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机的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45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下料机的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下料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机的夹
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下料机多为手动操作,将一根料(金属料)放在料架上固定,然后手压切 割机将料锯断,这样费时费力,生产效率非常低。每切一次,都需要手动往前送料,由 于手每次用力不同,导致下的料尺寸精度不能很好的保证,而且当余料短时,必须一手 抓住料,一手压切割机切割,一旦手抓料不稳的话,切割片很容易破碎,危险性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下料机的夹紧装置。其目的是在下料机 工作时无需手动抓住料和供料,提高工作效率和下的料的精度以及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下料机的夹紧装置,包括两个汽缸1和1-1、夹紧模具 2、拖板3和底板4,汽缸1和夹紧模具2通过螺杆连接;夹紧模具2通过螺栓固定在拖 板3上;拖板3与底板4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案, 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所述的夹紧模具2分为两个相同的部件a和b,部件a的模座5 —面上设有螺纹 孔;另一面设为燕尾槽形状,与燕尾槽相配合连接的为夹模6。所述的部件a的夹模6上设有两个定位销7 ;部件b的夹模6-1上设有与定位销 7相配合的定位销孔。所述的部件b的模座5和汽缸1固定在连接板8上。所述的拖板3的剖面呈梯形,与固定在底板4上的导板9相配合,并为滑动连 接;拖板3与汽缸1-1通过螺杆连接。所述的底板4固定在机身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下料机下料时无需手动抓住料和供料, 由夹紧装置自动夹紧料和供料,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所下的料的精度和人员的安全 性。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0017]1、汽缸,2、夹紧模具,3、拖板,4、底板,5、模座,6、夹模,7、定位销,
8、连接板,9、导板,1-1、汽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所涉及 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 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 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图2、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下料机的夹紧装 置,包括两个汽缸1和1-1、夹紧模具2、拖板3和底板4。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 陷,实现无需手动抓住料和供料,提高生产效率和料精度以及安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 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下料机的夹紧装置,所述的汽缸1 和夹紧模具2通过螺杆连接;夹紧模具2通过螺栓固定在拖板3上;拖板3与底板4采用 螺栓固定连接。汽缸1推动夹紧模具2的a部件前进,将料夹紧在a和b部件之间,拖板3在汽 缸1-1的推动下将料往前推,拖板3固定在底板4上,底板4固定在机身10上。这样, 无需人手动供料和固定料,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示例,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实用新 型时参考和应用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紧模具2分为两个相同的部件a和b,部件a的模座5 —面 上设有螺纹孔;另一面设为燕尾槽形状,与燕尾槽相配合连接的为夹模6。所述的部件a的夹模6上设有两个定位销7 ;部件b的夹模6-1上设有与定位销 7相配合的定位销孔。所述的部件b的模座5和汽缸1固定在连接板8上。汽缸1用螺栓固定在连接板8上,汽缸1和模座5之间用螺杆连接固定,夹模6 和模座5采用燕尾槽式连接;部件b的模座页固定在连接板8上;当汽缸1接受感应器的 信号推动模座5前进,夹模6上的两个定位销7导入相对的夹模6-1的定位销孔内,保证 了定位准确。夹模6根据料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更换。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拖板3的剖面呈梯形,与固定在底板4上的导板9相配合,并 为滑动连接;拖板3与汽缸1-1通过螺杆连接。所述的底板4固定在机身上。连接板8用螺母固定在拖板3上,当夹模6夹住料后,汽缸1-1接受信号推动拖 板3在导板9内向前滑进;切除一段料后,夹模6松开,汽缸1-1归位,汽缸1再次接受 信号推动模座5前进,夹紧料,汽缸1-1推动拖板3前进。其中拖板3用螺母固定在底 座4上,底座4固定在机身上。[0033]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 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 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下料机的夹紧装置,包括两个汽缸(1)和(1-1)、夹紧模具(2)、拖板(3)和 底板(4),其特征在于汽缸(1)和夹紧模具(2)通过螺杆连接;夹紧模具(2)通过螺栓 固定在拖板(3)上;拖板(3)与底板(4)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模具(2)分为 两个相同的部件(a)和部件(b),部件(a)的模座(5) —面上设有螺纹孔;另一面设为燕 尾槽形状,与燕尾槽相配合连接的为夹模(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部件(a)的夹模 (6)上设有两个定位销(7);部件(b)的夹模(6-1)上设有与定位销(7)相配合的定位销 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部件(b)的模座 (5)和汽缸(1)固定在连接板(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板(3)的剖面呈 梯形,与固定在底板(4)上的导板(9)相配合,并为滑动连接;拖板(3)与汽缸(1-1)通 过螺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4)固定在机 身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料机的夹紧装置,包括两个汽缸1和1-1、夹紧模具2、拖板3和底板4,其特征在于汽缸1和夹紧模具2通过螺杆连接;夹紧模具2通过螺栓固定在拖板3上;拖板3与底板4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下料机下料时无需手动抓住料和供料,由夹紧装置自动夹紧料和供料,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所下的料的精度和人员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23D59/00GK201792209SQ20102014038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2日
发明者陈进兴 申请人:芜湖精艺金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