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k2的杂环抑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18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Erk2的杂环抑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并涉及属于蛋白激酶抑制剂、尤其是ERK抑制剂的吡唑类化合物、含有这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和使用方法。这些化合物用于治疗由蛋白激酶抑制剂缓解的癌症和其它疾病。
背景技术
哺乳动物促分裂原活化蛋白(MAP)1激酶是介导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Cobb和Goldsmith,1995,《生物学与化学杂志》(J Biol.Chem.),270,14843;Davis,1995,《分子学生殖与发育》(Mol.Reprod.Dev.)42,459)。MAP激酶家族中的成员共有序列相似性和保守结构结构域且包括ERK2(胞外信号调节激酶)、JNK(Jun N-末端激酶)和p38激酶。JNKs和p38激酶作为对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的反应而被激活且被诸如热激这样的细胞应激反应、超渗透性、紫外线照射、脂多糖类和蛋白合成抑制剂激活(Derijard等,1994,《细胞》(Cell)76,1025;Han等,1994,《科学》(Science)265,808;Raingeaud等,1995,《生物学与化学杂志》(J Biol.Chem.)270,7420;Shapiro和Dinarello,1995,《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Natl.Acad.Sci.USA)92,12230)。相反,ERKs被促分裂原和生长因子激活(Bokemeyer等.1996,《国际肾脏学》(Kidney Int.)49,1187)。
ERK2是当Thr183和Tyr185被MAP激酶即激酶MEK1上游磷酸化时达到最大活性的广泛分布的蛋白激酶(Anderson等,1990,《自然》(Nature)343,651;Crews等,1992,《科学》(Science)258,478)。在活化时,ERK2使许多调节蛋白磷酸化,包括蛋白激酶Rsk90(Bjorbaek等,1995,《生物学与化学杂志》(J Biol.Chem.)270,18848)和MAPKAP2(Rouse等,1994,《细胞》(Cell)78,1027);以及转录因子,诸如ATF2 (Raingeaud等,1996,《细胞分子生物学》(Mol.CellBiol.)16,1247)、Elk-1(Raingeaud等1996)、c-Fos(Chen等,1993《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Natl.Acad.Sci.USA)90,10952)和c-Myc(Oliver等,1995,《国家科学院实验生物学与药物》(Proc.Soc.Exp.Biol.Med.)210,162)。ERK2也是Ras/Raf依赖途径的下游靶物(Moodie等,1993,《科学》(Science)260,1658)且可以辅助传递来自这些可能的癌基因蛋白质中的信号。已经证实ERK2在乳腺癌细胞的负生长控制中起作用(Frey和Mulder,1997,《癌症研究》(Cancer Res.)57,628)且已经报导了ERK2在人乳腺癌中的超表达(Sivaraman等,1997,《临床研究杂志》(J Clin.Invest.)99,1478)。活化的ERK2还与内皮缩血管肽刺激的呼吸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关,从而提示了这种激酶在哮喘中的作用(Whelchel等,1997,《美国呼吸道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Am.J.Respir.Cell Mol.Biol.)16,589)。
Aurora-2是涉及诸如结肠癌、乳腺癌和其它实体瘤这样的人癌症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认为这种激酶参与调节细胞周期的蛋白磷酸化。特别地,Aurora-2可以在控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准确分离中起作用。对细胞周期的错误调节可以导致细胞增殖和其它异常情况。在人结肠癌组织中,已经发现aurora-2蛋白是超表达的。参见Bischoff等,《欧洲分子生物学协会杂志》(EMBO J.),1998,17,3052-3065;Schumacher等,《细胞生物学杂志》(J.Cell Biol.),1998,143,1635-1646;Kimura等,《生物学与化学杂志》(J.Biol.Chem.),1997,272,13766-13771。
糖原合酶激酶-3(GSK-3)是由各自被不同基因编码的α和β同种型组成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Coghlan等,《化学与生物学》(Chemistry & Biology),7,793-803(2000);Kim和Kimmel,《最新遗传学与发育观点》(Curr.Opinion Genetics Dev.),10,508-514(2000)]。GSK-3涉及不同的疾病,包括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诸如严重的抑制性障碍和神经变性疾病这样的CNS疾病和心肌肥大(cardiomyocete hypertrophy)[WO 99/65897;WO 00/38675;和Haq等,《细胞生物学杂志》(J.Cell Biol.)(2000)151,117]。这些疾病可以由GSK-3起作用的某些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异常操作所导致或由它们产生。已经发现GSK-3使许多调节蛋白磷酸化并调节其活性。这些蛋白质包括属于对糖原合成必不可少的限速酶的糖原合酶、微管缔合蛋白Tau、基因转录因子β连还蛋白、翻译起始因子elF2B和ATP柠檬酸裂合酶、axin、热激因子-1、c-Jun、c-Myc、c-Myb、CREB和CEPBα。这些不同蛋白靶物与细胞代谢、增殖、分化和发育的许多方面中的GSK-3相关。
在涉及II型糖尿病治疗的GSK-3介导的途径中,胰岛素诱导的信号传导导致细胞葡萄糖摄取和糖原合成。沿着这种途径,GSK-3是胰岛素诱导的信号的负调节物。一般来说,胰岛素的存在导致GSK-3介导的磷酸化受到抑制和糖原合酶失活。GSK-3的抑制导致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摄取增加[Klein等,PNAS,93,8455-9(1996);Cross等,《生物化学杂志》(Biochem.J.),303,21-26(1994);Cohen,《生物化学协会学报》(Biochem.Soc.Trans.),21,555-567(1993);Massillon等,《生物化学杂志》(Biochem.J.)299,123-128(1994)]。
然而,在胰岛素反应低下的糖尿病患者中,尽管存在的胰岛素血液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糖原合成和葡萄糖吸收却不能增加。这一结果导致异常高的血糖水平,同时伴有可以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肾衰和失明的急性和长期作用。在这类患者中,正常胰岛素诱导的GSK-3抑制作用不能发生。还报导了在患有II型糖尿病的患者中,GSK-3超表达[WO 00/38675]。
因此,认为GSK-3的治疗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患对胰岛素反应低下的糖尿病患者。
GSK-3活性还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这种疾病的特征在于众所周知的β-淀粉样肽和形成胞内神经纤维缠结。这些神经纤维缠结含有超磷酸化的Tau蛋白,其中Tau在异常位点上被磷酸化。已经证实GSK-3使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的这些异常位点磷酸化。此外,已经证实GSK-3的抑制防止了Tau在细胞中超磷酸化[Lovestone等,《最新生物学》(Current Biology)4,1077-86(1994);Brownlees等,《神经学报导》(Neuroreport)8,3251-55(1997)]。因此,认为GSK-3活性可以促进神经纤维缠结生成和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GSK-3的另一种底物是在通过GSK-3磷酸化后降解的β-连环蛋白。已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报导了β-连环蛋白水平下降且这种下降还与其它涉及神经细胞死亡增加的疾病相关[Zhong等,《自然》(Nature),395,698-702(1998);Takashima等,PNAS,90,7789-93(1993);Pei等,《神经病理学实验杂志》(J.Neuropathol.Exp),56,70-78(1997)]。
作为GSK-3生物重要性的结果,目前关注的是治疗上有效的GSK-3抑制剂。近来已经报导了抑制GSK-3的小分子[WO 99/65897(Chiron)和WO 00/38675(SmithKline Beecham)]。
从文献中已知了芳基取代的吡咯类。特别是已经将三芳基吡咯类(US 5,837,719)报导为具有胰高血糖素拮抗剂活性。已经将1,5-二芳基吡唑类描述为p38抑制剂(WO 9958523)。
对开发用于治疗与ERK2活化相关的各种疾病的新治疗方法存在非常希望的医疗需求。对这些疾病中的许多而言,目前可得到的治疗选择是不足的。
因此,强烈关注用于治疗与蛋白激酶活化相关的各种疾病的新型而有效的蛋白激酶抑制剂,包括ERK2抑制剂。
本发明的描述目前已经发现本发明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有效地用作蛋白激酶抑制剂、尤其是用作ERK2的抑制剂。这些化合物具有一般通式I 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其中Sp是含有5元杂芳环的间隔基,其中环A和QR2在非邻位上与Sp连接;且其中Sp至多含两个R6取代基,条件是Sp上两个可取代的碳环原子不能同时被R6取代;Z1和Z2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H;T和Q各自为独立选择的连接基;U选自-NR7-、-NR7CO-、-NR7CONR7-、-NR7CO2-、-O-、-CONR7-、-CO-、-CO2-、-OC(O)-、-NR7SO2-、-SO2NR7-、-NR7SO2NR7-或-SO2-;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0或1;R1选自氢、CN、卤素、R、N(R7)2、OR或OH;R2选自-(CH2)yR5、-(CH2)yCH(R5)2、-(CH2)yCH(R8)CH(R5)2、-N(R4)2或-NR4(CH2)yN(R4)2;y是0-6;R3选自R7、R、-(CH2)yCH(R8)R、CN、-(CH2)yCH(R8)CH(R5)2或-(CH2)yCH(R8)N(R4)2;R各自独立地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些基团选自C1-6脂族基、C6-10芳基、含5-1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环或含3-1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环;R4各自独立地选自R、R7、-COR7、-CO2R、-CON(R7)2、-SO2R7、-(CH2)yR5或-(CH2)yCH(R5)2;R5各自独立地选自R、OR、CO2R、(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6各自独立地选自R7、F、Cl、(CH2)yN(R7)2、N(R7)2、OR7、SR7、NRu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上的两个R7与氮一起连接成5-8元杂环基或杂芳基环;R8选自R、(CH2)wOR7、(CH2)wN(R4)2或(CH2)wSR7;且w各自独立地选自0-4。
作为本文所用的,除非另有说明,应使用下列定义。术语"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可以与术语"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或与术语"(未)取代的"互换使用。除非另有说明,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可以在该基团每一可取代的位置上带有取代基且每一取代彼此独立。
本文所用的术语"脂族"或"脂族基"指的是完全饱和或含有一个或多个不饱和单元的C1-C12烃链或完全饱和或含有一个或多个不饱和单元、但并非芳族的单环C3-C8烃或双环C8-C12烃(本文也称作"碳环"或"环烷基"),它们各自带有与分子剩余部分的单一连接点,其中在所述的双环环系中的任意各环含有3-7个环原子。例如,合适的脂族基包括但不限于直链或支链的或烷基、链烯基、炔基及其杂化物,诸如(环烷基)烷基、(环烯基)烷基或(环烷基)烯基。
单独使用或作为较大部分的部分使用的术语"烷基"、"烷氧基"、"羟基烷基"、"烷氧基烷基"和"烷氧基羰基"包括含有1-12个碳原子的直链和支链。单独使用或作为较大部分的部分使用的术语"链烯基"和"炔基"应包括含有2-12个碳原子的直链和支链。
术语"卤代烷基"、"卤代链烯基"和"卤代烷氧基"指的是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取代的烷基、链烯基或烷氧基,视具体情况而定。术语"卤素"指的是F、Cl、Br或I。
术语"杂原子"指的是氮、氧或硫且包括氮和硫的任意氧化形式以及任意碱性氮的季铵化形式。此外,术语"氮"包括杂环上可取代的氮。作为带有0-3个选自氧、硫或氮的杂原子的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环的实例,所述的氮可以是N(如3,4-二氢-2H-吡咯基中的)、NH(如吡咯烷基中的)或NR+(如N-取代的吡咯烷基中的)。
单独使用或作为与"芳烷基"、"芳烷氧基"或"芳氧基烷基"同样较大部分的部分使用的术语"芳基"指的是带有总计为5-14个环原子的单环、双环和三环系,其中在该环系中至少有一个环是芳香环且其中在该环系中的各环含有3-7个环原子。术语"芳基"可以与术语"芳基环"互换使用。本文所用的术语"杂环"、"杂环基"或"杂环的"指的是带有5-14个环原子的非芳族的单环、双环或三环的环系,其中一个或多个环原子是杂原子,其中该环系中的各环含有3-7个环原子。单独使用或作为与"杂芳烷基"或"杂芳烷氧基"同样较大部分的部分使用的术语"杂芳基"指的是带有总计为5-14个环原子的单环、双环和三环系,其中在该环系中至少有一个环是芳香环、在该环系中至少有一个环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且其中在该环系中的各环含有3-7个环原子。术语"杂芳基"可以与术语"杂芳基环"或术语"杂芳族"互换使用。
芳基(包括芳烷基、芳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等)或杂芳基(包括杂芳烷基和杂芳烷氧基等)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芳基、杂芳基、芳烷基或杂芳烷基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上的适宜取代基选自卤素、-RO、-ORO、-SRO、1,2-亚甲二氧基、1,2-亚乙二氧基、被护OH(诸如酰氧基)、苯基(Ph)、被RO取代的Ph、-O(Ph)、被RO取代的O-(Ph)、-CH2(Ph)、被RO取代的-CH2(Ph)、-CH2CH2(Ph)、被RO取代的-CH2CH2(Ph)、-NO2、-CN、-N(RO)2、-NROC(O)RO、-NROC(O)N(RO)2、-NROCO2RO、-NRONROC(O)RO、-NRONROC(O)N(RO)2、-NRONROCO2RO、-C(O)C(O)RO、-C(O)CH2C(O)RO、-CO2RO、-C(O)RO、-C(O)N(RO)2、-OC(O)N(RO)2,-S(O)2RO、-SO2N(RO)2,-S(O)RO、-NROSO2N(RO)2、-NROSO2RO、-C(=S)N(RO)2、-C(=NH)-N(RO)2、-(CH2)yNHC(O)RO或-(CH2)yNHC(O)CH(V-RO)(RO),其中RO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未被取代的5-6元杂芳基和杂环、苯基(Ph)、-O(Ph)或-CH2(Ph)CH2(Ph),其中y是0-6;且V是连接基。RO的脂族基上的取代基选自NH2、NH(C1-4脂族)、N(C1-4脂族)2、卤素、C1-4脂族、OH、O-(C1-4脂族)、NO2、CN、CO2H、CO2(C1-4脂族)、-O(卤代C1-4脂族)或卤代C1-4脂族。
脂族基或非芳族杂环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脂族基或非芳族杂环中的饱和碳上的适宜取代基选自上述对芳基或杂芳基中不饱和碳所列的那些取代基和如下取代基=O、=S、=NNHR*、=NN(R*)2、=N-、=NNHC(O)R*、=NNHCO2(烷基)、=NNHSO2(烷基)或=NR*,其中R*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R*脂族基上的取代基选自NH2、NH(C1-4脂族)、N(C1-4脂族)2、卤素、C1-4脂族、OH、O-(C1-4脂族)、NO2、CN、CO2H、CO2(C1-4脂族)、-O(卤代C1-4脂族)或卤代C1-4脂族。
非芳族杂环中氮上的取代基选自-R+、-N(R+)2、-C(O)R+、-CO2R+、-C(O)C(O)R+、-C(O)CH2C(O)R+、-SO2R+、-SO2N(R+)2、-C(=S)N(R+)2、-C(=NH)-N(R+)2或-NR+SO2R+;其中R+是氢、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Ph)、未被取代或取代的-O(Ph)、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H2(Ph)、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H2CH2(Ph)或未取代的5-6元杂芳基或杂环基。R+的脂族基或苯环上的取代基选自NH2、NH(C1-4脂族)、N(C1-4脂族)2、卤素、C1-4脂族、OH、O-(C1-4脂族)、NO2、CN、CO2H、CO2(C1-4脂族)、-O(卤代C1-4脂族)或卤代C1-4脂族。
术语"亚烷基链"指的是可以是完全饱和或带有一个或多个不饱和单元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碳链。可选的取代基如上对脂族基所述。
术语"间隔基"指的是隔离与之连接的分子的其它部分并使之定向的基团,使得该化合物有利地与酶活性位点上的官能基发生相互作用。本文所用的间隔基隔离所述活性位置内的环A和QR2并使它们定向,使得它们可以形成与存在于ERK2酶活性位置内的官能基的有利相互作用。当所述的间隔基是5-元杂芳香环时,环A和QR2如下所说明的连接在非相邻位置"B"和"C"上且5-元环在位置"D"上与环A连接且在位置"E"上与QR2连接。
优选"D"与"C"之间的距离为3.7,"D"与"E"之间的距离为5.0,"B"与"C"之间的距离为2.2且"B"与"E"之间的距离为3.5,其中上述各距离可在±0.2的范围。
所述的间隔基本身也可以在所述活性位点上形成其它的相互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化合物的抑制活性。例如,当Sp是吡咯时,吡咯-NH可以在ERK2酶的活性位点上形成另一氢键。
术语"连接基"指的是连接化合物两个部分的有机部分。连接基一般由诸如氧或硫这样的原子、诸如-NH-、-CH2-、-CO-这样的单元或诸如亚烷基链这样的原子链组成。连接基的分子量一般在约14-200的范围。连接基的实例包括未被取代或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C1-6亚烷基链,且其中所述链中的至多两个饱和碳未被取代或被-C(O)-、-C(O)C(O)-、-CONR7-,CONR7NR7-、-CO2-、-OC(O)-、-NR7CO2-、-O-、-NR7CONR7、-OC(O)NR7、-NR7NR7-、-NR7CO-、-S-、-SO-、-SO2-、-NR7、-SO2NR7-或-NR7SO2-取代。
本文所用的连接基Q连接Sp与R2。Q也可以在ERK2结合位点上形成其它的相互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当Q是诸如-C(O)-、-CO2-、-OC(O)-、-C(O)C(O)-、-CONH-、-CO2NH-、-CONHNH-、-NHCO-、-OC(O)NH-或-NHCO2-这样含羰基的部分或诸如-SO2-、-SO2NH-或-NHSO2-这样含磺酰基的部分时,所述的羰基或磺酰氧基与ERK2结合位点上的54位赖氨酸形成氢键。当Q是诸如-CH2NH-或-NHNH-这样含NH的部分时,NH-基与ERK2结合位点上的167位天冬氨酸残基形成氢键。当Q是诸如烷基链、-O-或-S-这样的疏水基时,Q在ERK2结合位点上形成其它疏水相互作用。
R2在ERK2结合位点内形成疏水相互作用,尤其是与54位赖氨酸和167位天冬氨酸的侧链碳发生相互作用。R2还可以与由33-38位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富含甘氨酸的环形成疏水相互作用。当R2被取代时,取代基可以在所述结合位点上形成其它相互作用以便提高所述化合物的抑制活性。例如,当R2上的取代基是氢键给体或氢键受体时,所述的取代基与存在于结合位点上的酶结合水分子形成氢键。
本文所用的连接基T在存在时连接Sp与R1。T还可以在ERK2结合位点上形成其它相互作用以便进一步提高所述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当T是诸如-CO-、-CO2-、-OCO-、-COCO-、-CONH-、-CO2NH-、-CONHNH-、-NHCO-或-NHCO2-这样含羰基的基团或诸如-SO2-、-SO2NH-或-NHSO2-这样含磺酰基的基团时,所述的羰基或磺酰氧基与ERK2结合位点上第105位谷氨酰胺的NH形成氢键。当T是诸如-CH2NH-或-NHNH-这样含NH的基团时,所述的NH基与105位谷氨酰胺的羰基形成氢键。当T是诸如烷基链、-O-或-S-这样的疏水基时,T与105位谷氨酰胺和84位异亮氨酸的侧链碳形成其它的疏水相互作用。
已经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制作分子模型程序测定了本发明化合物与ERK2结合位点之间的本文所述的结合相互作用。这些制作分子模型程序包括QUANTA[“分子模拟”(Molecular Simulations),Inc.,Burlington,Mass.,1992]和SYBYL[“制作分子模型软件”(Molecular Modeling Software),Tripos Associates,Inc.,St.Louis,Mo.,1992]。本文对ERK2酶所用的氨基酸编号相当于检索寄存号#P28482的Swiss-Prot数据库入口。Swiss-Prot数据库是由瑞士日内瓦的“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院(EBI)”(European BioinformaticsInstitute(EBI))发布的国际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可以在www.ebi.ac.uk/swissprot下找到该数据库。
本发明的化合物限于那些在化学上适宜和稳定的化合物。因此,仅允许上述化合物上的取代基或变化的组合,条件是这类组合产生稳定或化学上适宜的化合物。稳定的化合物或化学上适宜的化合物是温度在40℃或40℃以下、没有水分或其它化学反应条件保持至少1周时化学结构基本上不发生改变的一种化合物。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述的结构还指包括该结构的所有立体化学形式;即各不对称中心的R和S构型。因此,本发明化合物的单一立体化学异构体以及对映体和非对映体混合物属于本发明范围内。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述的结构还指包括仅在一个或多个富含同位素的原子存在下不同的化合物。例如,具有除氢被氘或氚取代或碳被富含13C-或14C-的碳取代外的本结构的化合物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可以将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盐配制成组合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组合物是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包括有效抑制生物样品或患者体内的蛋白激酶、特别是ERK2的用量的蛋白激酶抑制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配制本发明的化合物及其包括有效治疗或预防ERK-2-介导的疾病的用量的蛋白激酶抑制剂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佐剂或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以便对患者给药。
术语"患者"包括人和兽的受治疗者。
本文所用的术语"生物样品"包括但不限于细胞培养物或其提取物;适合于体外试验的酶制备物;获自哺乳动物的活检物或其提取物;和血液、唾液、尿、粪便、精液、泪液或其它体液或其提取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ERK-2-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求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文所用的术语"ERK-2-介导的疾病"或"疾病"指的是已知ERK-2起作用的任意疾病或其它有害情况。术语"ERK-2-介导的疾病"或"疾病"还指那些通过用ERK-2抑制剂治疗而得到缓解的疾病或情况。这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癌症;中风;糖尿病;肝大;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肥大;阿尔茨海默病;囊性纤维化;病毒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银屑病;过敏性疾病,包括哮喘;炎症;神经性疾病;和与激素相关的疾病。术语"癌症"包括但不限于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睾丸癌;生殖泌尿道癌;食道癌;喉癌;成胶质细胞瘤;成神经细胞瘤;胃癌;皮肤癌;角化棘皮瘤;肺癌;表皮样瘤;大细胞癌;小细胞癌;肺腺癌;骨癌;结肠癌;腺瘤;胰腺癌;腺癌;甲状腺癌;滤泡性癌;未分化癌;乳头状癌;精原细胞瘤;黑素瘤;肉瘤;膀胱癌;肝癌和胆道癌;肾癌;骨髓疾病;淋巴样疾病;霍金奇病;毛发细胞癌;口腔癌和咽癌(口腔);唇癌;舌癌;口腔癌;咽癌;小肠癌;结肠直肠癌;大肠癌;直肠癌;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癌;和白血病。
