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基化合物和它们作为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医疗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690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肽基化合物和它们作为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医疗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组新的肽基化合物,涉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它们在医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背景在正常组织中,细胞结缔组织的合成被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所抵消,在此动力学平衡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作用。基质的降解作用是由所在的结缔组织和侵入的发炎细胞所释放的金属蛋白酶引起的,并且部分是由于至少三组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引起的。这三种酶是胶原酶(间质胶原酶,MMP-1;PMN胶原酶,MMP-8,胶原酶-3,MMP-13),明胶酶(明胶酶A,MMP-2,72kDa-明胶酶,IV型明胶酶;明胶酶B,MMP-9,92kDa-明胶酶,IV型明胶酶)和溶基质素(蛋白聚糖酶,MMP-3,溶基质素-1,transin;溶基质素-2,MMP10;溶基质素-3,MMP11)。正常情况下这些分解代谢酶紧密调节(使保持)在其合成和分解水平上,并且也在其细胞外活性的水平上调节,后者是通过特定抑制剂如TIMP(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与金属蛋白酶形成失活复合物来进行调节的,更常用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如α2-巨球蛋白。
通过金属蛋白酶催化的细胞外基质回吸引起结缔组织的加速和无控制的破裂是许多病理情况的特征,这些病理情况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浓毒性关节炎,角膜、表皮或胃的溃疡;肿瘤转移或侵袭;牙周疾病,蛋白尿症,与粥样硬化斑破裂有关的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以及骨的疾病。这里所述的抑制剂也可用于抑制可能产生永久性残疾的外伤后的病理损伤(squaelae)。通过防止排卵或植入这些化合物也可作为控制生育的手段。预计通过服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和为此目的推荐的大量化合物可能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调节所述疾病的发病机理[总的参考R C Wahl,et al Ann.Rep,Med.Chem.25175-184,Academic Press Inc.,San Diego(1990)]。
这里描述了一系列诸如可抑制金属蛋白酶的小的肽化合物。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可能是与血管紧张肽转化酶(ACE)有关的化合物,这些制剂可阻断十肽的血管紧张肽I向血管紧张肽II的转化,血管紧张肽II是有力的加压物质。这种类型的化合物在EP-A-0012041中有所描述。而且相关的巯基酰胺肽基衍生物在体外和体内显示了ACE抑制剂或活性(H N Weller etal(1984),Biochem Biophys.Res.Comm.,125(1)82-89)。
TNFα是一种最初产生形式为细胞-相关28kD前体的细胞因子。它以活性17kD的形式释放(D-M Jue et al,(1990)Biochemistry,298371-8377),它可介导体内许多有害的作用。当给动物或人类施用时,它可产生发炎,发烧,心血管作用,出血,凝结和急性相反应,这些现象与急性感染或休克状态期间所观察到的类似。长期服用也可引起恶病质和厌食。过量的TNFα的蓄积是致命的。有许多来自动物模型研究的证据表明,阻断TNFα对特定抗体的作用对下述疾病情况是有益的急性感染,休克状态,对宿主反应的移植和自发免疫疾病。对一些骨髓瘤和淋巴瘤来说TNFα也是一种自分泌生长因子并可对患所述肿瘤病人的正常造血抑制起作用。
因此,防止TNFα的产生或其作用对许多炎症,感染,免疫或恶性疾病是有效的治疗策略。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浓毒性休克,血动力学休克和浓毒综合症(Mathison et al(1988)J.Clin.Invest.811925-1937Miethkeet al(1992),J.Exp.Med.17591-98),局部缺血后再灌注(reperfusion)损伤,疟疾(Grau et al(1989),Immunol.Rev.11249-70);分支杆菌感染(Barnes et al(1992)Infect.Imm.601441-6),脑膜炎,牛皮癣,充血性心脏病,纤维变性疾病,恶病质,移植排斥,癌,自发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放射损伤,服用免疫抑制的单克隆抗体如OKT3或CAMPATH-1后的毒性作用以及组织氧过多的小泡损伤。
目前临床的抗-TNFα策略包括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和环孢菌素-A或FK506,它们是细胞因子基因转录的非特异性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己酮可可碱表现为TNFα基因转录的特异性更高的抑制剂(Endres S.(1991)Immunol.7256-60,Schandene et al(1992),Immunol.7630-34,Alegre ML,et al(1991),Transplantation 52674-679,Bianco et alBlood 781205-1221)。酞胺哌啶酮也可通过白细胞抑制TNFα的产生(Sampajo et al(1991),J.Exp.Med.173699-703)。在试验安排中,抗-TNFα单克隆抗体,可溶TNF受体和可溶TNF受体/免疫粘附素可特异性抑制TNFα作用的效果(Bagby et al(1991)J.Infect.Dis.16383-88,Charpentier et al.(1991)Presse-med.202009-2011,Silva et al(1990)J.Infect.Dis.162421-427;Franks et al(1991)Infect.Immun 592609-2614,Tracey et al(1987)Nature 330662-664;Fischer et al(1992)PNAS USA in press,Lesslauer etal(1991)Eur.J.Immunol.212883-2886,Ashkenazi et al(1991)PNAS USA8810535-10539).
最近已发现TNF的作用是受两种肽调节的,TNFα和TNFβ。虽然这两种肽彼此只有30%的同源性,(但)它们激活同样的受体和被紧邻基因编码。因此,这里所用的术语肿瘤坏死因子或TNF是指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与TNFα具有高度序列同源性,或基本类似的生理作用的肽,例如TNFβ。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可基本抑制TNF从细胞释放的化合物,因而可用于治疗TNF调节的情况。这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对下述情况的治疗发炎,发烧,心血管作用,出血,凝结和急性相反应,恶病质和厌食,急性感染,休克状态,对宿主反应的移植和自发免疫疾病。
具有可抑制与结缔组织破裂相关的金属蛋白酶作用这一性质的化合物,金属蛋白酶包括胶原酶、溶基质素和明胶酶,可在体外和体内抑制TNF的释放(AJH Gering et al(1994),Nature,370555-557;GM McGeehan et al(1994),Nature,370558-561MJ Crimmin et al,WO93/20047)。
因此本发明进一个目的是提供除了抑制TNF释放,还可抑制MMPs作用的化合物,因而可用于治疗患有TNF和/或MMPs调节情况的病人。
正如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所了解的,人类成纤维细胞胶原酶、溶基质素和明胶酶之间同源性的高比例使得可抑制一种酶的化合物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抑制所有的酶。
具有与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类似的结构部分、可抑制胶原酶的化合物包括下面所述的化合物US4,511,504,批准于1985年4月16日;US4,568,666,批准于1986年2月4日。
所述的可抑制溶基质素(蛋白聚糖酶)的相关结构化合物在批准于1988年9月13日的US4,771,037中包括。申请人认为溶基质素和胶原酶抑制剂可用于抑制与浓毒性关节炎有关的关节软骨的损害。关节的细菌感染可引发炎性反应,即使按需要除去感染剂这种感染也是永久的造成对结构组元的永久损害。细菌剂可用在动物模型中以产生具有蛋白水解活性的关节炎反应,参考J.P.Case et al(1989),J.Clin.Invest.,841731-40;R.J.Williamset al(1990),Arth.Rheum.,33533-41)。
申请人也确信任选地与目前的化学疗法和/或放射疗法结合,溶基质素,胶原酶和明胶酶抑制剂可用于控制肿瘤转移。
L.M.Matrisian et al(1986),Proc.Natl.Acad.Sci.,USA,839413-7;S.M.Wilhelm et al(1987),Ibid.846725-29;Z.Werb et al(1989),J.Cell Biol.,109872-889;L. A.Liotta et al(1983),Lab.Invest.,49636-649;R.Reich et al in Metatasis;Ciba Foundation Symposium,Wiley,Chicester,1988,pp.193-210.
分泌蛋白酶如溶基质素,胶原酶和明胶酶在转移性肿瘤侵入期间的细胞活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的确有证据表明在某些转移性肿瘤细胞系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超表达。在该文文献中,酶的作用是使得能够穿透下层基底膜并使得肿瘤细胞从肿瘤原发区域离开和进入循环。粘附于血管壁后,肿瘤细胞采用同样的金属蛋白酶穿透下层基底膜和穿透入其它组织,从而引起肿瘤的转移。对这种过程的抑制可防止转移并提高目前化学疗法和/或放射疗法治疗的效率。这些抑制剂也可用于控制牙周疾病如龈炎。胶原酶和溶基质素活性均已由成纤维细胞分离,成纤维细胞来自发炎龈(V.J.Uittoet al(1981),J.Periodontal Res.,16417-424)。酶的水平与龈病的严重程度相对应;C.M.Overall et al(1987),J.Periodontal Res.,2281-88。在碱灼烧后在角膜溃疡过程中也可观察到蛋白水解过程(S.I.Brown etal(1969),Arch.Ophthalmol.,81370-373)。含巯基的肽可抑制从碱灼烧后兔子的角膜上分离得到的胶原酶(F.R.Burns et al(1989),Invest.Ophthalmol,301569-1575)。用这些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柠檬酸钠或抗坏血酸钠和/或抗微生物剂联合,对作为感染结果的碱灼烧后眼睛或眼睛表现出的角膜溃疡的治疗,在防止角膜退化发展方面是有效的。
溶基质素与肾小球基底膜(GBM)结构成份的退化有关,该膜的主要作用就是限制血浆蛋白进入尿中(W.H.Baricos et al(1989),Biochem.J.,254609-612)。蛋白尿-肾小球疾病的结果,是指在尿中有过量的蛋白,这是由于GBM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产生的。GBM增加的根本原因还是未知的,但是(已经知道)包括溶基质素在内的蛋白酶在小球疾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酶的抑制可能减轻与肾功能坏死有关的蛋白尿。
对溶基质素活性进行抑制可能防止粥样硬化斑的破裂,这种粥样硬化斑的破裂可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粥样硬化斑的撕开或破裂是引起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的原因。通过蛋白水解酶或由炎性浸润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对上述斑周围的结缔组织基质进行的去稳定化和退化作用,可以提出认为是斑破裂的原因。在血液快速流出血管时所述斑的这种破裂可产生急性血栓作用。已发现高水平的溶基质素RNA信息可定位于粥样硬化斑的单个细胞上,这种粥样硬化斑是在手术时从心脏移植病人那里取得的(A.M.Henney et al(1991),Proc.Nat’l.Acad.Sci.USA,888154-8158)。这些化合物对溶基质素的抑制有助于防止或延迟可稳定粥样硬化斑的结缔组织基质的退化,从而防止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事件的发生。
也确信溶基质素和胶原酶的特定抑制剂可用作生育控制剂。有证据证明可在未孵育的卵子和合子以及在下一个分化步骤中观察到金属蛋白酶表达,以及伴随有内胚层分化的胚胎发育的胚泡阶段的该金属蛋白酶表达增加,金属蛋白酶包括包括溶基质素和胶原酶(C.A.Brenner et al(1989),Genes & Develop.,3848-59)。类似于肿瘤侵入,在植入过程中胚泡可表达金属蛋白酶以穿透子宫壁的细胞外基质。在这些发育早期过程中对溶基质素和胶原酶的抑制可能防止正常的胚胎发育和/或植入子宫。这种中断构成了控制生育的一种新的方法。此外有证据表明胶原酶在排卵过程中是重要的。在该试验中,为了排卵必须穿透卵泡尖端部分的胶原膜。在此过程中可检测到胶原酶和发现抑制剂防止排卵是有效的(J.F.Woessner etal(1989),Steroids,54491-499)。在排卵中溶基质素活性也可能起作用(C.K.L.Too et al(1984),Endocrin.,1151043-1050)。
在营养不良的大疱性表皮松懈中可观察到溶胶原活性和溶基质素活性(A.Kronberger et al(1982),J.Invest.Dermatol.,79208-211;D.Sawamura etal(1991),Biochem.Biophys.Res.Commun.,1841003-8)。对金属内蛋白酶(metalloendoproteinase)的抑制可限制皮肤结缔成分的快速破坏。
除了含有结构成份的细胞外基质,溶基质素可体内降解其它底物,这些底物包括α1-蛋白酶抑制剂,并因此可影响其它蛋白酶如弹性蛋白酶的活性(P.G.Winyard et al(1991),FEBS Letts.,279191-94)。对基质金属内蛋白酶的抑制可加强这些内源性抑制剂的抗蛋白酶活性。
从近期出版物明显可知的是发现了MMP家族中几种新的酶,其中一些酶在疾病中可能是重要的。胶原酶3-对乳腺癌细胞是独特的酶,在乳腺癌中可以应用(JMP Freije et al(1994),J.Biol.Chem.,269(24)16766-16773),而MT-MMP,MMP家族的另一个成员,在明胶酶A的活化中表现为关键酶(HSato et al(1994),Nature,37061-65)。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明胶酶A是一种重要的酶(如上所述)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质(APP)的降解可以产生淀粉样蛋白斑,淀粉样蛋白斑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老年斑在患有早老性痴呆(AD)的病人的身上可见。两种近期出版物已发现了可将APP分离为淀粉样蛋白斑的金属蛋白酶(CR Abraham et al(1994),Biochemistry,33192-199;G Huberet al(1994),Biochem.Biophys.Res.Comn.,201(1)45-53)。
正如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这些新的酶和其它MMP酶之间高比例的同源性,使得可抑制一种酶的化合物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这些新的酶。因此本发明包括的抑制剂可用于与这些新的酶有关的疾病。
本发明概述本发明包括新的式(I)巯基烷基肽基化合物,该化合物可用作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或TNFα所调节疾病的抑制剂,所述疾病包括退化性疾病(例如前面所述的疾病)和某些癌。
本发明第一方而提供了通式(I)化合物
其中R1表示C1-6烷基,C2-6链烯基,-C1-6-烷基-芳基,芳基,-C1-6-烷基-杂芳基,杂环基或-C1-6烷基-AR9,其中A表示O,NR9或S(O)m,其中m=0-2,和R9表示H,C1-4烷基,芳基,杂芳基,-C1-4-烷基-芳基或-C1-4-烷基-杂芳基;如果A=AR9,基团R9可相同或不同;R2表示H或C1-6烷基;R3表示[Alk]nR6,其中的Alk表示C1-6烷基或C2-6链烯基和n是0或1;X表示NR4R5,其中或者R4表示氢或任选地被氨基(NH2),芳基,芳基氨基,被保护氨基,二(C1-6烷基)氨基,单(C1-6烷基)氨基,CO2H,被保护的羧基,氨基甲酰基,单(C1-6烷基)氨基甲酰基或二(C1-6烷基)氨基甲酰基取代的C1-6烷基,和R5表示氢或C1-6烷基;或者NR4R5形成如吡咯烷子基,哌啶子基或吗啉代的环;R7表示氢或R10CO,其中R10表示C1-4烷基,-C1-4烷基-芳基,-C1-4烷基-杂芳基,环(C3-6)烷基,-C1-4烷基-环(C3-6)烷基,C2-6链烯基,-C2-6链烯基芳基,芳基或杂芳基;R8表示芳基(被R11取代),杂芳基(任选地被R11取代),C1-4烷基-R11,-C1-4烷基-芳基(被R11取代),-C1-4烷基-杂芳基(任选被R11取代),环(C3-6)烷基(任选被R11取代),环(C3-6)链烯基(任选被R11取代),-C1-4烷基-环(C3-6)烷基(任选被R11取代),或任意下述三组基团

