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送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436101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装配等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又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一个工序由有若干个工步组成。加工需要的机械由数显铣床、数显成型磨床、数显车床、电火花机、万能磨床、加工中心、外圆磨床、内圆磨床、精密车床等,可进行精密零件的车、铣、刨、磨等加工,此类机械擅长精密零件的车、铣、刨、磨等加工,可以加工各种不规则形状零件,加工精度高。在工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工件从托架上取出再送入料箱。目前,这样的实现都是依靠机械爪来实现的,机械爪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要实现机械爪在三维方向上运动,这又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和难度。目前,市场上没有结构巧妙的自动送料装置来实现工件从托架上取出再送入料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送料装置,自动实现工件从托架上取出再送入料箱,结构合理,成本低,可靠性好。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送料装置,它包括支承支座、驱动气缸、连接板、真空吸头、顶杆、可动料槽、扭簧、固定料槽、料箱、托架、工件、底座、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单向止回阀、气源、上行程开关、下行程开关,所述驱动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固定在支承支座上,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和连接板连接,所述真空吸头安装在连接板的下端,所述顶杆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支承支座上,所述顶杆还和连接板相固结,所述顶杆的上端设置有凸台,所述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设置在顶杆的一侧,所述上行程开关位于下行程开关的上方,所述可动料槽的左端铰接在支承支座上,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固定料槽倾斜固定在可动料槽的一侧,所述料箱设置于底座上,并且位于固定料槽的下端,所述托架也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工件安装在托架上,所述驱动气缸的缸体上设置有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都连接第一换向阀,所述真空吸头连接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还连接于第一减压阀的一端,所述第二换向阀还连接于第二减压阀的一端,所述第一减压阀的另一端和第二减压阀的另一端连接单向止回阀的一端,所述单向止回阀的另一端连接于气源。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和支承支座之间设置有滑动导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向阀为二位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为二位三通换向阀。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吸头为硅橡胶真空吸头。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真空吸头向下运动,同时在连接板的带动下顶杆也同步向下运动,顶杆推动可动料槽绕其支点顺时针摆动,可让出活塞杆下降的通路;在驱动气缸行程的下端点,安装在连接板下端的真空吸头将工件吸附,同时顶杆上的凸台触动下行程开关,触发第一换向阀进行换向,活塞杆开始向上运动,可动料槽则在扭簧的作用下逆时针摆动复位,待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后,顶杆上的凸台触发上行程开关,上行程开关控制第二换向阀换向,真空吸头和大气接通,工件落入可动料槽,并经过固定料槽滑入料箱。顶杆和支承支座之间设置有滑动导套,减少了顶杆和支承支座之间的磨损,大大延长了顶杆的使用寿命。真空吸头为硅橡胶真空吸头,有利于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吸取,使用寿命长。本发明自动实现工件从托架上取出再送入料箱,结构合理,成本低,可靠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承支座,2.驱动气缸,3.连接板,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