本方法尤其用于治疗通过使用ERK2或其它蛋白激酶抑制剂而得到缓解的疾病。尽管将本发明的化合物指定为ERK2抑制剂,但是已经发现本发明的某些化合物也抑制其它蛋白激酶,诸如GSK3、Aurora2、Lck、CDK2和AKT3。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抑制生物样品中ERK-2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所述的生物样品与通式I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接触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患者体内ERK-2活性的抑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患者给予通式I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Aurora-2-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求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文所用的术语"Aurora-2-介导的疾病"或"疾病"指的是已知Aurora起作用的任意疾病或其它有害情况。术语"Aurora-2-介导的疾病"或"疾病"还指那些通过用Aurora-2抑制剂治疗而得到缓解的疾病或情况。这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癌症。术语"癌症"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癌症结肠癌、乳腺癌、胃癌和卵巢癌。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抑制生物样品中Aurora-2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所述的生物样品与通式I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接触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患者体内Aurora-2活性的抑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患者给予通式I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GSK-3-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求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文所用的术语"GSK-3-介导的疾病"或"疾病"指的是已知GSK-3起作用的任意疾病或其它有害情况。这类疾病或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舞蹈病、帕金森病、与AIDS相关的痴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L)、多发性硬化(MS)、精神分裂症、心肌肥大(cardiomycete hypertrophy)、再灌注/局部缺血和脱毛症。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根据患者需求促进患者体内糖原合成和/或降低血糖水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患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步骤。该方法尤其用于糖尿病患者。另一种方法涉及抑制超磷酸化Tau蛋白产生,该方法用于使阿尔茨海默病停止或时缓解。另一种方法涉及抑制β-连环蛋白磷酸化,该方法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抑制生物样品中GSK-3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所述的生物样品与通式I的化合物接触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抑制患者体内GSK-3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患者给予通式I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抑制生物样品中ERK2、Aurora2、CDK2、GSK-3、Lck或AKT3激酶活性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公知目的。这类目的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输血、器官移植、生物样本的储存和生物试验。
术语"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佐剂或赋形剂"指的是可以与本发明化合物一起对患者给予且不会破坏所述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无毒性载体、佐剂或赋形剂。
有效抑制蛋白激酶、例如Aurora-2和GSK-3的量是与没有抑制剂情况下的该酶活性相比可适度抑制该激酶活性的用量。可以将任意方法用于测定抑制作用,诸如例如下述的生物试验例。
可以用于这些药物组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离子交换剂;氧化铝;硬脂酸铝;卵磷脂;血清蛋白,诸如人血清清蛋白;缓冲物质,诸如磷酸盐、甘氨酸、山梨酸、山梨酸钾;饱和植物脂肪酸的部分甘油酯混合物;水;盐或电解质,诸如硫酸钾、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氯化钠、锌盐、胶态二氧化硅、三硅酸镁;聚乙烯吡咯烷酮;基于纤维素的物质;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酯类;蜡类;聚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和羊毛脂。
可以通过口服、非肠道、通过吸入喷雾、局部、直肠、鼻部、口含、阴道内或通过植入的储蓄器给予本发明的组合物。本文所用的术语"非肠道"包括皮下、静脉内、肌内、关节、滑膜内、胸骨内、鞘内、肝内、损害内和颅内注射或输注技术。优选通过口服、腹膜内或静脉内给予该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无菌可注射剂型可以是水或油状混悬液。可以按照本领域中公知的技术、使用合适的分散剂或湿润剂和悬浮剂来配制这些混悬液。这种无菌可注射制剂也可以是含无毒性非肠道可接受的稀释剂或溶剂的无菌可注射溶液或混悬液、例如作为1,3-丁二醇的溶液。在可以使用的可接受载体和溶剂中有水、林格液和等渗氯化钠溶液。此外,通常将无菌固定油类用作溶剂或混悬介质。为了这一目的,可以使用包括合成单或二甘油酯类在内的任意温和的固定油。诸如油酸及其甘油酯衍生物这样的脂肪酸类在作为诸如橄榄油或蓖麻油这样的天然药物上可接受的油、尤其是以其聚氧乙撑化形式时用于制备可注射的制剂。这些油溶液或混悬液还可以含有长链醇稀释剂或分散剂,诸如羧甲基纤维素或常用于配制包括乳剂和混悬剂在内的药物上可接受剂型的相似分散剂。还可以将诸如吐温、司盘或其它乳化剂这样其它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和常用于配制药物上可接受的固体、液体或其它剂型这样的生物利用度促进剂用于配制目的。
可以通过口服给予任意口服可接受的剂型形式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胶囊、片剂、含水混悬剂或溶液。就口服应用的片剂而言,常用的载体包括乳糖和玉米淀粉。一般也可以添加诸如硬脂酸镁这样的润滑剂。为了以胶囊剂型形式进行口服给药,可用的稀释剂包括乳糖和干燥的玉米淀粉。当口服应用需要含水混悬剂时,将活性组分与乳化剂和混悬剂混合。如果需要,也可以加入某些增甜剂、香料和着色剂。
另一方面,可以以用于直肠给药的栓剂形式给予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将活性剂与合适的非刺激性赋形剂混合来制备它们,所述的非刺激性赋形剂在室温下是固体,而在直肠稳定下是液体且由此在直肠中熔化以释放所述药物。这类物质包括可可脂、蜂蜡和聚乙二醇类。
还可以通过局部给予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尤其是当治疗靶包括易于通过局部施用进入的区域或器官时更是如此,所述的区域或器官包括眼睛、皮肤或下部肠道。易于为这些区域后器官中的每一种制备合适的局部用制剂。
可以对下部肠道局部施用直肠栓剂(参见上文)或合适的灌肠剂。
为了进行局部施用,可以将所述的药物组合物配制成含有悬浮于或溶于一种或多种载体中的活性组分的合适软膏。局部给予本发明化合物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矿物油、液体石蜡、白凡士林、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化合物、乳化蜡和水。另一方面,可以将该药物组合物配制成含有悬浮于或溶于一种或多种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的活性组分的合适的洗剂或霜剂。合适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矿物油、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聚山梨醇酯60、鲸蜡基酯类蜡、鲸蜡醇、2-辛基十二醇、苄醇和水。
为了眼部应用,可以使用或不使用诸如benzylalkonium chloride这样的防腐剂将所述的药物组合物配制成等渗的pH调节的无菌盐水的微粉化混悬液或优选配制成等渗的pH调节的无菌盐水的溶液。另一方面,为了眼部应用,可以将该药物组合物配制成软膏、诸如凡士林软膏。
还可以通过鼻部喷雾或吸入给予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按照药物制剂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技术来制备这类组合物且可以使用苄醇或其它合适的防腐剂、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吸收促进剂、碳氟化合物和/或其它加溶剂或分散剂将它们制成盐水溶液。
除本发明的化合物外,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技术的衍生物也可以用于治疗或预防上述确定的疾病或疾患的组合物。
"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指的是本发明化合物的任意药物上可接受的盐、酯或酯的盐或其它衍生物,在对接受者给药时,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提供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抑制性代谢物或其残余物。特别有利的衍生物是在将这类化合物给予患者(例如通过使口服给予的化合物更易于吸收入血液)时提高本发明化合物生物利用度或促进母体化合物转运至相对于母体种类的生物隔室(例如大脑或淋巴系统)的那些化合物。
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盐包括那些来源于药物上可接受的无机和有机酸和碱的盐。合适的酸式盐的实例包括乙酸盐、己二酸盐、藻酸盐、天冬氨酸盐、苯甲酸盐、苯磺酸盐、硫酸氢盐、丁酸盐、柠檬酸盐、樟脑酸盐、樟脑磺酸盐、环戊烷丙酸盐、二葡糖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乙磺酸盐、甲酸盐、富马酸盐、葡庚糖酸盐、甘油磷酸盐、甘醇酸盐、半硫酸盐、庚酸盐、己酰酸盐、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2-羟基乙磺酸盐、乳酸盐、马来酸盐、丙二酸盐、甲磺酸盐、2-萘磺酸盐、烟酸盐、硝酸盐、草酸盐、扑酸盐(palmoate)、果胶酸盐(pectinate)、过硫酸盐、3-苯基丙酸盐、磷酸盐、苦味酸盐、新戊酸盐、丙酸盐、水杨酸盐、琥珀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硫氰酸盐甲苯磺酸盐和十一酸盐。诸如草酸这样的其它酸可以用于制备用作获得本发明化合物及其药物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的盐的中间体的盐而并非使用其自身药物上可接受的形式。
来源于合适的碱的盐包括碱金属(例如钠和钾)、碱土金属(例如镁)、铵和N+(C1-4烷基)4盐。本发明还关注本文公开的化合物中含任意碱性氮的基团的季铵化。可以通过这类季铵化获得水或油溶性或可分散产品。
可以与载体物质合并而生产单一剂型的蛋白激酶抑制剂的量随所治疗的患者和特定的给药方式而改变。优选应将该组合物进行配制,使得可以将0.01-100mg/kg体重/天的抑制剂用量给予接受这些组合物的患者。
还应理解用于任意特定患者的特定剂量和治疗方案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所用特定化合物的活性、年龄、体重、一般健康情况、性别、饮食、给药时间、排泄率、药物组合和治疗的临床医师的判断以及所治疗特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还可以将本发明的激酶抑制剂或药物组合物制成用于涂敷可植入医用装置的组合物,所述的医用装置诸如有假体、人造瓣膜、血管植入物、支架和导管。例如,已经将血管支架用于克服再狭窄(术后血管壁重新变窄)。然而,使用支架或其它可植入装置的患者会冒血块形成或血小板活化的危险。可以通过用包括激酶抑制剂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预涂敷所述装置来预防或减轻这些不需要的副作用。合适的涂敷材料和涂敷的可植入装置的一般制品描述在美国专利US 6,099,562、US 5,886,026和US 5,304,121中。所述的涂敷材料一般是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诸如水凝胶聚合物、聚甲基二硅氧烷、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乳酸、乙烯乙酸乙烯酯及其混合物。可以可选地用氟硅氧烷、多糖类(polysaccarides)、聚乙二醇、磷脂类或其组合进一步覆盖这些涂敷材料以赋予该组合物控释特性。用本发明激酶抑制剂涂敷的可植入装置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
随特定蛋白激酶介导的所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不同,可以将一般给药用于治疗或预防该病的其它治疗剂与本发明的抑制剂一起给药。例如,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它化学治疗剂或抗增殖剂与本发明的蛋白激酶抑制剂联用以治疗癌症。这些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阿霉素、地塞米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氟尿嘧啶、托泊替康、紫杉醇、干扰素和铂衍生物。
还可以与本发明抑制剂联用的其它活性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可注射或吸入剂型的活性剂,诸如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glitazones、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胰岛素致敏物和磺酰脲类;消炎药,诸如皮质类固醇、TNF阻断剂、IL-1 RA、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和柳氮磺吡啶;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抑制剂,诸如环孢素、他克莫司、雷帕霉素、麦考酚酸吗乙酯、干扰素、皮质类固醇、环磷酰胺和柳氮磺吡啶;神经营养因子,诸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MAO抑制剂、干扰素、抗惊厥药、离子通道阻断剂、利鲁唑和抗帕金森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活性剂,诸如β-阻断剂、ACE抑制剂、利尿药、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断剂和抑制素;用于治疗肝病的活性剂,诸如皮质类固醇、考来烯胺、干扰素和抗病毒药;用于治疗血液病的活性剂,诸如皮质类固醇、抗白血病药和生长因子;以及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疾病的活性剂,诸如β球蛋白。
可以将那些其它活性剂与含有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组合物分开给药作为多剂量方案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这些活性剂可以作为混有单一组合物中本发明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单一剂型的组成部分。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以可选的互变异构形式存在。除非另有说明,互变异构体的代表用以指包括另一种互变异构体。
因此,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其中环A是如下所示的吡啶(II)、嘧啶(III)或三嗪(IV)环 其中Sp、TmR1、R2、UnR3、Q和T如上所述。
通式I中合适的Sp基团的实例包括如下所示的吡咯(a)、咪唑(b)、吡唑(c)、三唑(d)、噁唑(e)、异噁唑(f)、1,3-噻唑(g)、1,2-噻唑(h)、呋喃(i)和噻吩(j) 其中a-j中的每一个未被取代或被R6取代。
通式I中优选的TmR1基团选自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当R1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脂族基团时,该苯基或脂族基团上的优选取代基是R7、卤素、硝基、烷氧基和氨基。优选的TmR1基团是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NH2、NHCH3、NHAc、NHC(O)NHCH3和CH2NHCH3。通式I中更优选的TmR1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中优选的R3基团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苄基、异噁唑基、四氢呋喃基和异丙基。当R3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时,该苯环上优选的取代基是卤素、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O苄基、O苯基、OCF3、OH、SO2NH2和亚甲二氧基。当R3是-CH(R8)R时,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和-CH(CH2OH)CH2环丙基。优选的Un基团在存在时是-CH2-、-O-、-NR7-、-NHCO-和-NHCO2-。通式I中更优选的UnR3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当R2是R5时,优选的R5基团是吡咯烷-1-基、吗啉-4-基、哌啶-1-基和哌嗪-1-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4-苯基哌嗪-1-基,其中各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取代。当R2是(CH2)yR5、(CH2)yCH(R5)2或-N(R4)2时,优选的R5基团进一步选自吡啶-3-基、吡啶-4-基、咪唑基、呋喃-2-基、1,2,3,4-四氢异喹啉、四氢呋喃-2-基、环己基、苯基、苄基、-CH2OH、-(CH2)2OH和异丙基,其中各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取代。R5上优选的取代基是-OH、吡啶基、哌啶基和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当R2是-(CH2)yCH(R8)CH(R5)2时,优选的R8基团是R7和OR7、诸如OH和CH2OH且优选的R5如上所述。通式I中优选的-(CH2)yCH(R8)CH(R5)2基团是-CH(OH)CH(OH)苯基和-CH(Me)CH(OH)苯基。其它优选的-QR2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的优选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且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氨基、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c)Q是-CO-、-CO2-、-CONH-、-SO2-、-SO2NH-、-OC(O)NH-、-C(O)ONH-或-CONHNH-;(d)R2是-NR4(CH2)yN(R4)2、-(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f)R4是R、R7或-(CH2)yCH(R5)2;和(g)R5是选自C1-6脂族基、苯基、5-6元杂芳基或5-6元杂环基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通式I的更优选的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或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苄基或异噁唑基;
(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c)Q是-CO-、-CONH-、-SO2-或-SO2NH-;(d)R2是-(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其中R8是OH或CH2OH;和(e)R5是-CH2OH、-(CH2)2OH、异丙基或选自吡咯烷-1-基、吗啉-4-基、哌啶-1-基、哌嗪-1-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4-苯基哌嗪-1-基、吡啶-3-基、吡啶-4-基、咪唑基、呋喃-2-基、1,2,3,4-四氢异喹啉、四氢呋喃-2-基、环己基、苯基或苄基的未被取代或被取代的基团。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其中Sp是含有5-元杂芳环的间隔基,其中环A和Q′R2′在非邻位上与Sp连接;且其中Sp至多带有两个R6取代基,条件是Sp上的两个可取代的碳环原子不同时被R6取代;Z1和Z2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H;Q′选自-CO2-、-C(O)NR7-或-SO2NR7-;T是连接基;U选自-NR7-、-NR7CO-、-NR7CONR7-、-NR7CO2-、-O-、-CONR7-、-CO-、-CO2-、-OC(O)-、-NR7SO2-、-SO2NR7-、-NR7SO2NR7-或-SO2-;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0或1;
R1选自氢、CN、卤素、R、N(R7)2、OR或OH;R2′选自-(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y是0-6;R3选自R7、R、-(CH2)yCH(R8)R、CN、-(CH2)yCH(R8)CH(R5)2或-(CH2)yCH(R8)N(R4)2;R各自独立地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些基团选自C1-6脂族基、C6-10芳基、含有5-1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环或含有3-1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环;R4各自独立地选自R、R7、-COR7、-CO2R、-CON(R7)2、-SO2R7、-(CH2)yR5或-(CH2)yCH(R5)2;R5各自独立地选自R、OR、CO2R、(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6各自独立地选自R7、F、Cl、(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上的两个R7与单连接成5-8元杂环基或杂芳环;R8选自R、(CH2)wOR7、(CH2)wN(R4)2或(CH2)wSR7;且w各自独立地选自0-4。
通式I′中合适的Sp基团的实例包括如下所示的吡咯(a)、咪唑(b)、吡唑(c)、三唑(d)、噁唑(e)、异噁唑(f)、1,3-噻唑(g)、1,2-噻唑(h)、呋喃(i)和噻吩(j) 其中a-j中的每一个未被取代或被R6取代。
因此,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环A是如下所示的吡啶(II′)、嘧啶(III′)或三嗪(IV′)环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其中Sp、TmR1、Q′R2′和UnR3如上所述。
通式I′中优选的R5基团是R或OR7。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OH、CH2OH、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5或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诸如苯基、吡啶基和环己基。
通式I′中优选的R8基团是R或OR7,其中R是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类基团的是包括苯基、甲基、乙基、OH和CH2OH。R5芳基或杂芳基环上优选的取代基是卤素、卤代烷基、OR°和R°。
通式I′中优选的TmR1基团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当R1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脂族基团时,该苯基或脂族基团上的优选取代基是R7、卤素、硝基、烷氧基和氨基。优选的TmR1基团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NH2、NHCH3、NHAc、NHC(O)NHCH3和CH2NHCH3。通式I′中更优选的TmR1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中优选的R3基团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苄基、异噁唑基、四氢呋喃基和异丙基。当R3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时,该苯环上优选的取代基是卤素、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O苄基、O苯基、OCF3、OH、SO2NH2和亚甲二氧基。当R3是-CH(R8)R时,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和-CH(CH2OH)CH2环丙基。优选的Un基团在存在时是-CH2-、-O-、-NR7-、-NHCO-和-NHCO2-。通式I′中更优选的UnR3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的优选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且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氨基、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c)R5是R或OR7,其中R是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5-6元芳基或芳基环。
通式I′的更优选的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或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苄基或异噁唑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c)R5是OH、CH2OH、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环,且Q′是C(O)NH。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其中Sp是含有5-元杂芳环的间隔基,其中环A和C(O)NHCH[(CH2)1-2OH]R5在非邻位上与Sp连接;且其中Sp至多带有两个R6取代基,条件是Sp上的两个可取代的碳环原子不同时被R6取代;Z1和Z2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H;T是连接基;U选自-NR7-、-NR7CO-、-NR7CONR7-、-NR7CO2-、-O-、-CONR7-、-CO-、-CO2-、-OC(O)-、-NR7SO2-、-SO2NR7-、-NR7SO2NR7-或-SO2-;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0或1;R1选自氢、CN、卤素、R、N(R7)2、OR或OH;R3选自R7、R、-(CH2)yCH(R8)R、CN、-(CH2)yCH(R8)CH(R5)2或-(CH2)yCH(R8)N(R4)2;R各自独立地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些基团选自C1-6脂族基、C6-10芳基、含有5-1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环或含有3-1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环;R4各自独立地选自R、R7、-COR7、-CO2R、-CON(R7)2、-SO2R7、-(CH2)yR5或-(CH2)yCH(R5)2;R5各自独立地选自R、OR、CO2R、(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6各自独立地选自R7、F、Cl、(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上的两个R7与单连接成5-8元杂环基或杂芳基环;R8选自R、(CH2)wOR7、(CH2)wN(R4)2或(CH2)wSR7;且w各自独立地选自0-4。
通式I″中合适的Sp基团的实例包括如下所示的吡咯(a)、咪唑(b)、吡唑(c)、三唑(d)、噁唑(e)、异噁唑(f)、1,3-噻唑(g)、1,2-噻唑(h)、呋喃(i)和噻吩(j) 其中a-j中的每一个未被取代或被R6取代。
因此,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其中环A是如下所示的吡啶(II″)、嘧啶(III″)或三嗪(IV″)环 其中Sp、TmR1、UnR3和R5如上所述。
