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160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能够维持噪音性能以及耐偏磨损性能同时能改善干时的性能(干燥路面的行驶性能)以及湿时的性能(湿润路面行驶性能)的充气轮胎。
因此,作为上述对策,提出了这样的技术方案,即代替上述主槽,在胎面以规定的间距、沿轮胎的圆周方向设置V字槽。以此保证良好的排水性能,同时降低气柱共鸣音,改善1KHz附近的噪音。但是,与其相反,存在的问题是会造成通过V字槽划分形成的凸块的耐偏磨损性能恶化。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以一个方向指定了轮胎转动方向的胎面上设有在轮胎的中心线上、沿轮胎圆周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1条细槽,另一方面,在该细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了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左右2条主槽,沿轮胎圆周方向、以规定间距设有从所述细槽向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朝与轮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延伸的左右胎纹槽,通过所述细槽、主槽以及胎纹槽使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凸块列在所述胎面的中心部形成4列,在左右胎肩部处分别形成1列,在所述中心部的凸块列处的凸块的平均轮胎周向长度为轮胎中心线上的轮胎周长的4-5%,所述左右胎纹槽以其槽宽在轮胎的中心线侧较宽而在胎肩部侧较狭窄的方式形成递减槽,使位于沿所述轮胎的圆周方向、以规定间距配置的胎纹槽之间的左右主槽部形成倾斜槽,该倾斜槽以朝与轮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扩展的方式倾斜,且在沿整个轮胎的1周、沿轮胎圆周方向展开所述胎面,沿该轮胎圆周方向观察所述主槽时,连接所述倾斜槽以构成所述主槽,以便能够从该主槽的一个周向端至另一周向端一直能够看到该主槽,在所述左右胎肩部的凸块表面设有沿轮胎宽度方向横切该凸块的副槽。
这样,由于胎面中心部的凸块的平均轮胎周长为轮胎周长的4-5%,与以往相比增大了凸块的长度,因此,能增大中心部处的凸块长度。所以,能够改善干时的性能。
另外,由于使胎纹槽形成朝与轮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倾斜槽,在对排水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中心部增大了胎纹槽的宽度,因此,与槽面积相同的以往的轮胎相比,能够提高湿时的性能。
如上所述,在胎面的中心部,虽然由于一方面增加凸块的平均轮胎周长,另一方面扩大胎纹槽的槽面积的原因会导致噪音的增大,但是,由于使由左右胎纹槽划分出的左右主槽部分形成了倾斜槽,因此,降低了由主槽产生的气柱共鸣音,改善了1KHz附近的噪音。
另外,由于在胎肩部,通过副槽划分出较小的凸块,因此,由所述副槽以及胎纹(ラグ)槽形成的胎肩部处的节数实质上是中心部处的节数的2倍,由于在胎肩部和中心部处的节数不同,因此,有助于实现间距噪音的白噪音化。
并且,由于左右胎纹槽的槽宽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逐渐减小,因此,可以降低因左右胎纹槽引起的在胎肩部处产生的抽气噪音。
因此,能够弥补对改善干时性能和湿时性能引起噪音的增大,以与以往相同的水平维持噪音性能。
另外,由于与以往相同,设置在胎面上的细槽和主槽实质上是沿轮胎的圆周方向以直线状延伸设置的,因此,不会导致设有V形槽的轮胎的耐偏磨损性的恶化。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显示本发明充气轮胎一个实施例的胎面的主要部分展开图。
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中,在沿箭头R所示的方向指定了轮胎旋转方向的胎面1的轮胎中心线CL上,设有以直线状、沿轮胎圆周方向T延伸的1个细槽2。在细槽2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胎面1上,沿轮胎的宽度方向、以规定间距形成沿轮胎圆周方向T延伸左右2个主槽3,4。
沿轮胎圆周方向T、以规定间距设置从细槽2朝轮胎宽度方向两个外侧延伸的左右胎纹槽5。通过这些细槽2、主槽3,4以及胎纹槽5在胎面1上划分形成了多个凸块6。这些凸块6通过细槽2以及左右主槽3,4被分为沿圆周方向延伸的6列凸块列。在左右主槽4之间的胎面1的中心部1A分别设有左右2列凸块列X1,X2,在左右主槽4外侧的左右胎肩1B分别设有1列凸块列X3。
通过左右各个胎纹槽5划分的左右各主槽部分3a,4a由倾斜槽构成,这些倾斜槽具有朝与轮胎转动方向R相反的方向扩大的方向性。在所述倾斜范围内,沿轮胎的整个1周、以轮胎圆周方向T展开胎面1,在从轮胎的圆周方向观看主槽3,4时,能够一直从主槽3,4的一个圆周方向端看到另一圆周方向端,在作为所谓看穿(シ-スル-)状态的范围内,主槽3,4便成为连接具有上述方向性的倾斜槽而构成的看穿槽。