其中p是1或2和B和C各自独立地选自O,S,C(R9)2和NR9;R6表示AR9,环(C3-6)烷基,环(C3-6)链烯基,C1-6烷基,-C1-6烷氧基-芳基,苄氧基芳基,芳基,杂芳基,-C1-3烷基-杂芳基,-C1-3烷基-芳基,-C1-6烷基-COOR9,-C1-6烷基-NHR,CONHR,NHCO2R,NHSO2R或NHCOR,R的定义如R10所述;R11是SO2R13,SR7,SR9,COR13,N(R9)2,NR9R12,OR9,琥珀酰亚胺基或苯二甲酰亚氨基;R12是H或COR9,CO2R9(其中R9不是H),CONHR9或SO2R9(其中R9不是H);和R13是OH,OC1-4烷基,O-C1-4烷基-芳基,N(R9)2(其中R9相同或不同),C1-4烷基,芳基,杂芳基,-C1-4烷基-芳基或-C1-4烷基-杂芳基。
化合物是以非盐,盐,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本发明优选的化合物包括单独的或任意联合的下述定义的化合物R1表示C1-6烷基或-C1-4烷基-AR9,其中A表示S(O)m,NR9或O,其中m=0,1或2,和R9表示H,C1-4烷基或芳基;R2表示H或C1-4烷基;R3表示[Alk]nR6,其中n是0或1,Alk表示C1-4烷基和R6表示C1-4烷基,C1-3烷基芳基,C1-3烷基杂芳基或AR9;R4是H;R5是H或C1-6烷基;NR4R5可形成5-7元环如吡咯烷子基,哌啶子基或吗啉代;R7表示氢或R10CO,其中R10表示C1-4烷基;R8表示C1-4烷基R11,C1-4链烯基R11,环(C3-6)烷基R11;R11表示COR13,NR9R12,N(R9)2,琥珀酰亚胺基或苯二甲酰亚氨基,R12表示COR9,CO2R9(条件是R9不是H),或SO2R9(条件是R9不是H)和R13是OH,OC1-4烷基或N(R9)2;本发明化合物抗MMP酶的IC50值低于50mM和/或在TNF抑制的整个细胞试验中IC50低于50mM。
可以发现本发明化合物含有一或多个不对称取代的碳原子,例如式(I)中以星号标记的碳原子。式(I)中一或多个不对称中心的存在可产生立体异构体,并且应当理解为在各种情况下本发明均应拓展到包括所有的这样的立体异构体,包括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以及包括外消旋物在内的异构体的混合物。在这里的通式中,采用~线表示潜在的不对称中心,表示R-或S-构型的可能性,<线和……线表示在某一不对称中心的独特构型。
在说明书中单独或联合使用的术语“C1-6烷基”烷基是指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等。
术语“C1-4烷基”烷基是指具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包括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
术语“C2-6链烯基”是指具有2-6个碳原子此外还具有一个双键(视情况可为E或Z立体构型)的烃基。该术语包括例如乙烯基,1-丙烯基,1-和2-丁烯基,2-甲基-2-丙烯基等。
术语“环(C3-6)烷基”是指具有3-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环部分,该术语包括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等。
术语“环(C3-6)烯基”是指具有3-6个碳原子另外还具有一个双键的脂环部分。该术语包括例如环戊烯基或环己烯基。
术语“芳基”是指任选取代的苯基或萘基,取代基选自,例如卤素,三氟甲基,C1-6烷基,烷氧基,苯基等。术语“卤素”是指氟,氯,溴或碘。
术语“被保护的氨基”或“被保护的羧基”是指氨基或羧基以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进行保护。例如氨基可被苄氧羰基,叔丁氧基羰基,乙酰基等保护,或以苯二甲酰亚氨基或类似基团的形式进行保护。羧基可以易解离的酯的形式被保护,这些酯如甲酯,乙酯,苄基酯或叔丁基酯。
术语“烷氧基”是指最多含有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或叔丁氧基等。
术语“C0-4烷基”是指一个键或至多具有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部分,包括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等。
术语“杂芳基”是指5-10个原子的芳香环系,其中至少一个原子选自O,S或N。
式(I)化合物的盐包括可药用盐,例如自无机酸或有机酸衍生得到的酸加成盐,这些酸如盐酸,氢溴酸,对甲苯磺酸,磷酸,硫酸,高氯酸,乙酸,三氟乙酸,丙酸,柠檬酸,丙二酸,琥珀酸,乳酸,草酸,酒石酸和苯甲酸。
盐可以是用碱形成的。这样的碱包括无机碱或有机碱,例如碱(土)金属盐如镁盐或钙盐,或有机碱盐如吗啉,哌啶,二甲基胺或二乙基胺盐。
当本发明化合物中“被保护的羧基”是酯化羧基时,它可为式CO2R14所示的易代谢的酯,其中R14表示乙基、苄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α-或β-萘基,2,4-二甲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2,2,2-三氟乙基,1-(苄氧基)苄基,1-(苄氧基)乙基,2-甲基-1-丙酰氧基丙基,2,4,6-三甲基苄氧基甲基或新戊酰氧基甲基。
可采用已知的合适方法和/或下述方法制备通式(I)化合物,这些方法构成了本发明的一个部分。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制备前面定义的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应当理解需要式(I)的特定立体异构体时,可采用同样的合成步骤同时采用手性相同的起始原料和/或采用常规分离技术(如HPLC)从混合物中拆分异构体。
本发明化合物可根据下述的方法制备。除非另外说明,在下面的叙述和通式中基团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A,B,C和X的定义如上。应当理解下述多种化合物中存在的和需要保留的官能基如氨基、羟基或羧基,在开始任何反应之前应以被保护形式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具体反应中除去保护基应为最后的步骤。上述官能基的合适的保护基对所属技术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详情请参见“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Wiley Interscience,T W Green,PGM Wuts.。因此,制备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使通式(II)化合物脱保护(例如通过水解)
其中R7表示合适的保护基(例如叔丁基或乙酸酯基)。
应当理解需要式(I)的特定立体异构体时,可通过常规的拆分技术如高压液相色谱法获得。但是,当需要时,在偶合反应中可采用合适的同手性起始原料以得到式(I)化合物特定的立体异构体。这些(方法)举例如下。
通式(II)的中间体可通过将式(III)酸或其活性衍生物
其中R7和R8的定义如上与式(IV)胺偶联制备
式(III)酸的活性衍生物包括例如酸酐或酰卤如酰氯。
偶联反应在该类胺化反应的标准条件下进行。因此,反应可在溶剂中在低温如-30℃至室温下(例如-20℃至0℃),任选在碱存在下进行,溶剂包括惰性溶剂如醚,例如环醚,环醚如四氢呋喃;酰胺如取代酰胺如二甲基甲酰胺;或卤代烃如二氯甲烷,碱如有机碱如胺,例如三乙胺或环胺如N-甲基吗啉。当采用式(III)酸时,反应还可在缩合剂的存在下进行,缩合剂如二亚胺如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优选在三唑如1-羟基苯并三唑存在下进行。或者在与式(IV)胺反应之前,使酸与氯甲酸酯如氯甲酸乙酯反应。
通式(IV)胺可通过使式(V)酸或其活性衍生物
与式(VI)胺进行偶联来制备
接着除去任何保护基。
酸的活性衍生物包括前面描述的例如酸酐或酰卤如酰氯。
通式(V)和(VI)所示的氨基酸和它们的衍生物可以手性或外消旋的形式获得.在手性形式中它们对通式(I)化合物的手性合成提供了不对称合成位阻。采用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许多这样的衍生物均很容易从市场上可获得的起始原料制备(参见“The Practice of Peptide Synthesis”M.Bodanszk et al,Springer Verlag,New York,1984,P.L.Durette,WO92/21360)。
本发明进一步的扩展是通式(II)化合物可通过通式(VII)化合物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备
其中R15表示合适的离去基团(例如卤素如溴,或烷基磺酸酯如甲磺酸酯)与通式(VIII)的硫醇反应R7SH(VIII)其中R7表示合适的保护基(例如叔丁基或乙酸酯基),采用的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公知的标准条件进行,例如WO90/05719所述的条件。通式(VIII)的硫醇可由市场可获得的起始原料,采用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备。许多通式(VIII)硫醇也可从市场获得。
采用与式(II)化合物制备所述的类似的偶联条件,使通式(IX)酸或其活性衍生物
其中R15和R8的定义如上(或其合适保护的形式)与式(IV)胺偶联可以制备通式(VII)化合物。式(III)和(IX)所示结构的羧酸可以手性或外消旋的形式获得。采用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许多这样的衍生物均很容易从市场上可获得的起始原料制备(参见WO90/0571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扩展,通式(II)中间体可通过前面所述的方法,使式(X)酸或其活性衍生物
其中R1,R7和R8的定义如上与式(VI)胺进行偶联来制备。
相应的,通式(X)酸可通过式(III)酸或其活性衍生物与式(VI)胺其中X=OH或其合适的被保护的衍生物偶联,接着除去任意的保护基来制备。
如上所述的,式(V)酸的活性衍生物包括例如酸酐或酰卤如酰氯。
式(I)化合物也可通过其它式(I)化合物的内部转化得到。例如通过氢化(采用钯/炭在合适的溶剂如乙醇中进行)R1是C2-6链烯基的式(I)化合物可以制备其中R1是C1-6烷基的式(I)化合物。还一个例子包括通过酰化(采用合适的酰氯R10COCl,在碱如三乙胺存在下和在合适的溶剂如氯代溶剂中进行,氯代溶剂如二氯甲烷)R7是H的式(I)化合物可以制备其中R7是基团R10CO的式(I)化合物。
所得到的最终产物或中间体的混合物可根据各个组分理化性质的不同,按已知的方法,分离得到纯的最终产物或中间体,这些方法如色谱法,蒸馏,分级结晶或在条件合适或可能的情况下形成盐。
本发明化合物显示出对溶基质素,胶原酶和明胶酶的体内抑制活性。本发明化合物也显示了对TNFα释放的体外抑制。通过合适的酶抑制试验如下面实施例A所述的试验,可以确定化合物的活性和选择性。
本发明也涉及对患有前述的不适或疾病的病人(包括人类和/或在牧场,肉食或毛皮工厂饲养的哺乳动物,或宠物)的治疗方法,所述的不适或疾病是由于前面所述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或TNFα引起的,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包括服用作为活性成分的上述式(I)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治疗方法。
因此,式(I)化合物可与其它物质一起用于治疗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用于治疗由于这些基质金属蛋白酶,例如在某些转移性肿瘤细胞系中发现的金属蛋白酶,的超-表达引起的疾病和症状。
如上所述,由于式(I)化合物具有TNFα和MMPs抑制剂活性,它们可用于人类或兽类的医疗。因此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对哺乳动物TNFα和MMPs调节的疾病或症状的控制方法(是指治疗或预防),该方法包括向哺乳动物施用有效量的前面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和式(I)化合物在作为人药或兽药中的用途,特别是在对TNFα和MMPs调节的疾病或症状的控制(是指治疗或预防)中的用途;和式(I)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控制(是指治疗或预防)TNFα和MMPs调节的疾病或症状的治疗剂方面的用途。
上述的疾病或症状包括发炎,发烧,心血管作用,出血,凝固和急性相反应,恶病质和厌食,急性感染,休克状态,对宿主反应的移植和自发免疫疾病;以及与组织破裂有关的疾病如骨吸收,发炎性疾病,皮肤病,肿瘤的生长,血管形成和通过第二转移酶(secondary metastase)的侵入,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牙周疾病,龈炎,角膜溃疡,肿瘤的生长,血管形成和通过第二转移酶的侵入。
为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和由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超表达(如在某些转移性肿瘤的细胞系中发现的),或由于基质金属蛋白或TNFα生成增加引起的疾病和症状,可以含有无毒可药用载体、辅料和赋形剂的剂量单位剂型形式,口服,局部,非肠道,吸入法喷入或直肠施用式(I)化合物。这里所用的术语非肠道包括皮下注射,静脉,肌内,胸骨内注射或灌注技术。除了可对温血动物如小鼠,大鼠,马,牛,羊,狗,猫等进行治疗外,本发明化合物在人的治疗方面也是有效的。
含有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适于口服的剂型存在,例如以片剂,锭剂,糖锭剂,水或油悬浮剂,可分散性粉末或粒剂,乳剂,硬或软胶囊,或糖浆或酏剂的形式存在。口服组合物可根据药物组合物制备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并且在这样的组合物中可含有一种或多种下述物质以获得精致和口感好的制剂甜味剂、调味剂、着色剂和防腐剂。在片剂中含有的活性成分与无毒可药用赋形剂混合,其中的赋形剂适合于片剂的制备。这些赋形剂例如惰性稀释剂如碳酸钙、碳酸钠、乳糖、磷酸钙或磷酸钠;粒化剂或崩解剂如玉米淀粉或藻酸;粘合剂如淀粉、明胶或金合欢,以及润滑剂如硬脂酸镁、硬脂酸或滑石。对片剂可不进行涂层或通过已知的技术进行涂层,涂层是为了延缓在胃肠道中的分解和吸收,从而提供长期的缓释作用。例如可采用缓释物质如单硬脂酸甘油酯或二硬脂酸甘油酯。也可利用US专利4,256,108;4,166,452;4,265,874中所述生成缓释的渗透治疗片剂的技术进行涂层。
口服制剂也可以硬胶囊形式存在,其中活性成分与惰性固体稀释剂混合,惰性固体稀释剂如碳酸钙,磷酸钙或高岭土,或以软胶囊形式存在,其中活性成分与水或油介质混合。油状介质如花生油,液体石蜡或橄榄油。
水悬浮液含有活性成分以及与之混合的适合于制备水悬浮液的赋形剂。这样的赋形剂是悬浮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藻酸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黄蓍胶和阿拉伯树胶;分散剂或润湿剂可以是天然存在的磷脂如卵磷脂,或烯化氧与脂肪酸的缩合产物,例如聚氧乙烯硬脂酸酯,或环氧乙烷与长链脂肪醇的缩合产物,例如十七烷乙烯氧基十六烷醇,或环氧乙烷与脂肪酸衍生的部分酯和己糖醇的缩合产物如聚氧乙烯与脂肪酸衍生的部分酯和己糖醇酸酐的缩合产物,例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水悬浮液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防腐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或正丙基酯,含有一种或多种着色剂,一种或多种调味剂以及一种或多种甜味剂,例如蔗糖或糖精。
油状悬浮液可通过将活性成分悬浮于植物油或矿物油如液体石蜡中制备,植物油如花生油,橄榄油,芝麻油或可可油。油状悬浮液可含有增稠剂如蜂蜡,硬石蜡或十六烷基醇。甜味剂如上所述,且可加入调味剂以获得可口的制剂。通过加入抗氧化剂如抗坏血酸可使这些组合物防腐。
适于通过水的加入制备水悬浮液的可分散粉末和颗粒提供了活性成分与分散剂或润湿剂,悬浮剂和一种或多种防腐剂的混合。合适的分散剂或润湿剂和悬浮剂已经举例说明,例如甜味剂,调味剂或着色剂也可存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水包油乳剂的形式存在。油相可以是植物油,例如橄榄油或花生油,或矿物油如液体石蜡或这些的混合物。合适的乳化剂是天然的树胶如阿拉伯树胶或黄蓍胶,天然的磷脂如大豆,卵磷脂,以及从脂肪酸和己糖醇酸酐衍生得到的酯或部分酯,例如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和所说的部分酯与环氧乙烷的缩合产物,例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乳剂也可含有甜味剂和调味剂。
糖浆和酏剂可与甜味剂例如甘油、丙二醇、山梨糖醇或蔗糖一起进行制剂。这样的制剂中也可含有粘滑剂,防腐剂和调味剂以及着色剂。药物组合物可以无菌注射用水或油悬浮液的形式存在。这些悬浮液的制备可根据已知技术,采用上述的合适的分散剂或润湿剂和悬浮剂制备。无菌注射用制剂也可以溶于无毒非肠道-可接受稀释剂或溶剂,例如1,3-丁二醇溶液,中的无菌注射溶液或悬浮液的形式存在。可采用的可接受的载体和溶剂为水、Ringer’s溶液和等渗氯化钠溶液。此外,通常无菌固定油作为溶剂或悬浮介质。为此目的,可采用任何牌子的固定油,包括合成单-或二-甘油酯。此外,在制备注射制剂时也可采用脂肪酸如油酸。
