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982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聚酰亚胺薄膜是聚酰亚胺最早的商品之一,用于电机的槽绝缘及电缆绕包材料,并在上述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而聚酰亚胺薄膜制备前期是通过醋酸酐和DMF通过一定的配比混合,然后与聚酰胺酸溶液以100:30-100:40的质量比混合,在0℃以下的环境中搅拌均匀,用涂布器将制备的材料涂布在离型膜上涂膜,先后放入120℃和300℃烘箱中,脱水固化后得到聚酰亚胺薄膜,因此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也是其制备中非常关键的辅助装置;现有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工作效率非常低,而且其经常受到外界温度热传递干扰而出现聚酰胺酸溶液不符合要求的状况,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可靠性和工作效率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包括底板、左支柱、左连接柱、旋转控制电机、主动轮、左从动轮、放置轮、右支柱、右从动轮、左支撑柱、右支撑柱和放置箱,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旋转控制电机和左从动轮安装在左支柱的前侧面上,主动轮位于旋转控制电机的前侧输出端,并且主动轮位于左从动轮的下方,所述左连接柱底端与左支柱顶端连接,放置轮安装在左连接柱的前侧面上,右从动轮安装在右支柱的前侧面上,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底端均与底板顶端连接,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顶端分别与放置箱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箱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还包括输出管、连通软管、喷头、左翅片、右翅片、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螺纹管、左螺纹杆、右螺纹管和右螺纹杆,所述连通软管的输入端与出料管的输出端连通,输出管安装在连通软管的输出端,喷头安装在输出管的输出端,左翅片和右翅片分别安装在输出管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顶端均与放置箱底端连接,左连接板底端设置有左放置槽,并在左放置槽内设置有左滚珠轴承,所述左螺纹管顶端插入至左滚珠轴承内,左螺纹杆顶端插入并螺装至左螺纹管底端内部,左螺纹杆底端与左翅片顶端连接,右连接板底端设置有右放置槽,并在右放置槽内设置有右滚珠轴承,所述右螺纹管顶端插入至右滚珠轴承内,右螺纹杆顶端插入并螺装至右螺纹管底端内部,右螺纹杆底端与右翅片顶端连接;还包括制冷箱和制冷机组,所述制冷箱的内部设置有制冷腔,制冷箱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制冷机组位于制冷腔内,并且所述制冷箱底端与放置箱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所述放置箱右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并在观察孔处设置有透明挡板,所述观察孔与放置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还包括把手、转轴、带动轴、刷毛、左密封圈和右密封圈,所述把手和右密封圈均位于放置箱的外部,所述带动轴、刷毛和左密封圈均位于放置腔内,并且左密封圈和右密封圈分别安装在透明挡板的左侧和右侧壁上,所述转轴的右端与把手连接,转轴的左端依次穿过右密封圈、透明挡板和左密封圈并伸入至放置腔内与带动轴连接,所述刷毛安装在所述带动轴上,并且所述刷毛贴紧所述透明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还包括四组支腿和四组滚轮,所述四组支腿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滚轮分别安装在四组支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还包括四组左侧板、四组右侧板、四组下侧板、四组限位板和四组连接弹簧,所述四组左侧板和四组右侧板顶端均与底板底端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底端分别与下侧板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下侧板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支腿的顶端穿过所述通孔与限位板底端连接,四组连接弹簧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连接弹簧底端与限位板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还包括纵向调节装置和放置台,所述纵向调节装置底端与底板顶端连接,放置台安装在纵向调节装置的顶部输出端,放置台顶端设置有传动辊槽,并在传动辊槽内设置有多组传动辊。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所述纵向调节装置包括电动缸和伸缩杆,所述电动缸底端与底板顶端连接,伸缩杆安装在电动缸的顶部输出端,放置台安装在伸缩杆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还包括左插柱、左插管、左缓冲弹簧、右插柱、右插管和右缓冲弹簧,所述左插柱和右插柱顶端分别与放置台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左插管和右插管底端均与底板顶端连接,左缓冲弹簧位于左插管内,右缓冲弹簧位于右插管内,左插柱底端插入至左插管内并与左缓冲弹簧顶端接触,右插柱底端插入至右插管内并与右缓冲弹簧顶端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放置轮进行离型膜卷的放置,并将离型膜一头放置在左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离型膜向右运动并绕过右从动轮,通过喷头喷出聚酰亚胺至离型膜上即可