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级超细方沸石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8225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级超细方沸石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级超细方沸石的制备方法,属于分子筛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方沸石具有独特的内部结构和晶体化学性质,在催化、吸附、离子交换等方面的特殊性能。方沸石作为沸石族矿物的一种,开发利用领域非常广阔,市场潜在价值较大。但是天然方沸石矿物有杂质含量高、提纯困难、晶粒较大等不足,人工合成的方沸石完美晶体更具有普适性和可控性。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7,129,13305-13312)报道了利用水热法制备出了立方晶系四角三八面体方沸石晶体。该方法制备过程中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原料昂贵、过程复杂、所得产物晶粒较大,达到50μm。

CN201310009800.5公开了一种方沸石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 硅酸钠溶液的制备:固体NaOH溶于蒸馏水后加入Si粉,水浴90℃反应5小时;(2) 偏铝酸钠溶液的制备:固体 NaOH溶于蒸馏水后加入的Al粉,室温条件充分反应;(3) 前驱体的制备:将上述溶液分别过滤后混合搅拌,微波加热搅拌反应 0.5小时;(4) 将前驱体置于高压釜中,200℃恒温反应3至6d;(5)产物经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并烘干,即可获得大小约为120µm方沸石单晶。该方法较为繁琐且所得晶粒过大。

上述方法得到的方沸石晶粒完整,晶粒粗大,结晶度高,但是比表面积较低,一般在100m2/g左右,较低的比表面积不利于在吸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

CN201310000215.9提供了一种用粉煤灰制备纳米方沸石的方法,包括:(1)粉煤灰与碱混合,高温下焙烧;(2)冷却后,加入去离子水,加热搅拌与常温搅拌相结合,得到溶胶;(3)搅拌结束后,将溶胶超声、过滤;(4)过滤后的固体加入碱溶液中,在较低温度下水热晶化;(5)晶化结束后将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粉末状纳米方沸石。该方法所得方沸石晶粒可以达到纳米级,但是粒度仍然相对略大,而且以粉煤灰为原料时,前处理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碱,腐蚀及污染严重,整个制备过程也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级超细方沸石的制备方法。该合成方法简单,得到的方沸石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结晶度,本发明的超细纳米方沸石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本发明的纳米级超细方沸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将硅源、碱源、N-甲基吡咯烷和水混合均匀,密闭水热处理之后,物料冷却至室温,然后再将铝源加入到水热处理后的物料中,混合均匀;

(2)将步骤(1)的物料经老化、晶化、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纳米级超细方沸石。

步骤(1)所述的碱源为碱金属氢氧化物,优选为氢氧化钠。

步骤(1)所述的硅源为硅溶胶、硅胶、白炭黑、水玻璃、硅酸乙酯-28、硅酸乙酯-32或硅酸乙酯-40、硅藻土及硅醇盐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优选为硅溶胶、白炭黑、硅酸乙酯-28、硅酸乙酯-32或硅酸乙酯-40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1)所述的铝源选自偏铝酸钠、硝酸铝、氯化铝、硫酸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及有机醇铝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优选为偏铝酸钠、异丙醇铝和仲丁醇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1)所述的混合方式为机械搅拌、磁力搅拌或振荡的任一方式。

步骤(1)中所述的碱源、铝源、水、硅源、N-甲基吡咯烷以下列物质计,其比例关系满足:

SiO2/Al2O3摩尔比为5-80

N-甲基吡咯烷/SiO2摩尔比为0.05-0.25

H2O/SiO2摩尔比为20-100

OH-/SiO2摩尔比为0.5-0.9

上述比例关系优选为:

SiO2/Al2O3摩尔比为20-60

N-甲基吡咯烷/SiO2摩尔比为0.10-0.20

H2O/SiO2摩尔比为40-60

OH-/SiO2摩尔比为0.60-0.80。

步骤(1)所述的密闭水热处理条件为:在90-120℃密闭水热处理1-24小时。

步骤(2)所述的老化条件为:老化温度30~80℃,老化时间为0.5~10小时,优选1-6小时,更优选为2-5小时,在搅拌条件下进行,进一步优选为超声分散及搅拌共同作用下进行老化;其中所述超声条件为:超声分散的能量密度为0.2-4kW/L,超声与搅拌作用的时间为2-5小时;所述搅拌的方式包括机械搅拌和/或磁力搅拌。