通式I″中优选的TmR1基团选自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当R1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脂族基团时,该苯基或脂族基团上的优选取代基是R7、卤素、硝基、烷氧基和氨基。优选的TmR1基团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NH2、NHCH3、NHAc、NHC(O)NHCH3和CH2NHCH3。通式I″中更优选的TmR1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中优选的R3基团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苄基、异噁唑基、四氢呋喃基和异丙基。当R3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时,该苯环上优选的取代基是卤素、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O苄基、O苯基、OCF3、OH、SO2NH2和亚甲二氧基。当R3是-CH(R8)R时,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和-CH(CH2OH)CH2环丙基。优选的Un基团在存在时是-CH2-、-O-、-NR7-、-NHCO-和-NHCO2-。通式I″中更优选的UnR3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I″中优选的R5基团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6-元芳基、杂芳基和碳环基环,诸如苯基、吡啶基和环己基。
通式I″的优选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且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和(c)R5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6-元芳基、杂芳基或碳环基环。
通式I″的更优选的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或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苄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和(c)R5是环己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环。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其中Sp是含有5-元杂芳环的间隔基,其中环A和C(O)NHCH(R8)CH(R5)2在非邻位上与Sp连接;且其中Sp至多带有两个R6取代基,条件是Sp上的两个可取代的碳环原子不同时被R6取代;Z1和Z2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H;T是连接基;U选自-NR7-、-NR7CO-、-NR7CONR7-、-NR7CO2-、-O-、-CONR7-、-CO-、-CO2-、-OC(O)-、-NR7SO2-、-SO2NR7-、-NR7SO2NR7-或-SO2-;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0或1;R1选自氢、CN、卤素、R、N(R7)2、OR或OH;y是0-6;R3选自R7、R、-(CH2)yCH(R8)R、CN、-(CH2)yCH(R8)CH(R5)2或-(CH2)yCH(R8)N(R4)2;R4各自独立地选自R、R7、-COR7、-CO2R、-CON(R7)2、-SO2R7、-(CH2)yR5或-(CH2)yCH(R5)2;R各自独立地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些基团选自C1-6脂族基、C6-10芳基、含有5-1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环或含有3-1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环;R5各自独立地选自R、OR、CO2R、(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6各自独立地选自R7、F、Cl、(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上的两个R7与单连接成5-8元杂环基或杂芳基环;R8选自R、(CH2)wOR7、(CH2)wN(R4)2或(CH2)wSR7;且w各自独立地选自0-4。
通式I°中合适的Sp基团的实例包括如下所示的吡咯(a)、咪唑(b)、吡唑(c)、三唑(d)、噁唑(e)、异噁唑(f)、1,3-噻唑(g)、1,2-噻唑(h)、呋喃(i)和噻吩(j) 其中a-j中的每一个未被取代或被R6取代。
因此,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其中环A是如下所示的吡啶(II°)、嘧啶(III°)或三嗪(IV°)环 其中Sp、TmR1、R5、UnR3和R8如上所述。
通式I°中优选的R5基团是R或OR7。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OH、CH2OH、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5或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诸如苯基、吡啶基和环己基。
通式I°中优选的R8基团是R或OR7,其中R是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类基团的是包括苯基、甲基、乙基、OH和CH2OH。R5芳基或杂芳基环上优选的取代基是卤素、卤代烷基、OR°和R°。
通式I°中优选的TmR1基团选自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当R1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脂族基团时,该苯基或脂族基团上的优选取代基是R7、卤素、硝基、烷氧基和氨基。优选的TmR1基团是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NH2、NHCH3、NHAc、NHC(O)NHCH3和CH2NHCH3。通式I°中更优选的TmR1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中优选的R3基团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苄基、异噁唑基、四氢呋喃基和异丙基。当R3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时,该苯环上优选的取代基是卤素、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O苄基、O苯基、OCF3、OH、SO2NH2和亚甲二氧基。当R3是-CH(R8)R时,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和-CH(CH2OH)CH2环丙基。优选的Un基团在存在时是-CH2-、-O-、-NR7-、-NHCO-和-NHCO2-。通式I°中更优选的UnR3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的优选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且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氨基、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和(c)R5是R或OR7,其中R是碳环基或未被取代的5或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
通式I°的更优选的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或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苄基或异噁唑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和(c)R5是OH、CH2OH、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环。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通式III-a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通式III-a中优选的TmR1基团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当R1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脂族基团时,该苯基或脂族基团上的优选取代基是R7、卤素、硝基、烷氧基和氨基。这类优选的TmR1基团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NH2、NHCH3、NHAc、NHC(O)NHCH3和CH2NHCH3。通式III-a中更优选的TmR1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II-a中优选的R3基团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苄基、异噁唑基、四氢呋喃基和异丙基。当R3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时,该苯环上优选的取代基是卤素、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O苄基、O苯基、OCF3、OH、SO2NH2和亚甲二氧基。当R3是-CH(R8)R时,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和-CH(CH2OH)CH2环丙基。优选的Un基团在存在时是-CH2-、-O-、-NR7-、-NHCO-和-NHCO2-。通式III-a中更优选的UnR3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当R2是R5时,优选的R5基团是吡咯烷-1-基、吗啉-4-基、哌啶-1-基和哌嗪-1-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4-苯基-哌嗪-1-基,其中各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取代。当R2是(CH2)yR5、(CH2)yCH(R5)2或-N(R4)2时,优选的R5基团选自吡啶-3-基、吡啶-4-基、咪唑基、呋喃-2-基、1,2,3,4-四氢异喹啉、四氢呋喃-2-基、环己基、苯基、苄基、-CH2OH、-(CH2)2OH和异丙基,其中各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取代。R5上优选的取代基是-OH、吡啶基、哌啶基和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当R2是-(CH2)yCH(R8)CH(R5)2时,优选的R8基团是R7和OR7、诸如OH和CH2OH其它优选的-QR2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II-a的优选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且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c)Q是-CO-、-CO2-、-CONH-、-SO2-、-SO2NH-、-OC(O)NH-、-C(O)ONH-或-CONHNH-;(d)R2是-NR4(CH2)yN(R4)2、-(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f)R4是R、R7或-(CH2)yCH(R5)2;和(g)R5是选自苯基、5-6元杂芳基或5-6元杂环基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通式III-a的更优选的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或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苄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c)Q是-CO-、-CONH-、-SO2-或-SO2NH-;(d)R2是-(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其中R8是OH或CH2OH;和(e)R5是-CH2OH、-(CH2)2OH、异丙基或选自吡咯烷-1-基、吗啉-4-基、哌啶-1-基、哌嗪-1-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4-苯基哌嗪-1-基、吡啶-3-基、吡啶-4-基、咪唑基、呋喃-2-基、1,2,3,4-四氢异喹啉、四氢呋喃-2-基、环己基、苯基或苄基的未被取代或被取代的基团。
通式III-a的优选化合物包括通式III-a’的那些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通式III-a’中优选的R5基团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6-元芳基、杂芳基和碳环基环,诸如苯基、吡啶基和环己基。
通式III-a’中优选的TmR1基团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环或杂芳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当R1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脂族基团时,该苯基或脂族基团上的优选取代基是R7、卤素、硝基、烷氧基和氨基。优选的TmR1基团是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NH2、NHCH3、NHAc、NHC(O)NHCH3和CH2NHCH3和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II-a’中优选的R3基团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苄基、异噁唑基、四氢呋喃基和异丙基。当R3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时,该苯环上优选的取代基是卤素、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O苄基、O苯基、OCF3、OH、SO2NH2和亚甲二氧基。当R3是-CH(R8)R时,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和-CH(CH2OH)CH2环丙基。优选的Un基团在存在时是-CH2-、-O-、-NR7-、-NHCO-和-NHCO2-。通式III-a’中更优选的UnR3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II-a’的优选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且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基团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和(c)R5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6-元芳基、杂芳基或碳环基环。
通式III-a’的更优选的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或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苄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和(c)R5是环己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环。
通式III-a的优选化合物包括通式III-a°的那些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通式III-a°中优选的R5基团是R或OR7。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OH、CH2OH、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诸如苯基、吡啶基和环己基。通式III-a°中优选的R8基团是R或OR7,其中R是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类基团的是包括苯基、甲基、乙基、OH和CH2OH。
通式III-a°中优选的TmR1基团选自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当R1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脂族基团时,该苯基或脂族基团上的优选取代基是R7、卤素、硝基、烷氧基和氨基。优选的TmR1基团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NH2、NHCH3、NHAc、NHC(O)NHCH3和CH2NHCH3。通式III-a°中更优选的TmR1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II-a°中优选的R3基团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基或5-6元芳基环或杂芳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苄基、异噁唑基、四氢呋喃基和异丙基。当R3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时,该苯环上优选的取代基是卤素、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O苄基、O苯基、OCF3、OH、SO2NH2和亚甲二氧基。当R3是-CH(R8)R时,这类基团的实例包括-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和-CH(CH2OH)CH2环丙基。优选的Un基团在存在时是-CH2-、-O-、-NR7-、-NHCO-和-NHCO2-。通式III-a°中更优选的UnR3基团是下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式III-a°的优选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且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
(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和(c)R5是R或OR7且R8是R7或OR7。
通式III-a°的更优选的化合物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更优选一个以上或最优选所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特征的那些化合物(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苄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和(c)R5是OH、CH2OH、苯基、吡啶基或环己基且R8是甲基、乙基、OH或CH2OH。
通式III-a的优选化合物如下表1中所列。表1中更优选的化合物是通式III-a′或III-a°的那些化合物。表1A.通式III-a的化合物
















A将用于上表1中所示的通式III-a化合物的化合物名称列在附录A中。
上述通式III-a化合物是这样一些化合物,其中环A是嘧啶环且Sp是吡咯环。环A是带有如上所示的另一Sp环的吡啶、嘧啶或三嗪的通式I的抑制剂在结构上也与通式III-a化合物相似且由下表2中所示的下列一般通式II-b-II-j、III-b-III-j和IV-b-IV-j代表表2



上述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在结构上与通式III-a的化合物相似,其中通式III-a的吡咯环被下列各Sp环所取代咪唑(b)、吡唑(c)、三唑(d)、噁唑(e)、异噁唑(f)、1,3-噻唑(g)、1,2-噻唑(h)、呋喃(i)和噻吩(j)。因此,上述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中的优选QR2、TmR1和UnR3如上述对通式III-a化合物所述。
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包括上述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ERK2-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上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抑制患者体内ERK2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患者给予上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Aurora-2-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上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抑制患者体内Aurora-2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患者给予上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GSK-3-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上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根据患者需要促进其糖原合成和/或降低其血糖水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上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该方法尤其用于糖尿病患者。另一种方法涉及抑制超磷酸化Tau蛋白的产生,该方法用于终止或减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另一种方法涉及抑制β-连环蛋白的磷酸化。该方法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抑制患者体内GSK-3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上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另一种方法涉及抑制生物样品中ERK2、Aurora-2或GSK-3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所述的生物样品与有效抑制ERK2、Aurora-2或GSK-3用量的上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接触的步骤。
上述各方法均涉及如上所述优选使用上表2中所示的优选化合物抑制ERK2、Aurora-2或GSK-3或治疗由此减轻的疾病。
一般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对类似化合物的方法来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正如通过下面所示的一般反应流程I-XII和合成实施例所说明的。
反应流程I 试剂和条件(a)TmR1CH2COCl,AlCl3,CH2Cl2,2小时,RT;(b)DMF,24小时,室温;(c)(Me2N)2-CHOt-Bu,THF,24小时,室温;(d)胍,EtOH,12小时,回流;(e)硫脲,EtOH,K2CO3,12小时,回流;(f)m-CPBA,EtOH;(g)UnR3-NH2,DMSO,130℃。
上述反应流程I表示用于制备本发明通式III-a的吡咯-3-基化合物的一般合成途径,此时R2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脂族基。在步骤(a)中,将未被取代或取代的酰基氯与化合物1、二氯甲烷和三氯化铝混合而生成化合物2。在使用苯甲酰基酰基氯的情况中,可将苯环上的各种取代基用于该反应。在许多情况中也可以使用脂族酰基氯。合适的R2基团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表1中所列的那些基团。
通过用胺3的DMF溶液处理化合物2来形成酰胺4。当胺3是伯胺时,该反应在环境温度下进行。当胺3是仲胺时,将该反应在50℃下加热而使反应完全且得到酰胺4。
通过在环境温度下用(Me2N)2-CHOt-Bu处理酰胺4来形成步骤(c)中的烯胺5。另一方面,还通过使用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缩醛(DMF-DMA)使该反应生成步骤(c)中的烯胺5。使用DMF-DMA的反应一般需要升温来得到烯胺5,而使用(Me2N)2-OtBu具有在环境温度下进行反应而得到较高纯度的烯胺5的优点。
通过在升温下用胍处理烯胺5而形成步骤(d)中的嘧啶化合物6。另一方面,应用取代的胍产生氨基取代基,正如8所解释的。
作为可选的方法,在步骤(e)中可以用S-甲基硫脲使中间体5环化成2-硫代甲基嘧啶7,可以依次用m-CPBA将其氧化成砜。随后磺酰基可以被胺取代而生成取代的氨基嘧啶8。
通过制备型HPLC(反相,10-90%MeCN水溶液、15分钟内)分离作为表1中典型的由该方法合成的通式III-a的化合物。将用于生产这些化合物的具体条件列在实施例中。
反应流程II
试剂和条件(a)K2CO3,DMA,100℃。
上述反应流程II表示由中间体5和N-取代的胍(9)制备化合物8的一般方法。可以按照如上所示的流程图I的步骤(a)、(b)和(c)来制备中间体5。用N-取代的胍(9)和碳酸钾的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处理化合物5而生成化合物8。该反应适合于使各种N-取代的胍类形成通式III-a的化合物。将用于生产这些化合物的具体条件列在实施例中。
反应流程III 试剂和条件(a)纯AlCl3,RT;(b)DMF,24小时,室温;(c)多磷酸,1小时,25-140℃;(d)POCl3,DMF,回流;(e)NH2-UnR3,iPrOH,回流。
上述反应流程III表示用于制备本发明通式II-a的吡咯-3-基化合物的一般合成途径。可以通过步骤(c)、(d)、和(e)、按照JACS,1957,pp79中所述的方法将中间体5转化成产物8。
反应流程IV 试剂和条件(a)MeOH,吡啶,Cl2;(b)胍;(c)溴,乙酸;(d)NaCN,DMF;(e)6,多磷酸,1小时,25-140℃;(f)POCl3,DMF,回流;(g)NH2-UnR3,iPrOH,回流;(h)SeO2;(i)MeNH。
上述反应流程IV表示可以用于制备本发明通式II-b的咪唑-4-基化合物的一般合成途径。可以通过步骤(e)、(f)、和(g)、按照JACS,1957,pp 79中所述的方法将中间体5转化成产物8。
反应流程V
试剂和条件(a)MeOH,吡啶,Cl2;(b)3;(c)溴,乙酸;(d)NaCN,DMF;(e)6,多磷酸,1小时,25-140℃;(f)POCl3,DMF,回流;(g)NH2-UnR3,iPrOH,回流。
上述反应流程V表示可以用于制备本发明通式II-b′的咪唑-2-基化合物的一般合成途径。可以通过步骤(e)、(f)、和(g)、按照JACS,1957,pp 79中所述的方法将中间体5转化成产物8。
反应流程VI 试剂和条件(a)(b)3;(c)5,多磷酸,1小时,25-140℃;(d)POCl3,DMF,回流;(g)NH2-UnR3,iPrOH,回流;(f)硝酸铈铵上述反应流程VI表示可以用于制备本发明通式II-c的吡唑-3-基化合物的一般合成途径。可以通过步骤(c)、(d)、和(e)、按照JACS,1957,pp 79中所述的方法将中间体4转化成产物7。
流程图VII
试剂和条件(a)1,1′-羰基二咪唑(CDI),三乙胺,THF;(b)N-丁基锂,THF,-78℃;(c)6,多磷酸,1小时,25-140℃;(d)POCl3,DMF,回流;(e)NH2-UnR3,iPrOH,回流。
上述反应流程VII表示可以用于制备本发明通式II-e′的噁唑-2-基化合物的一般合成途径。可以通过步骤(c)、(d)、和(e)、按照JACS,1957,pp 79中所述的方法将中间体5转化成产物8。
流程图VIII 试剂和条件(a)N-丁基锂,TMEDA,-78℃;(b)N-丁基锂,THF,-78℃;(c)6,多磷酸,1小时,25-140℃;(d)POCl3,DMF,回流;(e)NH2-UnR3,iPrOH,回流。
上述反应流程VIII表示可以用于制备本发明通式II-g′的噻唑-2-
基化合物的一般合成途径。可以通过步骤(c)、(d)、和(e)、按照JACS,1957,pp 79中所述的方法将中间体5转化成产物8。
流程图IX 试剂和条件(a)N-丁基锂,Bu3SnCl;(b)叔丁基锂,THF,-78℃;(c)MeOCO2Me;(d)4,Pd(0);(e)6,多磷酸,1小时,25-140℃;(f)POCl3,DMF,回流;(g)NH2-UnR3,iPrOH,回流。
上述反应流程IX表示可以用于制备本发明通式II-g的噻唑-4-基化合物的一般合成途径。可以通过步骤(e)、(f)、和(g)、按照JACS,1957,pp 79中所述的方法将中间体5转化成产物8。
反应流程X
试剂和条件(a)CH3OCH2CH2COC1,A1Cl3,CH2Cl2,2.5小时,RT;(b)DMF,24小时,室温;(c)(Me2N)2-CHOt-Bu,THF,24小时,室温;(d)N-取代的胍,EtOH,12小时,回流;(e)BBr3,CH2Cl2,Na2CO3。
上述流程图X表示用于制备通式III-a化合物的一般合成途径,其中TmR1是甲氧基甲基或羟基甲基。在步骤(a)中,将3-甲氧基丙酰基氯与化合物1、二氯甲烷和三氯化铝混合而生成化合物2。