左右胎纹槽5为从细槽2向与轮胎转动方向R的反向侧倾斜的倾斜槽。所述倾斜槽以使反向侧凸起的圆弧状形成。设置胎纹槽5以使其在左右沿轮胎圆周方向T仅偏移规定长度,因此相对于轮胎中心线CL不对称。各个胎纹槽5的槽宽在轮胎中心线CL侧较宽,在胎肩1B侧较窄,因而形成从轮胎中心线CL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宽度逐渐减小的递减槽。
中心部1A的凸块列X1,X2中的凸块6A的轮胎圆周方向长度L的平均轮胎圆周方向长度范围为轮胎中心线CL上的轮胎周长的4-5%(轮胎1周的总节数实质上为20-25),中心部1A的凸块6A的轮胎周长长度L比以往要长。因此,在中心部1A应增大上述胎纹槽5的槽宽以确保形成较宽的槽面积,同时能够获得轮胎圆周方向较高的凸块刚性。
在左右胎肩1B的各凸块6B的表面形成1个副槽7,横截轮胎方向以将所述凸块6B分割为前后较小的凸块6B1。所述副槽7延伸至与胎肩1B的凸块列X3邻接的中心部1A的凸块列X2的凸块6A。在图中,虽然副槽7的内端7a位于凸块6A内,但是也可使副槽7与主槽3连通,将凸块6A分为前后部分。
这样,在本发明中,中心部1A处的凸块6A的平均轮胎周长为轮胎周长的4-5%,由于与以往相比,增长了凸块6A,因此,增大了中心部14处凸块的刚性。结果,能够提高干时的性能(操纵性能以及制动性能)。
另外,由于存在使胎纹槽5向与轮胎转动方向R反向侧倾斜的倾斜槽,在对排水性有很大影响的中心部1A处扩大槽的宽度,因此,与具有相同槽面积的以往的轮胎相比,可以提高湿时的性能。
如上所述,由于加长了凸块6A的平均轮胎周长,并且加宽了中心部1A处的胎纹槽5的槽面积,因此,虽然因为这一原因会增大噪音,但由于使由胎纹槽5划分的左右主槽部分3a,4a形成倾斜槽,因此,降低了在主槽3,4中引起的气柱共鸣音,改善了1KHz附近的噪音。
由于通过副槽7将胎肩1B的凸块6B分为小凸块6B1,因此,在由副槽7和胎纹槽5形成的胎肩1B中的节数实质上为中心部1A的节数的2倍,由于胎肩1B和中心部1A的节数不同,因此,有助于实现间距噪音的白噪音化(发生频率的分散)。
而且,由于使左右胎纹槽5的槽宽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逐渐变窄,因此,能够降低在胎纹槽5处引起的胎肩1B中的抽气噪音。
因此,抵消了伴随干时的性能和湿时的性能的改善所形成的噪音的恶化。
由于与以往一样,实质上使设置在胎面1上的细槽2以及主槽3,4沿轮胎圆周方向T、以直线状配置,因此,不会导致耐偏磨损性的恶化。
由于在凸块6A的平均轮胎圆周方向长度不足4%时,则会降低凸块的噪音,因此,难以有效地改善干时的性能。相反若超过5%,则会导致噪音性能恶化。
若胎纹槽5不是上述递减槽,而是槽宽度一定的槽,则不能有效地改善湿时的性能,进而会导致噪音性能的恶化。
在本发明中,上述细槽2的槽宽为1-5mm。若槽宽小于1mm,则会使排水性恶化。相反,若大于5mm,则会增大由气柱共鸣产生的噪音。
左右胎纹槽5由于会使间距噪音产生白噪音化,因此,可以沿轮胎的圆周方向设置可变化的间距。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副槽7以形成与中心部1A不同的、是其间距长度数(间距类型)2倍的间距类型,以此能更好得地实现间距噪音的白噪音化。
全部槽相对于胎面1的槽面积比率与以往相同,为26%-36%。
虽然本发明能够特别理想地适用于载客车辆所用的充气轮胎,但是不应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轮胎1-2以及比较轮胎1-4中,细槽的槽宽均为3mm,槽面积比率均为33%。另外,以往轮胎中的凸块的平均轮胎周长是轮胎中心线上的轮胎周长的3.5%,槽面积比率均为33%。
将所述各个试验轮胎装配在轮辋尺寸为17×7 1/2JJ的轮辋上,使气压达到220kPa后装配在排气量2500cc的车辆上,利用以下所示的测试条件进行干时的性能、湿时的性能、噪音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的评价试验,以获得表1所示的结果。干时的性能操纵性在干路测试方式中,由测试驾驶员5人进行操纵性的提供测试,以以往轮胎作为100的指数评定其结果。其值越大,干时的操纵性就越优良。制动性在干路测试方式中,由100km/h的速度测定制动时的制动距离,以以往轮胎作为100的指数评定其结果。其值越大,干时的制动性就越优良。湿时的性能操纵性在湿路测试方式中,由测试驾驶员5人进行操纵性的提供测试,以以往轮胎作为100的指数评定其结果。其值越大,湿时的操纵性就越优良。制动性在水深约3mm的湿路测试方式中,由100km/h的速度测定制动时的制动距离,以以往轮胎作为100的指数评定其结果。其值越大,湿时的制动性就越优良。直行时的排水性在水深平均为10mm的湿路面上直行行驶并突然加速时,测定发生水面打滑现象的速度,以以往轮胎作为100的指数评定其结果。其值越大,直行时的排水性就越优良。转弯排水性在以一定速度、以半径100m的圆转弯稳定后,在水深平均为10mm的湿路面上突然加速时,测定发生水面打滑现象的速度以及此时的最大加速度,以以往轮胎作为100的指数评定其结果。其值越大,转弯时的排水性就越优良。噪音性能在铺装的路面上,测定以时速60km/h直线行驶时的图形噪音,采用以往轮胎作为100的指数来评定其结果。其值越大,转弯时的排水性就越优良。耐偏磨损性在铺装的路面上,以4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万km后,测定凸块最大磨损量以及最小磨损量的差,以以往轮胎作为100的指数评定其结果。其值越大,耐偏磨损性就越优良。
