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为底物,在同一个反应体系,利用生物催化剂,通过两步催化反应,在水相缓冲液中反应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过程中不需对中间产物(S)-4-氯-3-羟基丁酸乙酯提取纯化。本发明反应步骤简单、成本较低、减少了有机溶剂和剧毒品的使用量,是一种绿色生产方法。
【专利说明】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步生物催化耦联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药物大类,它对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限速酶3-羟基-3-甲基辅酶A (HMG-CoA)还原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和罗素伐他汀(Rosuvastatin),前者是世界上首款销售额突破百亿美金的药物,而后者则是迄今为止降脂效果最好的他汀类药物,又被成为“超级他汀”。最近又有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除了是最有效的降低胆固醇的药物,而且对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各种疾病都有显著疗效,如果进一步开发新适应症,他汀类药物无疑将会有更大的的临床应用范围。作为他汀类药物的关键手性中间体的(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市场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0003](R) -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可以通过化学法或生物法加以制备。目前国内主要通过化学法生产,化学法的反应条件苛刻,成本高,纯度低,污染尤其严重,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相比较而言,生物法的反应条件温和,更加实用和环保。目前研究主要是利用(S)-4-氯-3-羟基丁酸乙酯为底物,在卤醇脱卤酶的作用下脱卤加氰基得到(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国内专利CN 101760468公开了利用突变到的卤醇脱卤酶催化生产(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但酶活较低,催化效率低,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国内专利CN 103014082公开制备(R) _4_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中,添加冻干酶粉,在水相体系中通过补加20%稀硫酸和30%的NaCN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pH,催化剂的成本较高,无法进行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而且补入的NaCN溶液严重过量,NaCN是剧毒品,给后提取和操作环境安全隐患,不利于绿色环保的要求。
[0004]同时,由于所用底物(S)-4-氯-3-羟基丁酸乙酯也是由生物法获得,一般是先提取得到纯品的(S)-4-氯-3-羟基丁酸乙酯,再进行下一步反应,目前也尚无不经纯化中间产物(S)-4-氯-3-羟基丁酸乙酯,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步法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该方法反应步骤简单、成本较低、减少了有机溶剂和剧毒品的使用量,是一种绿色生产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两步催化制备(R)_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为底物,在同一个反应体系,利用生物催化剂,通过两步催化反应,在水相缓冲液中反应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过程中不需对中间产物(S) -4-氯-3-羟基丁酸乙酯提取纯化。
[0007]所述的两步催化反应为,第一步,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在含有重组酮还原酶KREDl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的催化下生成(S)-4-氯-3-羟基丁酸乙酯,第二步
(S)-4-氯-3-羟基丁酸乙酯在含有卤醇脱卤酶HHDH的大肠杆菌的催化下生成(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整个过程在同一个水相体系中进行,第一步反应结束后不需对中间产物(S) -4-氯-3-羟基丁酸乙酯提取纯化直接进行第二步反应。
[0008]所述的含有重组酮还原酶KREDl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有酮还原酶KREDl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38°C下,摇床180-220rpm振荡培养4?8小时,将培养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38°C下,摇床180-220rpm振荡培养,培养至0D_值达到0.8?1.2时,加入诱导剂异丙基-β -D-硫代半乳糖苷(IPTG)至终浓度ImM,于22?32°C下继续培养16?20小时,4°C下离心收集菌体,加入生理盐水清洗菌体2遍,再次离心收集菌体即得含有重组酮还原酶KREDl的大肠杆菌全细胞。
