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出杆活塞机床主轴旋转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830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出杆活塞机床主轴旋转油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床,具体涉及一种双出杆活塞机床主轴旋转油缸。
背景技术
主轴旋转油缸是自动化机床的重要部件,机床工作过程中,依靠其旋转带动工件进行加工,普遍适用于外圆加工和内圆加工。现有的外圆加工和内圆加工机床主轴旋转油缸普遍存在内、外同时漏油问题。机床作业过程中,需要向主轴内孔导入用于工件冷却或切削吹扫用压缩空气,此时为保证作业质量,不允许有油雾进入,市场上的旋转油缸全部为单出杆方向,均存在向主轴孔内漏油的问题,在向主轴孔通入压缩空气的同时,由于负压作用必然将油雾带入主轴孔内,进而带上加工产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机床主轴导入洁净压缩空气的双出杆活塞机床主轴旋转油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油缸缸体,所述的油缸缸体的油缸前端盖和油缸后端盖之间设置有两个活塞导向杆,双出杆活塞经两个活塞导向杆活动设置在油缸缸体腔体内,双出杆活塞上固定设置有机床主轴;所述的油缸缸体上设置有活塞前进进油通道、活塞后退进油通道;所述的机床主轴经前向心球轴承、后向心球轴承活动连接有旋转接头体,旋转接头体一端设置有旋转接头体后盖,设置在旋转接头体后盖上的压缩空气进气孔经压缩空气导向杆与机床主轴的内孔相通;旋转接头体内腔设置有与活塞前进进油通道相通的环形前进油道,旋转接头体侧壁设置有经环形前进油道与活塞前进进油通道相通的活塞前进端进油孔;旋转接头体内腔设置有与活塞后退进油通道相通的环形后退油道,旋转接头体侧壁设置有经环形后退油道与活塞后退进油通道相通的活塞后退端进油孔;旋转接头体上还设置有多个与回油通道相通的回油孔,旋转接头体油封盖经后骨架油封与旋转接头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压缩空气导向杆与机床主轴之间设置有内骨架油封,机床主轴与旋转接头体后盖之间设置有外骨架油封。所述的双出杆活塞与油缸缸体之间设置有孔用密封圈,活塞导向杆与双出杆活塞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A ;机床主轴与油缸后端盖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B ;机床主轴与油缸前端盖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C和防尘密封圈。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压缩空气经压缩空气导向杆与机床主轴的内孔相通,并直接针对工件进行作业;在油缸缸体与旋转接头体之间形成了回油通道,驱动双出杆活塞进行工作,并带动机床主轴前进或后退;由于双出杆活塞和活塞导向杆设置在油缸缸体内部,压力油只在回油通道内部工作,从根本上与机床主轴隔开,因而漏油无法进入机床主轴孔内,压缩空气不被漏油污染,保证机床主轴提供洁净压缩空气用于作业。压缩空气导向杆与机床主轴之间设置有内骨架油封,机床主轴与旋转接头体后盖之间设置有外骨架油封,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防止漏油进入压缩空气导向杆。双出杆活塞与油缸缸体之间设置有孔用密封圈,活塞导向杆与双出杆活塞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A ;机床主轴与油缸后端盖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B ;机床主轴与油缸前端盖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C和防尘密封圈;可以起到防止漏油和增大驱动效率的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出杆活塞机床主轴旋转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双出杆活塞机床主轴旋转油缸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可见,本实施例包括油缸缸体1,所述的油缸缸体1的油缸前端盖2和油缸后端盖3之间设置有两个活塞导向杆4,双出杆活塞5经两个活塞导向杆4活动设置在油缸缸体1腔体内,双出杆活塞5上固定设置有机床主轴13 ;所述的油缸缸体1上设置有活塞前进进油通道6、活塞后退进油通道7 ;所述的机床主轴13经前向心球轴承8、后向心球轴承27活动连接有旋转接头体9,旋转接头体9 一端设置有旋转接头体后盖10,设置在旋转接头体后盖10上的压缩空气进气孔11经压缩空气导向杆12与机床主轴13的内孔相通; 旋转接头体9内腔设置有与活塞前进进油通道6相通的环形前进油道61,旋转接头体9侧壁设置有经环形前进油道61与活塞前进进油通道6相通的活塞前进端进油孔14 ;旋转接头体9内腔设置有与活塞后退进油通道7相通的环形后退油道71,旋转接头体9侧壁设置有经环形后退油道71与活塞后退进油通道7相通的活塞后退端进油孔15 ;旋转接头体9上还设置有多个与回油通道16相通的回油孔17,旋转接头体油封盖18经后骨架油封19与旋转接头体9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工作时,压力油从活塞前进端进油孔14进入,经环形前进油道61进入活塞前进进油通道6,可驱动双出杆活塞5前进;压力油从活塞后退端进油孔15进入,经环形后退油道71进入活塞后退进油通道7,可驱动双出杆活塞5后退。