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四环素结合的蛋白TetR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63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与四环素结合的蛋白TetR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四环素结合的蛋白TetR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 antibiotics)是由放线菌产生的ー类广谱抗生素,包括金霉素(chlotetracycline)、土霉素 Ioxytetracycline)> 四环素(tetracycline;及半合成衍生物甲烯土霉素、强カ霉素、ニ甲胺基四环素等,其结构均含并四苯基本骨架。

食品中残留的抗生素会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并可导致长期的腹泻、维生素缺乏及影响其它药物的疗效,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当前抗生素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问题更是日益受到关注。要想确保牛奶质量安全,除了严格控制产业链中抗生素的使用外,建立牛奶中抗生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抗生素的作用与危害并存,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残留问题受到关注,各国制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标准和检测方法。我国2002年农业部发布的235公告中规定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在所有动物性食品的肌肉中的含量不得高于100 μ g/kg,在牛奶及羊奶中的含量也不能超过100μ g/kg。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四环素结合的蛋白TetR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来自大肠杆菌LYP-20菌株,可以与四环素特异结合,是如下如下(a)或(b)或(C)(a)由序列表中序列I自N末端第2至207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b)由序列表中序列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c)将(a)或(b)经过ー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结合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为了使(a)或(b)中的蛋白质便于纯化,可在所述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I所示的标签。表I标签的序列
标签残基序列
Poly-Arg5-6 (通常为 5 个)RRRRR
Poly-Hi s2-10 (通常为 6 个)HHHHHH
FLAG8DYKDDDDK
权利要求
1.ー种蛋白质,是如下(a)或(b)或(c): Ca)由序列表中序列I自N末端第2至207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 (b)由序列表中序列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C)将(a)或(b)经过ー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结合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
2.编码权利要求I所述蛋白的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为如下I)_4)中任一所述的DNA分子 1)序列表中序列2自5’末端第4至624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I)或2)所述的DNA分子杂交且编码所述蛋白的DNA分子; 4)与I)或2)所述的DNA分子具有90%以上的同源性且编码所述蛋白的DNA分子。
4.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表达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表达载体为在载体pET28b的多克隆位点插入所述基因得到的重组质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为将权利要求5所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得到的重组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干所述重组菌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LYP-BLR,其保藏号为 CGMCC No. 5759。
8.权利要求4或6或7所述重组菌在制备权利要求I所述蛋白质中的应用。
9.ー种制备权利要求I所述蛋白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培养权利要求4或6或7所述重组菌,得到权利要求I所述蛋白质;所述培养过程中加入IPTG作为诱导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培养体系的0D_为0.6时,加入所述1 丁6,使IPTG在所培养体系中的浓度为I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四环素结合的蛋白TetR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可以与四环素特异结合,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表中序列1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结合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向出发大肠杆菌中导入四环素受体蛋白的编码基因,可以得到重组大肠杆菌。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所述蛋白质的方法,即培养所述重组菌。实验证明,本发明制备四环素受体蛋白的方法得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得率不高、制备困难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文档编号C07K14/245GK102690338SQ201210166658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吴聪明, 曹兴元, 汪洋, 沈建忠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