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荞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2833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荞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荞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荞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麦俗称苦荞,又名野荞麦,别名荞叶七、野兰荞、万年荞,属寥科双子叶植物。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证实苦荞麦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尿糖、防便秘等功效,被权威专家称为“三降食品”和“21世纪人类的健康食品”。苦荞麦集七大营养素(生物类黄酮、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淀粉、维生素、纤维素、月旨肪、蛋白质)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却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它不属禾本科,而属寥科,与人们所熟悉的“何首乌、大黄”等是亲兄弟,·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优秀粮药兼用粮种,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被国际营养协会称为“天然黄金搭档”。然而,苦荞麦味苦,直接食用难以下咽,通常是将苦荞麦经过一定的方法去除其苦味后再食用。目前,也有使用苦荞麦制备茶的技术,但一般都是使用单一的脱壳后的苦荞米颗粒制备而成,这种茶具有较好的苦荞香味和汤色,但由于只是采用苦荞米而丢弃了营养丰富的麸皮,使得苦荞麦中所含的大量的营养成分没有得到利用;另外一种苦荞麦茶是使用单一的苦荞麦麸皮制备而成,这种茶含有麸皮中的大部分营养,含有丰富的黄酮芦丁等营养物质,但口感却较差,作为一种时常饮用的饮品却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苦荞麦茶营养不足或者口感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以苦荞麦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的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金荞茶营养丰富、全面,具有浓厚的荞香和茶叶的香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苦荞麦,浸泡后蒸熟,焙炒至水份含量3 5%,脱壳,得苦荞米颗粒A;
(2)取苦荞麦,脱壳后粉碎,分离获得苦荞麦麸皮粉,加入茶叶或药材粉末,混匀,制粒,烘烤,得颗粒B备用;
(3)取苦荞麦颗粒A和颗粒B,混匀,即得金荞茶。进一步的,上述制备方法为
(1)取苦荞麦,浸泡至苦荞麦增重25 35%,蒸熟,预干燥,焙炒至水份含量3 5%,脱壳,得苦荞米颗粒A ;
(2)取苦荞麦,脱壳后粉碎,分离获得苦荞麦麸皮粉,加入茶叶或药材粉末,混匀,制粒,在120 130°C烘烤,得颗粒B备用;
(3)取苦荞麦颗粒A和颗粒B,混匀,即得金荞茶。
具体的,按照重量份计算,步骤(2)中所述颗粒B是由苦荞麦麸皮粉20 40份和茶叶或药材粉末20 40份制备而成,优选的,该颗粒B是由苦荞麦麸皮粉30份和茶叶或药材粉末30份制备而成。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计算,步骤(3)中苦荞米颗粒A和颗粒B的重量份比例为60 80:20 40,优选比例为70:30。前述苦荞麦制备方法的步骤(I)中,所述浸泡是将苦荞麦在热水中浸泡3 5小时,当环境温度在10°c以下时热水温度为65 75°C,当环境温度在10 20°C时热水温度为55 65°C,当环境温度在20°C以上时热水温度为45 55°C。所述蒸熟是将浸泡后的苦荞麦在蒸汽温度为100 110°C条件下蒸煮10 15min。所述预干燥是将蒸熟后的苦荞麦在蒸汽温度为110 130°C的干燥机中干燥25 35min。所述焙炒是将干燥后的苦荞麦用平底锅焙炒,用大火炒至锅内无热蒸汽时改用中火,待苦荞麦外壳开始焦化时改用小火炒至水份含量为3 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苦荞麦为原料,经工艺处理,去除了苦荞麦的苦味,含有丰富的营养,特别是金荞茶中还含有苦荞麦麸皮,使得金荞茶的营养更加全面,而在金荞茶中加入药材粉末使得金荞茶更具保健功能,在金荞茶中加入茶叶粉末,使得金荞茶在具有浓郁荞香的同时具有了茶叶的风味,更加适合爱茶人士作为常用饮品饮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如下步骤制备金荞茶
