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三氮唑烯醚类、肟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ー类新型三氮唑烯醚类、肟醚类化合物一(E)-I-(2-(2-取代烷氧基)-2-(2,4-ニ氟苯こ酮)こ烯基)-IH- 1,2,4-三氮唑类化合物和(E/Z)-l-(2,4-ニ氟苯こ酮)-2-(1H-1,2,4-三氮唑基)-2-取代烷氧基肟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三氮唑类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现已有诸多品种作为药物、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得到广泛开发和应用。不同结构的三氮唑类化合物其生物活性不同,研究开发新型结构类型的三氮唑类化合物依然是研究的热点。I,2,4-三氮唑类化合物由于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癌等而倍受重视,并且已经有许多已经开发成为上市药物。就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叔丁醇羟基是否为氟康唑及氟康唑类似物的抗真菌必 须基团还存在很多的争议,因此,把氟康唑结构中的叔丁醇羟基用烯醚或肟醚基团代替,设计其一系列新的衍生物,同时考察其在抗真菌、细菌活性方面的影响,为开发新药提供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新型三氮唑烯醚类和肟醚类抗菌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目前临床上抗菌药物筛选提供可能。本发明提供的三氮唑烯醚类和肟醚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权利要求
1.1-(2-(2-取代烧氧基)-2-(2, 4- ニ氟苯こ酮)こ烯基)-1H-1, 2, 4- ニ氮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干, 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
2.I-(2,4- ニ氟苯こ酮)-2- (1H-1,2,4-三氮唑基)_2_取代烷氧基肟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式II所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优选如下化合物 表I化合物结构示例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以下反应路线(I a)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以下反应路线(II a)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路线Ib,IIb中,所用脂肪胺分别为1-8个碳原子直连、支链或3-8个碳原子的环状脂肪胺或用吡咯、四氢吡咯、哌啶、取代哌啶、哌嗪、取代哌嗪、三氮唑或咪唑替代脂肪胺生成通式相应化合物。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路线Ic,II c中,所述取代苯酚为邻、间、对位的单取代或多取代,取代基选自(a)卤素F、Cl、Br或I ;(b)羟基、硝基、氨基、甲氧基或甲基。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路线Id,IId中,所述取代的苯胺为邻、间、对位的单取代或多取代,取代基选自(a)卤素F、Cl、Br或I ;(b)羟基、硝基、氨基、甲氧基或甲基。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路线Ie,IIe中,所述巯基类化合物为2-巯基噻唑,4,5- ニ氢-2-巯基噻唑或巯基噻ニ唑。
10.中间体(E)-I-(2-(2-溴こ烧氧基)-2-(2,4-ニ氟苯こ酮)こ烯基)-1H-1,2,4-ニ氮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实现2’,4’ - ニ氟-2-[1Η-(1,2,4-三唑基)]苯こ酮在丙酮溶液中,在叔丁醇钾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烯醇式转化并与1,2-ニ溴こ烷反应生成(E)-I-(2-(2-溴こ烷氧基)-2-(2,4-ニ氟苯こ酮)こ烯基)-1H-1,2,4-三氮唑(化合物2)。
11.权利要求I或2的化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作为活性成份应用于制备抗细菌药物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三氮唑烯醚类、肟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具有以下化学结构通式的新三氮唑类抗细菌化合物。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经济、简单、温和、有效。所得化合物对致病细菌大肠杆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与临床用药氧氟沙星活性相当,可以用于制备新的抗菌药物。
文档编号A61K31/433GK102690240SQ20121018612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乔家彬, 任常忠, 吴春丽, 李杰明, 李爱星, 雷伟, 马慧艳, 魏会杰 申请人: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