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模具移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8001发布日期:2018-06-15 21:5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成型模具移动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架,具体涉及成型模具移动架。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我们常见的器皿、洁具等都是由陶瓷材料制成;蹲便器算是洁具产品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产品,其主要材料正是陶瓷。在蹲便器的生产过程中,首先将陶瓷材料注入模具内,当坯体成型后,直接采用拖车将模具连同坯体一起转移至烘干室进行干燥。但是使用拖车需要增加额外的开支,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而且,采用拖车转移模具和坯体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还会造成模具和坯体的损坏,对公司而言又是一笔没有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转移成型模具的移动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成型模具移动架,包括成型室、烘干室、机架和滑轨,成型室和烘干室相对设置且通过滑轨连通;还包括若干模具、两根一号支撑条、两根二号支撑条、一号移动座和二号移动座;两根一号支撑条水平固定于成型室内的机架上,模具并排放置于两根一号支撑条上,相邻模具之间形成一定间隙;两根二号支撑条水平固定于烘干室内的机架上,一号移动座和二号移动座位于滑轨内,一号移动座底面设有一号滑轮和驱动一号滑轮的一号电机,二号移动座底面设有二号滑轮和驱动二号滑轮的二号电机;一号移动座上表面与模具底端接触,一号移动座上部开有一号凹槽,一号凹槽内设置有一号弹簧和一号抵紧块,一号抵紧块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一号弹簧一端固定于一号凹槽底部,一号弹簧另一端与一号抵紧块一个直角边固定连接,一号抵紧块另一个直角边靠近烘干室一侧;模具靠近烘干室一侧设有两个卡块,二号移动座靠近成型室一端设有与两个卡块配合的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上均开有二号凹槽,二号凹槽内设置有二号弹簧和二号抵紧块,二号抵紧块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二号弹簧一端固定于二号凹槽底部,二号弹簧另一端与二号抵紧块一个直角边固定连接,二号抵紧块另一个直角边靠近成型室一侧。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将模具放置于成型室内的两根一号支撑条上后开始注浆,待坯体成型后,启动一号电机,一号移动座在一号电机的作用下向成型室内移动;由于一号移动座上表面与模具底端接触,所以一号移动座向成型室内移动的过程中,一号抵紧块受到模具的压力陷入一号凹槽内,在一号移动座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当一号抵紧块随一号移动座移动至相邻两个模具之间的间隙位置时,一号抵紧块在一号弹簧的作用下弹出一号凹槽,一号抵紧块靠近烘干室一侧的直角边抵紧模具侧壁,此时一号电机带动一号移动座反方向移动,和列车前进、后退的原理相似;由于一号抵紧块抵紧模具侧壁,所以一号移动座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模具移动。当一号移动座移动至烘干室后,模具被转移至两根二号支撑条上,模具上的两个卡块下表面与凸块上表面接触,二号抵紧块受到模具的压力陷入二号凹槽内,在一号移动座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当卡块与凸块的位置错开时,二号抵紧块在二号弹簧的作用下弹出二号凹槽,二号抵紧块靠近成型室一侧的直角边抵紧卡块侧壁,此时启动二号电机,二号移动座在二号电机的作用下向烘干室内移动,将模具放置到位后反方向移动复位;一号移动座在一号电机的作用下向成型室移动,对下一个模具进行转移。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滑轨、一号电机、二号电机、一号支撑条、二号支撑条、一号移动座、二号移动座、一号凹槽、一号弹簧、一号抵紧块、二号凹槽、二号弹簧、二号抵紧块、卡块和凸块的配合使用,实现模具的自动转移,替代了拖车转移模具的模式,为公司节省了开支,同时提高了转移的稳定性,避免模具遭到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凹槽和二号凹槽侧壁均设有卡位块,卡位块靠近一号抵紧块和二号抵紧块的斜边。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卡位块对一号抵紧块和二号抵紧块进行限位,确保一号抵紧块推动模具移动和二号抵紧块拉动模具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从凹槽中滑出,保证模具的正常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抵紧块的尺寸小于一号凹槽的尺寸,二号抵紧块的尺寸小于二号凹槽的尺寸。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确保一号抵紧块顺利从一号凹槽中弹出来、二号抵紧块顺利从二号凹槽中弹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移动座和二号移动座上均设有橡胶垫。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增加模具与一号移动座、二号移动座的摩擦力,避免模具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抵紧块和二号抵紧块的斜面均设有石墨层。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减小模具底端与一号抵紧块、二号抵紧块斜面的摩擦力,确保一号抵紧块顺利陷入一号凹槽内、二号抵紧块顺利陷入二号凹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实现了模具的自动转移,替代了拖车转移模具的模式,为公司节省了开支,同时提高了转移的稳定性,避免模具遭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成型模具移动架的示意图;

