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5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新型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根据式A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其中n为1或2;R1和R2独立地为氢、C1-4烷基、C1-4卤代烷基、C1-4烷氧基、CD3或卤素;R3为氢、C(=O)OR7或者任选地被羟基或NR8R9取代的C1-4烷基;R4为氢或氧代;R5和R6独立地为氢、羟基、NR8R9、C(=O)R7、C(=O)OR7、C(=O)NR8R9、C1-4烷基,其中所述C1-4烷基任选地被羟基、NR8R9或者5-或6-元杂环取代,其中所述5-或6-元杂环任选地被C1-4烷基或C(=O)R7取代;或R5和R6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CH2或者5-或6-元杂环烷基,其中所述杂环烷基任选地被C1-4烷基取代;R7为氢或C1-4烷基;R8和R9独立地为氢或C1-4烷基,或R8和R9与它们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5-或6-元杂环。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制备所述化合物的中间体、用于治疗的所述化合物、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用所述化合物治疗或改善瘙痒性皮肤疾病或状况的方法以及所述化合物在制备药剂中的用途。
【专利说明】新型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化合物 发明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为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用于制备所述化合物的 中间体、它们在治疗如防治或治疗瘙痒性皮肤疾病或状况中的用途、以及包含所述化合物 的药物组合物。
[0002] 发明背景
[0003] 瘙痒是皮肤疾病的常见症状和潜在的系统病理学的标志。瘙痒是皮肤中不愉快的 感觉,它激发抓挠的欲望并且可以是急性的(具有较短持续时间),如对昆虫咬伤的反应, 或慢性的(持续超过6周),如在很多炎症性皮肤疾病中。众所周知,患有炎症性皮肤疾病 的患者察觉到瘙痒,因为严重损害它们的生活质量。
[0004] 瘙痒经由表皮中无髓鞘C型神经纤维的游离神经末梢介导。已发现它们表达神经 肽,并且表皮角化细胞产生神经肽、神经肽受体、神经生长因子、香草素受体蛋白酶活化的 受体2型(PAR2)和电压门控的ATP通道(MW Greaves, Curr. Allergy Asthma Rep. 10, 2010, 第 236-242 页)。
[0005] 神经肽如物质P已显示增加神经生长因子从经培养角化细胞的生成和释放,表明 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发展包括瘙痒的炎症中是重要的。炎症性皮肤疾病 如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和荨麻疹与细胞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肽的产生增 加相关,这种增加可加剧瘙痒(U.Raap 等人,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 11,2011, 第420-427页)。尽管神经肽如物质P被认为对炎症性皮肤疾病如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不太重要,但是它们的确在状况的发展和严重性中起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激发发痒-抓 挠循环,其中抓挠加剧特应性皮炎的炎症性症状(J. Salomon和E. Baran,JEADV 22, 2008, 第223-228页)。此外,相比于无瘙痒的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已在具有瘙痒的银屑病患者的 皮肤中发现皮肤神经的增加和神经肽受体(例如神经激肽1受体)的上调(S-E. Chang等 人,Br. J. Dermatol. 156, 2007,第 1272-1277 页)。
[0006] 还已发现常驻于皮肤中的其它细胞类型释放瘙痒介体。因此,肥大细胞含有大量 组胺,它们在激活细胞时释放并且通过靶向神经末梢上的组胺H1受体而诱导瘙痒。浸润特 应性皮炎、荨麻疹和接触性皮炎中的发炎皮肤的嗜酸性粒细胞产生且释放神经营养因子如 神经生长因子。
[0007] 当前对瘙痒的治疗性治疗包括局部和系统药剂。局部治疗包括润肤剂和护肤霜 (据信通过提高皮肤的屏障功能起作用)、皮质类固醇(看似它们本身不止痒但是通过减轻 伴随的皮肤炎症起作用)。这也可以是钙神经素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的情况,已显示它减少特 应性皮炎患者中的瘙痒。组胺H1拮抗剂也已显示对抗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瘙痒的作用,但 是在相当多患者中以困倦形式展现出全身副作用。已发现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展现出止 痒性质(Patel 和 Yosipovitch,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11 (10),2010, 1673-1682)。
[0008] 瘙痒的全身治疗包括口服抗组胺、抗抑郁剂、神经松弛剂和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 素。已开发成口服止吐药用于抵制由化学疗法或术后造成的恶心和呕吐的神经激肽-1受 体拮抗剂阿瑞匹坦(aprepitant)已发现通过口服施用来减轻摧患塞泽里综合征(S6zary syndrome)的患者(Duval 和 Dubertret, New Engl. J. Med. 361,2009,第 1415-1416 页)和 具有特应性素质、结节性痒疹和全身性瘙痒的患者(3.5丨&11(1從等人,?1〇8〇1^,2010,第5 页)中的瘙痒。
[0009] W001/25219公开了为速激肽、包括物质P和其它神经激肽拮抗剂的哌嗪衍生物。
[0010] W002/32867公开了为速激肽、包括物质P和其它神经激肽拮抗剂的哌啶衍生物。
[0011] W002/081457公开了 1,4-二氮杂环庚烷-1-羧酸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其作为速 激肽拮抗剂的用途。
[0012] W02009002770公开了 6. 5吡咯并哌啶速激肽受体拮抗剂。
[0013] 由于目前很多可用的止痒治疗具有可能限制其使用的副作用,并且由于很多皮肤 状况优先用局部药物治疗,尤其当该状况具有轻度至中度严重性,持续需要开发神经激肽1 受体(NK1R)拮抗剂,它们在针对局部应用治疗瘙痒方面有效,但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 减少的全身效应。
[0014] 发明概述
[0015]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通式A的化合物
