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608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锗层和锗锡层交替堆叠的堆叠结构,且每一层锗锡层位于相应层的锗层表面上方,所述堆叠结构包括纳米线区域、分别位于纳米线区域两侧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

在所述堆叠结构上形成图形化的掩膜层,所述图形化的掩膜层暴露出堆叠结构的纳米线区域的部分表面;

进行各向异性的第一刻蚀工艺,刻蚀去除纳米线区域的部分顶层锗锡层,形成顶层纳米线;

进行各向同性的第二刻蚀工艺,刻蚀去除顶层纳米线底部的一层锗层,形成凹槽,使得顶层纳米线悬空;

循环进行各向异性的第一刻蚀工艺和各向同性的第二刻蚀工艺,依次循环刻蚀下层的锗锡层和锗层,形成相应的下层纳米线以及形成使得对应的下层纳米线悬空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向异性的第一刻蚀工艺为干法刻蚀工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向异性的第一刻蚀工艺采用的气体包括Cl2和O2,Cl2的流量为50~500sccm,O2的流量0~100sccm,腔室压力为50~200mtorr,射频源功率为100~1000W,偏置源功率为0~500W,刻蚀时的占空比为10%~100%,频率为0.1Khz~100Khz。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层锗锡层的厚度为5~10n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刻蚀工艺的时间为10~60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干法刻蚀工艺时,过刻蚀去除底部部分厚度的锗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向同性的第二刻蚀工艺为微波刻蚀工艺或湿法刻蚀工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刻蚀工艺采用的气体包括CF4,微波源的功率为500~2000W,微波源的频率为2~3Ghz,腔室压力为100-1000mTorr,CF4的流量为50~500scc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层锗层的厚度为5~500n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刻蚀工艺的时间为10~60S。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层的材料为硅。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掩膜层的顶部表面晶向指数为(110),垂直于顶部表面方向的晶面指数为(111)。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形化所述硅掩膜层的工艺为湿法刻蚀。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刻蚀采用的刻蚀溶液为TMAH溶液。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MAH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纳米线的表面形成栅介质层,在栅介质层上形成栅电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栅电极的侧壁形成侧墙。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栅电极和侧墙两侧的源区区域和漏区区域注入杂质离子,形成源区和漏区。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堆叠结构中锗层和锗锡层的层数均≥2层。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结构中锗层和锗锡层的层数均为3层,包括位于基底上的第一锗层、位于第一锗层上的第一锗锡层、位于第一锗锡层上的第二锗层、位于第二锗层上的第二锗锡层、位于第二锗锡层上的第三锗层、位于第三锗层上的第三锗锡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