通过用胺3的DMF溶液处理化合物2来形成酰胺4。当胺3是伯胺时,该反应在环境温度下进行。当胺3是仲胺时,将该反应在50℃下加热而使反应完全且得到酰胺4。通过在环境温度下用(Me2N)2-CHOt-Bu处理酰胺4来形成步骤(c)中的烯胺5。
通过在升温下用胍处理烯胺5而形成步骤(d)中的嘧啶化合物6。另一方面,应用取代的胍产生氨基取代基。
为了形成TmR1是羟基甲基的化合物,可以用BBr3的二氯甲烷溶液处理中间体6而形成化合物7。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进一步衍生化合物7上的羟基甲基而得到各种通式III-a的化合物。将用于生产这些化合物的具体条件列在实施例中。
反应流程XI
试剂和条件(a)R2NH2,MeCN,0℃-25℃,12小时;(b)AlCl3,CH2Cl2,25℃;(c)MeOH∶H2O(2∶1),37℃。
上述反应流程XI表示用于制备通式IV-a的三嗪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按照与上述流程图I步骤(b)中所述的方式进行步骤(a)。按照与上述流程图I步骤(a)中所述的方式进行步骤(b)。可以按照Hirsch,J.;Petrakova,E.;Feather,M.S.在《碳水化合物化学杂志》(J CarbohydrChem)[JCACDM]1995,14(8),1179-1186中所述的方法形成步骤(c)中的三嗪环。另一方面,可以按照Siddiqui,A.U.;Satyanarayana,Y.;Rao,U.M.;Siddiqui,A.H.在《化学研究综述杂志》(J Chem Res,Synop)[JRPSDC]1995(2),43中所述的方法进行步骤(c)。
反应流程XII 试剂和条件(a)K2CO3,DMA,100℃,24小时。
使用说明化合物III-a-226的制备方法,上述反应流程XII表示用于制备Un是NR7的通式III-a化合物的一般合成途径。通过在升温下用胍6处理烯胺5而形成步骤(a)中的嘧啶化合物III-a-226。另一方面,应用取代的胍产生偕腙肼基取代基。
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包括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ERK2-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抑制患者体内ERK2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患者给予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Aurora-2-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抑制患者体内Aurora-2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患者给予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GSK-3-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根据患者需要促进其糖原合成和/或降低其血糖水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该方法尤其用于糖尿病患者。另一种方法涉及抑制超磷酸化Tau蛋白的产生,该方法用于终止或减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另一种方法涉及抑制β-连环蛋白的磷酸化。该方法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抑制患者体内GSK-3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患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CDK-2-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文所用的术语"CDK-2-介导的疾病"或"疾病"指的是已知CDK-2起作用的任意疾病或其它有害情况。术语"CDK-2-介导的疾病"或"疾病"还指那些通过用CDK-2抑制剂治疗而得到缓解的疾病或情况。这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再狭窄、血管发生、肾小球肾炎、巨细胞病毒、HIV、疱疹、银屑病、动脉粥样硬化、秃顶或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样的自身免疫病。参见Fischer,P.M.和Lane,D.P.,《最新药物化学》(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7,1213-1245(2000);Mani,S.,Wang,C.,Wu,K.,Francis,R.和Pestell,R.,《实验药物研究观点》(Exp.Opin.Invest.Drugs),9,1849(2000);Fry,D.W.和Garrett,M.D.,《肿瘤、内分泌和代谢研究药物中的最新观点》(Current Opinion in Oncologic,Endocrine & MetabolicInvestigational Drugs),2,40-59(2000)。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Lck-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文所用的术语"Lck-介导的疾病"或"Lck-介导的疾病情况"指的是已知Lck起作用的任意疾病或其它有害情况。术语"Lck-介导的疾病"或"Lck-介导的疾病情况"还指那些通过用Lck抑制剂治疗而得到缓解的疾病或情况。Lck-介导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自身免疫病,诸如移植体排斥、过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白血病。已经描述了Lck与各种疾病的相关性[Molina等,《自然》(Nature),357,161(1992)]。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Lck-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对这类治疗的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本文所用的术语"AKT3-介导的疾病"或" AKT3-介导的疾病情况"指的是已知AKT3起作用的任意疾病或其它有害情况。术语"AKT3-介导的疾病"或"AKT3-介导的疾病情况"还指那些通过用AKT抑制剂治疗而得到缓解的疾病或情况。AKT3-介导的疾病或疾病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增殖性疾病、癌症和神经变性疾病。已经描述了AKT3与各种疾病的相关性[Zang,Q.Y.等,《癌基因》(Oncogene),19(2000)]和[Kazuhiko,N.,等,《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2000)]。
另一种方法涉及抑制生物样品中ERK2、Aurora-2、Lck、AKT3或GSK-3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所述的生物样品与有效抑制ERK2、Aurora-2或GSK-3用量的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化合物或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组合物接触的步骤。
上述各方法均涉及如上所述优选使用如上所述的通式I′、I″、I°、III-a、III-a′或III-a°的优选化合物抑制ERK2、Aurora-2、Lck、AKT3或GSK-3或治疗由此减轻的疾病。更优选使用通式I′、I″、I°、III-a′或III-a°的优选化合物且最优选使用通式I″、I°、III-a、III-a′或III-a°的优选化合物来实施上述各方法。
为了能够更完整地理解本文所述的本发明,列出了下面的实施例。应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目的而并非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
合成实施例就将HPLC法命名为"A"的化合物而言,使用下列方法在22分钟内以1mL/分钟并在214nm使水MeCN、0.1%TFA(95∶5→0∶100)梯度运动。就将HPLC法命名为"B"的化合物而言,使用下列方法在8分钟内以1mL/分钟并在214nm使水MeCN、0.1%TFA(90∶10→0∶100)梯度运动。A和B方法中的每一种均使用YMC ODS-AQ 55 120A柱、大小为3.0×150mm。本文所用的术语"Rt"指的是与使用命名的HPLC法的化合物相关的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
实施例1
2,2,2-三氯-1-(4-苯基乙酰基-1H-吡咯-2-基)乙酮(1)在干燥的烧瓶中将苯基乙酰基氯(1当量)与2-三氯乙酰基吡咯(1当量)在最少量的二氯甲烷(DCM)中混合以溶解反应剂。在环境温度下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铝(1当量)。2小时后使该反应混合物直接上硅胶柱。用10%乙酸乙酯-50%乙酸乙酯的己烷溶液进行梯度洗脱而得到产率为60%的化合物1。1H NMR(CDCl3)δ 4.0(s,2H),7.1-7.35(m,7H),9.7(br s,NH)。使用方法B的HPLC得到的Rt为4.9分钟。LC/MS(M+1)330.2,(M-1)328.1。
实施例2 2,2,2-三氯-1-(4-(3-氯苯基)乙酰基-1H-吡咯-2-基)乙酮(1)在干燥的烧瓶中将3-氯苯基乙酰基氯(1当量)与2-三氯乙酰基吡咯(1当量)在最少量的二氯甲烷(DCM)中混合。在环境温度下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铝(1当量)。2小时后使该反应混合物直接上硅胶柱。用10%乙酸乙酯-50%乙酸乙酯的己烷溶液进行梯度洗脱而得到化合物2。使用方法A的HPLC得到的Rt为15分钟。
LC/MS(M+1)330.2,(M-1)328.1。
实施例3
1-[5-(2,2,2-三氯-乙酰基)-1H-吡咯-3-基)-丙-1-酮(3)在干燥的烧瓶中将3-丙酰基氯(1当量)与2-三氯乙酰基吡咯(1当量)在最少量的二氯甲烷(DCM)中混合。在环境温度下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铝(1当量)。2小时后使该反应混合物直接上硅胶柱。用10%乙酸乙酯-50%乙酸乙酯的己烷溶液进行梯度洗脱而得到化合物3。
实施例4 4-苯基乙酰基-1H-吡咯-2-甲酸苄酰胺(4)在环境温度下向化合物1(1当量)溶于DMF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苄胺(1.2当量)。24小时后蒸发溶剂且不用纯化而使用粗产物4。使用方法B的HPLC得到的Rt为3.8分钟。FIA/MS(M+1)319.3,(M-1)317.2。
实施例5
2-(3-氯苯基)-1-[5-(吗啉-4-羰基)-1H-吡咯-3-基]-乙酮(5)在环境温度下向化合物2(1当量)溶于DMF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吗啉(1.2当量)。24小时后蒸发溶剂且不用纯化而使用粗产物5。FIA/MS(M+1)333.3,(M-1)331.2。1H NMR与预测的结构一致。
实施例6 4-丙酰基-1H-吡咯-2-甲酸3,4-二氟苄酰胺(6)在环境温度下向化合物3(1当量)溶于DMF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3,4-二氟苄胺(1.2当量)。24小时后蒸发溶剂且不用纯化而使用粗产物6。
实施例7 4-(3-二甲氨基-2-苯基-丙烯酰基)-1H-吡咯-2-甲酸苄酰胺(7)在环境温度下向化合物4(1当量)溶于THF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Me2N)2CHOt-Bu(3当量)。24小时后蒸发溶剂且不用纯化而使用粗产物7。1H NMR(CDCl3)δ4.4(s,2H),4.8(s,NH),6.8-7.4(m,13H)。
实施例8
2-(3-氯-苯基)-3-二甲氨基-1-[5-(吗啉-4-羰基)-1H-吡咯-3-基]-丙烯酮(8)在环境温度下向化合物5(1当量)溶于THF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Me2N)2CHOt-Bu(3当量)。24小时后蒸发溶剂且不用纯化而使用粗产物8。使用方法B的HPLC得到的Rt为11.2分钟。
实施例9 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4-二氟-苄酰胺(III-a-74)步骤1在环境温度下向化合物6(1当量)溶于THF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Me2N)2CHOt-Bu(3当量)。24小时后蒸发溶剂且不用纯化而使用粗产物。
步骤2在环境温度下向上述步骤1中形成的化合物(1当量)溶于乙醇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胍(3当量)并在回流状态下加热所得混合物。12小时后蒸发溶剂并通过制备型HPLC(反相;10→90%MeCN水溶液;15分钟)纯化粗产物而得到所需化合物III-a-74。使用方法B的HPLC得到的Rt为7.9分钟。1H NMR与预测的结构一致。FIA/MS Obs.M+1/M1。
实施例10 {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吗啉-4-基-甲酮(III-a-72)在环境温度下向化合物8(1当量)溶于乙醇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胍(3当量)并在回流状态下加热所得混合物。12小时后蒸发溶剂并通过制备型HPLC(反相;10→90%MeCN水溶液;15分钟)纯化粗产物而得到所需化合物III-a-72。使用方法B的HPLC得到的Rt=7.9分钟。1H NMR与预测的结构一致。FIA/MS Obs.(M+1)384.4amu。
实施例11 N-(2-羟基-1-(S)-苯基-乙基)-盐酸胍将(S)-苯基甘氨醇(glycinol)(0.38g,2.7mmol)和bis-Boc胍(N)-三氟甲磺酸盐(0.9g,2.3mmol)与二氯甲烷(无水,5mL)混合并在环境温度下搅拌过夜。通过HPLC验证反应完成。将该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释、用2M亚硫酸氢钠、盐水洗涤、然后用MgSO4干燥、过滤并在真空中浓缩。将bis-Boc胍中间体用4N HCl/二噁烷(5mL)处理并在室温下搅拌至完全脱保护(48小时)而得到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12
4-[2-(2-羟基-1-(S)-苯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III-a-155)将4-(3-二甲氨基-2-甲基-丙烯酰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00mg,0.29mmol)与N-(S)-苯基甘氨醇盐酸胍(126mg)和碳酸钾(121mg)在N,N-二甲基乙酰胺(2mL)中混合。加热所得混悬液并在100℃下搅拌24小时。将粗物质用乙酸乙酯稀释、用饱和NaHCO3、盐水洗涤、用MgSO4干燥并在真空中浓缩。通过制备型HPLC(Gilson柱=CombiHT SB-C189 5 FM 21.2mm×100mm,洗脱剂=0.1%TFA MeCN/H2O梯度)、随后通过制备型TLC(硅胶,5%MeOH的CH2Cl2溶液)纯化而得到化合物III-a-155、为淡黄色固体(8.0mg)。HPLC方法B,Rt=4.76分钟;MS(FIA)458.2(M+1),456.1(M-1);1H 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13 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III-a-162)将4-(3-二甲氨基-2-甲基-丙烯酰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00mg,0.29mmol)与环丙基胍·HCl(80mg)和碳酸钾(121mg)在N,N-二甲基乙酰胺(2mL)中混合。加热所得混悬液并在100℃下搅拌24小时。将粗物质用乙酸乙酯稀释、用饱和NaHCO3、盐水洗涤、用MgSO4干燥并在真空中浓缩。通过制备型TLC(硅胶,1∶1EtOAc∶己烷)纯化而得到化合物III-a-162、为黄色固体(7.8mg)。HPLC方法B,Rt=4.29分钟;LC/MS(m/z)378.2(M+1),376.2(M-1);1H 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14 3-甲氧基-1-[5-(2,2,2-三氯-乙酰基)-1H-吡咯-3-基]丙-1-酮向2-三氯乙酰基吡咯(1.0当量,4.67g,22mmol)溶于二氯甲烷(5mL)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3-甲氧基丙酰基氯(1.0当量,22mmol)、然后分小部分加入三氯化铝(1.0当量,2.93g,22mmol)。2.5小时后,对该粗混合物进行硅胶层析(2%MeOH的DCM溶液)而得到3.0gFriedel-Craft产物。1H 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15
4-(3-甲氧基-丙酰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向冷却至0℃的3-甲氧基-1-[5-(2,2,2-三氯-乙酰基)-1H-吡咯-3-基]丙-1-酮(3.0g,10mmol)溶于乙腈(50mL)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S)-(+)-苯基甘氨醇(glycinol)(1.2当量,1.65g,12mmoi)并在室温下将所得混合物搅拌3天。在减压条件下除去溶剂并通过硅胶层析纯化残余物(5%MeOH的DCM溶液)而得到5.3g的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HPLC方法B,Rt=4.2分钟;LC/MS(m/z)317.03(M+1),315.00(M-1);1H 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16 4-(3-二甲氨基-2-甲氧基甲基-丙烯酰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在室温至50℃下和THF中将4-(3-甲氧基-丙酰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用过量的Bredereck试剂处理3天。在减压条件下除去溶剂并将浓缩物直接用于下一步。HPLC方法B,Rt=5.0分钟"宽峰"。
实施例17
4-(5-甲氧基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III-a-164)将4-(3-二甲氨基-2-甲氧基甲基-丙烯酰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0.27mmol)与苯基胍(73mg)在N,N-二甲基乙酰胺(2mL)中混合并在90℃下将所得混悬液加热35小时。将该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释、用饱和NaHCO3和盐水洗涤、用MgSO4干燥并在真空中浓缩。通过制备型HPLC(Gilson柱=CombiHT SB-C1895 FM,21.2mm×100mm,洗脱剂=0.1%TFA MeCN/H2O梯度)纯化粗产物而得到III-a-164、为黄色固体(3.2mg)。
LC/MS(m/z)444.16(M+1),442.19(M-1);HPLC方法B,Rt=5.16分钟1H 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18 4-(5-羟基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III-a-165)向冷却至-78℃的III-a-164(15mg,0.03mmol)溶于二氯甲烷(2mL)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BBr3(135μL,0.13mmol)。15分钟后将该反应体系温至室温。45分钟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使该反应骤停并将所得混合物再搅拌30分钟,此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将有机层合并并用盐水洗涤且然后用硫酸钠干燥。通过制备型TLC(硅胶,7%MeOH的CH2Cl2溶液)纯化该粗混合物而得到III-a-165、为淡棕色固体(1.6mg)。HPLC方法B,Rt=4.54分钟;LC/MS(m/z)430.15(M+1),428.03(M-1);1H 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19 4-(2-氨基-5-甲氧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III-a161)将上述实施例16中形成的烯胺(0.27mmol)与盐酸胍(51mg)和K2CO3(100mg)在N,N-二甲基乙酰胺(4mL)中混合。加热该不均匀的混合物并在90℃下搅拌35小时。将粗物质用乙酸乙酯稀释、用饱和NaHCO3和盐水洗涤、干燥(MgSO4)并在真空中浓缩。通过制备型HPLC(Gilson柱=CombiHT SB-C189 5 FM,21.2mm×100mm,洗脱剂=0.1%TFA MeCN/H2O梯度)纯化而得到III-a-161、为黄色固体(2.0mg)。LC/MS(m/z)368.12(M+1),366.15(M-1),Rt(HPLC)=3.77分钟,1H 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20
4-(2-巯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将4-(3-二甲氨基-2-甲氧基甲基-丙烯酰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17.6mmol,6.0g)与硫脲(39mmol,3.0g)和碳酸钾(53mmol,7.3g)在乙醇(50mL)中混合并将所得混悬液在90℃下加热24小时。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并将所得黑色固体用水稀释且通过过滤滤出该固体。将该固体用乙酸乙酯洗涤两次并用HCl(2N)将水溶液酸化至pH 5-6。通过过滤滤出形成的固体且然后用乙酸乙酯提取两次。将合并的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溶剂而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棕色固体(3.0g,产率48%)。HPLC方法B,Rt=3.7分钟,1H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21 4-(5-甲基-2-丙基硫烷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在室温下向4-(2-巯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7.7mmol,2.74mmol)溶于氨水(15%)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正丙基碘(11.6mmol,1.1mL)。在室温下将该溶液搅拌过夜。通过过滤收集产生的固体并直接用于下一步。1H 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22 4-[5-甲基-2-(丙烷-1-磺酰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将上述实施例21中制备的硫代丙基化合物(7.7mmol,3.05g)溶于120mL乙醇。向维持在室温下的该溶液中加入m-CPBA(70%w/w%,23.1mmol,4.0g)。在室温下将该溶液再搅拌4小时。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并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然后用氢氧化钠水溶液(1N)洗涤4次。用硫酸钠干燥有机相并在真空中浓缩而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1.7g,2步的产率为51%)。HPLC方法B,Rt=5.4分钟。1H 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23
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carboylic acid)(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向4-[5-甲基-2-(丙-1-磺酰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47μmol,20mg)溶于DMSO(1mL)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乙胺(0.5mmol,150μL)。将该混合物在1302下加热24小时而得到标题化合物。LC/MS(m/z)366.2(M+1);HPLC方法B,Rt=4.2分钟;1H 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24 4-[2-(N′,N′-二甲基-肼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III-a-226)向4-(3-二甲氨基-2-甲氧基甲基-丙烯酰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0.15mmol,50mg)溶于DMA(2mL)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二甲基-N,N-氨基胍·2HCl(0.17mmol,30mg)和碳酸钾(0.36mmol,50mg)。将该反应混合物在100℃下搅拌48小时。通过高真空"GeneVac"除去溶剂并通过制备型HPLC(Gilson柱=CombiHTSB-C189 5μM 21.2mm×100mm,洗脱剂=0.1%TFA MeCN/H2O梯度)、随后通过制备性TLC(硅胶,5% MeOH的CH2Cl2溶液)"双洗脱纯化"纯化残余物而得到化合物III-a-226、为淡黄色固体(1.3mg)。HPLC方法B,Rt=4.03分钟;LC/MS(m/z)381.1(M+1),379.1(M-1);1H NMR与结构一致。
实施例25 乙醇胍向N,N′-二-boc-N″-三氟甲基胍(800mg,2mmol)和TEA(0.28mL,2mmol)溶于二氯甲烷(10mL)所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醇胺盐酸盐(200mg,2mmol)。然后将该混合物搅拌过夜,随后用EtOAc稀释、用硫酸氢钠(2M)、饱和碳酸氢钠洗涤、用NaSO4干燥并在真空中浓缩。通过闪蒸塔色谱法纯化粗残余物,其中使用20%CH2Cl2/己烷洗脱而得到白色固体(0.56g,92%).)。1H NMR(CDCl3)δ4.18(q,2H),1.60(d,18H),1.37(t,3H)。向这种双-Boc胍中加入4MHCl/二噁烷(5mL)。将该混合物搅拌24小时且然后浓缩而得到标题化合物(0.26g)。1H NMR(MeOD)δ3.92(q,2H),1.27(t,3H).MS(M+1)104。
实施例26 4-(2-乙醇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III-a-195)向4-(3-二甲氨基-2-甲基-丙烯酰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甲基-1-(S)-苯基-乙基)酰胺(0.1mmo1)和K2CO3(55mg,0.4mmol)溶于DMF(1mL)所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醇胍盐酸盐(0.2mmol)。将所得混悬液在90℃下搅拌6小时。将该反应混合物过滤并在真空中浓缩滤液。通过制备型HPLC(Gilson柱=CombiHT SB-C189 5μM 21.2mm×100mm,洗脱剂=0.1%TFA MeCN/H2O梯度)纯化粗残余物而得到化合物III-a-195、为黄色油状物(21mg)。HPLC(方法B)Rt=4.08分钟;MS(M+1)382.1。
实施例27 氨基甲酸乙酯胍将肼基甲酸乙酯(208mg,2mmol)加入到N′N′-二-boc N″-三氟甲基胍(800mg,2mmol)溶于二氯甲烷(10mL)所得到的溶液中。将该混合物搅拌过夜、然后用EtOAc稀释、用硫酸氢钠,(2M)、饱和碳酸氢钠洗涤、用NaSO4干燥并在真空中浓缩。通过闪蒸塔色谱法纯化粗残余物,其中使用30%EtOAc/己烷洗脱而得到白色固体(0.55g)。向这种双-boc胍中加入4M HCl/二噁烷(5mL)。将该混合物搅拌24小时且然后浓缩至得到标题化合物。1H NMR(MeOD)δ3.4.18(d,2H),3.26(s,1H),1.28(t,3H).MS(M+1)134。
实施例28
