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6924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包括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进气歧管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其功能在于保证发动机均匀进气和正常运转。目前,发动机尤其是增压汽油发动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进气歧管的体积也越来越小;而为了降低油耗并使尾气达到排放要求,进气歧管上布置的电子器件、管路及接头越来越多,合理布置这些电子部件和接头越发困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100的结构示意图,该发动机进气歧管100包括稳压腔11、曲轴箱进气接头12、碳罐进气接头13、出气管14和电子节气门16,稳压腔11上设置有空气进气口(图未示)、曲轴箱进气接头12、碳罐进气接头13和出气管14,电子节气门16设置在稳压腔11下部。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曲轴箱(图未示)中的废气和冷凝水从曲轴箱进气接头12进入稳压腔11,碳罐(图未示)中的燃油蒸汽从碳罐进气接头13进入稳压腔11,新鲜空气从空气进气口进入稳压腔11,曲轴箱废气、燃油蒸汽、新鲜空气混合后从各个出气管14分别进入发动机的各个气缸(图未示)。

现有技术中,曲轴箱进气接头12及碳罐进气接头13都布置在稳压腔11上,而稳压腔11由于布置空间较小容积较小,导致曲轴箱废气、燃油蒸汽和新鲜空气在稳压腔中未能混合均匀便进入发动机缸燃烧,导致性能、经济型、排放及NVH较差;另一方面,从曲轴箱流入稳压腔中的冷凝水会流入稳压腔下部的电子节气门16,使电子节气门16存在冻结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该发动机进气歧管可以使进入其中的曲轴箱废气、燃油蒸汽、新鲜空气混合均匀,并避免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冷凝水流入电子节气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发动机进气歧管内设有稳压腔和与该稳压腔邻近设置的附腔,稳压腔和附腔相互连通,稳压腔连接出气管,出气管连接发动机气缸,附腔连接曲轴箱通风管接头和碳罐电磁阀管接头,稳压腔和附腔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孔,稳压腔和附腔通过至少一个连通孔相互连通。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多个连通孔的最低点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稳压腔上还连接有空气进气口,空气进气口上连接有电子节气门,电子节气门的位置与多个连通孔中最低点位置最高的连通孔相对应。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多个连通孔包括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和第三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位于第一连通孔与第三连通孔之间,且第二连通孔位于附腔的中部位置,第二连通孔的最低点位置最高,电子节气门的位置与第二连通孔相对应。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三连通孔的最低点位置最低,第一连通孔的最低点位置介于第一连通孔与第三连通孔之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三连通孔的最低点位置位于隔板的底端。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稳压腔内设置有横膈,横膈对应位于第二连通孔与第三连通孔之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稳压腔设置于附腔和出气管之间,曲轴箱通风管接头和碳罐电磁阀管接头分设于附腔的两端。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曲轴箱通风管接头和碳罐电磁阀管接头的延伸方向与附腔的长度方向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发动机进气歧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增设有附腔,增大了废气和燃油蒸汽用于混合的空间,使其混合更加均匀充分,保证发动机曲轴箱中的废气及汽油管路中的燃油蒸汽较均匀的进入每个缸燃烧,保证了每个缸的燃烧均匀性,并能够避免曲轴箱管路中的冷凝水流入电子节气门中,造成电子节气门结冰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发动机进气歧管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照图2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200(以下简称“进气歧管200”),该进气歧管200内设有稳压腔20和与稳压腔20邻近设置的附腔40,稳压腔20与附腔40连通。具体地,稳压腔20和附腔40之间设有隔板60,隔板60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61、63、65(图中示意有三个连通孔61、63、65),稳压腔20和附腔40通过连通孔61、63、65相互连通。其中,稳压腔20上连接有出气管27,稳压腔20通过出气管27与发动机气缸(图未示)相连通,出气管27和气缸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一出气管27对应连接一个气缸(图中示意有三个出气管27和三个气缸);稳压腔20上还连接有空气进气口23,稳压腔20通过空气进气口23与大气连通;附腔40上连接有曲轴箱通风管接头41和碳罐电磁阀管接头43,曲轴箱通风管接头41通过管路与曲轴箱(图未示)连通,碳罐电磁阀管接头43通过管路与碳罐(图未示)连通。