式(I)化合物也可以栓剂的形式直肠给药。这样的组合物是通过将药物与合适的非-刺激性赋形剂混合制备的,该赋形剂在常温下是固体,但在直肠温度下是液体,因而在直肠中融化释放药物。这样的物质为可可脂和聚乙二醇。
局部施用可采用含有式(I)化合物的霜剂、软膏、凝胶、溶液或悬浮液等形式。(此目的施用时,局部施用形式还包括口腔洗液和含漱液)。
可采用约0.05mg-约140mg/kg体重/天的剂量水平来治疗上述的症状(约2.5mg-约7g/病人/天)。例如服用约0.01-50mg/kg体重/天的化合物(约0.5mg-约3.5g/病人/天)可以有效治疗发炎。
与载体物质联合组成的单位剂量形式中活性成分的量取决于接受治疗病人和服药的具体途径。例如,人类口服制剂的活性成分的范围占组合物总量的约5-约95%。通常剂量单位形式含有约1mg-约500mg的活性成分。
但是应当理解对具体病人的具体的剂量水平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所采用的具体化合物的活性,施用病人的年龄,体重,一般健康状况,性别和服用时间,施用途径,排泄率,联合用药情况和所治疗的特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下面的实施例1-79说明了本发明及其制备(如果合适,通过天然中间体)。实施例1-G说明了试验步骤。在实施例中采用了下述缩写RT 室温DCC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EDC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LPS脂多糖类ELISA 酶-连接免疫吸附试验中间体1(RS)-2-溴-4-甲氧基羰基丁酸在0℃1小时期间内用亚硝酸钠(4.0g)分批处理d-甲基-D,L-谷氨酸(6.0g)(根据Hanby et al,J.Chen.Soc.(1950),513239制备)和溴化钾(15.5g)的含水硫酸溶液(1.25M,100ml),使溶液温热到室温并搅拌2小时,然后用乙酸乙酯(2×100ml)提取。干燥合并的有机提取物(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物(4.5g)TLC Rf0.14(25%乙酸乙酯-己烷)类似地可以制备中间体2(RS)-2-溴-5-甲氧基羰基戊酸从(RS)-2-氨基-5-甲氧基羰基戊酸(1.8g)(根据Hanby et al,J.Chem.Soc.(1950),513239的酯化步骤制备)可以得到,为浅棕色油状物(1.95g)。
TLC Rf0.30(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3(RS)-2-溴-6-甲氧基羰基己酸从(RS)-2-氨基-6-甲氧基羰基己酸(3.93g)(根据Hanby et al,J.Chem.Soc.(1950),513239的酯化步骤制备)可以得到,为无色油状物。
TLC Rf0.26(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4(RS)-2-乙酰基巯基-3-甲氧基羰基丙酸将硫代乙酸钾(1.48g)的甲醇(2ml)溶液加到马来酸单甲酯(1.64g)(按J.Am.Chem.,Soc.(1989),1083中举例说明的方法制备)中并在室温搅拌所得的混合物过夜。蒸除溶剂并使残留物在水(30ml)和二氯甲烷(30ml)之间分配,用2N盐酸水溶液将水层酸化至PH3。分离各层并用二氯甲烷(2×30ml)提取水层。干燥合并的有机提取物(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通过快速色谱法纯化(以10%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物(0.48g)。TLC Rf0.30(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5(RS)-2-乙酰基巯基-4-甲氧基羰基丁酸将硫代乙酸钾(2.0g)加到中间体1(3.0g)的乙醇(30ml)溶液中并在室温搅拌所得的混合物过夜。真空蒸发溶液并使残留物在乙酸乙酯(30ml)和水(30ml)之间分配,用饱和盐水(30ml)洗涤有机层,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物(1.83g)。
TLC Rf0.46(乙酸乙酯)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6(RS)-2-乙酰基巯基-5-甲氧基羰基戊酸从中间体2(1.89g)制备,为黄色油状物(0.87g)TLC Rf0.30(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7(RS)-2-乙酰基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酸从中间体3(4.3g)制备,为黄色油状物(2.78g)TLCRf0.23(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8(RS)-(1,1-二甲基乙基)2,4-二溴丁酸酯在100℃4小时内将溴(31.3ml,0.54mmol)滴加到小心搅拌下的4-溴丁酰氯(100g,0.54mol)中,冷却所得的酰氯,然后于0℃滴加入搅拌下的叔丁醇(240ml)和三乙胺(64ml,0.461mol)的无水二氯甲烷(600ml)溶液中。加入2M盐酸并分离各层。顺序用10%偏亚硫酸钠(metabisulphite)(2×500ml),水(500ml)和盐水(500ml)洗涤有机层,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120g,86%),为棕色液体。
1H NMR(250MHz;氯仿,内标,TMS)1.50(9H,s),2.45(2H,q),3.55(2H,t)和4.40(1H,dd)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9(RS)-(1,1-二甲基乙基)2,5-二溴戊酸酯从5-溴戊酰氯(75g,0.37mol)制备,为棕色油状物(81g,68%)。
1H NMR(250MHz;氯仿,内标,TMS)1.50(9H,s),1.8-2.3(4H,m),3.45(2H,t)和4.18(1H,dd)中间体10(RS)-(1,1-二甲基乙基)2,6-二溴己酸酯从6-溴戊酰氯(100g,0.47mol)制备,为棕色油状物(137g,87%)。
1H NMR(250MHz;氯仿,内标,TMS)1.50(9H,s),1.6-2.1(6H,m),3.4(2H,t)和4.1(1H,dd)中间体11(RS)-(1,1-二甲基乙基)2,4-二-(乙酰基巯基)丁酸酯将硫代乙酸钾(1.51g,13.2mmol)加到搅拌下的中间体8(2g,6.6mmol)的甲醇(25ml)溶液中并在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用二氯甲烷(100ml)稀释混合物,用盐水(2×50ml)洗涤,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黄色油状物。通过快速色谱法纯化(以30%二氯甲烷/己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1g,57%),为无色油状物。
TLC Rf0.57(二氯甲烷)中间体12类似地可制备(RS)-(1,1-二甲基乙基)2,5-二-(乙酰基巯基)戊酸酯从中间体9(2g,6.32mmol)制备,为无色油状物(1.12g,57%)TLC Rf0.57(二氯甲烷)中间体13(RS)-(1,1-二甲基乙基)2,6-二-(乙酰基巯基)己酸酯从中间体10(2g,6.32mmol)制备,为无色油状物(1.09g,57%)TLC Rf0.57(二氯甲烷)中间体14(RS)-2,3-二-(乙酰基巯基)丙酸将硫代乙酸(1.12g)的1N氢氧化钾(14.7ml)水溶液滴加入2,3-二溴丙酸(1.71g)的1N氢氧化钾(7.35ml)水溶液中并在室温搅拌所得的混合物5小时。通过加入1N氢氧化钾水溶液将混合物的PH调至8-9并继续搅拌混合物2小时,然后加入浓盐酸酸化至PH1-2并用乙酸乙酯(2×25ml)提取,干燥合并的有机提取物(硫酸钠)得到黄色油状物。合并两次反应的产物并通过快速色谱法纯化(以4%乙酸-甲苯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物(0.422g)。
TLC Rf0.15(5%乙酸-甲苯)中间体15(RS)-2,4二-(乙酰基巯基)丁酸用三氟乙酸(2.9ml,37mmol)处理中间体11(1.1g,3.7mmol)的二氯甲烷(50ml)溶液并在室温搅拌所得的混合物过夜。加入水(50ml)并用二氯甲烷(3×40ml)提取混合物。用水(50ml)和盐水(50ml)洗涤合并的有机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产物(870mg,98%),为浅黄色油状物。
TLC Rf0.12(25%甲醇-二氯甲烷)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16(RS)-2,5二-(乙酰基巯基)戊酸从中间体12(1.1g,3.6mmol)制备,为浅黄色油状物(906mg,100%)TLC Rf0.12(2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7(RS)-2,6二-(乙酰基巯基)己酸从中间体13(1.1g,3.6mmol)制备,为浅黄色油状物(895mg,98%)TLC Rf0.12(2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8 4-苯二甲酰亚氨基丁酸在室温将N-乙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0.96g)一次性加到剧烈搅拌下的4-氨基丁酸(5.16g)和碳酸钠(5.35g)的水(150ml)溶液中,搅拌所得的混合物直到所有的固体溶解(30分钟),然后过滤。用6N盐酸水溶液(约22ml)将滤液酸化至PH1,通过过滤收集白色沉淀并用水(150ml)彻底洗涤。在空气中干燥固体,然后在真空中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固体(7.35g)。
1H NMR(250MHz;氯仿,内标,TMS)d2.03(2H,pent)2.42(2H,t),3.78(2H,t),7.65-7.77(2H,m),7.81-7.90(2H,m)中间体19类似地可制备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从5-氨基戊酸(5.0g)制备,为无色固体(6.8g)。
1H NMR(250MHz;氯仿,内标,TMS)d1.6-1.8(4H,m),2.20(2H,t),3.85(2H,t),7.70-7.75(2H,m),7.85-7.95(2H,m),10.2(1H,宽s)。中间体20 6-苯二甲酰亚氨基己酸从6-氨基己酸(5.0g)制备,为无色固体(5.8g)。
1H NMR(250MHz;氯仿,内标,TMS)1.5-2.4(6H,m),2.3(2H,t),3.80(2H,t),7.8-8.1(4H,m),10.4(1H,宽s)。中间体21 2-(3-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酸从2-(3-氨基苯基)乙酸(3.0g)制备,为灰色固体(4.0g,72%)。
TLC Rf0.36(7.5%甲醇-0.5%乙酸-二氯甲烷)中间体22顺式-3-氨基环戊-4,5-烯甲酸加热回流外消旋的内酰胺(50g,0.458mol)的2N盐酸(1000ml)溶液1小时,真空蒸发混合物并用丙酮重结晶残留物得到标题化合物的盐酸盐(73g,97%),为白色固体。
将所得的盐酸盐(20g,0.122mol)溶于水(300ml)中并用琥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搅拌中的溶液直到达到PH7。然后通过过滤除去树脂,蒸除溶剂,并用丙酮重结晶残留物得到标题化合物(13.7g,88%),为白色固体。中间体23顺式-3-苯二甲酰亚氨基-4,5-烯甲酸从中间体22的盐酸盐(22.3g,0.136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3.7g,39%)。
TLC Rf0.37(1%乙酸-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24反式3-苯二甲酰亚氨基-4,5-烯甲酸甲酯在氮气气氛中搅拌下使中间体23(23.2g,0.183mol)和邻苯二甲酸酐(27.03g,0.183mol)一起研磨并融化,使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用乙酸乙酯(120ml)处理残留物。加入活性炭(1.0g)并加热回流混合物30分钟,通过硅藻土过滤并真空蒸发得到中间体苯二甲酰亚氨基-酸的1∶1顺式/反式异构体的混合物,为浅黄色固体(45.7g,97%)。
用浓盐酸(0.5ml)处理上述酸的甲醇(300ml)溶液并加热回流混合物30分钟,使之冷却到室温并蒸除溶剂。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酯(400ml)中并用8%碳酸氢钠(2×100ml),水(100ml)和盐水(100ml)洗涤溶液,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苯二甲酰亚氨基酯,为1∶1顺式/反式异构体的混合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法分离(以60%乙醚-戊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9.72g,20%),为白色固体。
TLC Rf0.46(40%戊烷-乙醚)中间体25反式3-苯二甲酰亚氨基-4,5-烯甲酸加热回流中间体24(9.72g,35.8mmol)与0.5N盐酸(100ml)和冰乙酸(100ml)混合物的溶液30分钟,用水(200ml)稀释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3×100ml)提取。用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的粗产物用乙醚重结晶(7.56g,82%),为白色固体。
TLC Rf0.48(1%乙酸-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26顺式-3-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烷甲酸在室温和大气压下乙酸乙酯(700ml)中在5%钯/炭(2g)上使中间体23(15.1g,58.7mmol)氢化过夜,通过硅藻土滤除催化剂并真空蒸发滤液得到标题化合物(15g,98%),为白色固体。
TLC Rf0.37(1%乙酸-5%甲醇-二氯甲烷)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27反式-3-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烷甲酸从中间体25(7.55g,29.3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7.04g,93%)。
TLC Rf0.47(1%乙酸-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28顺式-(1,1-二甲基乙基)3-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基乙酸酯用草酰氯(3.4ml,39.3mmol)然后用二甲基甲酰胺(1滴)处理中间体26(5.09g,19.6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60ml)溶液,在室温搅拌混合物2小时然后真空蒸除溶剂得到中间体酰氯。
将残留物溶于四氢呋喃(30ml)中,然后在0℃用重氮甲烷的乙醚(200ml,约80mmol)溶液处理。在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然后真空蒸发得到重氮酮,为黄色固体。将重氮酮溶于叔丁醇(100ml)中并加热回流,同时分小批量在2小时内加入甲酸银(438mg,1.9mmol)的三乙胺(5ml)溶液。再加热回流混合物1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通过硅藻土过滤并真空蒸发滤液得到黄色固体。将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75ml)中并用8%碳酸氢钠,水(50ml)和盐水顺序洗涤,干燥并真空蒸发得到粗产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50%乙醚-戊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3.8g,60%),为白色固体。TLC Rf0.52(50%戊烷-乙醚)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29反式--(1,1-二甲基乙基)3-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基乙酸酯从中间体27(1.41g,5.44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22g,70%)。
TLC Rf0.58(50%戊烷-乙醚)中间体30顺式-3-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基乙酸用三氟乙酸(2.1ml,27mmol)处理中间体28(1.78g,5.4mmol)的二氯甲烷(20ml)溶液并在室温搅拌所得的混合物过夜,真空除去溶剂和过量的三氟乙酸得到标题化合物(1.41g,96%),为白色固体。
TLC Rf0.32(30%戊烷-乙醚)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31反式-3-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基乙酸从中间体29(1.18g,3.58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842mg,86%)。