【权利要求】
1. 通式A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 其中
η为1或2 ; Rl和R2独立地为氢、Cp4烷基、CV4卤代烷基、Cp4烷氧基、CD 3或卤素; R3为氢、C ( = 0) 0R7或者任选地被羟基或NR8R9取代的Cp4烷基; R4为氢或氧代; R5 和 R6 独立地为氢、羟基、NR8R9、C( = 0)R7、C( = 0)0R7、C( = C^NRSRLC^ 烷基, 其中所述Cp4烧基任选地被轻基、NR8R9或者5-或6-元杂环取代,其中所述5-或6-元杂 环任选地被Cg烷基或C ( = 0) R7取代;或R5和R6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CH2或 者5-或6-元杂环烷基,其中所述杂环烷基任选地被CV 4烷基取代; R7为氢或Q_4烷基; R8和R9独立地为氢或Cp4烷基,或R8和R9与它们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5-或6-元 杂环。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为通式A(i)
其中n、Rl、R2、R3、R4、R5和R6如在权利要求1中所指明,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 剂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为通式A(ii)
其中n、Rl、R2、R3、R4、R5和R6如在权利要求1中所指明,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 剂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η为1。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4为氧代。
6.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4为氢。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3为氢、CH3、CH2CH3、CH 2OH、CH2CH2OH、 COOCH3 或 CH2N (CH3) 2。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5和R6均为氢。
9. 根据权利要求1-7的化合物,其中R5为氢、CH3、CH2OH或CH2CH 2OH,且R6为C00H、 C00CH3、CH20H、CH2CH20H、CON(CH 3)2或CH2-吗啉、CH2-吡咯烷、任选地被乙酰基N-取代的 CH2-哌嗪、或CH2-哌啶。
10.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5和R6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形成= CH2、任选地被CV4烷基取代的哌啶环、或四氢吡喃环。
11.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为通式A(iii)
其中n、Rl、R2、R3、R4、R5和R6如在权利要求1中所指明,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 剂合物。
12. 根据权利要求11的化合物,其中Rl为氢、CH3、氟或三氟甲基。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化合物,其中R2为氢、氯、CH3、CH2CH3、异丙基、0CH 3、二氟 甲基或三氟甲基。
14. 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l和R2均为三氟甲基。
15. 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l为三氟甲基且R2为甲基、乙基或 异丙基。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的化合物,选自下组: N_[(3, 5-二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 [l,2-a]哌嗪-2-甲酰胺、 N_[(3, 5-二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 [l,2-a]哌嗪-2-甲酰胺、 N- {[3-氟-5-(三氟甲基)苯基]甲基} -N-甲基-1- (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 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 {[3-氟-5-(三氟甲基)苯基]甲基} -N-甲基-1- (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 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N-{[3-(三氟甲基)苯基]甲基}-八氢吡咯并 [1,2-a]哌嗪-2-甲酰胺、 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N-{[3-(三氟甲基)苯基]甲基}-八氢吡咯并 [1,2-a]哌嗪-2-甲酰胺、 N_{[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7-氧代-八 氢-IH-批咯并[1,2_a] [1,4]二氮杂蕈-2-甲醜胺、 2_({[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甲基)氨基甲酰基)-7-甲基-1-(2-甲基苯 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7-甲酸、 N-[(1R)-1_[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八 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1R)-1_[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八 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lS,8aS)-N-[(lR)-l-[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lR,8aR)-N-[(lR)-l-[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2_ ({[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甲基)氨基甲酰基)-7-甲基-1- (2-甲基苯 基)-6_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7-甲酸甲酯、 2_({[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甲基)氨基甲酰基)-7-甲基-1-(2-甲基苯 基)-6_氧代-八氢吡咯并{l,2-a}哌嗪-7-甲酸甲酯、 2_({[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甲基)氨基甲酰基)-7-甲基-1-(2-甲基苯 