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5043659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也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同理类推还有三肽、四肽、五肽等。 通常由10-100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它们的分子量低于10000 Dalton (道尔顿),能透过半透膜,不被三氯乙酸及硫酸铵所沉淀。多肽因子相较于胶原蛋白,多肽的分子量更小,更能深入肌肤发挥作用,而且多肽是构成蛋白质的片段键解,分子虽然比单一个氨基酸大,但稳定性也相对比较高,也不易流失变质,因此化妆品研发人员也不断将各种多肽组合成不同的链结方式,并测试其可发挥的作用及对肌肤帮助之处。目前所知多肽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传递讯息予与细胞,让细胞接受到正确的指令,并透过不同的方式传递,达到不同效果,以达到加速或刺激某些细胞的自然功能或是抑制、减缓细胞的某些作用。多肽的作用是通过协调机体的综合机能来作用的,所以要比一般的化学保养来的慢,一般的皮肤代谢的周期也要有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利用多肽来改善皮肤的护肤品有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是属于保养型的产品,不是功效型的马上见效的化学类产品。第三代保养品添加了多肽,是大豆植物中找寻到的氨基酸片段,没有动物类疾病风险,而且因为是皮肤细胞荷尔蒙最小成分,不仅是擦保养品进皮肤而已,而是让皮肤的修护功能自动恢复,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新科技!
多肽因组成结构的不同而对人体具有不同的功能,概括起来为抑制、激活、修复和促进。抑制细胞病变,增强人体免疫力;激活细胞活性,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修复人体已经病变的细胞,改善新陈代谢;促进人体蛋白质、酶和酵素的合成与调控。多肽分子量不大(通常小于1万道耳顿),这些小分子在细胞培养的层级或许都有其特殊效果,但如果要当做一般化妆品使用,其安全性远比效果性更需要重视。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道理一样,厂商目前都很想把有效成分藉由不同方式导入真皮发挥抗老除皱作用。活性肽主要控制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和新陈代谢,它在人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若活性肽减少后,人体的机能发生重要变化。对于儿童来说,他的生长、发育变得缓慢,甚至停止,长久下去就形成了侏儒。对成年人或老年人,缺少活性肽后,自身的免疫力就会下降,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引起各种疾病的产生,如失眠、身体消瘦或浮肿。由于活性肽还作用于神经系统,因此人体就会变得动作迟缓,头脑不再聪慧,更主要的是活性肽减少,直接引起人身体各部位逐渐出现全面衰老,引发各种疾病。多肽合成是一个重复添加氨基酸的过程,多肽合成分成两种固相合成和液相多肽合成。固相合成顺序一般从C端(羧基端)向N端(氨基端)合成。
3
过去,多肽合成是在溶液中进行称为液相合成法。从1963年Merrifield发展成功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到今天固相法已成为多肽和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常用技术,表现出了经典液相合成法无法比拟的优点,从而大大的减轻了每步产品提纯的难度。多肽合成仪是用来合成多肽的仪器,因为多肽合成的步骤很繁琐,又很耗时,多家公司开发了自动多肽合成仪。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数量少但合成量大的生产型应用, 典型代表是美国ABI公司的ABI336型多肽合成仪,其反应器转动方式有别于前两代的多肽合成仪,即反应器上方相对固定,而下方作圆周360度快速旋转,带动反应器里的固液两相从底部向上作螺旋运动,一直达到反应器的最上方;另外一类多肽合成仪针对于药物研发、 基因研究等科研性应用,典型代表是德国htavis AG公司的ResP印SL和MultiP印RS系列,可以同时提供固相合成和膜合成的应用,并能自动帮助客户进行图谱筛选同时完成高通量的多肽合成工作。多肽合成仪以固相合成为反应原理,在密闭的防爆玻璃反应器中使氨基酸按照已知顺序(序列,一般从C端-羧基端向N端-氨基端)不断添加、反应、合成,操作最终得到多肽载体。固相合成法,大大减轻了每步产品提纯的难度。为了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参加反应的氨基酸的侧链都是保护的。羧基端是游离的,并且在反应之前必须活化。但是,上述方法合成的多肽产品主要作为高端的药物和人体功能性物质,成本高工艺复杂,很少应用于日用化学品中。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用作日化用品湿润剂;洗涤剂原料;美容品原料;护肤品、 化妆品原料。三乙醇胺在化妆品中还具有中和剂的作用,具有增稠和保湿的作用。几乎无毒,大鼠经口急性中毒数据LD50=8g/kg。因此,将聚琥珀酰亚胺、或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或二者混合物与三烷基醇胺反应合成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在制药、日用化学品行业具有美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产品是聚L-天门冬氨酸三乙醇胺酯化合物、 聚L-天门冬氨酸三异丙醇胺酯化合物、L-天门冬氨酸L-谷氨酸共聚三乙醇胺酯化合物、 L-天门冬氨酸L-谷氨酸共聚三异丙醇胺酯化合物的一种、二种或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合成方法是以L-天门冬氨酸、L-谷氨酸或二者混合物为原料,采用专利CN101280059B方法合成的聚琥珀酰亚胺或L-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将聚琥珀酰亚胺,或L-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或二者混合物用去离子水或纯水洗涤精制,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单体,然后将聚琥珀酰亚胺、或L-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 或二者混合物与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按照一定质量比在搅拌反应器中反应合成。