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肉机旋转式分离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00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切肉机旋转式分离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来加工鲜肉切片或切丝的设备。



背景技术:

切肉机主要应用于冷鲜肉的加工领域,不同与绞肉机将肉绞成肉末状,也不同与切片机只能将冷冻的肉切成肉卷而对于新鲜的肉品则不能处理,而冻肉与冷鲜肉在品质和口感上是有差距的。现有的切肉机一般采用双滚刀,在机架内固定两个滚刀,滚刀上装有刀片,在机架上方有进料口,在重力或刀片摩擦力作用下肉块通过相对运动的双滚刀而分割成肉片,如需要更小的肉片或肉丝 、肉丁则将一次切割完成的肉进行2次-3次切割。这种方式虽然完全满足了切割鲜肉的要求,但一般只能切一种厚度的肉片。另外,现有的切片机进料口形式上一般采用翻盖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在切肉机上的分离进料装置,使切肉机非常方便地能够切出不同厚度的肉片。同时,本新型分离进料装置非常安全。

本实用新型切肉机旋转式分离进料装置,它包括刀组组件、支撑框焊接件、防护板、进料装置;刀组组件设置在支撑框焊接件内,防护板设置在支撑框焊接件的上面,进料装置设置在防护板上;刀组组件包括刀片、隔垫,左半部的隔垫的厚度薄于右半部的隔垫的厚度。

其中,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转体、进料转体棘轮、进料转体棘爪、挡料板、轴体;防护板上有一凸起块,轴体从防护板的凸起块中穿过,进料转体棘轮套在轴体,进料转体棘爪下部固定在防护板上,上部与进料体棘轮相接触;进料转体套在轴体上,挡料板靠在进料转体的一面上,从进料转体的中心延伸到其外面,防护板处于进料转体下部的部位开设有一缺口,其尺寸略大于进料转体的尺寸。

因为刀组组件中左半部的隔垫的厚度薄于右半部的隔垫的厚度,所以左半部分的刀片间距小于右半部分的刀片间距。因此,冷鲜肉如果进入刀片的左半部,切出来的肉片薄些,而如果冷鲜肉征进入刀片的右半部,则切出来的肉片厚些。

因此使用了本新型装置的切肉机,可以实现一个设备切出两种厚度肉片的要求,从而使冷鲜肉的肉片加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新型切肉机旋转式分离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料转体的零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切肉机旋转式分离进料装置,它包括刀组组件、支撑框焊接件2、防护板3、进料装置;刀组组件设置在支撑框焊接件2内,防护板3设置在支撑框焊接件2的上面,进料装置设置在防护板3上;刀组组件包括刀片1、隔垫9,左半部的隔垫9的厚度薄于右半部的隔垫9的厚度。

其中,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转体4、进料转体棘轮5、进料转体棘爪6、挡料板7、轴体10;防护板3上有一凸起块,轴体10从防护板3的凸起块中穿过,进料转体棘轮5套在轴体10,进料转体棘爪6下部固定在防护板3上,上部与进料体棘轮5相接触;进料转体4套在轴体10上,挡料板7靠在进料转体4的一面上,从进料转体4的中心延伸到其外面,防护板3处于进料转体4下部的部位开设有一缺口,其尺寸略大于进料转体4的尺寸。

其中,需要切片的冷鲜肉放置在进料转体4与挡料板7两者形成的空间内。进料转体4可以旋转到防护板3的缺口内,从而方便冷鲜肉的自动放入。

本新型的进料装置由进料转体棘轮5、棘爪6控制只可单向转动。当需要切薄的肉片时,进料转体棘爪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这时进料转体4与进料体棘轮5只能逆时针转动,放置在进料转体上的冷鲜肉会因为重力作用而转动带入到刀组组件的左半部,由于左半部的刀片间隙小,因此切出的肉片较薄。将进料转体棘爪5旋转到相反位置,此时进料转体4与进料体棘轮5只能顺时针转动,放置在进料转体上的冷鲜肉会因为重力作用而转动带入到刀组组件的右半部,由于右半部的刀片间隙大,因此切出的肉片较厚。

做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进料转体4为正多边形,挡料板7的数量与进料转体4的边数相等,且均分进料转体4。这样,可以保证放置在进料转体4与挡料板7两者形成的空间内的冷鲜肉基本上相同,从而保证进料转体4匀速旋转。

做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防护板3上的缺口两侧均设置有一倾斜的导向板8。这样,当进料转体4旋转进入到防护板3上的缺口时,冷鲜肉开始往下掉落时,通过导向板8使肉不会掉到刀片的外面。

做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防护板3的右侧通过固定件与切肉机的外壳相连。这样,刀组上方有可翻转的防护板3,而进料转体4设置在防护板3上。此种结构相对于现有的进料口为翻盖式的结构,非常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