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09439发布日期:2021-03-19 10:4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制品。

现有公告号为cn20734499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仁、上模板、灌嘴以及上模固定板。灌嘴全部容置在上模板和上模仁内,灌嘴形成有流道;注塑模具还包括对应设置的下模仁、下模板以及顶针,上模仁与下模仁扣合形成型腔,顶针贯穿下模仁、下模板以伸入型腔内,顶针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型腔移动。

生产时,受热融化的塑料在型腔内凝固成型后,打开上模板和上模仁,随后顶针上移,使得注塑件上移以脱离下模仁,人员取出注塑件后,注塑模具合模,生产下一个注塑件。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人员取出注塑件时,需要抬升注塑件,并使得注塑件悬空、脱离顶针,以便于取出注塑件,但在人员抬升注塑件的过程中,注塑件可能触碰至上方的上模仁,但灌嘴设于上模板和上模仁内,可能使得注塑件接触灌嘴处融化的塑料,进而导致融化的塑料粘附在注塑件的表面,需要后续二次加工以去除粘附在注塑件表面的塑料,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开模后,顶出机构使得注塑件远离注塑口,避免注塑件接触注塑口处的塑料,无需后续二次加工,利于保证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定模以及动模,所述定模与动模之间形成型腔,所述定模上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连通至型腔,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位于定模背离动模的一侧,所述底板上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杆以及驱动件,所述顶杆贯穿定模,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顶杆靠近或远离动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时,受热融化的塑料在型腔内凝固成型后,打开动模,随后驱动件动作,顶杆伸入型腔内并靠近动模,使得注塑件脱离定模,人员取出注塑件时,注塑件继续远离定模,且注塑件远离定模上的注塑口,避免注塑件接触注塑口处的塑料,无需后续二次加工,利于保证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位于定模与底板之间,若干所述顶杆设于顶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顶杆同时抵接注塑件,增大顶出机构与注塑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顶出机构与注塑件之间的接触压强,保证注塑件的成型质量;同时,利用顶板同步驱动所有顶杆同步动作,保证所有顶杆抵接注塑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于底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气缸内注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则气缸的推力保持恒定,此时,利用气缸驱动顶板以及顶杆,使得顶出机构与注塑件之间的挤压力保持恒定,有利于保证注塑件的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气缸设于底板的垂直模具开合方向的端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外周设有卡槽,所述顶板的端部伸出底板的边缘,且所述顶板的端部卡接至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设于底板的外周,便于观测气缸是否正常运转;同时,避免在底板内开槽以安装气缸,便于底板的生产加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杆与模具开合方向存在夹角,所述顶板上设有滑槽,所述顶杆远离定模的端部滑动嵌设于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槽内嵌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u形,且u形开口朝向定模,所述限位块u形开口内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顶杆远离定模的端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嵌设于限位槽内,且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出机构动作时,滑块与限位槽的侧壁之间反复摩擦,则滑块与限位块需要具备耐磨性能,限位块与顶板分体设置,有利于控制顶出机构的原料成本,便于生产加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与顶杆之间铰接,铰接轴线垂直滑块的滑动方向,且铰接轴线平行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出机构动作时,滑块与顶杆之间可相对转动,以补偿限位块、限位槽以及滑块的加工误差,避免定出机构卡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板包括连接板以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板贴合连接板,且所述通孔的内周以及连接板的端面合围形成所述滑槽,螺栓贯穿所述连接板并固定连接至限位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顶板沿其厚度方向分为连接板、安装板,且安装板上加工通孔,连接板上加工贯穿的螺纹孔,易于在顶板上直接加工出滑槽,便于顶板的生产加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开模后,顶出机构使得注塑件远离注塑口,避免注塑件接触注塑口处的塑料,无需后续二次加工,利于保证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2.顶出机构动作时,滑块与限位槽的侧壁之间反复摩擦,则滑块与限位块需要具备耐磨性能,限位块与顶板分体设置,有利于控制顶出机构的原料成本;

3.避免在底板、顶板上加工槽口,便于底板、顶板德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滑块与限位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模;2、定模;21、注塑口;3、顶出机构;31、驱动件;311、气缸;312、顶板;313、卡槽;314、嵌槽;315、卡块;316、连接板;317、安装板;318、通孔;319、滑槽;32、顶杆;33、限位块;331、限位槽;34、滑块;4、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动模1、定模2、顶出机构3以及底板4,且动模1沿水平方向移动。参照图2,动模1与定模2之间形成型腔,定模2上设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注塑口21,顶出机构3设于底板4上,顶出机构3包括驱动件31以及顶杆32,顶杆32贯穿定模2。

生产时,受热融化的塑料经由注塑口21进入型腔,凝固成型后,打开动模1,驱动件31动作,顶杆32贯穿定模2并靠近动模1,使得注塑件脱离定模2,便于人员取出,且注塑件远离定模2上的注塑口21,避免注塑件接触注塑口21处的塑料。

参照图2、3,驱动件31包括气缸311以及顶板312,气缸311设有两个,且两个气缸311分别设于底板4的上下两端,顶板312位于底板4朝向定模2的一侧,且顶板312的上端高于底板4的上端,顶板312的下端低于底板4的下端,使得顶板31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气缸311的活塞杆上,顶板312与定模2之间存在间距,该间距用于供顶板312往复移动,顶杆32设有多根,且所有的顶杆32的一端均连接至顶板312上。

气缸311驱动顶板312往复移动,并使得所有的顶杆32同步移动,所有的顶杆32同时抵接注塑件,增大与注塑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压强。

参照图4,气缸311活塞杆的外周设有卡槽313,卡槽313沿竖直方向贯穿气缸311的活塞杆,参照图3,顶板31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嵌槽314,嵌槽314套接至气缸311活塞杆的外周,且嵌槽314的侧壁内设有卡块315,卡块315嵌设至卡槽313内,实现顶板312与气缸311活塞杆的固定连接。

参照图3、4,顶板312包括连接板316以及安装板317,嵌槽314贯穿连接板316以及安装板317,卡块315位于连接板316上,连接板316与安装板317之间依靠螺栓实现固定,且连接板316与安装板317相互贴合。

参照图2、5,安装板317上还设有通孔318,通孔318与顶杆32一一对应,安装板317贴合连接板316,使得通孔318的内周以及连接板316的端面合围形成滑槽319,顶杆32的一端嵌设至滑槽319内。

参照图5、6,顶杆32与模具开合方向存在夹角,滑槽319内嵌设有限位块33,螺栓贯穿连接板316并固定连接限位块33,限位块33呈u形,且u形开口朝向定模2,限位块33u形开口内侧设有限位槽331,限位槽331沿平行顶板312的方向贯穿限位块33,顶杆32远离定模2的端部铰接有滑块34,铰接轴线直滑块34的滑动方向且平行顶板312,滑块34滑动嵌设于限位槽331内。

顶板312向靠近定模2方向移动时,顶杆32沿自身轴向移动,此时,滑块34在限位槽331内滑动,同时,滑块34与顶杆32之间可相对转动,以补偿限位块33、限位槽331以及滑块34的加工误差,避免定出机构卡死。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生产时,受热融化的塑料经由注塑口21进入型腔,凝固成型后,打开动模1,随后气缸311的活塞杆伸出,推动顶杆32靠近定模2,顶杆32随顶板312一起移动,顶杆32穿过定模2并使得注塑件脱离定模2,且注塑件远离定模2上的注塑口21,人员取出注塑件时,避免注塑件接触注塑口21处的塑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