4-(2-氨基甲酸乙酯-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s)-苯基-乙基)-酰胺(III-a-218)向4-(3-二甲氨基-2-甲基-丙烯酰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甲基-1-(S)-苯基-乙基)酰胺(0.1mmol)和K2CO3(55mg,0.4mmol)溶于DMF(1mL)所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氨基甲酸乙酯胍盐酸盐(0.2mmol)。将所得混悬液在90℃下搅拌6小时。将该反应混合物过滤并在真空中浓缩滤液。通过制备型HPLC(Gilson柱=CombiHTSB-C189 5μM 21.2mm×100mm,洗脱剂=0.1%TFA MeCN/H2O梯度)纯化粗残余物而得到化合物III-a-218、为黄色油状物(10mg)。HPLC(方法B)Rt=4.03分钟;MS(M+1)425.1.1H NMR(MeOD)8.08(s,1H);7.87(s,1H);7.7(s,1H),7.24-7.5(m,5H);5.15(t,1H),4.2(m,2H),3.85(m,2H);2.5(s,3H)。
实施例29我们已经通过与上述实施例1-28中所述和流程图I-XII中所说明的基本上相似的方法制备了通式III-a的其它化合物。将这些混合物的特征化数据概括在下表3中且包括LC/MS、HPLC和1H NMR数据。
如果合适,将1H NMR数据概括在下表3中,其中"Y"表示可得到1H NMR数据且发它们与结构一致。化合物编号相当于表1中所列的化合物编号。
表3.所选择的化合物的特征化数据
生物测试可以在体外、体内或细胞系中检测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的本发明化合物的活性。体外试验包括测定对活化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活性或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的试验。可选的体外试验对所述抑制剂与所述蛋白激酶的结合能力进行定量。可以通过在结合前对抑制剂进行放射性标记、分离抑制剂/蛋白激酶复合物并测定所结合的放射性标记的量来确定抑制剂结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进行将新抑制剂与结合已知放射性配体的蛋白激酶一起保温的竞争性实验来测定抑制剂结合率。将用于进行这些试验的具体条件列在实施例30-37中。
实施例30ERK抑制试验通过分光光度酶联试验检测化合物对ERK2的抑制作用(Fox等(1998)《蛋白质科学》(Protein Sci)7,2249)。在该试验中,在30℃下和pH 7.5的0.1M HEPES缓冲液中将固定浓度的活化ERK2(10 nM)与不同浓度的化合物的DMSO(2.5%)溶液一起保温10分钟,所述的缓冲剂含有10mM MgCl2、2.5mM烯醇丙酮酸磷酸、200uM NADH、150ug/mL丙酮酸激酶、50ug/mL乳酸脱氢酶和200uM erktide肽。通过添加65uM ATP启动该反应。监测340nM处吸收度的下降率。根据作为抑制剂浓度函数的下降率数据估计IC50。
表4表示ERK2抑制试验中本发明选择的化合物活性的结果。化合物的编号相当于表1中化合物的编号。具有命名为"A"的活性的化合物提供了小于或等于33%的抑制百分比;具有命名为"B"的活性的化合物提供了24%-66%的抑制百分比;而具有命名为"C"的活性的化合物提供了67%-100%的抑制百分比。具有命名为"D"的活性的化合物提供的Ki小于0.1微摩尔;具有命名为"E"的活性的化合物提供的Ki为0.1-1.0微摩尔;且具有命名为"F"的活性的化合物提供的Ki大于1.0微摩尔。
表4.所选择的化合物的ERK2抑制活性
实施例31ERK2抑制细胞增殖试验可以通过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化合物对ERK2的抑制作用。在本试验中,通过向RPMI 1640培养基(JRH Biosciences)中添加10%胎牛血清和青霉素/链霉素溶液来制备完全培养基。将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系)以10,000个细胞/孔/150μL的接种密度加入到96孔平板的84个孔中。通过在37℃下保温2小时使细胞与平板粘附2小时。通过在完全培养基中连续稀释而得到下列浓度制备测试化合物溶液20μM、6.7μM、2.2μM、0.74uM、0.25μM和0.08μM。将测试化合物溶液(50μL)加入到含细胞的72个各孔中。向剩余的含细胞的12个孔中仅加入完全培养基(200μL)而得到对照组以测定最大增殖量。向剩余的12个空孔中加入完全培养基而得到载体对照组以便测定背景。将平板在37℃下保温3天。将3H-胸苷(1mCi/mL,New England Nuclear,Boston,MA)储备溶液在RPMI培养基中稀释至20μCi/mL,然后将20 uL的该溶液中加入到各孔中。将平板在37℃下再保温8小时,然后收集并使用液体闪烁计数器分析3H-胸苷摄取量。
经证实化合物III-a-116、III-a-139和III-a-136各自具有小于0.1μM的IC50。
实施例32ERK1抑制试验通过分光光度酶联试验检测化合物对ERK1的抑制作用(Fox等(1998)《蛋白质科学》(Protein Sci)7,2249)。在该试验中,在30℃下和pH 7.6的0.1M HEPES缓冲液中将固定浓度的活化ERK1(20nM)与不同浓度的化合物的DMSO(2.0%)溶液一起保温10分钟,所述的缓冲剂含有10mM MgCl2、2.5mM烯醇丙酮酸磷酸、200uM NADH、150ug/mL丙酮酸激酶、50ug/mL乳酸脱氢酶和200uM erktide肽。通过添加140uM ATP(20uL)启动该反应。监测340nM处吸收度的下降率。根据作为抑制剂浓度函数的下降率数据估计Ki。
发现具有小于0.1uM的抑制ERK1的活性的化合物实例包括III-a-202、III-a-204和III-a-205。
实施例33GSK-3抑制试验使用标准酶联系统筛选具有抑制GSK-3β(AA 1-420)活性的化合物(Fox等(1998)《蛋白质科学》(Protein Sci.)7,2249)。反应在含有100mM HEPES(pH 7.5)、10mM MgCl2、25mM NaCl、300uMNADH、1mM DTT和1.5%DMSO的溶液中进行。本试验中底物的终浓度为20uM ATP(Sigma Chemicals,St Louis,MO)和300uM肽(HSSPHQS(PO3H2)EDEEE,American Peptide,Sunnyvale,CA)。反应在30℃和20nM GSK-3β下进行。酶联系统中成分的终浓度为2.5mM烯醇丙酮酸磷酸、300uMNADH、30ug/ml丙酮酸激酶和10ug/ml乳酸脱氢酶。
制备含有上述所列试剂、但不包括ATP和关注的测试化合物的试验储备缓冲溶液。在30℃下将该试验储备缓冲溶液(175ul)在96孔平板内与5ul终浓度在0.002uM-30uM的所关注的测试化合物一起保温10分钟。一般来说,通过在子板中用测试化合物的DMSO溶液制备连续稀释液(来自10mM化合物储备溶液)来进行12点滴定。通过添加20ul的ATP(终浓度20uM)来启动该反应。在30℃下使用Molecular Devices Spectramax平板读出器(Sunnyvale,CA)在10分钟内获得反应率。根据作为抑制剂浓度函数的反应率数据确定Ki值。
表5表示ERK3抑制试验中本发明选择的化合物活性的结果。化合物的编号相当于表1中化合物的编号。具有命名为"A"的活性的化合物提供的Ki小于0.1微摩尔;具有命名为"B"的活性的化合物提供的Ki为0.1-1.0微摩尔;且化合物具有命名为"C"的活性的化合物提供的Ki大于1.0微摩尔。
表5.所选择化合物的GSK3抑制活性
实施例34AURORA-2抑制试验使用标准酶联试验、按照下列方式筛选具有抑制Aurora-2的能力的化合物(Fox等(1998)《蛋白质科学》(Protein Sci)7,2249)。
向含有0.1M HEPES 7.5、10mM MgCl2、1mM DTT、25mMNaCl、2.5mM烯醇丙酮酸磷酸、300mM NADH、30mg/ml丙酮酸激酶、10mg/ml乳酸脱氢酶、40mM ATP和800uM肽(LRRASLG,American Peptide,Sunnyvale,CA)的试验储备缓冲溶液中加入终浓度为30uM的本发明化合物的DMSO溶液。将所得混合物在30℃下保温10分钟。通过添加10uL的Aurora-2储备溶液而使本试验中的终浓度为70nM来启动该反应。通过在30℃下的5分钟内使用BioRadUltramark平板读出器(Hercules,CA)监测340nm处的吸收度而得到反应率。根据作为抑制剂浓度函数的反应率数据确定Ki值。
发现抑制Aurora-2化合物实例包括III-a-116、III-a-117、III-a-136、III-a-138、IIIa-139、III-a-140和III-a-141。
实施例35CDK-2抑制试验使用标准酶联试验、按照下列方式筛选具有抑制CDK-2的能力的化合物(Fox等(1998)《蛋白质科学》(Protein Sci)7,2249)。
向含有0.1M HEPES 7.5、10mM MgCl2、1mM DTT、25mMNaCl、2.5mM烯醇丙酮酸磷酸、300mM NADH、30mg/ml丙酮酸激酶、10mg/ml乳酸脱氢酶、100mM ATP和100uM肽(MAHHHRSPRKRAKKK,American Peptide,Sunnyvale,CA)的试验储备缓冲溶液中加入终浓度为30uM的本发明化合物的DMSO溶液。将所得混合物在30℃下保温10分钟。
通过添加10uL的CDK-2/Cyclin A储备溶液而使本试验中的终浓度为25nM来启动该反应。通过在30℃下的5分钟读取时间内使用BioRad Ultramark平板读出器(Hercules,CA)监测340nm处的吸收度而得到反应率。根据作为抑制剂浓度函数的反应率数据确定Ki值。
证实下列化合物对CDK-2具有小于0.1μM的Ki值III-a-116、III-a-142、IIIa-149和III-a-152。
证实下列化合物对CDK-2具有0.1μM-1μM的Ki值III-a-146、IIIa-148、III-a-150、III-a-155、III-a-162和III-a-174。
证实下列化合物对CDK-2具有1.0μM-20.0gM的Ki值III-a-117、IIIa-156和III-a-159。
实施例36LCK抑制试验使用基于放射性的试验或分光光度试验评价作为人Lck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
Lck抑制试验A基于放射性的试验检测作为表达并纯化自杆状病毒细胞的全长牛胸腺Lck激酶(来自Upstate Biotechnology,目录号14-106)抑制剂的化合物。通过将来自ATP的33P并入组成为Glu∶Tyr=4∶1随机聚Glu-Tyr聚合物底物的酪氨酸(Sigma,目录号P-0275)来监测Lck激酶活性。下面是检测成分的终浓度0.025M HEPES,pH 7.6;10mM MgCl2;2mM DTT;0.25mg/ml BSA;10uM ATP(1-2uCi33P-ATP/反应);5mg/ml聚Glu-Tyr;和1-2个单位的重组人Src激酶。在典型试验中,将除ATP外的全部反应成分预混合并等分入试验平板孔。向各孔中加入溶于DMSO的抑制剂而得到2.5%的DMSO终浓度。将试验平板在30℃下保温10分钟,此后启动与33P-ATP的反应。在反应20分钟后,用150μl含有20mM Na3PO4的10%三氯乙酸(TCA)使该反应骤停。然后将冷却样品转入安装在滤板真空岐管上的96-孔过滤平板(Whatman,UNI-Filter GF/F Glass Fiber Filter,目录号7700-3310)。用含有20mMNa3PO4的10%TCA将滤板洗涤4次且然后用甲醇洗涤4次。随后向各孔中加入200μl的闪烁液体。密封该平板并在TopCount闪烁计数器上对与滤膜结合的放射性的量进行定量。将混入的放射性绘制为抑制剂浓度的函数。该数据适合于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模型以得到化合物的Ki。
Lck抑制试验B分光光度试验使用酶联试验对通过人重组Lck激酶-催化的聚Glu-Tyr底物磷酸化而由ATP产生的ADP进行定量(Fox等(1998)《蛋白质科学》(Protein Sci)7,2249)。在该试验中,就激酶反应中产生的每一个分子而言,将一个分子的NADH氧化成NAD。随后在340nm处便利地发现NADH消失。
下面是试验成分的终浓度0.025M HEPES,pH 7.6;10mMMgCl2;2mM DTT;5mg/ml聚Glu-Tyr;和50nM的重组人Lck激酶。酶联系统成分的终浓度为2.5mM烯醇丙酮酸磷酸、200uMNADH、30μg/ml丙酮酸激酶和10ug/ml乳酸脱氢酶。
在典型试验中,将除ATP外的全部反应成分预混合并等分入试验平板孔。向各孔中加入溶于DMSO的抑制剂而得到2.5%的DMSO终浓度。将试验平板在30℃下保温10分钟,此后启动与150μl ATP的反应。在分子装置平板读出器上检测340nm处吸收度随时间改变的、即反应率。使作为抑制剂浓度函数的的反应率数据适合于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模型以得到化合物的Ki。
证实下列化合物对Lck具有小于1μM的Ki值III-a-170、III-a-171、III-a-172、III-a-173、III-a-181和III-a-203。
证实下列化合物对Lck具有1.0μM-20.0μM的Ki值III-a-204、III-a-205、III-a-206和III-a-207。
实施例37AKT3抑制试验使用标准酶联试验、按照下列方式筛选具有抑制AKT3的能力的化合物(Fox等(1998)《蛋白质科学》(Protein Sci)7,2249)。试验在100mM HEPES 7.5、10mM MgCl2、25mM NaCl、1mM DTT和1.5%DMSO的混合物中进行。本试验中底物终浓度为170μM ATP(SigmaChemicals)和200uM肽(RPRAATF,American Peptide,Sunnyvale,CA)。试验在30℃和45nM AKT3下进行。酶联系统中成分的终浓度为2.5mM烯醇丙酮酸磷酸、300μM NADH、30μg/ml丙酮酸激酶和10μg/ml乳酸脱氢酶。
制备含有除AKT3、DTT和所关注的测试化合物外的全部试剂的试验储备缓冲溶液。将56ul的储备溶液置于384孔平板中,随后添加1ul的含有测试化合物(化合物终浓度30uM)的2mM DMSO储备溶液。在30℃下将该平板预保温约10分钟并通过添加10ul酶(终浓度45nM)和1mM DTT来启动该反应。在30℃下使用BioRad Ultramark平板读出器(Hercules,CA)在约5分钟读取时间内得到反应率。滴定表现出大于50%抑制作用的化合物与含有检测混合物和DMSO而不含测试化合物的标准孔来测定IC50值。
抑制AKT3的本发明选择的化合物包括III-a-238。
尽管我们已经列出了本发明的许多实施方案,但是显然可以改变我们的基本构成以便提供应用本发明化合物和方法的其它实施方案。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范围由待批权利要求而非由实施例代表的具体实施方案来定义。
附录A表1化合物编号III-a-的名称1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二甲基酰胺;2{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吡咯烷-1-基-甲酮;3{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吡咯烷-1-基-甲酮;4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5[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吗啉-4-基-甲酮;6[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1,4′]二哌啶基-1′-基-甲酮;7{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羟基-哌啶-1-基)-甲酮;8{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1,4′]二哌啶基-1′-基-甲酮;9[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1,4′]二哌啶基-1′-基-甲酮;10{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1,4′]二哌啶基-1′-基-甲酮;11[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羟基-哌啶-1-基)-甲酮;12[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氟-苯基)-哌嗪-1-基]-甲酮;13[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苯基-哌嗪-1-基)-甲酮;14[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氟-苯基)-3,6-二氢-2H-吡啶-1-基]-甲酮;15[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吡啶-2-基-哌嗪-1-基)-甲酮;
16{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吗啉-4-基-甲酮;17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18[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吗啉-4-基-甲酮;19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20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21{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氟-苯基)-哌嗪-1-基]-甲酮;22{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苯基-哌嗪-1-基)-甲酮;23{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氟-苯基)-3,6-二氢-2H-吡啶-1-基]-甲酮;24{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4-二氢-1H-异喹啉-2-基)甲酮;25{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吡啶-2-基-哌嗪-1-基)-甲酮;26{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吗啉-4-基-甲酮;27{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羟基-哌啶-1-基)-甲酮;28{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1,4′]二哌啶基-1′-基-甲酮;29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基-酰胺;30[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甲酮;31[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2-羟基甲基-哌啶-1-基)-甲酮;32[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4-二氢-1H-异喹啉-2-基)-甲酮;33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基-酰胺;34{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氟-苯基)-3,6-二氢-2H-吡啶-1-基]-甲酮;35{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4-二氢-1H-异喹啉-2-基)甲酮;36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基-酰胺;37[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苯基-哌嗪-1-基)-甲酮;38[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甲酮;39[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4-二氢-1H-异喹啉-2-基)-甲酮;40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基-酰胺;41{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甲酮;42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酰胺;43{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2-(2-羟基-乙基)-哌啶-1-基]甲酮;44{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苯基-哌嗪-1-基)-甲酮;45[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氟-苯基)-哌嗪-1-基]-甲酮;46[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羟基-哌啶-1-基)-甲酮;47[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甲酮;48[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氟-苯基)-3,6-二氢-2H-吡啶-1-基]-甲酮;49{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氟-苯基)-哌嗪-1-基]甲酮;50{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甲酮;51{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甲酮;521-(4-{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羰基}-哌嗪-1-基)-乙酮;53{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4-二氢-1H-异喹啉-2-基)-甲酮;54{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羟基-哌啶-1-基)-甲酮;55[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甲酮;561-(4-{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2-羰基}-哌嗪-1-基)-乙酮;57{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甲酮;58[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羟基-哌啶-1-基)-甲酮;59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甲基-(2-吡啶-2-基-乙基)-酰胺;60[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2-(2-羟基-乙基)-哌啶-1-基]-甲酮;
61{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2-(2-羟基-乙基)-哌啶-1-基]-甲酮;62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63{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吡啶-2-基-哌嗪-1-基)-甲酮;64[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羟基-哌啶-1-基)-甲酮;65{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羟基-哌啶-1-基)-甲酮;66{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羟基-哌啶-1-基)-甲酮;67{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吡啶-2-基-哌嗪-1-基)-甲酮;68{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羟基-乙基)-哌嗪-1-基]-甲酮;691-{4-[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羰基]-哌嗪-1-基}-乙酮;70{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氟-苯基)-哌嗪-1-基]-甲酮;71[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吡咯烷-1-基-甲酮;72{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吗啉-4-基-甲酮;73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酰胺;74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4-二氟-苄酰胺;75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76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4-氟-苄酰胺;77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苄酰胺;
78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4-甲氧基-苄酰胺;79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基酰胺;80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四氢-呋喃-2-基甲基)-酰胺;81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四氢-呋喃-2-基甲基)-酰胺;82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83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844-(2,5-二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854-(2-氨基-5-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864-(5-乙酰氨基-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874-[2-氨基-5-(3-甲基-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884-(2-氨基-5-羟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894-(2-氨基-5-甲基氨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904-(2-氨基-5-羟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914-[2-环己基氨基-5-(3-甲基-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924-[2-乙酰氨基-5-(3-甲基-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934-(5-羟基-2-甲磺酰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944-(2-氨基-5-甲磺酰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954-(2-氨基-5-羟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4-二氟-苄酰胺;964-(2-环己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4-二氟-苄酰胺;97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吡啶-4-基甲基)酰胺;984-[5-(3,5-二氯-苯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三氟甲基苄酰胺;99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00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苯并[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酰胺;101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二甲氨基-2-吡啶-3-基-乙基)-酰胺;102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4-甲磺酰基苄基酰胺;1034-[5-(3,5-二氯-苯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苯并[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酰胺;1044-[5-(3,5-二氯-苯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吗啉-4-基-2-吡啶-3-基-乙基)-酰胺;1054-[2-氨基-5-(3-氟-5-三氟甲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064-(2-氨基-5-丙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107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1084-(5-甲基-2-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