TLC Rf0.41(30%戊烷-乙醚)中间体32(RS)-2-溴-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将中间体19(5.0g,20.2mmol)和亚硫酰氯(10ml)在65℃一起加热30分钟,加入N-溴琥珀酰亚胺(5.4g)和进一步加入亚硫酰氯,加上48%含水HBr(1滴)。在60℃加热溶液10分钟,然后在70℃加热2小时15分钟。再次加入N-溴琥珀酰亚胺(850mg)并在70℃加热所得的混合物2小时,通过减压蒸发除去过量的亚硫酰氯并用无水四氢呋喃(200ml)和水(200ml)稀释油状残留物。然后用固体碳酸氢钠小心地处理混合物至PH7-8并于室温搅拌过夜。真空除去过量的四氢呋喃并用二氯甲烷(3×300ml)洗涤残留物。采用6M盐酸小心地将水层酸化至PH1并用二氯甲烷(4×200ml)提取,然后用水(2×400ml)和盐水(400ml)洗涤合并的有机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产物(4.7g,71%),为浅黄褐色固体。
TLC Rf0.47(乙酸乙酯)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33(RS)2-溴-2-(3-苯二甲酰亚氨基苯基)乙酸从中间体21制备,为无色固体(588mg,75%)TLC Rf0.19(5%甲醇-0.1%乙酸-二氯甲烷)中间体34顺式-a-溴-3-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基乙酸从中间体30(1.41g,5.16mmol)制备,为米色泡沫(1.59g,87%)。
TLC Rf0.46(2%甲醇-乙醚)中间体35顺式-a-溴-3-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基乙酸从中间体31(815mg,2.98mmol)制备,为黄褐色泡沫(805mg,77%)。
TLC Rf0.48(2%甲醇-乙醚)中间体36(RS)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用硫代乙酸钾(1.05g,9.2mmol)处理中间体33(3.0g,9.2mmol)的甲醇(30ml)溶液并在室温搅拌所得的混合物过夜,真空蒸发混合物,将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100ml)中,然后用水(2×50ml)洗涤,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产物(2.4g,81%),为浅黄色泡沫。
TLC Rf0.43(乙酸乙酯)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37(RS)2-乙酰基巯基-2-(3-苯二甲酰亚氨基)苯基乙酸从中间体33制备,为无色固体(722mg,100%)。
TLC Rf0.15(5%甲醇-0.1%乙酸-二氯甲烷)中间体38顺式-a-(乙酰基巯基)-3-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基乙酸从中间体34(2.01g,5.71mmol)制备,为棕色泡沫(1.44g,73%)。
TLC Rf0.42(乙醚)中间体39反式-a-(乙酰基巯基)-3-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基乙酸从中间体35(774mg,2.2mmol)制备,为米色泡沫(329mg,43%)TLC Rf0.45(乙醚)中间体40(RS)-N-[2-溴-4-苯二甲酰亚氨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苯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将中间体18(2.33g)和亚硫酰氯(2.92ml)在65℃一起加热30分钟,加入N-溴琥珀酰亚胺(2.51g)和进一步加入亚硫酰氯,加上48%含水HBr(1滴)。在60℃加热溶液10分钟,然后在70℃加热2小时15分钟。再次加入N-溴琥珀酰亚胺(850mg)并在70℃加热所得的混合物2小时,通过减压蒸发除去过量的亚硫酰氯并用无水二氯甲烷(10ml)和水(10ml)稀释油状残留物。于0℃将上清液的一部分(4.0ml)加到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500mg)和三乙胺(0.24ml)的无水二氯甲烷(10ml)溶液中,并在室温搅拌所得的混合物过夜。用二氯甲烷稀释混合物并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50ml),1N盐酸水溶液(50ml)和饱和盐水(50ml)洗涤,然后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棕色固体。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所得物质(4×18cm;以2%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灰白色固体(530mg)。
TLC Rf0.44(5%甲醇-二氯甲烷)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41(RS)-N-[2-溴-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9(4.0g)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18g)制备,为粉色固体(1.2g)。
TLC Rf0.34(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42(RS)-N-[2-溴-6-苯二甲酰亚氨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20(4.0g)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18g)制备,为几乎无色固体(1.0g)。
TLC Rf0.52(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43(RS)-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将叔丁基硫醇(11.3ml,0.1mol)加到搅拌下的叔丁醇钾(22.45g,0.1mol)的无水四氢呋喃(215ml)溶液中并在室温搅拌混合物20分钟,然后加入中间体13(32.6g,0.1mol)的无水四氢呋喃(80ml)溶液并在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加入水(300,用1N盐酸将混合物酸化至PH1并用二氯甲烷(3×200ml)提取。干燥合并的提取物(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黄色油状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5-15%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洗脱),然后用二氯甲烷/己烷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22g,66%),为浅黄色固体。
TLC Rf0.48(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44(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用N-羟基苯并三唑(3.9g,28.9mmol)然后用EDC(5.06g,26.4mmol)处理中间体43(8.06g,24mmol)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7.0g,28.9mmol)的二氯甲烷(25ml)溶液并在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用1N盐酸(300ml)洗涤所得的混合物并用二氯甲烷(2×100ml)再提取水层。用1N盐酸(300ml),8%碳酸氢钠(300ml),水(300ml)和盐水(300ml)顺序洗涤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浅黄色固体。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5%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2.8g,88%),为接近白色的固体。
TLC Rf0.55(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45(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用肼水合物(10ml,xs)处理中间体44(2.56g,4.2mmol)在四氢呋喃(10ml)和乙醇(50ml)混合物中的溶液并加热回流所得的混合物2小时,冷却到室温后加入水(300ml),真空蒸除溶剂,用1N盐酸将残留物酸化至PH1和用二氯甲烷(2×100ml)洗涤,然后用2M氢氧化钠将水层碱化至PH14并用二氯甲烷(2×100ml)提取,用盐水(100ml)洗涤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浅黄色固体。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10-25%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9.2g,91%),为接近白色的固体。
TLC Rf0.23(3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46(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乙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将乙酰氯(0.5ml,7mmol)加到搅拌下的中间体45(1.14g,2.38mmol)和三乙胺(2ml,14.4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45ml)溶液中,然后在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用二氯甲烷(75ml)稀释混合物并用1N盐酸(100ml),8%碳酸氢钠(100ml),水(100ml)和盐水(100ml)顺序洗涤,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浅黄色固体。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5%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2g,95%),为接近白色的固体。
TLC Rf0.31(10%甲醇-二氯甲烷)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47(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苯甲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2(2.86g,5.97mmol)和苯甲酰氯(0.84ml,7.2mmol)制备,为接近白色固体(3.43g,99%)。
TLC Rf0.41(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48(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琥珀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5(1.14g,2.38mmol)和琥珀酸酐(0.33g,3.3mmol)制备,为接近白色固体(0.54g,40%)。
TLC Rf0.58(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49(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甲磺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5(2.03g,4.24mmol)和甲磺酰氯(0.35ml,4.6mmol)制备,为接近白色固体(1.78g,77%)。
TLC Rf0.46(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50(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苯磺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5(2.03g,4.24mmol)和苯磺酰氯(0.59ml,4.6mmol)制备,为接近白色固体(2.18g,85%)。
TLC Rf0.54(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51(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甲氧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5(200mg,0.43mmol)和氯甲酸甲酯(0.03ml,0.41mmol)制备,为接近白色固体(196mg,89%)。
TLC Rf0.32(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52(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苄氧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5(200mg,0.43mmol)和氯甲酸苄基酯(0.06ml,0.41mmol)制备,为接近白色固体(230mg,93%)。
TLC Rf0.44(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53(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4-吡啶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5(2.03g,4.24mmol)和异烟酰氯(834mg,4.66mmol)制备,为接近白色固体(1.81g,77%)。
TLC Rf0.22(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54(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3-吡啶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5(200mg,0.42mmol)和烟酰氯(83mg,0.47mmol)制备,为接近白色固体(130mg,56%)。
TLC Rf0.26(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55(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2-吡啶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5(200mg,0.42mmol)和甲基吡啶酰氯(83mg,0.47mmol)制备,为接近白色固体(145mg,62%)。
TLC Rf0.21(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56(RS)-N-[2-[(1,1-二甲基乙基)巯基]-5-(2-吡嗪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5(200mg,0.42mmol)和吡嗪酰氯(85mg,0.47mmol)制备,为接近白色固体(145mg,62%)。
TLC Rf0.18(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57(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sulphanyl))巯基]-5-(乙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将2-硝基亚磺酰氯(3.26g,6.26mmol)加到搅拌下的中间体46(1.23g,6.49mmol)的苯乙酸(75ml)溶液中并在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真空除去溶剂并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残留物(以5%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3.74g,97%),为黄色固体。
