藻溶液光照试验蛋白相对残留量(% )
[0069] 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红球藻蛋白分解较快,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加入 环糊精的溶液中红球藻蛋白稳定性得到明显增强。各种环糊精溶液24小时的红球藻蛋白残 留量(% )为:a-环糊精73.1 % ; 丫-环糊精83.5 % ;径丙基-0-环糊精76.4% ;径乙基-0-环糊 精79.1 % ;横下基-0-环糊精74.3 %。
[0070] (2)产品中的邮青素稳定性:
[0071] 人工模拟条件加速试验,取本发明制备的片剂置于溫度37°C~38°C、相对湿度 70%~80%环境,分别于0天、30天、60天、90天对产品进行外观检验及邮青素含量的测定, 结果,第90天产品外观无明显变化,邮青素相对含量达95.6%,显示本产品性质稳定,保质 期可W订为两年。
【附图说明】
[0072] 图1:红球藻破壁前后显微对比图;
[0073] 图2:未破壁红球藻为原料制备的红球藻:e-环糊精组合物(1:4)与相应比例的混 合物样品的DTA谱对比;
[0074] 图3:未破壁红球藻为原料制备的红球藻:e-环糊精组合物(1:4)与相应比例的混 合物样品的TGA谱对比;
[0075] 图4:未破壁红球藻为原料制备的红球藻:e-环糊精组合物(1:4)与未破壁红球藻 的DTA谱对比;
[0076] 图5:破壁红球藻为原料制备的红球藻:0-环糊精组合物(1:4)与相应比例混合物 的DTA谱对比;
[0077] 图6:破壁红球藻水提液透析后内液和外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环糊精的UV谱变化 曲线。
[0078] 图7:本发明微粉(实线)与普通破壁红球藻粉(虚线)水溶液中多肤含量测定的 HPLC离子对色谱图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79]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部分产品实际制备过程及收 率)。
[0080] 实施例1 (红球藻:环糊精=1:3)(红球藻:微晶纤维素=1:0.5)
[0081 ] 称取粉状未破壁雨生红球藻150g,加入450gP-环糊精和1800ml水,充分揽拌均匀, 入胶体磨研磨1.0小时呈糊状物,与75g微晶纤维素混合,揽拌均匀,控制<60°C溫度减压除 水,再于<4〇°C下微波真空干燥2小时,过100目筛得642g红色粉状组合物(镜检破壁完全)。
[0082] 实施例2(红球藻:环糊精= 1:4)(红球藻:微晶纤维素= 1:0.5)
[0083] 称取破壁红球藻粉150g,与600ga-环糊精和1600ml水充分混合,加入胶体磨中研 磨0.25小时呈糊状物,与75g微晶纤维素揽拌均匀,控制<60°C溫度减压除水,再<40°C微波 真空干燥2小时,过100目筛得SOlg红色粉状组合物。
[0084] 实施例3 (红球藻:环糊精=1:6)(红球藻:微晶纤维素=1:0.8)
[0085] 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称取未破壁红球藻IlOg,加入660gf3-环糊精和2310ml水制 备,研磨时间2小时,再加微晶纤维素88g,得817g红色粉状组合物。
[0086] 实施例4(红球藻:环糊精=1:0.5)(红球藻:微晶纤维素=1:0.2)
[0087] 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称取破壁红球藻400g,加入200ga-环糊精和1200ml水制备, 研磨时间0.25小时,加微晶纤维素80g,得645g红色粉状组合物。
[008引实施例5(红球藻:环糊精= 1:3.2)(红球藻:微晶纤维素= 1:0.5)
[0089] 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称取未破壁红球藻lOOg,加入320g 丫-环糊精和1050ml水制 备,研磨时间1.2小时,加微晶纤维素50g,得445g红色粉状组合物。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