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β-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42013阅读:15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α,β-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a,(3-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告号CN1027756C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以醛类化合物和1,3-二元羧酸为原料,以冰乙酸为溶剂、浓硫酸与冰乙酸的混合物为接触剂,于407(TC加热反应0.53.5小时后,将反应物倾入冰水中得到所说a,(3-不饱和酸产物结晶沉淀。该反应的通式为该文献中以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经上述方法制备得到3-甲氧基-4-羟基-桂皮酸的平均收率为72.4%,最高收率80.6%。对该反应过程的研究发现,该方法反应过程中的反应体系为糊状半固体物,不易搅拌均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02气体不易全部放出,减缓了反应平衡向所需产物的方向移动,而增加反应时间则又易造成产物分解,增加了杂质。另一方面,如能除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20则也将有利于正向反应的进行,若仅仅靠所加入的浓硫酸吸收反应产生的水显然不理想,这也是导致反应物始终达不到完全的一个原因。若以加大浓硫酸用量的方式吸收该反应水,既不经济,也不利于环保。特别是在大规模生产时,其a,P-不饱和酸产物的收率难以进一步提高,且杂质也不易除去。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改进的a,P-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制备过程中的问题。本发明a,p-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是以上述文献方法为基础,同样是以醛类化合物和1,3-二元羧酸为原料,以冰乙酸为溶剂、浓硫酸与冰乙酸的混合物为接触剂,加热反应后,倾入冰水中得所说a,P-不饱和酸产物。其中重要的改进措施是,在反应物系统中还加入有除水剂成分。所说的除水剂成分一般可以选用常用的无机盐类成分,如常用的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镁等中至少一种,反应后己于与所需产物分离除去。在反应物系统中加入除水剂成分的目的,是为在反应进行过程中随时除去反应生成<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formula>
发明内容的水,因此若除水剂的用量过少,无疑会影响除水的效果,但也无需过多。试验显示,除水剂的用量一般为醛类化合物重量的30%60%是较好的范围,进一步优选的范围可以为醛类化合物重量的40%50%。在反应系统中按本发明的上述方式加入除水剂成分后,其余反应条件反应和操作方式可保持如上述文献所说的方式进行。例如,醛类化合物和1,3-二元羧酸两原料按摩尔比1:(12.5)的方式混合后,加入所说的除水剂成分和冰乙酸溶媒,滴加少量接触剂(浓硫酸与冰乙酸的混合溶液),在407(TC的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0.53.5小时后,将反应物倾入冰水中,得a,P-不饱和酸产物的粗品;进一步用乙醇重结晶后,可得到该a,P-不饱和酸的精制产品。在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中,可以进一步优选的改进措施还包括所说接触剂中的浓硫酸与冰乙酸的体积比以1:(10~15)和/或,所说的接触剂与醛类化合物的体积/重量用量比为(2~3):1为好。通过与上述文献的对比性研究试验我们惊异地发现,本发明方法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除水剂成分(如无水Na2SCU)后,反应体系中的醛类化合物原料的剩余量明显低于不加入除水剂成分时的反应体系。尽管加入有除水剂成分的整个反应体系仍为糊状半固体,但晶体状的无机盐类除水剂成分(如无水Na2S04)的加入可有利于减低糊状物体系的黏度,更易于搅拌并使所生成的C02气体的放出,加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可不断被除去,从而有利于反应平衡向所需产物的方向移动,其整体结果体现在加入除水剂成分后能使产物的收率明显提高。例如,用本发明上述方法制备3-甲氧基-4-羟基-桂皮酸时,将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与丙二酸按1:12.5摩尔比例混合均匀,加除水剂无水Na2S04和冰乙酸溶媒,滴加少量浓硫酸与该溶媒的混合物作为接触剂。其它反应条件及操作同上所述,最后得3-甲氧基-4-羟基-桂皮酸成品,平均收率为78.4%,最高收率85.6%。以下结合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原料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与丙二酸(摩尔比为1:2)混合均匀,加入除水剂无水Na2S04,加入冰乙酸,滴加由浓硫酸与冰乙酸以体积比1:(10~15)混合溶液形式的接触剂,接触剂与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的体积/重量用量比为(23):1。将圆底烧瓶置于40。C水浴中搅拌反应3.5小时,取反应混合物作高效液相分析,检测产物的生成量和反应物的剩余量,以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的摩尔数为理论生成量计算产物生成率和反应物剩余率。将反应物倾入冰水中,抽滤,得3-甲氧基-4-羟基-桂皮酸粗品,以乙醇重结晶,得精品。乙醇母液冲水,抽滤,得其粗品。用乙醇重结晶,得其精品,合并两次精品,在60'C以下干燥,得3-甲氧基-4-羟基-桂皮酸成品。以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的摩尔数为理论生成量计算反应物剩余率、产物平均生成率和产物平均收率。对照例1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原料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与丙二酸(摩尔比为1:2)混合均匀,加入冰乙酸,滴加同样量的浓硫酸与冰乙酸的混合溶液。其余反应条件和操作均同实施例1。在同等条件下分别进行的上述实施例1和对照例1,以对比本发明加入除水剂成分的方法与前述专利文献制备方法的差异,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l实施例1和对照例1的对比试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实施例2加入原料对-硝基-苯甲醛与丙二酸(摩尔比为1:2),加入除水剂无水Na2S04,反应温度为5(TC左右,搅拌反应时间为2小时,其它操作同实施例l。对照例2加入原料对-硝基-苯甲醛与丙二酸(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5CTC,搅拌反应时间为2小时,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在同等条件下分别进行的实施例2和对照例2,以对比本发明加入除水剂成分的方法与前述专利文献制备方法的差异,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1和对照例1的对比试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α,β-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以醛类化合物和1,3-二元羧酸为原料,以冰乙酸为溶剂、浓硫酸与冰乙酸的混合物为接触剂,加热反应后,倾入冰水中得所说α,β-不饱和酸产物,其特征是在反应物系统中还加入有除水剂成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p-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除水剂成分为无机盐类成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P-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除水剂成分为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镁成分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a,P-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除水剂成分的量为醛类化合物重量的30%6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a,卩-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除水剂成分的量为醛类化合物重量的40%50%。6.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a,P-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接触剂中的浓硫酸与冰乙酸的体积比为1:(10~15)。7.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a,P-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接触剂与醛类化合物的体积/重量用量比为(2~3):1。全文摘要α,β-不饱和酸的制备方法。以醛类化合物和1,3-二元羧酸为原料,以冰乙酸为溶剂、浓硫酸与冰乙酸的混合物为接触剂,加热反应后,倾入冰水中得所说α,β-不饱和酸产物,其中在反应物系统中还加入有除水剂成分。该制备方法能减低反应系统的糊状物黏度,易于搅拌并使所生成的CO<sub>2</sub>气体的放出,从而有利于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产物的收率明显提高,并减少浓硫酸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适合成批大量生产。文档编号C07C51/347GK101565365SQ20081004427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申请日期2008年4月22日优先权日2008年4月22日发明者丰安,留张,李智勇,贺正全申请人:成都摩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