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67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第一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原料包括6-苄氨基腺嘌呤、萘乙酸、噻苯隆、2,4-二氯苯氧乙酸、蔗糖、琼脂粉,以及第一基础培养基MS培养基;

第一基础培养基MS培养基pH值为5.5-5.8;

第一基础培养基MS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在其它成分不变的条件下调整大量元素的含量为原量的1/4,微量元素为原量的1/2,调整肌醇、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和烟酸的含量分别为:1~5mg/L、3~6mg/L、0.5~2mg/L、0.5~3mg/L,并添加精氨酸50mg/L、天冬氨酸100mg/L、谷氨酸150mg/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6-苄氨基腺嘌呤的浓度为2.0mg/L、萘乙酸的浓度为0.2mg/L、蔗糖20-30g/L、琼脂粉7g/L、噻苯隆0.1mg/L、2,4-二氯苯氧乙酸0.05m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6-苄氨基腺嘌呤、萘乙酸、蔗糖、、噻苯隆、2,4-二氯苯氧乙酸、琼脂粉分别灭菌,3-5℃保存备用;

步骤二:第一基础培养基MS培养基溶解,加入6-苄氨基腺嘌呤、萘乙酸、蔗糖、噻苯隆、2,4-二氯苯氧乙酸、琼脂粉溶液,制得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步骤三:将定容好的的培养基PH调到5.5-5.8。

步骤四: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制得第一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灭菌方法为抽滤灭菌或高温灭菌;灭菌完成后20-25℃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高温灭菌的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30min。

6.第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原料包括6-苄氨基腺嘌呤、6-糠基氨基嘌呤、萘乙酸、吲哚丁酸、水解酪蛋白、蔗糖、琼脂粉,以及第二基础培养基MS培养基;

第二基础培养基MS培养基pH值为5.5-5.8;

第二基础培养基MS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在其它成分不变的条件下调整大量元素的含量为原量的1/2,调整肌醇、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和烟酸的含量分别为:1~5mg/L、3~6mg/L、0.5~2mg/L、0.5~3mg/L,并添加精氨酸100mg/L、天冬氨酸50mg/L、谷氨酸200mg/L。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6-苄氨基腺嘌呤的浓度为3.0mg/L、6-糠基氨基嘌呤0.1mg/L、吲哚丁酸的浓度为0.1mg/L、蔗糖20-30g/L、萘乙酸0.2mg/L、琼脂粉7g/L。

8.一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将绿萝茎段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切割成小段,将其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后接种于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基中增殖获得致密愈伤组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增殖的步骤包括:

步骤一:利用第一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温度为23~25℃、湿度为50~65%的条件下,黑暗培养5~15天后给予1500~20001x光照继续培养,15~25天得到初期绿萝愈伤组织;

步骤二:将初期绿萝愈伤组织转接于第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温度为25~28℃、湿度为50~65%条件下,暗培养一周后给予光照条件20001x,继续培养,加速愈伤组织的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萝茎段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切割成小段;小段的长度为2~3cm;常规消毒后用可溶性聚乙烯吡硌烷酮2g/L浸泡10~15分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