基)-6_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7-甲酸甲酯、 2_({[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甲基)氨基甲酰基)-7-甲基-1-(2-甲基苯 基)-6_氧代-八氢吡咯并{l,2-a}哌嗪-7-甲酸甲酯、 2_({[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甲基)氨基甲酰基)-7-甲基-1-(2-甲基苯 基)-6_氧代-八氢吡咯并{l,2-a}哌嗪-7-甲酸甲酯、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 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 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 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 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 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 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 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 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l-(2-甲基苯基)-八氢吡咯并 [1,2-a]哌嗪-2-甲酰胺、 24-{[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24,74,7-17-四甲基-1-(2-甲基苯 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 7-二甲酰胺、 24-{[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24,74,7-17-四甲基-1-(2-甲基苯 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 7-二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八 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甲磺酸盐、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八 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甲磺酸盐、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7-(吗啉-4-基甲 基)-6_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7-(吡咯 烷-1-基甲基)-八氢吡咯并[l,2-a]哌嗪-2-甲酰胺、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乙基-1-(2-甲基苯基)-6-氧代-7-(吡咯 烷-1-基甲基)-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7-亚甲基-1-(2-甲基苯基)-6-氧 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Ν-{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羟丙基}-7-(2_羟乙基)-N-甲基-1-(2-甲基 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Ν-{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羟丙基}-7-(2_羟乙基)-N-甲基-1-(2-甲基 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Ν-{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羟丙基}-7-(2_羟乙基)-N-甲基-1-(2-甲基 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Ν-{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羟丙基}-7-(2_羟乙基)-N-甲基-1-(2-甲基 苯基)_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7-[(4_乙酰基哌嗪-1-基)甲基]-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 基-1-(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 4-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7-(吗啉-4-基甲 基)-6_氧杂-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甲磺酸盐、 N-{[3, 4-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7-(吗啉-4-基甲 基)-6_氧杂-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甲磺酸盐、 N-{[3, 4-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7-(吗啉-4-基甲 基)-6_氧杂-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甲磺酸盐、 N-{[3, 4-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7-(吗啉-4-基甲 基)-6_氧杂-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甲磺酸盐、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 7-双(2-羟乙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 7-双(2-羟乙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 7-双(2-羟乙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3'&5,4'5)4-{[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1-二甲基-4'-(2-甲基苯 基)-1' -氧代-六氢-1' H-螺[哌啶-4, 2' -吡咯并[1,2-a]哌嗪]-5' -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1-二甲基-4'-(2-甲基苯基)-Γ-氧代-六 氢-Γ H-螺[哌啶-4, 2' -吡咯并[1,2-a]哌嗪]-5' -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1-二甲基-4'-(2-甲基苯基)-Γ-氧代-六 