本实施例中,附腔40设置于稳压腔20上方,出气管27设置于稳压腔20下方,从而稳压腔20设置于附腔40和出气管27之间,曲轴箱通风管接头41设置于附腔40的一端,碳罐电磁阀管接头43设置于附腔40的另一端,即曲轴箱通风管接头41和碳罐电磁阀管接头43分设于附腔40的两端。曲轴箱通风管接头41和碳罐电磁阀管接头43的延伸方向与附腔40的长度方向平行。空气进气口23设置于稳压腔20的侧向,空气进气口23上连接有电子节气门25,电子节气门25通过螺栓装配在空气进气口23处,电子节气门25用于控制空气进气量。

曲轴箱中的废气及冷凝水经由管路和曲轴箱通风管接头41进入附腔40中,碳罐中的燃油蒸汽经由管路和碳罐电磁阀管接头43也进入附腔40中,废气和燃油蒸汽在附腔40中混合均匀后通过设置在隔板60上的连通孔61、63、65进入稳压腔20中。新鲜空气从空气进气口23中进入稳压腔20中,从附腔40中进入稳压腔20的废气和燃油蒸汽混合气再与从空气进气口23进入稳压腔20的新鲜空气进一步混合均匀,之后从各个出气管27中进入气缸中燃烧。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气歧管200在稳压腔20基础上,增设附腔40,附腔40与稳压腔20邻近设置且相互连通,从而增大了废气、燃油蒸汽及新鲜空气混合的空间,能够保证废气和燃油蒸汽较均匀的进入每个气缸燃烧,保证了每个气缸的燃烧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连通稳压腔20和附腔40的连通孔61、63、65呈阶梯状分布,即各个连通孔61、63、65的最低点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隔板60上设置有三个连通孔61、63、65,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连通孔61、第二连通孔63和第三连通孔65,第二连通孔63位于第一连通孔61与第三连通孔65之间,且第二连通孔63大致位于附腔40的中部位置。其中,第二连通孔63的最低点位置最高,第三连通孔65的最低点位置最低,第一连通孔61的最低点位置介于二者之间。优选的,第三连通孔63的最低点位置位于隔板60的底端。

连通孔61、63、65设计成呈阶梯状分布的目的在于引导冷凝水的流动,当曲轴箱中的冷凝水经由管路和曲轴箱通风管接头41进入附腔40中之后,冷凝水可以从最低点位置最低的第三连通孔65流入对应的气缸中燃烧,避免冷凝水流向电子节气门25使其结冰失效,从而保护电子节气门25。本实施例中,电子节气门25设置于稳压腔20的中间位置且与第二连通孔63的位置相对应。换言之,电子节气门25的位置与最低点位置最高的第二连通孔63相对应,冷凝水可以从位置最低的第三连通孔65流入与第三连通孔65位置对应的气缸中燃烧,避免冷凝水从第二连通孔63流向设置于空气进气口23处的电子节气门25。

本实施例中,进入附腔40的废气与燃油蒸汽在附腔40中混合之后,再通过三个连通孔61、63、65进入稳压腔20中,进而均匀的进入各个气缸内燃烧。进入附腔40的冷凝水则通过最低点位置最低的第三连通孔65流入与第三连通孔65位置对应的气缸中燃烧;当冷凝水较多时,多余冷凝水则通过第一连通孔61从附腔40流入与第一连通孔61位置对应的气缸中燃烧,而电子节气门25的位置与第二连通孔63对应,但是第二连通孔63的最低点位置最高,可以有效避免冷凝水流向电子节气门25。优选的,稳压腔20内部设置有横膈21,横膈21对应位于第二连通孔63与第三连通孔65之间并阻挡从第三连通孔65进入稳压腔20的冷凝水流向电子节气门25,使冷凝水直接流入与第三连通孔65位置对应的气缸中燃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上述发动机进气歧管2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200,在稳压腔20基础上增设有附腔40,附腔40与稳压腔20邻近设置且相互连通,从而增大了废气和燃油蒸汽进行混合的空间,使其混合更加均匀充分,保证发动机曲轴箱中的废气及汽油管路中的燃油蒸汽较均匀的进入每个气缸燃烧,保证了每个气缸的燃烧均匀性,而且连通附腔40和稳压腔20之间的连通孔61、63、65可以定向引导冷凝水从特定路径流入发动机气缸中燃烧,避免曲轴箱管路中的冷凝水流入电子节气门25中,造成电子节气门25结冰失效。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