上述各个指数值大于105才有效果,若为96-104则效果与以往相同。表1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轮胎能够以高于以往的水平维持噪音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同时改善了湿时的性能以及干时的性能。
在以上所述的本发明中,由于胎面中心部的凸块的平均周长比以往要长,中心部的凸块刚性较高,因此,能够改善干时的性能。
另外,由于使胎纹槽5形成向与轮胎转动方向相反方向倾斜的倾斜槽,并在中心部处加宽了其槽宽,因此,能够提高湿时的性能。
而且,由于降低了通过增加胎面中心部的凸块的平均轮胎周长以及胎纹槽的槽面积而恶化的噪音,并且使左右主槽部分形成倾斜槽以降低气柱共鸣音,另外,通过在胎肩部设置副槽以使间距噪音实现白噪音化,进而通过使胎纹槽形成递减槽以降低并抵消在胎肩部产生的抽气噪音,因此,能够以与以往相同的水平维持噪音性能。
由于与以往相同,采用了实质上沿轮胎的圆周方向以直线形状使设置在胎面的细槽以及主槽延伸设置的结构,因此,不会导致设有V形槽的轮胎的耐偏磨损性恶化。
表1

权利要求
1.充气轮胎,其中,在以一个方向指定了轮胎转动方向的胎面上设有在轮胎的中心线上、沿轮胎圆周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1条细槽,另一方面,在该细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了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左右2条主槽,沿轮胎圆周方向、以规定的间距设有从所述细槽向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朝与轮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侧倾斜延伸的左右胎纹槽,通过所述细槽、主槽以及胎纹槽使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凸块列在所述胎面的中心部形成4列,在左右胎肩部处分别形成1列,在所述中心部的凸块列的凸块的平均轮胎周向长度为轮胎中心线上的轮胎周长的4-5%,所述左右胎纹槽以其槽宽在轮胎的中心线侧较宽而在胎肩部侧较狭窄的方式形成递减槽,使位于沿所述轮胎的圆周方向、以规定间距配置的胎纹槽之间的左右主槽部形成倾斜槽,该倾斜槽以朝与轮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扩展的方式倾斜,且在沿整个轮胎的1周、沿轮胎圆周方向展开所述胎面,沿该轮胎圆周方向观察所述主槽时,连接所述倾斜槽以构成所述主槽,以便能够从该主槽的一个周向端至另一周向端一直能够看到该主槽,在所述左右胎肩部的凸块表面设有沿轮胎宽度方向横截所述凸块的副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形成以使各胎纹槽的左右主槽部分朝与轮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扩展的方式倾斜的倾斜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细槽的槽宽为1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使所述副槽的内端位于与所述胎肩部的凸块列邻接的所述中心部的凸块内。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使所述副槽的内端与所述主槽内的内侧主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沿轮胎的圆周方向错开配置所述左右胎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沿轮胎的圆周方向、以可变化的间距配置所述左右胎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设置所述副槽以在所述胎肩部通过所述副槽以及胎纹槽形成是由所述胎纹槽划分的间距类型的2倍的间距类型。
全文摘要
在沿一个方向指定了轮胎旋转方向的胎面上通过细槽、主槽以及左右胎纹槽形成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6列凸块列。中心部的凸块列的凸块的平均轮胎周向长度为轮胎中心线上的轮胎周长的4-5%。左右胎纹槽以其槽宽在轮胎的中心线侧较宽而在胎肩部侧较狭窄的方式形成递减槽。使位于胎纹槽之间的左右主槽部形成以朝与轮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扩展的方式倾斜的倾斜槽。在胎肩部的凸块表面设有沿轮胎方向横截其上的凸块的副槽。
文档编号B60C11/03GK1406778SQ0214291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6日
发明者石田昌宏 申请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