氢-Γ H-螺[哌啶-4, 2' -吡咯并[1,2-a]哌嗪]-5' -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八 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八 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11〇-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羟乙基)4-甲基-1-(2-甲 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11〇-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羟乙基)4-甲基-1-2-甲 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1R)-1_[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_[ (IR) _1-[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6_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_[ (IR) _1-[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_[ (IR) _1-[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11〇-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羟乙基)4-甲基-1-(2-甲 基苯基)-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11〇-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羟乙基)4-甲基-1-(2-甲 基苯基)-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1-(2-甲基苯基)-八氢吡咯并 [1,2-a]哌嗪-2-甲酰胺、 N-{[3,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N-甲基-l-(2-甲基苯基)-八氢吡咯并 [1,2-a]哌嗪-2-甲酰胺、 N-[(IR)-I-[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1-(2-甲基苯基)-八氢吡咯 并[1,2-a]哌嗪-2-甲酰胺、 N-[(IR)-I-[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1-(2-甲基苯基)-八氢吡咯 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 7-双(2-羟乙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_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3, 5-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7, 7-双(2-羟乙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_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1R)-1_[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_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_[ (IR) _1-[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_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_[ (IR) _1-[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_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1R)-1_[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羟甲基)-N-甲基-1-(2-甲基苯 基)_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_[ (IR) _1-[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1-(2-甲基苯基)-7-(吗 啉-4-基甲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_[ (IR) _1-[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1-(2-甲基苯基)-7-(吗 啉-4-基甲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1R)-1_[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1-(2-甲基苯基)-7-(吗 啉-4-基甲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1R)-1_[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1-(2-甲基苯基)-7-(吗 啉-4-基甲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N-[(1R)-1_[3, 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八 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酰胺、 (lS,8aS)-N-(3-氟-5-(三氟甲基)苄基)-7,7-双(2-羟乙基)-N-甲基-6-氧 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15,8&5)-7,7-双(2-羟乙基)4-甲基4-(3-甲基-5-(三氟甲基)苄基)-6-氧 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7, 7-双(2-羟乙基)-N-(3-甲氧基-5-(三氟甲基)苄基)-N-甲基-6-氧 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3-氯-5-(三氟甲基)苄基)-7,7-双(2-羟乙基)-N-甲基-6-氧 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l,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7, 7-双(2-羟乙基)-N-甲基-6-氧代-1-邻甲苯基-N-(3-(三氟甲基)苄 基)六氢批咯并[1,2_a]批嗪-2 (IH)-甲酰胺、 (lS,8aS)-N-(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羟丙基)-7,7-双(2-羟乙基)-N-甲 