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蠊提取物、含该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778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美洲大蠊提取物、含该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美洲大蠊(拉丁文名Periplaneta americana),其鉴别特征是成虫椭圆形,背腹扁平,体呈黄褐色、红棕色或深褐色,体表光泽。体型大,体长25~45mm,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状斑,斑的中线前方有一“T”状黄色条纹,向后延伸至″小尾″,斑的周围呈灰黄色,后缘色斑较宽。原产地非洲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中国分布现状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尤以我国南方地区更为常见。
目前,关于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剂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国家药品标准(第十九册,现标准执行为WS3-B-3674-2000(Z),2000年12月11日),其中公开了“康复新液”为“美洲大蠊Periploneta amjericana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制成的溶液。”该标准还公开了其性状项、检查项、含量测定、功能与主治及规格、贮藏;并公开了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李丽平,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河南中医,2005年5月第25卷第5期,报道了将康复新结合甲硝唑等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吕文等,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1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年4月第11卷第2期,报道了将康复新液用于外用的药效。另外,康复新液在治疗宫颈糜烂、尖锐湿疣术后创面等方面均有相关的报道。上述文献均没有报道康复新液(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由于药材(动物药或植物药)的药效成分复杂,不同提取工艺制备的药效也不相同。
ZL03117804.9发明名称美洲大蠊药用浸膏提取工艺,其中公开了一种美洲大蠊药用浸膏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按A.醇提取即将原料蟑螂热水灭活;热温干燥后,粗粉碎、过筛;酒精浸泡40~50小时;投入多功能提取器中,酒精热回流抽提;回收酒精;回收药液进行油水分离;分离药液经过滤;滤液浓缩、冷却得浸膏;B.水提取将醇提取回收醇后的原料,注入蒸馏水提取;回收药液进行油水分离;药液过滤;浓缩、冷却后得浸膏。上述发明的提取工艺增加水提工艺后,总收膏率达18~20%,比原醇提取法得率高出约一倍,浸膏产品总氨基酸含量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高达5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而得的美洲大蠊提取物。
本发明提供了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取美洲大蠊Periploneta amjericana粉碎,加石油醚,在温度5~20℃下浸泡,过滤,滤渣挥干;优选,加美洲大蠊3倍量的石油醚,在10℃温度下浸泡3小时,过滤,滤渣挥干,备用。
b、取步骤a所得滤渣,采用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提取,静置;静置后的药液,弃上层油脂,过滤,得下层药液;其中,水提醇沉法中煎煮加水量为3~5倍,60~80℃浸泡,浸泡时间0.5~2小时,煎煮时间4~8小时,煎煮次数1~3次;更进一步地,加水煎煮首次加四倍量水,浸泡温度70℃,浸泡1小时,煎煮8小时;第二次以后每次加3倍量水,浸泡后煎煮4~6小时;另,加入乙醇醇沉浓度为75%~95%,加入量为3倍量;优选乙醇浓度为95%w/w;其中,醇提水沉法中,乙醇提取煎煮时加3~8倍量60~80%w/w乙醇,60~80℃浸泡,浸泡时间0.5~2小时,煎煮时间6~10小时,煎煮次数1~3次;更进一步地,乙醇煎煮首次加四倍量70%w/w乙醇,浸泡温度70℃,浸泡1小时,煎煮8小时;第二次以后每次加3倍量70%w/w乙醇,浸泡后煎煮6小时;提取方法也可以使用渗漉法。
c、所得b步骤所得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得清膏;d、按每1000g美洲大蠊使用40~60ml甘油的用量取甘油,与c步骤所述的清膏混合,得本发明美洲大蠊提取物。
进一步地,甘油用量优选以美洲大蠊计每1000g美洲大蠊使用50ml甘油。
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步骤a~d中的温度范围为60~85℃,优选温度为70℃。
本发明所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而得的美洲大蠊提取物。
本发明所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通利血脉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有效量的美洲大蠊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其中,所述的药剂是外用药剂、口服药剂。
本发明美洲大蠊提取物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备过程中收膏率高,产品清澈、总氨基酸含量高,为临床制备美洲大蠊提取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和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将干燥的美洲大蠊粗碎1000kg,加4倍量70%乙醇,浸泡1小时后,温度70℃,提取二次,第一次8小时;第二次加乙醇3倍量,提取6小时合并二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1.16(70℃)的清膏时,加入水,70℃保温搅拌60分钟,静置12小时,弃去上层油脂,下层药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1.22的药液(70℃),每1000ml加50ml甘油,充分搅拌均匀,过滤,滤液煮沸30分钟后,分装成瓶,再经125℃,压力为0.1Mpa,灭菌30分钟,冷至室温,即得。
实施例2 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将干燥的美洲大蠊粗碎1000kg,每100kg粗粉加400kg水,浸泡1小时后,温度约在70℃,提取三次,第一次8小时;第二次加水300kg,提取6小时;第三次加水300kg,提取4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70℃)时,加入95%的乙醇,70℃保温搅拌30分钟,静置12小时,弃去上层油脂,下层药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加入纯化水和甘油(每1000ml加50ml),充分搅拌均匀,滤过,即得。
实施例3 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将干燥的美洲大蠊粗碎1000kg,每100kg粗粉加500kg水,浸泡2小时后,温度约在80℃,提取三次,第一次8小时;第二次加水300kg,提取6小时;第三次加水300kg,提取4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70℃)时,加入95%的乙醇,70℃保温搅拌30分钟,静置12小时,弃去上层油脂,下层药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加入纯化水和甘油(每1000ml加60ml),充分搅拌均匀,滤过,即得。
实施例4 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将干燥的美洲大蠊粗碎1000kg,每100kg粗粉加300kg水,浸泡0.5小时后,温度约在60℃,提取三次,第一次8小时;第二次加水300kg,提取6小时;第三次加水300kg,提取4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70℃)时,加入95%的乙醇,70℃保温搅拌30分钟,静置12小时,弃去上层油脂,下层药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加入纯化水和甘油(每1000ml加40ml),充分搅拌均匀,滤过,即得。
实施例5 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将干燥的美洲大蠊粗碎1000kg,加8倍量70%乙醇,浸泡2小时后,温度约80℃,提取二次,第一次8小时;第二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6小时合并二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1.16(70℃)的清膏时,加入水,70℃保温搅拌60分钟,静置12小时,弃去上层油脂,下层药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1.22的药液(70℃),每1000ml加60ml甘油,充分搅拌均匀,过滤,滤液煮沸30分钟后,分装成瓶,再经125℃,压力为0.1Mpa,灭菌30分钟,冷至室温,即得。
实施例6 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将干燥的美洲大蠊粗碎1000kg,加6倍量70%乙醇,浸泡0.5小时后,温度60℃,提取二次,第一次6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4小时合并二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1.16(70℃)的清膏时,加入水,70℃保温搅拌60分钟,静置12小时,弃去上层油脂,下层药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1.22的药液(70℃),每1000ml加40ml甘油,充分搅拌均匀,过滤,滤液煮沸30分钟后,分装成瓶,再经125℃,压力为0.1Mpa,灭菌30分钟,冷至室温,即得。
以下通过工艺筛选实验及工艺对比实验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石油醚脱脂工艺考察,见表1表1 脱脂工艺考察

