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方便的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6211发布日期:2018-09-04 22:4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机,特别是一种下料方便的研磨机。



背景技术:

研磨机是研具配合以磨料用来工件表面的研磨机械设备,现有的研磨机普遍采用振动电机驱动的方式使加工件与磨料相互摩擦,研磨机内具有固定大小的腔体用来装载待加工工件和磨料,无法根据加工工件的多少改变研磨腔体的大小,应用范围窄,振动电机驱动的方式使得工件在研磨加工过程中容易聚集到研磨腔体底部,使工件研磨不充分,经常需要人工搅拌来调整使加工工件和磨料之间分布均匀,工作效率较低;工件研磨完成后,现有的研磨机本身无法完成工件、磨料和废屑的分离,需要人工将工件、磨料和废屑进行统一下料,下料不方便,然后将加工后的工件、磨料和废屑用滤网原理进行分离,分离效率低。因此,现有的研磨机存在无法根据加工工件量调整研磨腔体的大小、工件研磨效果差、下料不方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方便的研磨机。它具有可以根据加工工件量调整研磨腔体的大小、工件研磨效果好、下料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料方便的研磨机,包括下底座,下底座上方设有上底座,上底座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经转轴连接有无盖的研磨腔体,研磨腔体上分别设有工件入口和流动磨料入口,研磨腔体一侧设有研磨盖体,研磨盖体上对称设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连接有第一推杆电机,第二伸缩杆连接有第二推杆电机,研磨腔体的内表面和研磨盖体上均嵌设有固定磨料,上底座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液推杆和第二电液推杆。

前述的下料方便的研磨机中,所述第一推杆电机和第二推杆电机均与上底座连接。

前述的下料方便的研磨机中,所述上底座的侧壁分别设有与第一电液推杆和第二电液推杆配合的凹槽。

前述的下料方便的研磨机中,所述研磨腔体的形状为一侧无盖的圆柱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采用无盖的研磨腔体和研磨盖体的组合结构,研磨腔体经转轴和第一旋转电机与上底座一侧连接,研磨盖体经第一伸缩杆和第一推杆电机、第二伸缩杆和第二推杆电机与上底座另一侧连接,在第一旋转电机的作用下研磨腔体可进行旋转运动,使得工件在研磨加工过程中不会聚集在一起,研磨更加充分,无需人工搅拌工件和磨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第一推杆电机和第二推杆电机的作用下,研磨盖体可在研磨腔体内运动,可以改变研磨腔体的容积,以适用于各种数量工件的加工,应用性能高;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进行不同程度的伸缩可以使研磨盖体和研磨腔体之间形成不同大小的缝隙,可以将流动磨料和加工后的工件分类下料,下料方便;上底座连接有下底座,上底座和下底座的连接面为弧形曲面,上底座两侧分别设有,在第一电液推杆和第二电液推杆的作用下,上、下底座之间可以进行相对运动,使研磨腔体倾斜,有助于工件加工后的下料。综上,本发明具有可以根据加工工件量调整研磨腔体的大小、工件研磨效果好、下料方便的优点。另外,研磨腔体的内表面和研磨盖体上均嵌设有固定磨料,有助于提高研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研磨腔体的侧视图;

图3是研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盛料台的俯视图;

图6是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回收壳体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研磨机,2-输料管,3-上料装置,4-下料装置,5-下底座,6-上底座,7-第一旋转电机,8-转轴,9-研磨腔体,10-工件入口,11-流动磨料入口,12-研磨盖体,13-第一伸缩杆,14-第二伸缩杆,15-第一推杆电机,16-第二推杆电机,17-固定磨料,18-第一电液推杆,19-第二电液推杆,20-圆柱形壳体,21-交叉折叠架,22-第一滑块,23-顶板,24-固定支座,25-第二滑块,26-滑槽,27-活塞杆,28-液压缸,29-第一旋转台,30-盛料台,31-圆锥体,32-隔板,33-工件区,34-流动磨料区,35-回收壳体,36-挡板,37-工件回收区,38-流动磨料回收区,39-废屑回收区,40-清理毛刷,41-废屑回收箱,42-第二旋转台,43-安装板,44-第一振动电机,45-凹槽,46-支架,47-滚轮,48-出料口,49-压缩弹簧,50-第二振动电机,51-第一通孔,52-第二通孔,53-第三通孔,54-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下料方便的研磨机,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下底座5,下底座5上方设有上底座6,上底座6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7,第一旋转电机7经转轴8连接有无盖的研磨腔体9,研磨腔体9上分别设有工件入口10和流动磨料入口11,研磨腔体9一侧设有研磨盖体12,研磨盖体12上对称设有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14,第一伸缩杆13连接有第一推杆电机15,第二伸缩杆14连接有第二推杆电机16,研磨腔体9的内表面和研磨盖体12上均嵌设有固定磨料17,上底座6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液推杆18和第二电液推杆19。