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l,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l-(3,5-双(三氟甲基)苯基)丙基)-7,7_双(2-羟乙基)-N-甲 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7, 7-双(2-羟乙基)-N-甲基-N-((S)-1-(3-甲基-5-(三氟甲基)苯基) 乙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7, 7-双(2-羟乙基)-N-甲基-N-((R)-1-(3-甲基-5-(三氟甲基)苯基) 乙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IS, 8aS) -N- ((S) (3,5-双(二氣甲基)苯基)轻乙基)-7, 7-双(2-轻乙 基)-N-甲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IS, 8aS) -N- ((R) (3,5-双(二氣甲基)苯基)轻乙基)-7, 7-双(2-轻乙 基)-N-甲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IS, 8aS) -7, 7-双(2-羟乙基)-N-甲基-6-氧代-1-邻甲苯基-N- ((R) -1- (3-(三氟 甲基)苯基)乙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R)-1-(3-氯-5-(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羟乙基)-N-甲 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S)-1-(3-氯-5-(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羟乙基)-N-甲 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7,7-双(2-羟乙基)-N-((R)-l-(3-甲氧基-5-(三氟甲基)苯基)乙 基)-N-甲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S)-1-(3-氟-5-(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羟乙基)-N-甲 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R)-1-(3-氟-5-(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羟乙基)-N-甲 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IS, 8aS)-N-((S)-1-(3_ 氣 _5_(二氣甲基)苯基)_2_ 轻乙基)_7, 7_ 双(2_ 轻乙 基)-N-甲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S)-2-羟基-1-(3-甲氧基-5-(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羟 乙基)-N-甲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S)-2-羟基-1-(3-(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羟乙基)-N-甲 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IS, 8aS)-N-((S)-2-羟基-1-(3-甲基-5-(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 7-双(2-羟 乙基)-N-甲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R)-1-(3-(二氟甲基)-5-(二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轻乙 基)-N-甲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R)-1-(3-(二氟甲基)-5-(二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轻乙 基)-N-甲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l,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 7-双(2-羟乙基)-N-甲 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l,2-a]吡嗪-2 (IH)-甲酰胺、 (1'S,8a'S)-N-((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6'-氧代-1'-邻 甲苯基八氢-Γ H-螺[吡喃-4, 7' -吡咯并[1,2-a]吡嗪]-2'(6' H)-甲酰胺、 (1'S,8a'S)-N-((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6'-氧代-1'-邻 甲苯基八氢-Γ H-螺[吡喃-4, 7' -吡咯并[1,2-a]吡嗪]-2'(6' H)-甲酰胺、 (lS,8aS)-7-(羟甲基)-N-甲基-N-((R)-l-(3-甲基-5-(三氟甲基)苯基)乙 基)-6_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7, 7-双(羟甲基)-N-甲基-N-((R)-1-(3-甲基-5-(三氟甲基)苯基)乙 基)-6_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15,8&5)4-(〇〇-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羟甲基)4-甲 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1'5,8&'5)4-(〇〇-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1-二甲基-6'-氧 代-1'-邻甲苯基四氢-1'H-螺[哌啶-4, 7'-吡咯并[1,2-a]吡嗪]-2'(6'H)-甲酰胺甲 酸盐、 (1'S,8a'S)-N-((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6'-氧代-1'-邻 甲苯基四氢-Γ H-螺[哌啶-4, 7' -吡咯并[1,2-a]吡嗪]-2'(6' H)-甲酰胺甲酸盐、 (lS,8aS)-N-甲基-N-((R)-1-(3-甲基-5-(三氟甲基)苯基)乙基)-6-氧代-1-邻 甲苯基六氢批咯并[1,2_a]批嗪-2 (IH)-甲酰胺、 (lS,8aS)-N-( (R)-1-(3-氯-5-(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羟甲基)-N-甲 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R)-1-(3-乙基-5-(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6-氧代-1-邻 甲苯基六氢批咯并[1,2_a]批嗪-2 (IH)-甲酰胺、 (lS,8aS)-N-((R)-l-(3-乙基-5-(三氟甲基)苯基)乙基)-7,7-双(2-羟乙基)-N-甲 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 (lS,8aS)-N-((R)-1-(3-异丙基-5-(三氟甲基)苯基)乙基)-N-甲基-6-氧代-1-邻 甲苯基六氢批咯并[1,2_a]批嗪-2 (IH)-甲酰胺、 (IS, 8aS) _7, 7_双(2_轻乙基)-N- ((R) -1- (3_异丙基_5_ (二氣甲基)苯基)乙 基)-N-甲基-6-氧代-1-邻甲苯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酰胺或其药学上 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