TLC Rf0.34(10%甲醇-二氯甲烷)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58(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巯基]-5-(苯甲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7(1.08g,5.67mmol)制备,为黄色固体(3.43g,99%)TLC Rf0.54(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59(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巯基]-5-琥珀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8(618mg,1.1mmol)制备,为黄色固体(665mg,92%)TLC Rf0.25(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60(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巯基]-5-(甲磺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9(1.78g.3.27mmol)制备,为黄色固体(1.84g,88%)TLC Rf0.32(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61(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巯基]-5-(苯磺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50(2.25g,3.71mmol)制备,为黄色固体(1.6g,68%)TLC Rf0.37(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62(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巯基]-5-(甲氧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51(196mg,0.31mmol)制备,为黄色固体(86mg,38%)TLC Rf0.25(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63(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巯基]-5-(苄氧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52(229mg,0.32mmol)制备,为黄色固体(155mg,60%)TLC Rf0.37(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64(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巯基]-5-(4-吡啶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53(1.92g,3.29mmol)制备,为黄色固体(1.66g,74%)TLC Rf0.29(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65(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巯基]-5-(3-吡啶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54(190mg,0.33mmol)制备,为黄色固体(85mg,38%)TLC Rf0.24(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66(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巯基]-5-(2-吡啶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55(210mg,0.36mmol)制备,为黄色固体(120mg,54%)。
TLC Rf0.21(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67(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巯基]-5-(2-吡嗪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56(300mg,0.51mmol)制备,为黄色固体(110mg,42%)。
TLC Rf0.18(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68(RS)-N-[2-[(2-硝基苯基硫烷基)巯基]-5-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TLC Rf0.16(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69(R)-N-(苯基甲氧基)羰基-(S-甲基)-L-半胱氨酸将氯甲酸苄基酯(11.1ml,65mmol)滴加入搅拌下的(S-甲基)-L-半胱氨酸(10g,75mmol)的2M氢氧化钠水溶液(50ml)中并在室温搅拌混合物4小时,然后用2M氢氧化钠将混合物碱化至PH14并用乙酸乙酯(4×50ml)洗涤。用浓盐酸将水相酸化至PH3并用乙酸乙酯(4×70ml)提取。用盐水洗涤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浓缩得到产物,为浅黄色油状物(16.8g,84%)TLC Rf0.21(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70(R)-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S-甲基)半胱氨酸于0℃将二羧酸二叔丁基酯(8.88g,40.7mmol)加到搅拌下的S-甲基-L-半胱氨酸(5g,37mmol)和碳酸氢钠(7.8g,92.5mmol)的水(150ml)和二恶烷(100ml)混合物的溶液中,使混合物温热到室温并搅拌过夜,然后用水(100ml)稀释,采用1N盐酸酸化至PH3,然后用乙酸乙酯(3×100ml)提取。用盐水洗涤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物。
TLC Rf0.55(甲醇-水)中间体71(S)-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丙基甘氨酸从(S)-正缬氨酸(5g,42.7mmol)制备,为无色油状物(6.3g,68%)。
TLC Rf0.50(甲醇-水)中间体72(S)-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O-甲基)丝氨酸在0℃将氢化钠(60%分散液,4.3g,0.107mol)分批添加到搅拌下的(S)-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丝氨酸(10g,48.7mmol)的无水DMF(250ml)溶液中,然后滴加入碘甲烷(6.1ml,0.1mol)的无水DMF(10ml)溶。使所得的混合物温热到室温并搅拌过夜,然后用1N盐酸酸化至PH3和真空浓缩溶液至约200ml。用水(200ml)稀释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3×100ml)提取,用盐水洗涤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为黄色油状物。
TLC Rf0.39(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73(RS)-N-苯甲酰基-[b-(4-吡啶基)]丙氨酸甲酯a)2-(4-吡啶基)-1-(N-苯甲酰基)氨基亚乙基-1-甲酸盐酸盐将4-吡啶基甲醛(85g,0.79mol)加到搅拌下冰冷的乙酸钠(16g,0.195mmol)和马尿酸(150g,0.84mol)的乙酸酐(360ml,3.8mol)悬浮液中,发生放热反应且内温达到30-40℃。将混合物冷却到室温然后倾入水(1500ml)中。通过过滤除去得到的固体,用水(2×500ml)洗涤得到中间体吖内酯(74g,37%),为棕色固体。将吖内酯(70g,0.28mol)溶于浓盐酸(210ml)中使得快速生成沉淀,通过过滤将其除去,用丙酮(2×500ml)洗涤,并真空干燥得到产物(71g,78%),为浅绿色固体。b)(RS)-N-苯甲酰基-[b-(4-吡啶基)]丙氨酸盐酸盐在室温和大气压下在水(700ml)中和在5%钯/炭上将烯烃氢氯化物(70g,0.23mol)氢化过夜,通过硅藻土滤除催化剂并浓缩溶剂至体积约100ml。加入丙酮(1000ml)并通过过滤除去所得的沉淀,真空干燥得到产物(53g,75%),为灰白色固体。c)(RS)-N-苯甲酰基-[b-(4-吡啶基)]丙氨酸甲酯将亚硫酰氯(15ml,0.21mol)加到冰冷的酸(53g,0.17mol)的甲醇(200ml)溶液中,在30分钟内使混合物温热到室温,然后真空除去溶剂得到灰白色半固体。将残留物悬浮于8%碳酸氢钠(500ml)和用乙酸乙酯(4×400ml)提取产物。然后用盐水(1000ml)洗涤合并的有机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46g,94%),为灰白色固体。C16H16N2O3[284.3];[MH+285]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74(RS)-N-苯甲酰基-[b-(3-吡啶基)]丙氨酸甲酯通过三个步骤从吡啶-3-甲醛制备,为白色固体。C16H16N2O3[284.3];[MH+285]中间体75(RS)-N-苯甲酰基-2-甲氧基丙氨酸甲酯通过三个步骤从2-甲氧基苯甲醛制备,为白色固体。C17H19N2O4[301.3];[MH+302]中间体76(S)-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b-(4-吡啶基)]丙氨酸将中间体73(27g,0.104mol)溶于热丙酮(50ml)中并将此溶液加到PH7.2的0.03M磷酸二氢钾(500ml)中,然后向剧烈搅拌下的溶液中加入Alcalase(1ml)且通过在30分钟内加入1M氢氧化钠(约20ml)保持PH7.2。过滤不溶解的酯并用乙酸乙酯(4×250ml)洗涤滤液。然后真空蒸发溶剂,将残留物溶于6N盐酸(100ml)中并加热回流5小时。冷却到室温后通过过滤除去沉淀的苯甲酸并用乙酸乙酯(2×100ml)洗涤滤液。然后真空蒸发水层得到光学纯的氨基酸,为二盐酸盐(9.48g,81%)。
将二盐酸盐溶于水(150ml)并用Amberlite IRA-67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至PH8,通过硅藻土过滤除去树脂,然后真空蒸发溶液得到游离的氨基酸,为白色固体(6.7g,100%)。
将二羧酸二叔丁基酯(13g,60mmol)加到搅拌下的氨基酸的叔丁醇(100ml)和水(50ml)混合物的悬浮液中,同时通过在40分钟内加入1M氢氧化钠(55ml)保持PH8.5。加入水(50ml),用庚烷(2×100ml)洗涤混合物然后通过加入固体硫酸氢钾酸化至PH3.5。蒸发混合物至干并用甲醇(3×150ml)研制残留物以提取产物。真空蒸除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用含水乙醇将其重结晶得到光学纯产物(3.27g,61%)。[a]D+24.3°(c=1,三氟乙酸)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77(S)-(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b-(3-吡啶基)]丙氨酸从中间体74制备,为白色固体。[a]D+16.1°(c=1,三氟乙酸)中间体78(S)-(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2-甲氧基苯丙氨酸从中间体75制备,为白色固体(11.1g,97%)。[a]D-15.2°(c=1,甲醇)中间体79(RS)-N-乙酰基-[b-(2-吡啶基)]丙氨酸保持温度约45℃用二乙基乙酰氨基丙二酸酯(132.3g,0.61mol)分批处理甲醇钠(65.8g,1.22mol)的甲醇(300ml)溶液,然后加热回流混合物15分钟。将混合物冷却到50℃然后用2-氯甲基吡啶盐酸盐(100g,0.61mol)的悬浮液缓慢处理,然后加热回流所得的粉色悬浮液6小时。加入水(500ml)接着加入10M氢氧化钠(122ml,1.22mol),在70℃加热混合物过夜同时保持PH约为11。将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真空除去甲醇,用乙酸乙酯(2×500ml)洗涤含水残留物,然后酸化至PH5并进一步用乙酸乙酯(2×500ml)洗涤,之后真空蒸发得到半固体。用热乙醇(500ml)研制残留物并通过过滤除去氯化钠,真空蒸发滤液和用甲醇-乙酸乙酯结晶残留物得到标题化合物(70g,66%),为黄色固体。TLC Rf0.5[正丁醇-乙酸-吡啶-水(15-3-10-12)]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80(RS)-N-乙酰基-[b-(4-噻唑基)]丙氨酸从4-(氯甲基)噻唑制备,为白色泡沫状物(6.7g,73%)。TLC Rf0.37(1%乙酸-20%己烷-乙酸乙酯)实施例81(S)-(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b-(2-吡啶基)]丙氨酸将中间体79(65g,0.31mol)于含水正磷酸二氢钾(10mM,650ml)中的悬浮液温热到40℃并用10mM氢氧化钠(10ml)将所得混合物(PH4)碱化至PH8形成溶液。加入酰化酶30,000(1.3g)并在40℃孵育混合物过夜。将所得的悬浮液冷却到室温,通过过滤除去固体,然后采用2N盐酸酸化滤液至PH1和用乙酸乙酯(2×300ml)洗涤。真空蒸发水层得到半固体,用热甲醇(300ml)将其研制并通过过滤除去固体。然后向冷却的溶液中加入5M氢氧化钠至PH10,接着加入二羧酸二叔丁基酯(28.6g,0.131mol),通过6小时内加入5M氢氧化钠(44ml)保持混合物的PH10。真空除去甲醇,用乙醚(2×500ml)洗涤含水残留物,然后用1M硫酸氢钾酸化至PH3。用乙酸乙酯(4×500ml)提取混合物,用盐水(500ml)洗涤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粗产物,用乙酸乙酯结晶得到白色固体(11.6g,23%)。[a]D-16.0°(c=1,甲醇)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82(S)-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b-(4-噻唑基)]丙氨酸从中间体80制备,为白色固体(11g,94%)。HPLC(Chirex(D)-青霉胺;2mMCuSO4;0.7ml/分钟,RT=3.25分钟;99%ee)。中间体83(S)-(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b-(2-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将DCC(4.07g,19.7mmol)加到冰冷的中间体81(5.0g,18.8mmol)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2.27g,19.7mmol)的无水四氢呋喃(200ml)溶液中,在室温搅拌3小时后用40%w/v含水甲胺(6.8ml,79mmol)处理所得的混合物并继续搅拌2小时。过滤除去沉淀的固体,真空蒸发滤液并将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100ml)中。顺序用水(2×100ml),8%碳酸氢钠(2×100ml)和盐水(100ml)洗涤溶液,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粗产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以2-5%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2.7g,51%),为红色泡沫状物。TLC Rf0.38(3%甲醇-二氯甲烷)类似到可以制备中间体84(S)-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L-[b-(4-噻唑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82制备,为白色固体(3.0g,64%)。TLC Rf0.46(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85(R)-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青霉胺N-甲基酰胺在室温搅拌(R)-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青霉胺(14g,56.1mmol),N-羟基苯并三唑(7.6g,56.1mmol),甲胺盐酸盐(18.9g,280mmol),N-甲基吗啉(34ml,308mmol),4-二甲基氨基吡啶(685mg,5.6mmol)和EDC(11.8g,62mmol)的无水二甲基甲酰胺(300ml)溶液过夜,将所得的化合物倾入到10%w/v柠檬酸(750ml)中并用乙醚(3×500ml)提取。然后用8%碳酸氢钠(2×500ml)和盐水(500ml)洗涤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12.3g,83%)。
TLC Rf0.47(50%己烷-乙酸乙酯)类似可可以制备中间体86(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5-甲基-L-谷氨酸N-甲基酰胺从(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5-甲基-L-谷氨酸制备,为白色固体(5.4g,94%)。TLC Rf0.21(2%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87(S)-Nd-(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Na-(苄氧基)羰基鸟氨酸N-甲基酰胺从(S)-Nd-(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Na-(苄氧基)羰基鸟氨酸(11.5g,31.4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1.0g,94%)。TLC Rf0.65(3%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88(S)-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2-甲氧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78(500mg,1.69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380mg,73%)。TLC Rf0.55(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89(S)-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b-(3-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77(2.0g,7.5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0g,48%)。TLC Rf0.42(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90(S)-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b-(4-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76(2.0g,7.5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7g,81%)。TLC Rf0.38(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91(R)-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S-甲基)青霉胺N-甲基酰胺在0℃将碘甲烷(0.59ml)的甲醇(5ml)溶液滴加到搅拌下的中间体85(500mg,1.51mmol)于2M氢氧化钠(5ml)和甲醇(15ml)混合物中的溶液中,在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然后真空除去甲醇,用水(50ml)稀释残留物并用乙醚(3×50ml)提取。用盐水洗涤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物(540mg,99%)。