图2为一号移动座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滑轨1、成型室2、烘干室3、一号支撑条4、模具5、一号移动座6、一号凹槽7、一号弹簧8、一号抵紧块9、卡位块10、卡块11、二号支撑条12、二号移动座13、凸块14、二号凹槽15。

如图1所示的成型模具5移动架,包括滑轨1、右端的成型室2和左端的烘干室3,成型室2和烘干室3相对设置,滑轨1铺设在地面,滑轨1左端位于烘干室3内,滑轨1右端位于成型室2内。成型室2内的机架上固定有两根一号支撑条4,两根一号支撑条4位于水平面且相互平行;两根一号支撑条4上放置有多个模具5(图中只画出一个),相邻的模具5之间形成间隙。成型室2内的滑轨1上设置有一号移动座6,一号移动座6底面滑动连接有两根一号转轴,每根一号转轴两端固定有一个一号滑轮,一号移动座6上还安装有两个一号电机,每个一号电机输出轴分别与一根一号转轴焊接;一号移动座6上表面与模具5底端接触,一号移动座6上表面粘有橡胶垫。如图2所示,一号移动座6上开有一号凹槽7,一号凹槽7内设置有一号弹簧8和一号抵紧块9,一号抵紧块9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一号抵紧块9的竖直直角边长度小于一号凹槽7深度,一号抵紧块9的水平直角边长度小于一号凹槽7宽度,一号抵紧块9的斜面设有石墨层;一号弹簧8下端焊接于一号凹槽7底部,一号弹簧8上端与一号抵紧块9的一个直角边焊接,一号抵紧块9另一个直角边位于左侧,一号凹槽7内固定有卡位块10。模具5左侧焊接有两个卡块11。烘干室3内的机架上固定有两根二号支撑条12,两根二号支撑条12位于水平面且相互平行。烘干室3内的滑轨1上设置有二号移动座13,二号移动座13底面滑动连接有两根二号转轴,每根二号转轴两端固定有一个二号滑轮,二号移动座13上还安装有两个二号电机,每个二号电机输出轴分别与一根二号转轴焊接;二号移动座13右端焊接有两个凸块14,凸块14的上表面可以与卡块11的下表面接触,二号移动座13上表面也粘有橡胶垫;两个凸块14上均开有二号凹槽15,二号凹槽15内设置有二号弹簧和二号抵紧块,二号抵紧块截面也呈直角三角形,二号抵紧块的竖直直角边长度小于二号凹槽15深度,二号抵紧块的水平直角边长度小于二号凹槽15宽度,二号抵紧块的斜面也设有石墨层;二号弹簧下端焊接于二号凹槽15底部,二号弹簧上端与二号抵紧块一个直角边焊接,二号抵紧块另一个直角边位于右侧,二号凹槽15内也固定有卡位块10。

转移模具5时,将模具5放置于成型室2内的两根一号支撑条4上后开始注浆,待坯体成型后,启动一号电机,一号移动座6在一号电机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由于一号移动座6上表面与模具5底端接触,所以一号移动座6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一号抵紧块9受到模具5的压力陷入一号凹槽7内,在一号移动座6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当一号抵紧块9随一号移动座6移动至相邻两个模具5之间的间隙位置时,一号抵紧块9在一号弹簧8的作用下弹出一号凹槽7,一号抵紧块9左侧的直角边抵紧模具5右侧壁,此时一号电机带动一号移动座6向左移动。由于一号抵紧块9抵紧模具5左侧壁,所以一号移动座6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模具5向左移动。当一号移动座6移动至烘干室3后,模具5被转移至两根二号支撑条12上,模具5上的两个卡块11下表面与凸块14上表面接触,二号抵紧块受到模具5的压力陷入二号凹槽15内,在一号移动座6继续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当卡块11与凸块14的位置错开时,二号抵紧块在二号弹簧的作用下弹出二号凹槽15,二号抵紧块右侧的直角边抵紧卡块11左侧壁,此时启动二号电机,二号移动座13在二号电机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将模具5放置到位后向右移动复位;一号移动座6在一号电机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对下一个模具5进行转移。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