1094-(2-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110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二甲氨基-乙基)-酰胺;111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丙酰胺;112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苯基-丙基)-酰胺;113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萘-1-基甲基)-酰胺;114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环丙基酰胺;1154-(2-乙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三氟甲基-苄基酰胺;116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17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184-(2-乙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4-甲基-环己基)-酰胺;1194-(5-乙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异丙基酰胺;120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氨基-乙基)-酰胺;121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基-酰胺;122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1231-{4-[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羰基]-哌嗪-1-基}-乙酮;124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苯基-丙基)-酰胺;1254-(2-氨基-5-乙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6-甲氧基-1H-吲哚-3-基)-乙基]-酰胺;126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苯氧基-乙基)-酰胺;127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甲基-3-苯基丙基)-酰胺;1284-(5-甲基-2-甲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H-苯并咪唑-2-基甲基)-酰胺;1294-(5-甲基-2-甲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羟基甲基-3-甲基丁基)-酰胺;130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羟基甲基-2-(1H-咪唑-4-基)-乙基]-酰胺;131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四氢-呋喃-2-基甲基)-酰胺;1324-[2-(2-二乙氨基-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4-二氟苄酰胺;1334-[5-甲基-2-(2-哌啶-1-基-喹唑啉-4-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酰胺;1344-(5-甲基-2-甲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4-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135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4-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136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374-[2-(3-甲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384-[2-(3-羟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394-[2-(苯并[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404-[5-甲基-2-(4-氨磺酰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
1414-[2-(3-苄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424-[2-(4-羟基-环己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434-(5-环己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444-(5-环丙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45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4-甲基-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146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147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4-甲基-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148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1494-[5-甲基-2-(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504-(2-苄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514-[2-(3,4-二甲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524-[2-(4-苄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534-(2-异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544-[5-甲基-2-(2,2,2-三氟-乙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554-[2-(2-羟基-1-苯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564-[2-(2-甲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574-[5-甲基-2-(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584-(2-异丁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594-[2-(环丙基甲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604-(5-甲氧基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614-(2-氨基-5-甲氧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62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634-(5-甲基-2-丙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644-(5-甲氧基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654-(5-羟基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664-[2-(2-羟基-1-苯基-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67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168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169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2-苯基-乙基)-酰胺;
170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羟基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171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羟基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172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173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1744-[2-(1-羟基甲基-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754-[2-(2-羟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764-[2-(2-羟基-1-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774-[2-(2-羟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784-[2-(2-羟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794-[2-(2-羟基-环己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214-[2-(2-羟基-1-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214-[2-(3-二甲氨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80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酰胺;181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酰胺;183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2-苯基-乙基)-甲酰胺;184{[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羰基]-氨基}-苯基-乙酸甲酯;186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1874-(2-乙氨基-5-甲氧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88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吡啶-3-基-乙基)-酰胺;1894-(2-乙氨基-5-羟基甲基-嘧啶-4-基)-1H-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90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5-三氟甲基-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191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192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2-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1934-[2-(2-环丙基-1-羟基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944-[2-(2,3-二甲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954-(2-乙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964-[2-(1-羟基甲基-2-甲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197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氧-1-苯基-丙基)-酰胺;198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
199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2004-[2-(2-氯-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2014-[2-(2-羟基-1-苯基-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2004-[2-(3-二甲氨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202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203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2-甲氧基苯基)-乙基]-酰胺;204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205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2064-(2-甲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074-(2-异丙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084-[2-(3-二甲氨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2094-[2-(2-氯-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2104-[2-(2-羟基-1-苯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2114-[2-(2,3-二甲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212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2134-(2-乙酰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144-(5-甲基-2-邻甲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154-[5-甲基-2-(吡啶-3-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164-{5-甲基-2-[(四氢-呋喃-2-基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174-{5-甲基-2-[(四氢-呋喃-2-基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18N′-4-[5-(2-羟基-1-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1H-吡咯-3-基]-5-甲基-嘧啶-2-基}肼甲酸乙酯;2194-{5-甲基-2-[(吡啶-3-基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204-(2-环丙基甲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214-[2-(异噁唑-3-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224-[2-(2-羟基-1-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2234-(5-甲基-2-邻甲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2244-(5-甲基-2-邻甲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2254-[2-(2-羟基-乙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264-[2-(N′,N′-二甲基-肼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
2274-[5-甲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284-[5-甲基-2-(吗啉-4-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294-[5-甲基-2-(5-甲基-异噁唑-3-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304-{2-[1-(3-氯-4-氟-苯基)-2-羟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31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2324-[2-(1-羟基甲基-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2334-[2-(2-羟基-1-羟基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2344-[2-(1-羟基甲基-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2354-[2-(2-羟基-1-羟基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364-[2-(1-羟基甲基-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2374-[5-甲基-2-(2-甲基-环丙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和2384-(2-氰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
权利要求
1.抑制患者体内ERK-2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的步骤 其中Sp是含有5元杂芳环的间隔基,其中环A和QR2在非邻位上与Sp连接;且其中Sp至多含两个R6取代基,条件是Sp上两个可取代的碳环原子不能同时被R6取代;Z1和Z2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H;T和Q各自为独立选择的连接基;U选自-NR7、-NR7CO-、-NR7CONR7-、-NR7CO2-、-O-、-CONR7-、-CO-、-CO2-、-OC(O)-、-NR7SO2-、-SO2NR7-、-NR7SO2NR7-或-SO2-;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0或1;R1选自氢、CN、卤素、R、N(R7)2、OR或OH;R2选自-(CH2)yR5、-(CH2)yCH(R5)2、-(CH2)yCH(R8)CH(R5)2、-N(R4)2或-NR4(CH2)yN(R4)2;y是0-6;R3选自R7、R、-(CH2)yCH(R8)R、CN、-(CH2)yCH(R8)CH(R5)2或-(CH2)yCH(R8)N(R4)2;R各自独立地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些基团选自C1-6脂族基、C6-10芳基、含5-1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环或含3-1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环;R4各自独立地选自R、R7、-COR7、-CO2R、-CON(R7)2、-SO2R7、-(CH2)yR5或-(CH2)yCH(R5)2;R5各自独立地选自R、OR、CO2R、(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6各自独立地选自R7、F、Cl、(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上的两个R7与氮一起连接成5-8元杂环基或杂芳基环;R8选自R、(CH2)wOR7、(CHwN(R4)2或(CH2)wSR7;且w各自独立地选自0-4。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Sp选自下列化合物之一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基团是氢、氨基、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环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c)Q是-CO-、-CO2-、-CONH-、-SO2-、-SO2NH-、-OC(O)NH-、-C(O)ONH-或-CONHNH-;(d)R2是-NR4(CH2)yN(R4)2、-(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f)R4是R、R7或-(CH2)yCH(R5)2;和(g)R5是选自C1-6脂族基、苯基、5-6元杂芳基或5-6元杂环基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环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氨基、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c)Q是-CO-、-CO2-、-CONH-、-SO2-、-SO2NH-、-OC(O)NH-、-C(O)ONH-或-CONHNH-;(d)R2是-NR4(CH2)yN(R4)2、-(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f)R4是R、R7或-(CH2)yCH(R5)2;和(g)R5是选自C1-6脂族基、苯基、5-6元杂芳基或5-6元杂环基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5.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苄基或异噁唑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c)Q是-CO-、-CONH-、-SO2-或-SO2NH-;(d)R2是-(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其中R8是OH或CH2OH;和(e)R5是-CH2OH、-(CH2)2OH、异丙基或选自吡咯烷-1-基、吗啉-4-基、哌啶-1-基、哌嗪-1-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4-苯基哌嗪-1-基、吡啶-3-基、吡啶-4-基、咪唑基、呋喃-2-基、1,2,3,4-四氢异喹啉、四氢呋喃-2-基、环己基、苯基或苄基的未被取代或被取代的基团。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苄基或异噁唑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c)Q是-CO-、-CONH-、-SO2-或-SO2NH-;(d)R2是-(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其中R8是OH或CH2OH;和(e)R5是-CH2OH、-(CH2)2OH异丙基或选自吡咯烷-1-基、吗啉-4-基、哌啶-1-基、哌嗪-1-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4-苯基哌嗪-1-基、吡啶-3-基、吡啶-4-基、咪唑基、呋喃-2-基、1,2,3,4-四氢异喹啉、四氢呋喃-2-基、环己基、苯基或苄基的未被取代或被取代的基团。
7.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化合物是通式III-a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c)Q是-CO-、-CO2-、-CONH-、-SO2-、-SO2NH-、-OC(O)NH-、-C(O)ONH-或-CONHNH-;(d)R2是-NR4(CH2)yN(R4)2、-(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f)R4是R、R7或-(CH2)yCH(R5)2;和(g)R5是选自苯基、5-6元杂芳基或5-6元杂环基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c)Q是-CO-、-CO2-、-CONH-、-SO2-、-SO2NH-、-OC(O)NH-、-C(O)ONH-或-CONHNH-;(d)R2是-NR4(CH2)yN(R4)2、-(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f)R4是R、R7或-(CH2)yCH(R5)2;和(g)R5是选自苯基、5-6元杂芳基或5-6元杂环基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10.抑制生物样品中ERK-2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所述的样品与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接触的步骤 其中Sp是含有5元杂芳环的间隔基,其中环A和QR2在非邻位上与Sp连接;且其中Sp至多含两个R6取代基,条件是Sp上两个可取代的碳环原子不能同时被R6取代;Z1和Z2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H;T和Q各自为独立选择的连接基;U选自-NR7、-NR7CO-、-NR7CONR7-、-NR7CO2-、-O-、-CONR7-、-CO-、-CO2-、-OC(O)-、-NR7SO2-、-SO2NR7、-NR7SO2NR7-或-SO2-;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0或1;R1选自氢、CN、卤素、R、N(R7)2、OR或OH;R2选自-(CH2)yR5、-(CH2)yCH(R5)2、-(CH2)yCH(R8)CH(R5)2、-N(R4)2或-NR4(CH2)yN(R4)2;y是0-6;R3选自R7、R、-(CH2)yCH(R8)R、CN、-(CH2)yCH(R8)CH(R5)2或-(CH2)yCH(R8)N(R4)2;R各自独立地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些基团选自C1-6脂族基、C6-10芳基、含5-1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环或含3-1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环;R4各自独立地选自R、R7、-COR7、-CO2R、-CON(R7)2、-SO2R7、-(CH2)yR5或-(CH2)yCH(R5)2;R5各自独立地选自R、OR、CO2R、(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6各自独立地选自R7、F、Cl、(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上的两个R7与氮一起连接成5-8元杂环基或杂芳基环;R8选自R、(CH2)wOR7、(CH2)wN(R4)2或(CH2)wSR7;且w各自独立地选自0-4。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Sp选自下列化合物之一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氨基、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c)Q是-CO-、-CO2-、-CONH-、-SO2-、-SO2NH-、-OC(O)NH-、-C(O)ONH-或-CONHNH-;(d)R2是-NR4(CH2)yN(R4)2、-(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f)R4是R、R7或-(CH2)yCH(R5)2;和(g)R5是选自C1-6脂族基、苯基、5-6元杂芳基或5-6元杂环基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氨基、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c)Q是-CO-、-CO2-、-CONH-、-SO2-、-SO2NH-、-OC(O)NH-、-C(O)ONH-或-CONHNH-;(d)R2是-NR4(CH2)yN(R4)2、-(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f)R4是R、R7或-(CH2)yCH(R5)2;和(g)R5是选自C1-6脂族基、苯基、5-6元杂芳基或5-6元杂环基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苄基或异噁唑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c)Q是-CO-、-CONH-、-SO2-或-SO2NH-;(d)R2是-(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其中R8是OH或CH2OH;和(e)R5是-CH2OH、-(CH2)2OH、异丙基或选自吡咯烷-1-基、吗啉-4-基、哌啶-1-基、哌嗪-1-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4-苯基哌嗪-1-基、吡啶-3-基、吡啶-4-基、咪唑基、呋喃-2-基、1,2,3,4-四氢异喹啉、四氢呋喃-2-基、环己基、苯基或苄基的未被取代或被取代的基团。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苄基或异噁唑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c)Q是-CO-、-CONH-、-SO2-或-SO2NH-;(d)R2是-(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其中R8是OH或CH2OH;和(e)R5是-CH2OH、-(CH2)2OH、异丙基或选自吡咯烷-1-基、吗啉-4-基、哌啶-1-基、哌嗪-1-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4-苯基哌嗪-1-基、吡啶-3-基、吡啶-4-基、咪唑基、呋喃-2-基、1,2,3,4-四氢异喹啉、四氢呋喃-2-基、环己基、苯基或苄基的未被取代或被取代的基团。