压力油经回油通道16和与之相通的回油孔17回流;如此循环往复,同过双出杆活塞5带动机床主轴13工作。压缩空气由压缩空气进气孔11经压缩空气导向杆12与机床主轴13的内孔相通,直接对工件进行作业。由于压力油只在回油通道内部工作,从根本上与机床主轴13隔开,因而漏油无法进入机床主轴13孔内,保证空气不被漏油污染,为作业提供洁净压缩空气。所述的压缩空气导向杆12与机床主轴13之间设置有内骨架油封20,机床主轴13 与旋转接头体后盖10之间设置有外骨架油封21。其功能是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杜绝漏油污染。所述的双出杆活塞5与油缸缸体1之间设置有孔用密封圈22,活塞导向杆4与双出杆活塞5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A23 ;机床主轴13与油缸后端盖3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BM ;其功能是提高压缩效率,减少漏油。机床主轴13与油缸前端盖2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C25和防尘密封圈沈,可以对机床主轴13起到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双出杆活塞机床主轴旋转油缸,包括油缸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缸体(1)的油缸前端盖(2)和油缸后端盖(3)之间设置有两个活塞导向杆(4),双出杆活塞(5) 经两个活塞导向杆(4)活动设置在油缸缸体(1)腔体内,双出杆活塞(5)上固定设置有机床主轴(13);所述的油缸缸体(1)上设置有活塞前进进油通道(6)、活塞后退进油通道(7);所述的机床主轴(13)经前向心球轴承(8)、后向心球轴承(27)活动连接有旋转接头体(9),旋转接头体(9) 一端设置有旋转接头体后盖(10),设置在旋转接头体后盖(10)上的压缩空气进气孔(11)经压缩空气导向杆(12)与机床主轴(13)的内孔相通;旋转接头体(9)内腔设置有与活塞前进进油通道(6)相通的环形前进油道(61),旋转接头体(9)侧壁设置有经环形前进油道(61)与活塞前进进油通道(6)相通的活塞前进端进油孔(14);旋转接头体(9) 内腔设置有与活塞后退进油通道(7)相通的环形后退油道(71),旋转接头体(9)侧壁设置有经环形后退油道(71)与活塞后退进油通道(7)相通的活塞后退端进油孔(15);旋转接头体(9)上还设置有多个与回油通道(16)相通的回油孔(17),旋转接头体油封盖(18)经后骨架油封(19)与旋转接头体(9)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杆活塞机床主轴旋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空气导向杆(12)与机床主轴(13)之间设置有内骨架油封(20),机床主轴(13)与旋转接头体后盖(10)之间设置有外骨架油封(2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出杆活塞机床主轴旋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出杆活塞(5 )与油缸缸体(1)之间设置有孔用密封圈(22 ),活塞导向杆(4 )与双出杆活塞 (5)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A (23);机床主轴(13)与油缸后端盖(3)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B (M);机床主轴(13)与油缸前端盖(2)之间设置有轴用密封圈C (25)和防尘密封圈(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出杆活塞机床主轴旋转油缸。其油缸缸体内设置有两个活塞导向杆,双出杆活塞经两个活塞导向杆活动设置在油缸缸体腔体内,双出杆活塞上固定设置有机床主轴;油缸后端盖经向心球轴承活动连接有旋转接头体。在油缸缸体与旋转接头体之间设置有由活塞前进进油通道、活塞后退进油通道、活塞前进端进油孔、活塞后退端进油孔、回油通道、回油孔所组成的回油通道;设置在旋转接头体后盖上的压缩空气进气孔经压缩空气导向杆与机床主轴的内孔相通;压缩空气与回油通道互相隔离,从而保证工作过程中,压缩空气不被漏油所污染。
文档编号F15B15/14GK202132302SQ20112024040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金菊 申请人:安徽省佳瑞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