结果表明,选择10℃下进行石油醚脱脂、离心效果佳。
2、乙醇煎煮提取工艺参数的筛选正交设计水平表见表2,正交试验结果见表3表2 正交设计水平表

表3 正交试验结果

备注考察药材量100g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P<0.05),按极差分析结果知,最佳组合为A2B1C2,即4倍量70%乙醇,煎煮8小时。按照此条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见表4表4 验证试验结果

由表4可见,浸膏收率、氨基酸含量波动不大,该工艺稳定、可靠;综上所述,乙醇提取工艺确定为第一次加4倍量70%乙醇煎煮8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加3倍量70%乙醇煎煮6小时。
3、考察70%乙醇所需浸泡温度和时间正交设计水平表见表5,正交试验结果见表6表5 正交设计水平表

表6 正交试验结果

备注考察药材量100g分析结果表明二个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P<0.05),按极差分析结果知,最佳组合为A2B2C2,即70%乙醇,在温度为70℃,浸泡1小时。结合乙醇煎煮提取工艺参数的筛选,考虑到成本节约的问题最后确定本发明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提取工艺为4倍量70%乙醇,浸泡1小时后,温度70℃,提取二次,第一次8小时;第二次加乙醇3倍量,提取6小时。
4、甘油用量的筛选,见表7表7 甘油的筛选结果

注-示不符合规定;+示较好;++示好。
根据7结果,从成本费用的控制及质量因素控制等多因素考虑选用1000ml本发明美洲大蠊提取物加50ml的甘油,并对加入甘油前后氨基酸含量(以丙氨酸计)与外观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8。
表8 加入甘油前后含量变化比较

结果表明加入甘油剂后药液的外观性状、氨基酸含量(以丙氨酸计)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可见该加入甘油剂量合理可行。
5、专利03117804.9与本发明工艺对比实验本发明工艺主要有三部分A、石油醚浸泡,B、浸膏提取,C加甘油。取相同用量的美洲大蠊三份,分别根据专利03117804.9的浸膏提取工艺、本发明A+B工艺、本发明B工艺制备而得浸膏产品,分别分析三种浸膏产品的收膏率、总氨基酸含量,对比结果见表9表9 本发明工艺与专利03117804.9工艺对比结果

结果表明,经过本发明A+B工艺处理收膏率高于专利03117804.9提取工艺浸膏收膏率。收膏率不同说明本发明提取制备工艺所得产品与专利03117804.9提取工艺制备所得产品不是相同的产品,根据总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本发明A+B工艺制备所得产品的总氨基酸含量明显多于专利03117804.9制备所得产品的总氨基酸含量。说明本发明美洲大蠊提取物制备工艺明显优于专利03117804.9的制备工艺,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提取制备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取美洲大蠊Periploneta amjericana粉碎,加石油醚,在温度5~20℃下浸泡,过滤,滤渣挥干;b、取步骤a所得滤渣,采用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提取,静置;静置后的药液,弃上层油脂,过滤,得下层药液;c、所得b步骤所得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得清膏;d、按每1000g美洲大蠊使用40~60ml甘油的用量取甘油,与c步骤所述的清膏混合,得本发明美洲大蠊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d中的温度范围为60~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d中的温度范围为7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水提醇沉法中,加入乙醇醇沉浓度为95%w/w。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醇提水沉法中,加入乙醇提取浓度为60~80%w/w;提取方法为浸提或渗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醇提水沉法中,加入乙醇提取浓度为70%w/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甘油用量以美洲大蠊计每1000g美洲大蠊使用50ml甘油。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而得的美洲大蠊提取物。
9.一种具有通利血脉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效量的美洲大蠊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外用药剂、口服药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石油醚浸泡除脂,再经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提取,加入可接受的辅料等步骤。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备过程中收膏率高,产品清澈、总氨基酸含量高,为临床制备美洲大蠊提取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文档编号A61P1/00GK1939345SQ20061002199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30日
发明者耿福能 申请人:耿福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