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的肠溶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9834阅读:9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肠溶胶囊及其制备工艺,具体是一种基于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的肠溶胶囊及其制备工艺,属于药物制剂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世界每年直接和间接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约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3,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血栓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溶栓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目前市场上溶栓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以尿激酶、链激酶和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为代表的间接溶栓药物,其通过激活体内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发挥溶栓功效,但这类药物价格昂贵,出血率高,半衰期短(以分钟计算);另一类是以从蚯蚓中提取的蚓激酶和从蛇毒中提取的溶纤酶为代表的纤溶酶类似蛋白,其可直接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但无特异性,毒副作用过大,应用范围较小。因此,开发具有溶栓功效、适合长期口服使用、价格低廉,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溶栓药物将极大提高心脑血管病人的存活率和治愈率。纳豆激酶是日本科学家在1987年首次从大豆发酵食物纳豆中分离得到的第一个枯草杆菌纤溶酶。大量研究表明,纳豆激酶与血栓中的交联纤维蛋白具有极高的亲和性,能够直接特异性地降解纤维蛋白,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达到间接溶栓的效果。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该酶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基本不会引起毒副作用。然而,不管是枯草芽胞杆菌固体发酵还是液体发酵,得到的纤溶酶含量均不高,且蛋白成分复杂,纯化成本极其高昂。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的肠溶胶囊及其制备工艺,该qk肠溶胶囊成本低、效价高且无毒副作用,对胰蛋白酶具有极强的耐受性,并可通过肠道吸收发挥溶栓功效。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的肠溶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胶囊包括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和所述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在药学上接受的辅料。进一步,所述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以冻干粉的形式存在。进一步,所述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以冻干粉形式存在时,需要添加甘露醇作为保护剂。进一步,所述甘露醇的添加浓度为:0.5%-2%。进一步,所述甘露醇的添加浓度为:1%。进一步,所述辅料为稀释剂和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所述稀释剂为糊精和淀粉。进一步,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其添加量为0.1%-1%,优选添加量为0.5%。一种基于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肠溶胶囊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1)向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原液中加入甘露醇,搅拌溶解后过滤,进行冻干;2)由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形成的冻干粉与辅料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填充入肠溶空心胶囊中。所述步骤1)中的冻干过程包括:先进行预冻,在一定温度下保持数小时;然后,每升温5℃,再保持一定时间;最后,升温至预定温度并保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冻干过程中保护剂甘露醇的添加,大大地降低了酶活的损失,提高了成品率;且肠溶空胶囊的选择避免了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遭到胃酸及胃蛋白酶的破坏,有效地保证了其疗效;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一种基于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的肠溶胶囊,所述肠溶胶囊包括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和所述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在药学上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以冻干粉的形式存在,并且所述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以冻干粉形式存在时,需要添加甘露醇作为保护剂。所述甘露醇的添加浓度为:0.5%-2%,优选添加浓度为1%。所述辅料为稀释剂和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稀释剂为糊精和淀粉;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其添加量为0.1%-1%,优选添加量为0.5%。一种基于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肠溶胶囊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1)向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原液中加入1%的甘露醇,充分搅拌溶解后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2)先将过滤好的溶液进行预冻,-35℃保持3小时;然后每升温5℃保持1.5小时;最后升温至30℃并保温3小时;3)将得到的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冻干粉与处方量的辅料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填充入肠溶空心胶囊中;4)套合囊帽即得所述的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肠溶胶囊。本发明采用两种规格的肠溶空胶囊,其中1#胶囊的装量约为200.5mg;2#胶囊的装量约为158.4mg。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基于从上千株菌种中筛选得到一株高表达纤溶酶的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qk,表达分泌的纤溶酶命名为枯草杆菌纤溶酶qk;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qk基因优化,构建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高效表达,再经过简单、高效的分离纯化工艺可得到纯度高于98%的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原液冻干过程中,保护剂甘露醇添加浓度的探究:向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原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甘露醇(见下表1),冷冻干燥后检测酶活。表1甘露醇的添加量其操作过程如下:将按照表1配置的六种不同的混合液分别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先将混合液进行预冻,-35℃保持3小时;然后每升温5℃保持1.5小时;最后升温至30℃并保温3小时。所得冻干粉进行酶活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表2酶活测定结果样品123456酶活(iu/g)521526547207560430560430521526484556由上表2可知,样品2(0.5%的甘露醇)、样品3(1%的甘露醇)和样品4(2%的甘露醇)的酶活相对较高,故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原液在冷冻干燥时,甘露醇的最佳添加浓度为:0.5%-2%,优选1%。实施例二处方1原辅料名称用量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130mg糊精850mg淀粉850mg硬脂酸镁10mg肠溶空心胶囊1#处方2原辅料名称用量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130mg糊精820mg淀粉820mg硬脂酸镁20mg肠溶空心胶囊1#处方3原辅料名称用量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130mg糊精620mg淀粉620mg硬脂酸镁7mg肠溶空心胶囊2#处方4原辅料名称用量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130mg糊精600mg淀粉600mg硬脂酸镁14mg肠溶空心胶囊2#其制备工艺如下:1)向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原液中加入1%的甘露醇,充分搅拌溶解后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2)先将过滤好的溶液进行预冻,-35℃保持3小时;然后每升温5℃保持1.5小时;最后升温至30℃并保温3小时;3)按照处方1-4将得到的重组枯草杆菌纤溶酶qk冻干粉与辅料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填充入肠溶空心胶囊中;4)套合囊帽即得成品。首先将每个处方的混合样进行流动性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表3流动性检测结果处方1234休止角35.7033.5037.1035.40一般认为休止角小于等于40.00时可以满足生产过程中流动性的需求。由上表3可知,不管是1#胶囊还是2#胶囊,润滑剂硬脂酸镁的添加量为0.5%时其流动性可满足所需,所以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毒副作用,硬脂酸镁的添加量控制在0.5%左右最佳。接着对按照处方1和处方3制得的胶囊进行了装量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1#胶囊的装量约为200.5mg;2#胶囊的装量约为158.4mg。随后对成品进行短期稳定性试验:将按照处方1和处方3制得的胶囊包装后,样品置于室温条件下,分别在1、2、3、4、5、6个月检测酶活,检测结果见表4。表4酶活检测结果时间(月)处方1酶活(iu/粒)处方3酶活(iu/粒)111487.2813019.87210930.9213684.73311655.5512857.61412080.4612504.95511201.8813211.24611775.1213079.65由上表4可知,样品置于室温6个月后酶活没有明显的变化,证明其短期稳定性良好。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做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