步骤(2)所述的晶化过程在反应釜中进行,晶化条件为:晶化温度为140-200℃,优选160-190℃,晶化反应5-250小时,优选为72-170小时,压力为反应釜的自生压力。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产物洗涤、干燥和焙烧过程为本领域常规过程,本发明采取的处理条件为:使用蒸馏水将反应产物洗涤至中性,然后在80-150℃干燥5-24小时,焙烧温度为500-800℃,焙烧时间为2-10小时。

本发明首先在较高的碱度下,通过适度的硅源水热处理,使其充分转化为可溶性离子态的高活性硅酸盐。同时,在水热处理硅源时,隔绝铝源并加入有机物,在较温和的温度下,可以避免硅源的结晶。然后在水热合成方沸石体系中,N-甲基吡咯烷可以调变影响了沸石前驱物的生长方式,再加上共同使用搅拌与超声分散作用,这就导致了纳米方沸石的生成。本发明所使用的N-甲基吡咯烷,用量较少,属于大宗有机中间体,可以使用工业级产品,成本较为低廉。

本发明的超细纳米方沸石的晶粒尺寸10-50nm,比表面积可达200-450m2/g,有利于在离子吸附、净化方面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纳米级超细方沸石的X射线衍射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纳米级超细方沸石的扫描电镜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加以详细的说明。方沸石的晶型采用X射线衍射表征,形貌及尺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及尺寸测量。

实施例1

室温下,将水、氢氧化钠、硅溶胶、N-甲基吡咯烷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90℃密闭水热24小时,冷却到室温,再将备用的偏铝酸钠粉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最终物料配比满足:Al2O3/SiO2=30,N-甲基吡咯烷/SiO2=0.15,OH-/SiO2=0.75,H2O/SiO2=40。之后将上述混合物在40℃下,超声(1.0KW/L)并磁力搅拌3小时,然后装入反应釜中于175℃晶化120小时。所得产物用蒸馏水洗涤,120℃干燥后,经550℃焙烧5小时。经XRD检测证实为方沸石,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为球状形态,晶粒尺寸为约30nm,属于纳米级范围,比表面积270m2/g。

实施例2

室温下,将水、氢氧化钠、硅溶胶、N-甲基吡咯烷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100℃密闭水热24小时,冷却到室温,再将备用的偏铝酸钠粉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最终物料配比满足:Al2O3/SiO2=40,N-甲基吡咯烷/SiO2=0.20,OH-/SiO2=0.8,H2O/SiO2=60。之后将上述混合物在60℃下,超声(0.5KW/L)并搅拌3小时,然后装入反应釜中于180℃晶化140小时。所得产物用蒸馏水洗涤,120℃干燥后,经550℃焙烧5小时。产物经XRD检测证实为方沸石,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为球状形态,晶粒尺寸为约35nm,属于纳米级范围,比表面积212m2/g。

实施例3

室温下,将水、氢氧化钠、硅溶胶、N-甲基吡咯烷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120℃密闭水热6小时,冷却到室温,再将异丙醇铝粉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最终物料配比满足:Al2O3/SiO2=60,N-甲基吡咯烷/SiO2=0.25,OH-/SiO2=0.9,H2O/SiO2=80。之后将上述混合物在50℃下,超声(2.0KW/L)并磁力搅拌3小时,然后装入反应釜中于180℃晶化140小时。所得产物用蒸馏水洗涤,120℃干燥后,经550℃焙烧5小时。产物经XRD检测证实为方沸石,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为球状形态,晶粒尺寸为约18nm,属于超细纳米范围,比表面积380m2/g。

比较例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体系中不加入N-甲基吡咯烷。所得产物经XRD检测证实为石英、ZSM-12及其它未知晶体的混合物。

比较例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不隔离铝源,而是将铝源与硅源同时加入。所得产物经XRD检测证实主要为石英及少量的丝光沸石、方沸石,产物非常不纯净,不能得到目标产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