16.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化合物是通式III-a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c)Q是-CO-、-CO2-、-CONH-、-SO2-、-SO2NH-、-OC(O)NH-、-C(O)ONH-或-CONHNH-;(d)R2是-NR4(CH2)yN(R4)2、-(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f)R4是R、R7或-(CH2)yCH(R5)2;和(g)R5是选自苯基、5-6元杂芳基或5-6元杂环基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c)Q是-CO-、-CO2-、-CONH-、-SO2-、-SO2NH-、-OC(O)NH-、-C(O)ONH-或-CONHNH-;(d)R2是-NR4(CH2)yN(R4)2、-(CH2)yR5、-(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f)R4是R、R7或-(CH2)yCH(R5)2;和(g)R5是选自苯基、5-6元杂芳基或5-6元杂环基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19.抑制患者ERK-2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选自下列化合物组成的组的化合物的步骤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二甲基酰胺;{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吡咯烷-1-基-甲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吡咯烷-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吗啉-4-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1,4′]二哌啶基-1′-基-甲酮;{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羟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1,4′]二哌啶基-1′-基-甲酮;[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1,4′]二哌啶基-1′-基-甲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1,4′]二哌啶基-1′-基-甲酮;[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羟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氟-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氟-苯基)-3,6-二氢-2H-吡啶-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吡啶-2-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吗啉-4-基-甲酮;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吗啉-4-基-甲酮;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氟-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氟-苯基)-3,6-二氢-2H-吡啶-1-基]-甲酮;{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4-二氢-1H-异喹啉-2-基)-甲酮;{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吡啶-2-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吗啉-4-基-甲酮;{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羟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1,4′]二哌啶基-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基-酰胺;[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2-羟基甲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4-二氢-1H-异喹啉-2-基)-甲酮;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基-酰胺;{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氟-苯基)-3,6-二氢-2H-吡啶-1-基]-甲酮;{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4-二氢-1H-异喹啉-2-基)-甲酮;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基-酰胺;[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甲酮;[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4-二氢-1H-异喹啉-2-基)-甲酮;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基-酰胺;{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甲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基酰胺;{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2-(2-羟基-乙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氟-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羟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氟-苯基)-3,6-二氢-2H-吡啶-1-基]-甲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氟-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4-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甲酮;1-(4-{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羰基}-哌嗪-1-基)-乙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4-二氢-1H-异喹啉-2-基)-甲酮;{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羟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甲酮;1-(4-{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羰基}-哌嗪-1-基)-乙酮;{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甲基-[1,4]二吖庚环(diazepan)-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3-羟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甲基-(2-吡啶-2-基-乙基)-酰胺;[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2-(2-羟基-乙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2-(2-羟基-乙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吡啶-2-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羟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羟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羟基-哌啶-1-基)-甲酮;{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吡啶-2-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羟基-乙基)-哌嗪-1-基]-甲酮;1-{4-[4-(2-氨基-5-间甲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羰基]-哌嗪-1-基}-乙酮;{4-[2-氨基-5-(3,4-二甲氧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4-(2-氟-苯基)-哌嗪-1-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吡咯烷-1-基-甲酮;{4-[2-氨基-5-(3-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基}-吗啉-4-基-甲酮;4-(2-氨基-5-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4-二氟-苄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4-氟-苄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苄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4-甲氧基-苄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四氢-呋喃-2-基甲基)-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四氢-呋喃-2-基甲基)-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4-(2,5-二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2-氨基-5-甲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5-乙酰氨基-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2-氨基-5-(3-甲基-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2-氨基-5-羟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2-氨基-5-甲氨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2-氨基-5-羟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2-环己基氨基-5-(3-甲基-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2-乙酰氨基-5-(3-甲基-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5-羟基-2-甲磺酰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2-氨基-5-甲磺酰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氯-4-氟-苄酰胺;4-(2-氨基-5-羟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4-二氟-苄酰胺;4-(2-环己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4-二氟-苄酰胺;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吡啶-4-基甲基)-酰胺;4-[5-(3,5-二氯-苯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三氟甲基苄酰胺;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苯并[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酰胺;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二甲氨基-2-吡啶-3-基-乙基)-酰胺;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4-甲磺酰基苄酰胺;4-[5-(3,5-二氯-苯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苯并[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酰胺;4-[5-(3,5-二氯-苯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吗啉-4-基-2-吡啶-3-基-乙基)-酰胺;4-[2-氨基-5-(3-氟-5-三氟甲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5-丙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4-(5-甲基-2-甲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4-(2-甲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吡啶-3-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二甲氨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丙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苯基-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萘-1-基甲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环丙基酰胺;4-(2-乙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三氟甲基-苄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4-甲基-环己基)-酰胺;4-(5-乙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异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氨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基-甲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1-{4-[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羰基]-哌嗪-1-基}-乙酮;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苯基-丙基)-酰胺;4-(2-氨基-5-乙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6-甲氧基-1H-吲哚-3-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苯氧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甲基-3-苯基丙基)-酰胺;4-(5-甲基-2-甲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H-苯并咪唑-2-基甲基)-酰胺;4-(5-甲基-2-甲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羟基甲基-3-甲基丁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羟基甲基-2-(1H-咪唑-4-基)-乙基]-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四氢-呋喃-2-基甲基)-酰胺;4-[2-(2-二乙氨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4-二氟苄酰胺;4-[5-甲基-2-(2-哌啶-1-基-喹唑啉-4-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苄酰胺;4-(5-甲基-2-甲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4-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4-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甲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羟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苯并[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4-氨磺酰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苄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4-羟基-环己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环己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环丙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4-甲基-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4-甲基-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苄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4-二甲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4-苄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异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2,2,2-三氟-乙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苯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甲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异丁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甲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氧基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5-甲氧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丙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苯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基(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羟基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羟基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4-[2-(1-羟基甲基-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环己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羟基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羰基]-氨基}-苯基-乙酸甲酯;4-[2-(2-羟基-1-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二甲氨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4-(2-乙氨基-5-甲氧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吡啶-3-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羟基甲基-嘧啶-4-基)-1H-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5-三氟甲基-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2-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2-环丙基-1-羟基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3-二甲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1-羟基甲基-2-甲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氧-1-苯基-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2-氯-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苯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3-二甲氨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2-甲氧基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甲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异丙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二甲氨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2-氯-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苯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2,3-二甲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乙酰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邻甲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吡啶-3-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四氢-呋喃-2-基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四氢-呋喃-2-基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N′-4-[5-(2-羟基-1-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1H-吡咯-3-基]-5-甲基-嘧啶-2-基}肼甲酸乙酯;4-{5-甲基-2-[(吡啶-3-基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甲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异噁唑-3-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氰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邻甲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邻甲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2-羟基-乙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N′,N′-二甲基-肼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吗啉-4-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5-甲基-异噁唑-3-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1-(3-氯-4-氟-苯基)-2-羟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1-羟基甲基-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羟基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1-羟基甲基-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羟基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1-羟基甲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和4-[5-甲基-2-(2-甲基-环丙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