(I)选择颗粒饱满、无杂质、无霉味的苦荞麦,用孔径2. 5mm的震荡筛进行筛选,取筛上物,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快速搅拌2分钟,沉淀I分钟,然后去除未沉淀的苦荞麦。将浮选、清洗好的苦荞麦倒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浸泡4小时,环境温度10°C以下时热水温度为70°C,环境温度10 20°C时热水温度为60°C,环境温度20°C以上时热水温度为50°C,要求颗粒平均增重30%左右。将浸泡后的苦荞麦用蒸饭器蒸煮,蒸汽温度为100 110°C条件下蒸煮10 15min,此时95%以上米粒无白芯、70%左右的苦荞麦外壳轻微开裂。将蒸熟后的苦荞麦置于蒸汽温度120°C的干燥机中干燥30 min,此时苦荞麦外壳干燥、颗粒内部发软。将预干燥后的苦荞麦用平底锅焙炒,先用大火炒至锅内无热蒸汽时改用中火,待苦荞麦外壳开始焦化时改用小火炒至水份含量为3 5%,要求内颗粒成棕色半透明状。焙炒好的苦荞麦用压面机轻微挤压,要求苦荞外壳完整、但米颗粒与外壳已分离、米颗粒尽量大。用上层孔径2. 5mm、下层孔径I. Omm的震荡筛进行筛分,使苦荞麦内颗粒与苦荞壳、小碎粒及粉末完全分离,然后对苦荞米颗粒进行净选,要求无杂质,冲泡汤不浑浊,所得苦荞米颗粒A备用。(2)取苦荞麦,脱壳后粉碎,分离获得苦荞麦麸皮粉,将30kg苦荞麦麸皮粉、30kg普鸾茶粉、60kg水用混合机混合30min,用孔径Φ 15mm的制粒机将混合的物料挤压成条状物,再用孔径4mm的振动筛将条状物料筛分成4mm以下的均匀条状颗粒,整粒、抛光,要求抛光至颗粒紧密、外表光亮,将颗粒置于烘箱中在125°C下烘烤,至水份为3% 5%,要求颗粒焦脆、沸水冲泡汤不浑浊、颗粒不散。再用上层孔径4_、下层孔径I. Omm的震荡筛进行筛分,去除粘连颗粒、大颗粒、碎粒及粉末,得含茶颗粒B。该步骤中的普洱茶也可以选择其它茶叶,还可以选择具有各种功能的中药材,比如金银花、决明子、葛花、杏仁等。(3)取70kg苦荞米颗粒、30kg含茶颗粒,充分混合,用颗粒分装机进行分装,即得
金荞茶。
所得金荞茶营养丰富、全面,在具有浓郁荞香的同时具有了茶叶的风味,更加适合爱茶人士作为常用饮品饮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取苦荞麦,浸泡后蒸熟,焙炒至水份含量3 5%,脱壳,得苦荞米颗粒A; (2)取苦荞麦,脱壳后粉碎,分离获得苦荞麦麸皮粉,加入茶叶或药材粉末,混匀,制粒,烘烤,得颗粒B备用; (3)取苦荞麦颗粒A和颗粒B,混匀,即得金荞茶。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取苦荞麦,浸泡至苦荞麦增重25 35%,蒸熟,预干燥,焙炒至水份含量3 5%,脱壳,得苦荞米颗粒A ; (2)取苦荞麦,脱壳后粉碎,分离获得苦荞麦麸皮粉,加入茶叶或药材粉末,混匀,制粒,在120 130°C烘烤,得颗粒B备用; (3)取苦荞麦颗粒A和颗粒B,混匀,即得金荞茶。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步骤(2)中所述颗粒B是由苦荞麦麸皮粉20 40份和茶叶或药材粉末20 40份制备而成。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B是由苦荞麦麸皮粉30份和茶叶或药材粉末30份制备而成。
5.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步骤(3)中苦荞米颗粒A和颗粒B的重量份比例为60 80:20 40。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苦荞麦颗粒A和颗粒B的重量份比例为70:30。
7.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将苦荞麦在热水中浸泡3 5小时,当环境温度在10°C以下时热水温度为65 75°C,当环境温度在10 20°C时热水温度为55 65°C,当环境温度在20°C以上时热水温度为45 55°C。
8.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蒸熟苦荞麦时,将浸泡后的苦荞麦在蒸汽温度为100 110°C条件下蒸煮10 15min。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预干燥是将蒸熟后的苦荞麦在蒸汽温度为Iio 13(TC的干燥机中干燥25 35min。
10.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金荞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干燥后的苦荞麦用平底锅焙炒,用大火炒至锅内无热蒸汽时改用中火,待苦荞麦外壳开始焦化时改用小火炒至水份含量为3 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荞茶的制备方法(1)取苦荞麦,浸泡后蒸熟,焙炒至水份含量3~5%,脱壳,得苦荞米颗粒A;(2)取苦荞麦,脱壳后粉碎,分离获得苦荞麦麸皮粉,加入茶叶或药材粉末,混匀,制粒,烘烤,得颗粒B备用;(3)取苦荞麦颗粒和含茶颗粒,混匀,即得金荞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苦荞麦为原料,经工艺处理,去除了苦荞麦的苦味,含有丰富的营养,特别是金荞茶中还含有苦荞麦麸皮,使得金荞茶的营养更加全面,而在金荞茶中加入药材粉末使得金荞茶更具保健功能,而在金荞茶中加入茶叶粉末,使得金荞茶在具有浓郁荞香的同时具有了茶叶的风味,更加适合爱茶人士作为常用饮品饮用。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948509SQ20111024845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毛奇远 申请人:贵阳高新英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