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圈端面的磨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140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内圈端面的磨削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磨加工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轴承内圈端面的磨削工装。



背景技术:

轴承零件在加工制造中工序较多,特别是磨加工工序,对于批量大的轴承零件,在磨加工工序中,端面的磨削越来越多的采用双端面磨床设备,此类设备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稳定,批量越大,效率的优势越明显。

对于外径尺寸Ф160mm < d < Ф350mm的轴承零件,一般采用单工位或多工位的双端面磨床,图1是轴承外圈磨削工装的正面剖视图,图2是轴承外圈磨削工装的右视剖视图。磨削外圈时,两片磨削砂轮运转方向相反,轴承外圈工件固定在圆形工装内,下方由两个支撑轮支撑,支撑轮可以自由旋转,整套工装和工件作为整体放置于两片砂轮之间,随着砂轮的不断进给,轴承外圈工件受砂轮的压力不断增大,同时也随着砂轮做旋转运动,通过砂轮的不断进给将端面余量去除,达到磨削轴承外圈工件端面的目的。

但是,磨削轴承内圈时,基于内圈的外形结构,特别对于角接触球轴承内圈,磨削时就会出现问题。图3是轴承内圈磨削工装的正面剖视图,图4是轴承内圈磨削工装的右视剖视图。支撑轮与轴承内圈工件的接触为点接触,受力面小,加工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导致轴承内圈工件左右摆动,这就势必导致轴承内圈旋转不灵活,加工后轴承内圈达不到工艺要求,严重时会出现卡死甚至崩盘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轴承内圈端面的磨削工装,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内圈端面的磨削工装,包括与待磨削内圈同型号的外圈、隔离环以及多个钢球,多个钢球均匀设置在外圈和待磨削的内圈之间,相邻钢球通过隔离环隔开,外圈的宽度小于待磨削内圈的宽度,从而使待磨削内圈的两端面能够与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磨削砂轮相接触而接受磨削,且外圈的两端面不与磨削砂轮相接触。

所述钢球的数量是6-10个。

所述外圈的外侧下方设有两个支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能够解决双端面设备磨削轴承内圈(如B7XXX系列)时精度超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轴承外圈磨削工装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轴承外圈磨削工装的右视剖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轴承内圈磨削工装的正面剖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轴承内圈磨削工装的右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内圈磨削工装的正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内圈磨削工装的右视剖视图。

1:磨削砂轮,2:轴承外圈,3:支撑轮,4:轴承内圈,5 :隔离环,6: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轴承内圈端面的磨削工装包括与待磨削内圈4同型号的外圈2、隔离环5以及多个钢球6。多个钢球6均匀设置在位于外圈2和待磨削的内圈4之间,相邻钢球6通过隔离环5隔开。所述的与待磨削内圈4同型号是指外圈2与待磨削的内圈4是同一型号的轴承,但外圈2的宽度要小于待磨削内圈4的宽度,从而使待磨削内圈4的两端面能够与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磨削砂轮1相接触而接受磨削,且外圈2的两端面不与磨削砂轮1相接触。

参考图5和图6,加工前,先将外圈2的高度磨低,然后与钢球6、隔离环5组合成工装,钢球6数量用6-10个即可,相邻钢球6之间用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隔离环5隔开。在外圈2的外侧下方还可以设置两个支撑轮3,用于支撑固定外圈2的位置。安装完毕后,手动旋转几周,保证安装好的工装能够灵活旋转,最后将组合后的工装放置于双端面磨削设备的两个磨削砂轮1之间,使内圈4的两个端面接触磨削砂轮1。由于外圈2端面已经磨削过,在磨削过程中,内圈4端面可以磨削到工艺尺寸,而外圈2高度低于内圈4,不会影响内圈4端面的磨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