[0009]所述的含有卤醇脱卤酶HHDH的大肠杆菌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有卤醇脱卤酶HHDH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38°C下,摇床180-220rpm振荡培养4?8小时,将培养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38°C下,摇床180-220rpm振荡培养,培养至0D600值达到0.8?1.2时,加入诱导剂异丙基-β -D-硫代半乳糖苷(IPTG)至终浓度ImM,于22?32°C下继续培养16?20小时,4°C下离心收集菌体,加入生理盐水清洗菌体2遍,再次离心收集菌体,用2?8倍体积的三乙醇胺缓冲液(2mM,pH7.0)悬浮细胞,细胞悬浮液置于冰浴中超声波破碎10-30分钟,4°C下15000g离心30min,上清液即得卤醇脱卤酶HHDH液。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步反应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底物COBE的浓度总体为10%?30% (w/v),包括后续分批加入的;重组酮还原酶KREDl的大肠杆菌细胞的用量为底物质量的0.5%?8.0% (w/w),异丙醇的浓度为3%?15% (w/v),所述不对称还原反应在pH为
6.0?8.0的50mM的水相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反应体系的温度为30°C。根据一个优选方面,反应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底物COBE的浓度为20%?25% (w/v),反应中无需添加辅酶因子。
[0011]进一步地,在第一步反应体系中加入的Ca2+、Mg2+等二价金属离子,浓度为0.5-20mM,不仅可以增加大肠杆菌细胞的通透性,而且这些离子还是酮还原酶KREDl的增强剂。其中更优选Ca2+,根据一个具体方面,所述的反应体系中所用的为CaCl2。
[0012]进一步地,第一步反应结束后,加入pH 7.0的30%氰化钠磷酸溶液,然后在真空度
0.05 MPa的条件下把温度升至50°C后保持lOmin,加入卤醇脱卤酶HHDH液开始第二步反应。其中pH 7.0的30%氰化钠磷酸溶液是通过往30%氰化钠加磷酸调节pH至7.0。
[0013]进一步地,第二步反应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加入NaCN的终浓度为2%?6% (w/V),卤醇脱卤酶HHDH液的用量为反应总体积的0.5 %?4.0 % (w/v),反应体系的温度为45 ?50°C。
[0014]进一步地,第二步反应过程中用30%的NaCN溶液控制体系的pH至6.8?7.3。
[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方面,所述制备方法的实施过程如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配制好的水相缓冲液,然后依次加入底物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异丙醇、CaCl2、重组酮还原酶KREDl的大肠杆菌全细胞,于温度25°C?40°C下搅拌反应,利用气相色谱方法(GC)检测反应进程,至转化率达到80%?100%,分批加入底物COBE。继续进行反应,至反应转化率达到95%?100%时结束反应,加入pH 7.0的30%氰化钠磷酸溶液,然后在真空度0.05MPa的条件下把温度升至50°C后保持lOmin,加入卤醇脱卤酶HHDH液开始第二步反应,反应过程中用30%的NaCN溶液控制体系的pH至6.8?7.3。利用气相色谱方法(GC)检测反应进程,至反应转化率达到95%?100%时结束反应,加入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合并有机相并蒸发脱去溶剂,即得(R) -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
[0016]进一步地,底物COBE根据反应情况分I?3批加入,每次加入的浓度200?800mM。可有效避免高浓度的底物COBE影响其转化率和产物的立体选择性。
[0017]根据本发明,所用的底物COBE及其它使用到的原料均可商购获得。此外,本发明中所述的卤醇脱卤酶HHDH基因已公知,可通过市售途径获得,,所述的酮还原酶KREDl基因序列及其制备方法参见本公司申请号为201310345823.3的发明专利。它人在实施本发明方法时可以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或购买。
[0018]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本发明方法通过两步催化反应,采用特定的重组酮还原酶KREDl和卤醇脱卤酶,解决了传统生物法中催化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由于第二步反应开始前通过磷酸调节pH,使整个反应体系具备一定的PH缓冲能力,减少了 NaCN的加入量。该方法反应,无需提出中间体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无需添加有机溶剂和还原性辅因子、条件温和、反应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特别是,两步反应共用同一个反应体系,节省物料提取溶剂和动力能源的消耗,有效地节省了成本,具有十分广阔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两步法催化制备(R)_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1]实施例1含有酮还原酶KREDl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的制备方法
从转化平板将含有酮还原酶KREDl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7°C下,摇床200rpm振荡培养7小时,将培养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7°C下,摇床200rpm振荡培养,培养至0D_值达到
1.0时,加入诱导剂异丙基-β -D-硫代半乳糖苷至终浓度ImM,于28°C下继续培养20小时,4°C下离心收集菌体,加入生理盐水清洗菌体2遍,再次离心收集菌体即得含有重组酮还原酶KREDl的大肠杆菌全细胞。
[0022]实施例2