TLC Rf0.47(50%己烷-EtOAc)中间体92(R)-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2,2-二甲基-2-甲黄酰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在0℃将氧杂酮(Oxone)(1.02g,1.66mmol)的水(5ml)悬浮液加到搅拌下的中间体91(153mg,0.55mmol)的甲醇(5ml)溶液中,使混合物温热到室温并搅拌4小时。用水(50ml)稀释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3×50ml)提取。用盐水(50ml)洗涤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物(101mg,59%)。TLC Rf0.35(50%己烷-乙酸乙酯)中间体93(R)-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2,2-二甲基-2-甲烷亚磺酰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在0℃将3-氯过苯甲酸(670mg,2.89mmol)的二氯甲烷(25ml)溶液加到搅拌下的中间体91(800mg,2.89mmol)的二氯甲烷(25ml)溶液中,使混合物温热到室温并搅拌过夜。顺序用10%w/v亚硫酸钠(2×50ml),8%碳酸氢钠(2×50ml)和盐水(50ml)洗涤混合物,干燥(硫酸镁)和真空蒸发得到粗产物,为无色油状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10%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油状物(470mg,55%)。TLC Rf0.05(50%己烷-乙酸乙酯)实施例94(R)-2,2-二甲基-2-甲烷亚磺酰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盐酸盐将中间体47(470mg,1.61mmol)于二恶烷(25ml)和2M盐酸(25ml)混合物中的溶液室温搅拌过夜,真空蒸除溶剂至干并冷冻干燥过夜得到标题化合物(370mg,100%),为无色树胶状。TLC Rf0.06(1%NEt3-10%甲醇-二氯甲烷)类似的可以制备实施例95(R)-2,2-二甲基-2-甲烷磺酰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盐酸盐从中间体92(300mg,0.097mmol)制备,为无色泡沫状物(210mg,100%)。TLC Rf0.10(1%NEt3-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96(R)-青霉胺N-甲基酰胺盐酸盐从中间体85(300mg,1.14mmol)制备,为无色泡沫状物(230mg,100%)。TLC Rf0.13(1%NEt3-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97(S)-b-(3-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二盐酸盐从中间体89(1.2g,4.29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1g,100%)。TLC Rf0.05(1%NEt3-10%甲醇-二氯甲烷)实施例98(S)-b-(4-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二盐酸盐从中间体90(1.6g,5.73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45g,100%)。TLC Rf0.08(1%NEt3-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99(S)-b-(2-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二盐酸盐从中间体83(1.4g,5.01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27g,100%)。TLC Rf0.13(1%NEt3-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00(S)-b-(4-噻唑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盐酸盐从中间体84(1.0g,3.5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730mg,94%)。TLC Rf0.21(1%NEt3-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01(R)-(S-甲基)青霉胺N-甲基酰胺三氟乙酸盐在室温搅拌含有三氟乙酸(2ml)的中间体91(200mg,0.72mmol)的二氯甲烷(4ml)溶液过夜,真空除去溶剂和通过与庚烷(3×20ml)共沸蒸馏除去过量的三氟乙酸,得到标题化合物(196mg,94%),为无色泡沫状物。TLC Rf0.32(1%NEt3-10%甲醇-二氯甲烷)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102(S)-2-(甲氧基苯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三氟乙酸盐从中间体88(200mg,0.65mmol)制备,为浅黄色泡沫状物(209mg,100%)。TLC Rf0.25(1%NEt3-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03(S)-5-甲基-谷氨酸N-甲基酰胺三氟乙酸盐从中间体86(707mg,2.58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728mg,98%)。TLC Rf0.37(1%NEt3-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04(S)-Nd-(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鸟氨酸N-甲基酰胺室温和大气压下,使中间体87(11g,29mmol)在10%钯/炭(1g)上乙醇中氢化过夜,通过hyflo过滤除去沉淀并真空蒸发滤液得到标题化合物(2.6g,36%),为无色油状物。TLC Rf0.37(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05N-(苯基甲氧基)羰基-(S-甲基)-L-半胱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将EDC(10.5g,55mmol)加到搅拌下的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8.9g,50mmol),中间体69(13.8g,50mmol)和N-羟基苯并三唑(8.1g,60mmol)的无水四氢呋喃(100ml)溶液中,在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用1M盐酸(300ml)处理混合物,然后用乙酸乙酯(4×200ml)提取。用8%碳酸氢钠(2×200ml),水(200ml)和盐水(200ml)洗涤合并的有机提取物并真空蒸发得到产物,为白色固体(16.5g,75%)。TLC Rf0.47(10%甲醇-氯仿)中间体106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S)-丙基甘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71(5g,23mmol)和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4.1g,23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7.72g,89%)。TLC Rf0.48(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07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L-亮氨酰基-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从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L-亮氨酸(13.07g,56mmol)和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8.11g,56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5.77g,79%)。TLC Rf0.25(5%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08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S)-(S-甲基)半胱氨酰基-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70(6.64g,28mmol)和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4.07g,28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4.26g,42%)。TLC Rf0.45(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09N-(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S)-(O-甲基)-丝氨酰基-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72(7.48g,34mmol)和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4.92g,34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4.26g,42%)。TLC Rf0.40(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10N-(苯基甲氧基)羰基-L-缬氨酰基-Nd-(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L-鸟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04(2.6g,10.6mmol)和N-(苯基甲氧基)羰基-L-缬氨酸(2.82g,11.2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3.0g,61%)。TLC Rf0.32(5%甲醇-二氯甲烷)实施例111(S-甲基)-L-半胱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用乙酸(18.6ml)中的25%氢溴酸处理中间体105(2.0g,4.65mmol)的二氯甲烷(10ml)溶液并在室温搅拌混合物1小时,加入水(10ml)并用二氯甲烷(3×15ml)洗涤混合物。然后用5M氢氧化钠将水相碱化至PH14和用二氯甲烷(4×30ml)提取。然后用盐水(30ml)洗涤合并的有机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产物,为白色固体(1.22g,88%)。TLC Rf0.31(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12L-缬氨酰基-Nd-(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L-鸟氨酸N-甲基酰胺在室温和大气压下乙醇(100ml)中在10%钯/炭(300mg)上使中间体110(3.0g,6.5mmol)氢化过夜,通过hyflo滤除催化剂并真空蒸发滤液得到标题化合物(2.2g,99%),为白色固体。TLC Rf0.26(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13(S)-丙基甘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将中间体106(5.36g,14.2mmol)在二恶烷(250ml)和2M盐酸(250ml)混合物中的溶液在室温搅拌过夜,真空蒸发溶剂至干得到白色固体。将残留物溶于水(200ml)并用二氯甲烷(3×100ml)洗涤,然后用2M氢氧化钠碱化至PH10然后用二氯甲烷(4×30ml)提取。然后用盐水(100ml)洗涤合并的有机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1.45g,37%)TLC Rf0.29(10%甲醇-二氯甲烷)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114(S)-(S-甲基)半胱氨酰基-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08制备,为白色固体(3.5g,97%)。TLC Rf0.45(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15(S)-(O-甲基)丝氨酰基-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09制备,为白色固体(2.7g,98%)。TLC Rf0.40(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16L-亮氨酰基-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07制备,为白色固体(11.2g,99%)。TLC Rf0.57(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17(R)-2-溴-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用硫酸铜(II)(16.6g,0.104mmol)处理D-鸟氨酸盐酸盐(35g,0.208mmol)的水(350ml)溶液,加入5M氢氧化钾(约40ml)至PH3,然后加入N-乙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45.5g,0.208mmol)并通过加入氢氧化钾(约55ml)保持PH在9-10。2小时后加入48%氢溴酸至PH0.4(约77ml)并通过过滤除去所得的沉淀。冷却滤液至<5℃,然后再用氢溴酸(152ml)和溴化钾(59g,0.5mol)处理。在45分钟内滴加入亚硝酸钠(28.6g,0.41mol)的水(275ml)溶液处理混合物,同时保持温度<5℃。然后在<5℃搅拌混合物过夜,通过过滤除去所得的沉淀,溶于乙酸乙酯(400ml)中并用水(2×200ml)和盐水(200ml)洗涤溶液,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40.6g,47%),为奶油色固体TLC Rf0.80(10%甲醇-二氯甲烷)类似的可以制备中间体118(S)-2-溴-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从L-鸟氨酸盐酸盐(20g,0.118mol)制备,为奶油色固体(22g,57%)。TLC Rf0.80(10%甲醇-二氯甲烷)中间体119(S)-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是通过前面所述的步骤从中间体117(39.9g,0.11mol)制备,为浅橙色油状物(35.6g,99%)。TLC Rf0.24(50%庚烷-乙酸乙酯)中间体120(R)-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酸是通过前面所述的步骤从中间体118(20g,56mol)制备,为浅橙色油状物(17.7g,99%)。TLC Rf0.24(50%庚烷-乙酸乙酯)中间体121(RS)-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酸1,1-二甲基乙酯将EDC(3.64g,19mmol)加到搅拌下的L-亮氨酸1,1-二甲基乙酯(3.93g,17.6mmol),N-羟基苯并三唑(2.62g,19.4mmol),三乙胺(2.51ml,18mmol)和中间体15(5.94g,18.5mmol)的无水四氢呋喃(200ml)溶液中,搅拌混合物过夜然后真空除去溶剂,使残留物在水(100ml)和乙酸乙酯(100ml)之间分配,用乙酸乙酯(2×50ml)提取提取水层,用水(2×100ml)和盐水(100ml)提取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无色油状物。