水与精制的聚琥珀酰亚胺、或L-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或二者混合物、与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的一种或二种化合物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 :1:(0. 3-3. 0)。水与精制的聚琥珀酰亚胺、或L-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或二者混合物、与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在搅拌反应器中的合成反应温度为30-120°C。
反应终点控制合成反应的PH=6. 5-7. 5,最好为7. 0-7. 2。合成产品为透明的淡棕黄色粘稠液体。本发明的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可作为医药助剂,用作药品的缓、控释制剂,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也是具有特殊用途、高附加值的新型改性高分子材料和发展生态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同时也是新型表面活性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权项。实施例1
将500毫升三口烧瓶置于相应电热套中,安装好电动搅拌和温度计。取L-天门冬氨酸合成的聚琥珀酰亚胺100克,在250mL锥形瓶在中用去离子水搅拌洗涤,然后用布氏漏斗抽滤,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单体。将精制的聚琥珀酰亚胺加入500毫升三口烧瓶,再加入200克去离子水和99%三乙醇胺120克,启动电动搅拌和电热套。控制温度为90 士 5 °C。当烧瓶中反应物变成透明溶液时,关闭电动搅拌和电热套。将反应物冷却,用布氏漏斗抽滤,得到透明的淡棕黄色粘稠的聚L-天门冬氨酸三乙醇胺酯化合物。实施例2
取L-天门冬氨酸合成的聚琥珀酰亚胺100克,在250mL锥形瓶在中用去离子水搅拌洗涤,然后用布氏漏斗抽滤,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单体。将精制的聚琥珀酰亚胺加入500毫升三口烧瓶,再加入200克去离子水和85%三异丙醇胺160克,启动电动搅拌和电热套。控制温度为80 士 5 °C。当烧瓶中反应物变成透明溶液时,关闭电动搅拌和电热套。将反应物冷却,用布氏漏斗抽滤,得到透明的淡棕黄色粘稠的聚L-天门冬氨酸三异丙醇胺酯化合物。实施例3
取L-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100克,在250mL锥形瓶在中用去离子水搅拌洗涤,然后用布氏漏斗抽滤,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单体。将精制的L-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加入500毫升三口烧瓶,再加入200克去离子水和85%三异丙醇胺170克,启动电动搅拌和电热套。控制温度为80 士 5 °C。当烧瓶中反应物变成透明溶液时,关闭电动搅拌和电热套。将反应物冷却,用布氏漏斗抽滤,得到透明的淡棕黄色粘稠的L-天门冬氨酸L-谷氨酸共聚三异丙醇胺酯化合物。实施例4
将实施例2合成的聚L-天门冬氨酸三异丙醇胺酯化合物20克与200克纯净水混合均勻,用作护肤品,皮肤吸收快又光滑润泽。
权利要求
1.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是聚L-天门冬氨酸三乙醇胺酯化合物、聚L-天门冬氨酸三异丙醇胺酯化合物、L-天门冬氨酸L-谷氨酸共聚三乙醇胺酯化合物、L-天门冬氨酸L-谷氨酸共聚三异丙醇胺酯化合物的一种、二种或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精制的聚琥珀酰亚胺、或L-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或二者混合物与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按照一定质量比在搅拌反应器中合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与精制的聚琥珀酰亚胺、或L-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或二者混合物、与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的一种或二种化合物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5) :1:(0. 3-3. 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与精制的聚琥珀酰亚胺、或L-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或二者混合物、与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在搅拌反应器中的合成反应温度为30-120°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主要应用于医药和日用化学品领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产品及其合成方法,其关键工艺步骤是用聚琥珀酰亚胺、或谷氨酸共聚琥珀酰亚胺、或二者混合物与三烷基醇胺反应在水溶液中合成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同时涉及多肽三烷基醇胺酯化合物在日用化学品领域的应用。
文档编号B01F17/52GK102206345SQ20111007947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李绍通 申请人:李绍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