从转化平板将含有酮还原酶KREDl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C下,摇床180rpm振荡培养8小时,将培养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C下,摇床180rpm振荡培养,培养至0D_值达到
0.8时,加入诱导剂异丙基-β -D-硫代半乳糖苷至终浓度ImM,于22°C下继续培养20小时,4°C下离心收集菌体,加入生理盐水清洗菌体2遍,再次离心收集菌体即得含有重组酮还原酶KREDl的大肠杆菌全细胞。
[0023]实施例3
从转化平板将含有酮还原酶KREDl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8°C下,摇床220rpm振荡培养4小时,将培养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8°C下,摇床220rpm振荡培养,培养至0D_值达到
1.2时,加入诱导剂异丙基-β -D-硫代半乳糖苷至终浓度ImM,于32°C下继续培养16小时,4°C下离心收集菌体,加入生理盐水清洗菌体2遍,再次离心收集菌体即得含有重组酮还原酶KREDl的大肠杆菌全细胞。
[0024]实施例4含有卤醇脱卤酶HHDH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的制备方法
将含有卤醇脱卤酶HHDH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7°C下,摇床200rpm振荡培养7小时,将培养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7°C下,摇床200rpm振荡培养,培养至0D_值达到1.0时,加入诱导剂异丙基-β -D-硫代半乳糖苷(IPTG)至终浓度ImM,于28°C下继续培养20小时,4°C下离心收集菌体,加入生理盐水清洗菌体2遍,再次离心收集菌体,用3倍体积的三乙醇胺缓冲液(2mM,pH7.0)悬浮细胞。细胞悬浮液置于冰浴中超声波破碎10分钟。4°C下15000g离心30min,上清液即得卤醇脱卤酶HHDH液。
[0025]实施例5
将含有卤醇脱卤酶HHDH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C下,摇床180rpm振荡培养8小时,将培养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C下,摇床180rpm振荡培养,培养至0D_值达到0.8时,加入诱导剂异丙基-β -D-硫代半乳糖苷(IPTG)至终浓度ImM,于22°C下继续培养20小时,4°C下离心收集菌体,加入生理盐水清洗菌体2遍,再次离心收集菌体,用2倍体积的三乙醇胺缓冲液(2mM,pH7.0)悬浮细胞。细胞悬浮液置于冰浴中超声波破碎30分钟。4°C下15000g离心30min,上清液即得卤醇脱卤酶HHDH液。
[0026]实施例6
将含有卤醇脱卤酶HHDH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8°C下,摇床220rpm振荡培养4小时,将培养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8°C下,摇床220rpm振荡培养,培养至0D_值达到1.2时,加入诱导剂异丙基-β -D-硫代半乳糖苷(IPTG)至终浓度ImM,于32°C下继续培养16小时,4°C下离心收集菌体,加入生理盐水清洗菌体2遍,再次离心收集菌体,用8倍体积的三乙醇胺缓冲液(2mM,pH7.0)悬浮细胞。细胞悬浮液置于冰浴中超声波破碎10分钟。4°C下15000g离心30min,上清液即得卤醇脱卤酶HHDH液。
[0027]实施例7
在10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0.28g KH2PO4,0.31g K2HPO4.3H20,32mL去离子水,形成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然后依次加入5.0g异丙醇,6.5g底物COBE, 1.0g实施例1制备的重组酮还原酶KREDl的大肠杆菌细胞,0.028g无水CaCl2, 30 °C下磁力搅拌开始计时反应,4h取样,GC分析监测转化率98.5%,再加入6.5g底物COBE继续反应,1h取样,GC分析监测转化率99.2%,加入pH 7.0的30%氰化钠磷酸溶液10.0ml,然后在真空度0.05 MPa的条件下把温度升至50°C后保持lOmin,加入实施例2制备的卤醇脱卤酶HHDH液1.2g开始第二步反应,反应过程中用30%的NaCN溶液控制体系的pH至7.0。GC分析监测反应进程,反应18h取样,转化率98.2%,结束反应,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多次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并蒸发脱去溶剂,即得(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10.6g,产物的纯度为98.7%,光学ee为99.8%。其中产物的具体分析条件为:色谱柱为0.3mm毛细管柱30m(DIKMA),FID检测器。色谱柱温度208 °C,气化和检测温度均为230 °C,载气流量20-30ml/min,进样量0.3-0.5 μ L,载气为N2。产物ee值的分析条件为:色谱柱为CP-Chirasil-DEX CB手性毛细管柱,其余条件同上。
[0028] 实施例8
在1L的反应器中依次加入28g KH2PO4, 31g K2HPO4.3H20, 3.2L去离子水,形成pH为
7.0的磷酸盐缓冲液,然后依次加入500g异丙醇,630g底物COBE,IlOg实施例1制备的重组酮还原酶KREDl的大肠杆菌细胞,2.8g无水CaCl2, 30 °C下磁力搅拌开始计时反应,4h取样,GC分析监测转化率98.3%,再加入630g底物COBE继续反应,12h取样,GC分析监测转化率98.7%,加入实施例2制备的pH 7.0的30%氰化钠磷酸溶液1.0L,然后在真空度0.05MPa的条件下把温度升至50°C后保持lOmin,加入卤醇脱卤酶HHDH液115g开始第二步反应,反应过程中用30%的NaCN溶液控制体系的pH至7.0。GC分析监测反应进程,反应20h取样,转化率98.5%,结束反应,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多次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并蒸发脱去溶剂,即得(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1106g,产物的纯度为98.5%,光学ee为99.8%。