通过柱色谱法纯化,以己烷/乙酸乙酯(2∶1)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6.6g,77%),为白色固体,非对映异构体的1∶1混合物。TLC Rf0.42(乙酸乙酯/己烷(1∶1))中间体122(RS)-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酸将三氟乙酸(9.0ml,115mmol)加到搅拌下的中间体121(3.0g,6.1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40ml)溶液中并在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真空浓缩混合物并通过与庚烷共沸蒸馏除去过量的三氟乙酸,得到标题化合物(2.48g,94%),为无色泡沫状物,是非对映异构体的1∶1的混合物。TLC Rf0.42(乙酸乙酯/己烷(3∶2))中间体123(RS)-2-(乙酰基巯基)-4-琥珀酰亚氨基丁酸根据前面所述制备中间体36的方法制备。TLC Rf0.38(乙酸/乙酸乙酯/己烷(0.1∶1∶1))中间体124(S-甲基)-L-半胱氨酰-L-酪氨酸N-甲基酰胺根据前面所述制备中间体111的方法制备。TLC Rf0.45(乙酸乙酯/己烷(1∶1))。中间体125(RS)-2-[(1,1二甲基乙基)巯基]-3-苯二甲酰亚氨基丙酸根据前面所述制备中间体43的方法制备。TLC Rf0.48(乙酸/乙酸乙酯/己烷(0.1∶1∶1))。实施例1(RS)-N-[2,3-二-乙酰基巯基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0℃下将EDC(198mg)加到中间体14(209mg),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274mg)和N-羟基苯并三唑水合物(153mg)的无水THF(10ml)溶液中,并在此温度下搅拌混合物直到TLC分析(5%甲醇-二氯甲烷)表明起始原料完全消耗(72小时)。蒸除溶剂并使残留物在1N盐酸(35ml)和乙酸乙酯(50ml)之间分配。分离有机层,用碳酸氢钠水溶液(2×200ml)和盐水(2×200ml)洗涤,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粗产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2-5%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固体(264mg)。TLC Rf0.25(2%甲醇-二氯甲烷)类似的可以制备实施例2(RS)-N-[2,4-二-乙酰基巯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5(870mg,3.7mmol)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07g,3.7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4g,74%)。C24H35N3O5S2[509.7];[MH+=510]实施例3(RS)-N-[2,5-二-乙酰基巯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6(906mg,3.6mmol)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06g,3.6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5g,79%)。C25H37N3O5S2[523.7];[MH+=524]实施例4(RS)-N-[2,6-二-乙酰基巯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7(895mg,3.4mmol)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991mg,3.4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4g,74%)。C26H39N3O5S2[537.75];[ MH+=538]实施例5(RS)-N-[2-乙酰基巯基-3-甲氧基羰基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0.26g)制备,为无色固体(0.33g)。C23H33N3O6S[479.6];[MH+=480]实施例6(RS)-N-[2-乙酰基巯基-4-甲氧基羰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5(0.40g)制备,为无色固体(0.67g)。C24H35N3O6S[493.6];[MH+=494]实施例7(RS)-N-[2-乙酰基巯基-5-甲氧基羰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6(0.9g)制备,为无色固体(1.1g)。C25H37N3O6S[507.6];[MH+=508]实施例8(RS)-N-[2-乙酰基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7(0.95g)制备,为无色固体(1.0g)。C26H39N3O6S[521.6];[MH+=522]实施例9(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36(730mg)和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700mg)制备,为浅黄色泡沫状物(1.0g,74%)。C33H39N5O6S[633.7];[MH+=634]实施例10(RS)-N-[2-乙酰基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7(375mg)和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500mg)制备,为浅黄色泡沫状物(440mg,52%)。C28H40N4O6S[560.7];[MH+=561]实施例11(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缬氨酸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36(232mg)和L-缬氨酸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200mg)制备,为白色固体(230mg,55%)。C30H36N4O6S[580.7];[MH+=581]实施例12(RS)-N-[2-乙酰基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缬氨酸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7(179mg)和L-缬氨酸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200mg)制备,为白色固体(200mg,56%)。C25H37N3O6S[507.6];[MH+=508]实施例13(RS)-N-[2-乙酰基巯基-2-(3-苯二甲酰亚氨基苯基)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37(690mg)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489mg)制备,为白色固体(927mg,88%)。C34H36N4O6S[628.8];[MH+=629]实施例14N-[2-(乙酰基巯基)-2-[3-顺式-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基]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38(140mg,0.4mmol)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17mg,0.4mmol)制备,为褐色泡沫状物(197mg,79%),是预期的四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1∶1∶1∶1)。C33H40N4O6S[620.8];[MH+=621]实施例15N-[2-(乙酰基巯基)-2-[3-反式-苯二甲酰亚氨基环戊基]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39(235mg,0.7mmol)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97mg,0.7mmol)制备,为褐色泡沫状物(358mg,85%),是预期的四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1∶1∶1∶1)。C33H40N4O6S[620.8];[MH+=621]实施例16(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S)-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19(13.8g,43.8mmol)和中间体116(11.2g,44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1.6g,48%)。C28H40N4O6S[560.7];[MH+=561]实施例17(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19(10g,31mmol)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9.0g,31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0.5g,57%)。C31H38N4O6S[594.7];[MH+=595]实施例18(R)-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20(1.0g,3.1mmol)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900mg,3.1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885mg,48%)。C31H38N4O6S[594.7];[MH+=595]实施例19(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19(411mg,1.28mmol)和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423mg,1.28mnmol)制备,为白色固体(330mg,41%)。C33H39N5O6S[633.7];[MH+=634]实施例20(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S-甲基)-L-半胱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36(326mg,1mmol)和中间体114(350mg,1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380mg,64%)。C29H34N4O6S2[598.7];[MH+=599]实施例21(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S)-丙基甘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13(145mg,0.52mmol)和中间体36(168mg,0.52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60mg,53%)。C30H36N4O6S[580.7];[MH+=581]实施例22(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缬氨酰基-Nd-(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L-鸟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12(508mg,1.47mmol)和中间体36(491mg,1.53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687mg,72%)。C31H45N5O8S[647.8];[MH+=648]实施例23 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缬氨酰基-L-鸟氨酸N-甲基酰胺三氟乙酸盐将含有三氟乙酸(2ml)的实施例22(585mg,0.90mmol)的二氯甲烷(20ml)溶液在室温搅拌过夜,真空除去溶剂并通过与庚烷(3×20ml)共沸蒸馏除去过量的三氟乙酸得到标题化合物(596mg,99%),为灰色固体。C26H38N5O6S[548.7];[MH+=549]实施例24(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缬氨酰基-Nd-(乙酰基-L-鸟氨酸N-甲基酰胺在0℃将乙酰氯(0.024ml,0.34mmol)加到搅拌下的实施例23(205mg.0.31mmol)和N-甲基吗啉(0.134ml,0.31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20ml)溶液中,使混合物温热到室温并搅拌1小时,然后用二氯甲烷(20ml)稀释和用2N盐酸(20ml),8%碳酸氢钠(20ml),水(20ml)和盐水(20ml)顺序洗涤,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无色泡沫状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3-5%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30mg,17%),为白色固体。C28H41N5O7S[590.7];[MH+=591]实施例25(RS)-N-[2-乙酰基巯基-4-苯二甲酰亚氨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将硫代乙酸钾(98mg)的甲醇(2ml)溶液加到中间体40(0.5g)的甲醇(10ml)悬浮液并在室温搅拌混合物30分钟,然后回流6小时。减压除去溶剂并使残留物在水(50ml)和二氯甲烷(150ml)之间分配,分离各层并用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并蒸发得到粗产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50%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固体(270mg)。TLC Rf0.30(50%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类似的可以制备实施例26(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1(0.50g)制备,为几乎无色的固体(0.42g)。TLC Rf0.20(50%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实施例27(RS)-N-[2-乙酰基巯基-6-苯二甲酰亚氨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42(0.50g)制备,为浅黄色固体(0.39g)。TLC Rf0.31(50%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实施例28(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β-(4-噻唑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将EDC(107mg,0.56mmol)加到搅拌下的中间体122(222mg,0.51mmol),N-羟基苯并三唑(76mg,0.56mmol),三乙胺(75ml,0.53mmol)和中间体100(113mg,0.51mmol)的无水四氢呋喃(30ml)溶液中,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然后真空除去溶剂,使残留物在水(20ml)和乙酸乙酯(20ml)之间分配,用乙酸乙酯(2×20ml)提取提取水层,用水(2×50ml)和盐水(50ml)提取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镁)并真空蒸发得到浅黄色油状物。