,而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的旋转可进行喷头的纵向调节,从而调节适应不同宽度和高度的离型膜,通过制冷箱的设计将制冷液放入至制冷腔内,通过热传递效应将放置腔内的聚酰亚胺液进行保温,提高使用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放置台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包括底板1、左支柱2、左连接柱3、旋转控制电机4、主动轮5、左从动轮6、放置轮7、右支柱8、右从动轮9、左支撑柱10、右支撑柱和放置箱11,左支柱和右支柱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旋转控制电机和左从动轮安装在左支柱的前侧面上,主动轮位于旋转控制电机的前侧输出端,并且主动轮位于左从动轮的下方,左连接柱底端与左支柱顶端连接,放置轮安装在左连接柱的前侧面上,右从动轮安装在右支柱的前侧面上,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底端均与底板顶端连接,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顶端分别与放置箱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放置箱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箱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12和出料管13;还包括输出管14、连通软管15、喷头16、左翅片、右翅片17、左连接板、右连接板18、左螺纹管、左螺纹杆、右螺纹管19和右螺纹杆20,连通软管的输入端与出料管的输出端连通,输出管安装在连通软管的输出端,喷头安装在输出管的输出端,左翅片和右翅片分别安装在输出管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顶端均与放置箱底端连接,左连接板底端设置有左放置槽,并在左放置槽内设置有左滚珠轴承21,左螺纹管顶端插入至左滚珠轴承内,左螺纹杆顶端插入并螺装至左螺纹管底端内部,左螺纹杆底端与左翅片顶端连接,右连接板底端设置有右放置槽,并在右放置槽内设置有右滚珠轴承,右螺纹管顶端插入至右滚珠轴承内,右螺纹杆顶端插入并螺装至右螺纹管底端内部,右螺纹杆底端与右翅片顶端连接;还包括制冷箱22和制冷机组23,制冷箱的内部设置有制冷腔,制冷箱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24,制冷机组位于制冷腔内,并且制冷箱底端与放置箱顶端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放置轮进行离型膜卷的放置,并将离型膜一头放置在左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离型膜向右运动并绕过右从动轮,通过喷头喷出聚酰亚胺至离型膜上即可,而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的旋转可进行喷头的纵向调节,从而调节适应不同宽度和高度的离型膜,通过制冷箱的设计将制冷液放入至制冷腔内,通过热传递效应将放置腔内的聚酰亚胺液进行保温,提高使用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放置箱右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并在观察孔处设置有透明挡板25,观察孔与放置腔相通;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对放置腔内进行观察,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还包括把手26、转轴27、带动轴28、刷毛29、左密封圈30和右密封圈,把手和右密封圈均位于放置箱的外部,带动轴、刷毛和左密封圈均位于放置腔内,并且左密封圈和右密封圈分别安装在透明挡板的左侧和右侧壁上,转轴的右端与把手连接,转轴的左端依次穿过右密封圈、透明挡板和左密封圈并伸入至放置腔内与带动轴连接,刷毛安装在带动轴上,并且刷毛贴紧透明挡板;可在透明挡板脏污时通过把手带动刷毛对其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还包括四组支腿31和四组滚轮32,四组支腿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滚轮分别安装在四组支腿的下方;方便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还包括四组左侧板33、四组右侧板、四组下侧板34、四组限位板35和四组连接弹簧36,四组左侧板和四组右侧板顶端均与底板底端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底端分别与下侧板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下侧板中部设置有通孔,支腿的顶端穿过通孔与限位板底端连接,四组连接弹簧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连接弹簧底端与限位板顶端连接;可在滚轮碰撞到硬物产生颠簸时通过连接弹簧进行缓冲,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还包括纵向调节装置和放置台37,纵向调节装置底端与底板顶端连接,放置台安装在纵向调节装置的顶部输出端,放置台顶端设置有传动辊槽,并在传动辊槽内设置有多组传动辊38;方便放置台上离型膜的高度调节,提高适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纵向调节装置包括电动缸39和伸缩杆40,电动缸底端与底板顶端连接,伸缩杆安装在电动缸的顶部输出端,放置台安装在伸缩杆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用涂布机,还包括左插柱41、左插管42、左缓冲弹簧、右插柱、右插管和右缓冲弹簧43,左插柱和右插柱顶端分别与放置台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左插管和右插管底端均与底板顶端连接,左缓冲弹簧位于左插管内,右缓冲弹簧位于右插管内,左插柱底端插入至左插管内并与左缓冲弹簧顶端接触,右插柱底端插入至右插管内并与右缓冲弹簧顶端接触;可达到更好的整体支撑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