20.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其中Sp是含有5元杂芳环的间隔基,其中环A和Q′R2′在非邻位上与Sp连接;且其中Sp至多含两个R6取代基,条件是Sp上两个可取代的碳环原子不能同时被R6取代;Z1和Z2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H;T是连接基;Q′选自-CO2-、-C(O)NR7-或-SO2NR7-;U选自-NR7、-NR7CO-、-NR7CONR7-、-NR7CO2-、-O-、-CONR7-、-CO-、-CO2-、-OC(O)-、-NR7SO2-、-SO2NR7、-NR7SO2NR7-或-SO2-;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0或1;R1选自氢、CN、卤素、R、N(R7)2、OR或OH;R2′选自-(CH2)yCH(R5)2或-(CH2)yCH(R8)CH(R5)2;y是0-6;R3选自R7、R、-(CH2)yCH(R8)R、CN、-(CH2)yCH(R8)CH(R5)2或-(CH2)yCH(R8)N(R4)2;R各自独立地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些基团选自C1-6脂族基、C6-10芳基、含5-1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环或含3-1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环;R4各自独立地选自R、R7、-COR7、-CO2R、-CON(R7)2、-SO2R7、-(CH2)yR5或-(CH2)yCH(R5)2;R5各自独立地选自R、OR、CO2R、(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6各自独立地选自R7、F、Cl、(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上的两个R7与氮一起连接成5-8元杂环基或杂芳基环;R8选自R、(CH2)wOR7、(CHwN(R4)2或(CH2)wSR7;且w各自独立地选自0-4。
21.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化合物,其中Sp选自下列化合物之一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氨基、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和(c)R5是R或OR7,其中R是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
23.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氨基、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和(c)R5是R或OR7,其中R是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
24.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苄基或异噁唑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和(c)R5是OH、CH2OH、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环,且Q′是C(O)NH。
25.权利要求2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苄基或异噁唑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和(c)R5是OH、CH2OH、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环,且Q′是C(O)NH。
26.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的化合物是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
27.权利要求26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和(c)R5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6-元芳基、杂芳基或碳环基环。
28.权利要求2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和(c)R5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6-元芳基、杂芳基或碳环基环。
29.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的化合物是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
30.权利要求29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氨基、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和(c)R5是R或OR7,其中R是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
31.权利要求30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氨基、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和(c)R5是R或OR7,其中R是碳环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5或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
32.通式III-a′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其中T是连接基;U选自-NR7-、-NR7CO-、-NR7CONR7-、-NR7CO2-、-O-、-CONR7-、-CO-、-CO2-、-OC(O)-、-NR7SO2-、-SO2NR7、-NR7SO2NR7-或-SO2-;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0或1;R1选自氢、CN、卤素、R、N(R7)2、OR或OH;R3选自R7、R、-(CH2)yCH(R8)R、CN、-(CH2)yCH(R8)CH(R5)2或-(CH2)yCH(R8)N(R4)2;R各自独立地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些基团选自C1-6脂族基、C6-10芳基、含5-1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环或含3-1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环;R4各自独立地选自R、R7、-COR7、-CO2R、-CON(R7)2、-SO2R7、-(CH2)yR5或-(CH2)yCH(R5)2;R5各自独立地选自R、OR、CO2R、(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6各自独立地选自R7、F、Cl、(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上的两个R7与氮一起连接成5-8元杂环基或杂芳基环;R8选自R、(CH2)wOR7、(CH2)wN(R4)2或(CH2)wSR7;且w独立地选自0-4。
33.权利要求3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和(c)R5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6-元芳基、杂芳基或碳环基环。
34.权利要求3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和(c)R5是未被取代或取代的6-元芳基、杂芳基或碳环基环。
35.权利要求3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苄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和(c)R5是环己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环。
36.权利要求3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异丙基、-CH(CH2OH)苯基、-CH(CH2OH)乙基、-CH(CH2OH)2、-CH(CH2OH)异丙基、-CH(CH2OH)CH2环丙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苄基;(b)TmR1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环己基、CH2OCH3、CH2OH、OH、NH2、NHCH3、NHAc、NHC(O)NHCH3或CH2NHCH3;和(c)R5是环己基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环。
37.通式III-a°的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其中T是连接基;U选自-NR7-、-NR7CO-、-NR7CONR7-、-NR7CO2-、-O-、-CONR7-、-CO-、-CO2-、-OC(O)-、-NR7SO2-、-SO2NR7-、-NR7SO2NR7-或-SO2-;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0或1;R1选自氢、CN、卤素、R、N(R7)2、OR或OH;y是0-6;R3选自R7、R、-(CH2)yCH(R8)R、CN、-(CH2)yCH(R8)CH(R5)2或-(CH2)yCH(R8)N(R4)2;R各自独立地选自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这些基团选自C1-6脂族基、C6-10芳基、含5-1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环或含3-10个环原子的杂环基环;R4各自独立地选自R、R7、-COR7、-CO2R、-CON(R7)2、-SO2R7、-(CH2)yR5或-(CH2)yCH(R5)2;R5各自独立地选自R、OR、CO2R、(CH2)yN(R)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6各自独立地选自R7、F、Cl、(CH2)yN(R7)2、N(R7)2、OR7、SR7、NR7COR7、NR7CON(R7)2、CON(R7)2、SO2R7、NR7SO2R7、COR7、CN或SO2N(R7)2;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上的两个R7与氮一起连接成5-8元杂环基或杂芳基环;R8选自R、(CH2)wOR7、(CH2)wN(R4)2或(CH2)wSR7;且w独立地选自0-4。
38.权利要求3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具有选自下列特征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特征(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和(c)R5是R或OR7且R8是R7或OR7。
39.权利要求38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R3是氢、碳环基、-CH(R8)R或选自C1-4脂族基、3-6元杂环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b)TmR1是氢、N(R4)2、OH、3-6元碳环基或选自C1-6脂族或5-6元芳基或杂芳基环的未被取代或取代的基团; 和(c)R5是R或OR7且R8是R7或OR7。
40.选自下列化合物组成的组的化合物4-[2-氨基-5-(3-氯-2-氟-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4-(2-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5-(3,5-二氯-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二甲氨基-2-吡啶-3-基-乙基)-酰胺;4-[5-(3,5-二氯-苯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吗啉-4-基-2-吡啶-3-基-乙基)-酰胺;4-[2-氨基-5-(3-氟-5-三氟甲基-苯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4-(5-甲基-2-甲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羟基甲基-3-甲基-丁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羟基甲基-2-(1H-咪唑-4-基)乙基]-酰胺;4-(5-甲基-2-甲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4-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4-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甲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羟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苯并[1,3]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4-氨磺酰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苄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4-羟基-环己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环己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环丙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4-甲基-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4-甲基-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苄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4-二甲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4-苄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异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2,2,2-三氟-乙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苯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甲氧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异丁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甲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氧基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5-甲氧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丙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苯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2-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羟基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羟基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3-羟基-1-苯基-丙基)-酰胺;4-[2-(1-羟基甲基-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环己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羟基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羰基]-氨基}-苯基-乙酸甲酯;4-[2-(2-羟基-1-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4-二甲氨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4-(2-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甲基-2-苯基-乙基)-甲基-酰胺;4-(2-乙氨基-5-甲氧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吡啶-3-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羟基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5-三氟甲基-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2-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2-环丙基-1-羟基甲基-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3-二甲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1-羟基甲基-2-甲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氧-1-苯基-丙基)-酰胺;4-(2-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2-氯-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苯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3-二甲氨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2-甲氧基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甲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异丙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3-二甲氨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2-氯-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苯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2,3-二甲基-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3-氟-苯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乙酰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邻甲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吡啶-3-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四氢-呋喃-2-基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四氢-呋喃-2-基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N′-{4-[5-(2-羟基-1-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1H-吡咯-3-基]-5-甲基-嘧啶-2-基}-肼甲酸乙酯;4-{5-甲基-2-[(吡啶-3-基甲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环丙基甲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异噁唑-3-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氰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甲基-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邻甲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邻甲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2-羟基-乙氧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N′,N′-二甲基-肼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吗啉-4-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5-甲基-异噁唑-3-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1-(3-氯-4-氟-苯基)-2-羟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5-甲基-2-苯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氟-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1-羟基甲基-丙基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羟基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1-(3-氯-苯基)-2-羟基-乙基]-酰胺;4-[2-(1-羟基甲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间甲苯基-乙基)-酰胺;4-[2-(2-羟基-1-羟基甲基-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4-[2-(1-羟基甲基-丙氨基)-5-甲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和4-[5-甲基-2-(2-甲基-环丙基氨基)-嘧啶-4-基]-1H-吡咯-2-甲酸(2-羟基-1-苯基乙基)-酰胺。
41.包括权利要求化合物20-40中任意一项的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的组合物。
42.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进一步包括另一种治疗剂。
43.抑制患者体内ERK2、GSK-3、Aurora、CDK2或Lck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的步骤。
44.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抑制患的ERK2活性。
45.根据患者需要治疗其ERK2-介导的疾病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的步骤。
46.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另一种治疗剂的步骤。
47.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选自癌症、中风、糖尿病、肝大、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囊性纤维化、病毒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银屑病、过敏性疾病、炎症、神经性疾病、激素相关疾病、与器官移植相关的疾病、免疫缺陷性疾患、毁坏性骨疾病、增生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与细胞死亡相关的疾病、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CML)、肝病、涉及T细胞活化的病理性免疫疾病或CNS疾患。
48.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是癌症。
49.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是选自下列的癌症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睾丸癌;生殖泌尿道癌;食道癌;喉癌;成胶质细胞瘤;成神经细胞瘤;胃癌;皮肤癌;角化棘皮瘤;肺癌;表皮样瘤;大细胞癌;小细胞癌;肺腺癌;骨癌;结肠癌;腺瘤;胰腺癌;腺癌;甲状腺癌;滤泡性癌;未分化癌;乳头状癌;精原细胞瘤;黑素瘤;肉瘤;膀胱癌;肝癌和胆道癌;肾癌;骨髓疾病;淋巴样疾病;霍金奇病;毛发细胞癌;口腔癌和咽癌(口腔);唇癌;舌癌;口腔癌;咽癌;小肠癌;结肠直肠癌;大肠癌;直肠癌;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癌;或白血病。
50.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
51.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是选自再狭窄、心肥大、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血管疾病。
52.根据患者需治疗其GSK-3介导的疾病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的步骤。
53.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另一种治疗剂的步骤。
54.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是糖尿病。
55.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
56.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是精神分裂症。
57.根据患者需要促进其糖原合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的步骤。
58.根据患者需要降低其血糖水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的步骤。
59.根据患者需要抑制其Tau蛋白过磷酸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的步骤。
60.根据患者需要抑制其β-连环蛋白磷酸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的步骤。
61.根据患者需要治疗其Aurora-2介导的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组合物的步骤。
62.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对所述患者给予另一种治疗剂的步骤。
63.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选自结肠癌、乳腺癌、胃癌或卵巢癌。
64.CDK-2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41的组合物的步骤。
65.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选自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再狭窄、血管发生、肾小球肾炎、巨细胞病毒、HIV、疱疹、银屑病、动脉粥样硬化、秃顶或自身免疫病。
66.Lck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患者需要对其给予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41的组合物的步骤。
67.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疾病选自自身免疫病或移植体排斥。
68.抑制生物样品中ERK2、Aurora-2、GSK-3、CDK-2或Lck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所述生物样品与权利要求20-40中任意一项的化合物接触的步骤。
69.用于涂敷可植入装置的组合物,它包括权利要求20的化合物和适合于涂敷所述可植入装置的载体。
70.用权利要求69的组合物涂敷的可植入装置。
全文摘要
本文描述了用作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Z
文档编号A61P1/16GK1494541SQ02805766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9日
发明者曹景蓉, J·格林, M·黑尔, F·马尔泰斯, J·斯特劳布, 唐青, A·阿罗诺夫, ┧, 乩筒, 夼捣 申请人:沃泰克斯药物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