【权利要求】
1.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为底物,在同一个反应体系,利用生物催化剂,通过两步催化反应,在水相缓冲液中反应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过程中不需对中间产物(S)-4-氯-3-羟基丁酸乙酯提取纯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步催化反应为,第一步,4-氯乙酰乙酸乙酯在含有重组酮还原酶KREDl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的催化下生成(S)-4-氯-3-羟基丁酸乙酯,第二步(S)-4-氯-3-羟基丁酸乙酯在含有卤醇脱卤酶HHDH基因的大肠杆菌的催化下生成(R) -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重组酮还原酶KREDl的大肠杆菌细胞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有重组酮还原酶KREDl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38°C下,摇床180-220rpm振荡培养4?8小时,将培养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38°C下,摇床180-220rpm振荡培养,培养至OD6tltl值达到0.8?1.2时,加入诱导剂,于22?32°C下继续培养16?20小时,4°C下离心收集菌体,加入生理盐水清洗菌体2遍,再次离心收集菌体即得含有重组酮还原酶KREDl的大肠杆菌全细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卤醇脱卤酶HHDH基因的大肠杆菌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有卤醇脱卤酶HHDH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38°C下,摇床180-220rpm振荡培养4?8小时,将培养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于30?38°C下,摇床180-220rpm振荡培养,培养至0D600值达到0.8?1.2时,力口入诱导剂,于22?32°C下继续培养16?20小时,4°C下离心收集菌体,加入生理盐水清洗菌体2遍,再次离心收集菌体,用2?8倍体积的2mM,pH7.0的三乙醇胺缓冲液悬浮细胞,细胞悬浮液置于冰浴中超声波破碎10-30分钟,4°C下15000g离心30min,上清液即得卤醇脱卤酶HHDH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反应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底物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浓度为10%?30%(w/v),重组酮还原酶KREDl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的用量为底物质量的0.5%?8.0% (w/w),异丙醇的浓度为总反应体系的3%?15% (w/v),所述不对称还原反应在pH为6.0?8.0的50mM的水相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反应体系的温度为30°C。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反应体系中加入的Ca2+、Mg2+等二价金属离子,浓度为0.5-2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反应结束后,加入PH 7.0的30%氰化钠磷酸溶液,然后在真空度0.05 MPa的条件下把温度升至50°C后保持lOmin,加入卤醇脱卤酶HHDH液开始第二步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反应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氰化钠磷酸溶液的终浓度为2%?6% (w/v);所述的第二步反应过程中卤醇脱卤酶HHDH液的用量为反应总体积的0.5%?4.0% (w/v),反应体系的温度为45?50°C ;还用30%的NaCN溶液控制体系的pH至6.8?7.3。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配制好的水相缓冲液,然后依次加入底物4-氯乙酰乙酸乙酯、异丙醇、CaCl2、重组酮还原酶KREDl基因的大肠杆菌全细胞,于温度25°C?40°C下搅拌反应,利用气相色谱方法检测反应进程;至转化率达到80%?100%,分批加入底物4-氯乙酰乙酸乙酯,继续进行反应,至反应转化率达到95%?100%时结束反应,加入pH 7.0的30%氰化钠磷酸溶液,然后在真空度0.05 MPa的条件下把温度升至50°C后保持lOmin,加入卤醇脱卤酶HHDH液开始第二步反应,反应过程中用30%的NaCN溶液控制体系的pH至6.8?7.3 ;利用气相色谱方法检测反应进程,至反应转化率达到95%?100%时结束反应,加入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合并有机相并蒸发脱去溶剂,即得(R) -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步催化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底物4-氯乙酰乙酸乙酯分I?3批加入,每次加入的浓度200?800mM。
【文档编号】C12P7/62GK104372038SQ201310347202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2日
【发明者】陈令伟 申请人:南京朗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