所述第一推杆电机15和第二推杆电机16均与上底座6连接。

所述上底座6的侧壁分别设有与第一电液推杆18和第二电液推杆19配合的凹槽45。

所述研磨腔体9的形状为一侧无盖的圆柱状。

所述上底座6和下底座5的连接面为弧形曲面。

使用本发明构建的研磨系统结构如图1至7所示,包括研磨机1,研磨机1经输料管2连接有上料装置3,研磨机1内设有下料装置4;所述研磨机1包括下底座5,下底座5上方设有上底座6,上底座6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7,第一旋转电机7经转轴8连接有无盖的研磨腔体9,研磨腔体9上分别设有工件入口10和流动磨料入口11,研磨腔体9一侧设有研磨盖体12,研磨盖体12上对称设有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14,第一伸缩杆13连接有第一推杆电机15,第二伸缩杆14连接有第二推杆电机16,研磨腔体9的内表面和研磨盖体12上均嵌设有固定磨料17,上底座6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液推杆18和第二电液推杆19;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圆柱形壳体20,圆柱形壳体20内设有交叉折叠架21,交叉折叠架21的上端经第一滑块22连接有顶板23,交叉折叠架21下端的一侧连接有设在圆柱形壳体20底部的固定支座24,另一侧经第二滑块25与设在圆柱形壳体20底部的滑槽26相连接,交叉折叠架21经活塞杆27与铰接在圆柱形壳体20底部的液压缸28连接,顶板23上方经第一旋转台29连接有盛料台30,所述盛料台30包括圆锥体31,圆锥体31中心嵌设有隔板32,隔板32一侧为工件区33,隔板32另一侧为流动磨料区34;所述下料装置4包括回收壳体35,回收壳体35内设有三块挡板36,三块挡板36将回收壳体35分隔为工件回收区37、流动磨料回收区38和废屑回收区39,工件回收区37和流动磨料回收区38内均设有清理毛刷40,回收壳体35下方设有废屑回收箱41,废屑回收箱41经第二旋转台42连接有安装板43,安装板43上设有第一振动电机44。

所述第一推杆电机15和第二推杆电机16均与上底座6连接。

所述上底座6的侧壁分别设有与第一电液推杆18和第二电液推杆19配合的凹槽45。

所述研磨腔体9的形状为一侧无盖的圆柱状。

所述圆柱形壳体20下方连接有支架46,支架46上设有滚轮47。

所述圆柱形壳体20上设有出料口48。

所述顶板23和盛料台30之间设有压缩弹簧49和第二振动电机50,压缩弹簧49与盛料台30下表面相连接,第二振动电机50与顶板23上表面相连接。

所述工件回收区37、流动磨料回收区38和废屑回收区39的体积比为5:5:2。

所述工件回收区37底部设有第一通孔51,流动磨料回收区38底部设有第二通孔52,安装板43上设有第三通孔53,废屑回收箱41顶部设有第四通孔54。

所述上底座6和下底座5的连接面为弧形曲面。

本发明及研磨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磨系统运行前,上料装置3的交叉折叠架21降到圆柱形壳体20内的最低位置,分别向盛料台30上的工件区33和流动磨料区34装载待加工工件和流动磨料,加载完毕后将上料装置3移至研磨机1旁,第一推杆电机15和第二推杆电机16驱动研磨盖体12在研磨腔体9内运动,根据所要加工的工件量调整对应的研磨腔体9的容积,调整完毕后用输料管2接通出料口48和研磨腔体9上的流动磨料入口11,在第一旋转台29的作用下流动磨料区34对准圆柱形壳体20上的出料口48,在活塞杆27与液压缸28的作用下,交叉折叠架21上升,盛料台30同时上升使流动磨料的最高高度高于出料口48的高度,上完一定量的流动磨料后,第一旋转台29带动盛料台30旋转,使工件区33对准圆柱形壳体20上的出料口48,输料管2接通出料口48和研磨腔体9上的工件入口10,进行加工工件的上料,上料过程中待加工工件和流动磨料间隔上料,交叉折叠架21逐渐上升带动待加工工件和流动磨料上升,使待加工工件或流动磨料的最高高度始终高于出料口48的高度,第二振动电机50在上料过程中保持启动状态,振动盛料台30,辅助出料;上料完毕后研磨机1开始运行,第一旋转电机7启动,带动研磨腔体9旋转,进行工件研磨加工,第一电液推杆18伸长,第二电液推杆19缩短,推动上底座6与下底座5相对滑动,使研磨腔体9倾斜一定角度,下料装置4的第二旋转台42带动回收壳体35旋转,使废屑回收区39对准研磨腔体9无盖一侧的下方,大部分研磨产生的废屑会从研磨腔体9和研磨盖体12之间的缝隙被回收到废屑回收区39;研磨完毕后,第二旋转台42带动回收壳体35旋转,流动磨料回收区38对准研磨腔体9无盖一侧的下方,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14进行不同程度的伸缩,使研磨腔体9和研磨盖体12之间产生可供流动磨料通过的缝隙,流动磨料被回收到流动磨料回收区38;流动磨料回收完毕后,第二旋转台42带动回收壳体35旋转,工件回收区37对准研磨腔体9无盖一侧的下方,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14进行不同程度的伸缩,使研磨腔体9和研磨盖体12之间产生可供工件通过的通道,加工后的工件被回收到工件回收区37;加工后的工件被回收后,第一电液推杆18缩短,第二电液推杆19伸长,推动上底座6与下底座5相对滑动,使研磨腔体9转正,安装板43上的第一振动电机44启动,清理毛刷40上的电机启动,使少量附着在流动磨料和工件上的废屑经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52、第三通孔53、第四通孔54被回收至废屑回收箱4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