17. 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用于治疗。
18. 根据权利要求1-16的化合物,其用于预防、治疗或改善瘙痒性皮肤状况,例如处 于任何状况的急性瘙痒;患病皮肤上的慢性瘙痒,如炎症性、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皮肤性 疾病、遗传性皮肤病、药物反应、妊娠皮肤病和皮肤淋巴瘤、痒疹、扁平苔藓、特应性皮炎、湿 疹、接触性皮炎、变应性皮炎、钱币形皮炎、单纯苔藓、银屑病、塞泽里综合征、皮肤性淋巴 瘤、大疱性类天疱疮、斑秃、疥疮、白癜风、荨麻疹和药物诱导的瘙痒;全身、神经或身心/精 神来源的非患病皮肤上的瘙痒性疾病,包括内分泌和代谢性病症、感染、血液性和淋巴增殖 性疾病、实体肿瘤和药物诱导的瘙痒;肥大细胞增多病;原因不明的瘙痒;伴有慢性二次抓 挠病变的瘙痒,如结节性痒疹、和所有类型的痒疹;或任何其它以瘙痒为特征的皮肤疾病或 状况。
19. 根据权利要求18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瘙痒性皮肤状况选自痒疹、扁平苔藓、特应性 皮炎、湿疹、接触性皮炎、变应性皮炎、钱币形皮炎、单纯苔藓、银屑病、塞泽里综合征、皮肤 性淋巴瘤、荨麻疹、肥大细胞增多病和伴有慢性二次抓挠病变的瘙痒。
20. 药物组合物,包含作为治疗活性成分的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和药 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媒介物。
21. 根据权利要求20的药物组合物,其连同一种或多种其它治疗活性化合物。
22. 根据权利要求20-21的药物组合物,适用于局部施用。
23. 预防、治疗或改善涉及皮肤瘙痒的状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需要其的患者的皮 肤上应用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的化合物,任选地连同药学上可接受 的载体或者一种或多种赋形剂,任选地与其它治疗活性化合物组合。
24. 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所述状况选自下组:处于任何状况的急性瘙痒;患 病皮肤上的慢性瘙痒,如炎症性、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皮肤性疾病、遗传性皮肤病、药物反 应、妊娠皮肤病和皮肤淋巴瘤、痒疹、扁平苔藓、特应性皮炎、湿疹、接触性皮炎、变应性皮 炎、钱币形皮炎、单纯苔藓、银屑病、塞泽里综合征、皮肤性淋巴瘤、大疱性类天疱疮、斑秃、 疥疮、白癜风、荨麻疹和药物诱导的瘙痒;全身、神经或身心/精神来源的非患病皮肤上的 瘙痒性疾病,包括内分泌和代谢性病症、感染、血液性和淋巴增殖性疾病、实体肿瘤和药物 诱导的瘙痒;肥大细胞增多病;原因不明的瘙痒;伴有慢性二次抓挠病变的瘙痒,如结节性 痒疹、和所有类型的痒疹;或任何其它以瘙痒为特征的皮肤疾病或状况。
25. 根据权利要求1-16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治疗或改善瘙痒性皮肤状况的药剂 中的用途,所述瘙痒性皮肤状况例如处于任何状况的急性瘙痒;患病皮肤上的慢性瘙痒,如 炎症性、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皮肤性疾病、遗传性皮肤病、药物反应、妊娠皮肤病和皮肤淋 巴瘤、痒疹、扁平苔藓、特应性皮炎、湿疹、接触性皮炎、变应性皮炎、钱币形皮炎、单纯苔藓、 银屑病、塞泽里综合征、皮肤性淋巴瘤、大疱性类天疱疮、斑秃、疥疮、白癜风、荨麻疹和药物 诱导的瘙痒;全身、神经或身心/精神来源的非患病皮肤上的瘙痒性疾病,包括内分泌和代 谢性病症、感染、血液性和淋巴增殖性疾病、实体肿瘤和药物诱导的瘙痒;肥大细胞增多病; 原因不明的瘙痒;伴有慢性二次抓挠病变的瘙痒,如结节性痒疹、和所有类型的痒疹;或任 何其它以瘙痒为特征的皮肤疾病或状况。
26. 根据通式B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lO选自氢和-C(O)ORH; Rll选自氢和氧代; R12和R13独立地选自下组:氢、C1-C4烷基、烯丙基和-C (0) 0 (C1-C4烷基); R14选自C1-C4烷基; η为1或2。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化合物,选自下组: 1-(2-甲基苯基)-八氢-IH-吡咯并[1,2-a] [1,4]二氮杂苯-7-酮; 1-(2-甲基苯基)-八氢吡咯并[l,2-a]哌嗪-6-酮N-(2-{2-[(2-甲基苯基)羰 基]-5-氧代吡咯烷-1-基}乙基)氨基甲酸苄酯; 1-(2-甲基苯基)-6_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酸叔丁酯; 1- (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 7-二甲酸2-叔丁基7-甲基 醋; 1-(2-甲基苯基)-6-氧代六氢吡咯并[1,2-a]吡嗪-2 (IH)-甲酸叔丁酯; 7-甲基-1-(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7-甲酸甲酯; 1-(2-甲基苯基)-6_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7-甲酸甲酯; 1-(2-甲基苯基)-八氢批咯并[1,2-a]哌嗪-2-甲酸叔丁酯; 1-(2-甲基苯基)_八氢吡咯并[1,2-a]哌嗪; 1-(2-甲基苯基)-八氢吡咯并[1,2-a]哌嗪-6-酮盐酸盐; 1-(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 7, 7-三甲酸2-叔丁基7, 7-二 甲酯; 1-(2-甲基苯基)-6-氧代-八氢吡咯并[1,2-a]哌嗪-7, 7-二甲酸7, 7-二甲酯; 1-(2-甲基苯基)-6-氧代-7, 7-双(丙-2-烯-1-基)-八氢吡咯并[1,2-a]哌嗪-2-甲 Ife叔丁醋和 1-(2-甲基苯基)-7, 7-双(丙-2-烯-1-基)-八氢吡咯并[1,2-a]哌嗪-6-酮;或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文档编号】A61P17/04GK104245702SQ20138002117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M·D·瑟伦森, R·迪法比奥, A·波赞, M·P·卡塔拉尼, H·布拉德, J·费尔丁 申请人:利奥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