通过柱色谱法纯化,以二氯甲烷/甲醇(98∶2)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170mg,55%),为白色固体。C28H35N5O6S2[601.7];[MH+=602]类似的可以制备实施例29(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β-(2-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22和中间体99制备,为白色固体(277mg,67%)。C30H37N5O6S[595.7];[MH+=596]中间体30(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β-(3-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22和中间体97制备,为白色固体(50mg,12%)。C30H37N5O6S[595.7];[MH+=596]实施例31(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β-(4-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22和中间体98制备,为白色固体(310mg,77%)。C30H37N5O6S[595.7];[MH+=596]实施例32(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5-甲基-L-谷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22和中间体103制备,为白色固体(201mg,49%)。C28H38N4O8S[590.3];[MH+=591]实施例33(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S)-(2-甲氧基苯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22和中间体102制备,为白色固体(150mg,37%)。C32H40N4O7S[624.8];[MH+=625]实施例34(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R)-青霉胺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22和中间体96制备,为白色固体(230mg,35%)。C27H38N4O6S2[578.8];[MH+=579]实施例35(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R)-(S-甲基)-青霉胺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22和中间体101制备,为白色固体(400mg,35%)。C28H40N4O6S2[592.8];[MH+=593]实施例36(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R)-(2,2-二甲基-2-甲磺酰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22和中间体95制备,为白色固体(380mg,66%)。C28H40N4O8S2[624.8];[MH+=625]实施例37(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R)-(2,2-二甲基-2-甲亚磺酰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22和中间体94制备,为白色固体(360mg,67%)。C28H40N4O7S2[608.8];[MH+=609]实施例38(RS)-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S)-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122和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制备,为白色同体(120mg,25%)。C28H40N4O6S[560.7];[MH+=561]实施例39(RS)-N-[2-巯基-5-(乙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在0℃将0.4M氢氧化钠(0.82ml)加到搅拌下的中间体57(203mg,0.328mmol)和2-巯基乙醇(0.23ml,3.28mmol)的甲醇溶液中,15分钟后加入乙醇(0.5ml)并真空蒸除溶剂得到黄色油状物。加入乙醚(20ml)并通过过滤除去所得的沉淀得到粗产物硫醇。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5%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86mg,56%),为白色固体。C23H36N4O4S[464.6];[MH+=465]类似的可以制备实施例40(RS)-N-[2-巯基-5-(苯甲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58(400mg,0.59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75mg,59%)。C28H38N4O4S[526.7];[MH+=527]实施例41(RS)-N-[2-巯基-5-(琥珀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59(600mg,0.91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47mg,32%)。C25H36N4O5S[504.7];[MH+=505]实施例42(RS)-N-[2-巯基-5-(甲磺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60(600mg,1.0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262mg,57%)。C22H36N4O5S2[500.7];[MH+=501]实施例43(RS)-N-[2-巯基-5-(苯磺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61(500mg,0.7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221mg,56%)。C27H36N4O5S2[562.8];[MH+=563]实施例44(RS)-N-[2-巯基-5-(4-吡啶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64(330mg,0.48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115mg,22%)。C27H37N5O4S[527.7];[MH+=528]实施例45(RS)-N-[2-巯基-5-(3-吡啶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65(200mg,0.29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34mg,22%)。C27H37N5O4S[527.7];[MH+=528]实施例46(RS)-N-[2-巯基-5-(2-吡啶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66(150mg,0.22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60mg,52%)。C27H37N5O4S[527.7];[MH+=528]实施例47(RS)-N-[2-巯基-5-(2-吡嗪基羰基)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中间体67(100mg,0.15mmol)制备,为白色固体(30mg,38%)。C26H36N6O4S[528.7];[MH+=529]实施例48(RS)-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β-(4-噻唑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在0℃将浓氢氧化铵(0.5ml)加到实施例28(110mg,0.18mmol)的甲醇(10ml)溶液中并在此温度下搅拌混合物3小时。用水(10ml)稀释混合物,用2N盐酸水溶液酸化并用二氯甲烷(3×20ml)提取。将合并的提取物干燥(硫酸钠),过滤并蒸发得到粗产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法纯化(以2%甲醇-二氯甲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为无色固体(71mg,71%)。C26H33N5O5S2[559.7];[MH+=560]类似的可以制备实施例49(RS)-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β-(2-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29制备,为白色固体(75mg,80%)C28H35N5O5S[553.7];[MH+=554]实施例50(RS)-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5-甲基-L-谷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32制备,为白色固体(68mg,78%)。C26H36N4O7S[548.6];[MH+=549]实施例51(RS)-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R)-(S-甲基)青霉胺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35制备,为白色固体(160mg,70%)。C26H38N4O5S2[550.8];[MH+=551]实施例52(RS)-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S)-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16制备,为白色固体(8.12g,80%)。C26H38N4O5S[518.7];[MH+=519]实施例53(S)-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实施例17制备,为白色固体(2.7g,67%)。C29H36N4O5S[552.7];[MH+=553]实施例54(RS)-N-[2,3-二巯基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1制备,为无色固体(76mg)。C19H29N3O3S4[411.5];[MH+=412]实施例55(RS)-N-[2-巯基-3-甲氧基羰基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5(0.16g)制备,为无色固体(0.14g)。C21H31N3O5S2[437.5];[MH+=438]实施例56(RS)-N-[2-巯基-4-甲氧基羰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6(0.18g)制备,为无色固体(0.16g)。C22H33N3O5S[451.5];[MH+=452]实施例57(RS)-N-[2-巯基-5-甲氧基羰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7(0.32g)制备,为无色固体(0.15g)。TLC Rf=0.29(5%甲醇-二氯甲烷)实施例58(RS)-N-[2-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8(0.31g)制备,为无色固体(0.22g)。TLC Rf=0.30(5%甲醇-二氯甲烷)实施例59(RS)-N-[2-巯基-4-苯二甲酰亚氨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25(0.20g)制备,为浅黄色固体(0.12g)。C28H34N4O5S[538.6];[MH2+=540]实施例60(RS)-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26(0.2g)制备,为无色固体(0.18g)。TLCRf=0.41(5%甲醇-二氯甲烷)实施例61(RS)-N-[2-巯基-6-苯二甲酰亚氨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27(0.15g)制备,为浅黄色固体(0.12g)。TLC Rf=0.25(10%甲醇-二氯甲烷)实施例62(RS)-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9(250mg)制备,为浅黄色泡沫状物(222mg,96%)。C31H37N5O5S[591.7];[MH+=592]实施例63(RS)-N-[2-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从实施例10(33mg)制备,为无色泡沫状物(300mg,98%)。C26H38N4O5S[518.7];[MH+=519]实施例64(S)-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S-甲基)半胱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根据前面所述制备实施例28和48的方法,从中间体119和中间体124制备。C29H32N5O5S2[595.7];[MH+=596]实施例65(S)-N-[2-巯基-3-苯二甲酰亚氨基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根据前面所述制备实施例39方法通过中间体43,从中间体125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制备。C27H32N4O5S2[524.6];[MH+=525]实施例66(RS)-N-[2-巯基-4-琥珀酰亚氨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根据前面所述制备实施例28和48的方法,从中间体123和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制备。C24H34N4O5S[490.6];[MH+=491]实施例67(RS)-N-[2-巯基-4-琥珀酰亚氨基丁酰基]-(S)-丙基甘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根据前面所述制备实施例28和48的方法,从中间体123和中间体113制备。C23H31N4O5S[475.6];[MH+=476]实施例68(RS)-N-[2-巯基-4-琥珀酰亚氨基丁酰基]-L-(S-甲基)半胱氨酰基-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根据前面所述制备实施例28和48的方法,从中间体123和中间体114制备。C19H32N4O5S2[460.6];[MH+=461]实施例69(RS)-N-[2-巯基-4-琥珀酰亚氨基丁酰基]-L-(S-甲基)半胱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根据前面所述制备实施例28和48的方法,从中间体123和中间体124制备。C24H31N5O5S2[533.7];[MH+=534]实施例70(RS)-N-[2-巯基-4-琥珀酰亚氨基丁酰基]-L-(S-甲基)半胱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根据前面所述制备实施例28和48的方法,从中间体123和中间体111制备。C23H30N4O5S2[506.6];[MH+=507]实施例71(RS)-N-[2-巯基-4-琥珀酰亚氨基丁酰基]-L-(O-甲基)丝氨酸基-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根据前面所述制备实施例28和48的方法,从中间体123和中间体115制备。C19H32N4O5S[444.5];[MH+=445]实施例72(RS)-N-[2-巯基-4-琥珀酰亚氨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tert-亮氨酸N-甲基酰胺根据前面所述制备实施例28和48的方法,从中间体123和中间体116制备。C21H36N4O5S[456.6];[MH+=457]实施例73(RS)-N-[2-巯基-6-羧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通过水解实施例10产物制备。C25H36N4O5S[504.7];[MH+=505]实施例74(R)-N-[2-乙酰基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通过快速柱色谱法分离实施例10中存在的1∶1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来制备。C26H38N4O5S[518.7];[MH+=519]实施例75(S)-N-[2-乙酰基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通过快速柱色谱法分离实施例10中存在的1∶1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来制备。C26H38N4O5S[518.7];[MH+=519]实施例76(R)-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通过快速柱色谱法分离实施例9中存在的1∶1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来制备。C31H37N5O5S2[591.7];[MH+=592]实施例77(R)-N-[2-乙酰基巯基-5-甲氧基羰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通过快速柱色谱法分离实施例7中存在的1∶1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来制备。C25H36N4O5S]504.7];[MH+=505]实施例78(RS)-N-[2-巯基-6-(甲基氨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通过水解实施例8产物制备。C24H38N4O4S[478.6];[MH+=479]实施例79(RS)-N-[2-巯基-6-(氨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通过水解实施例8产物制备。C23H36N4O4S[464.6];[MH+=465]实施例A胶原酶抑制活性通式(I)化合物作为胶原酶抑制剂的效力是通过Cawston和Barrett所述的步骤测量的(Anal.Biochem.,99340-345,1979),即将含有胶原和胶原酶的1mM试验抑制剂溶液或其稀释液在37℃孵育16小时(缓冲液是含有5mMCaCl2,0.05%Brij35,60mMNaCl和0.02%NaN3的50mM Tris,PH为7.6)。胶原为通过Cawston和Murphy方法得到的乙酰化3H或14C-胶原(Methods in Enzymolgy,80711,1981)。放射标记的选择并不影响胶原酶降解胶原底物的能力。将样品离心以沉淀未降解的胶原,并将等分的放射活性的上清液移去进行闪烁计数器试验,作为水解的方式之一。将1mM抑制剂或其稀释液存在下的胶原酶活性,与无抑制剂存在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即可抑制50%胶原酶的抑制浓度(IC50)。实施例B溶基质素抑制活性通式(I)化合物作为溶基质素抑制剂的效力是通过Nagase等所述的步骤测量的(Methods in Enzymology,Vol254,1994),即将含有溶基质素和3H运铁蛋白的0.1mM试验抑制剂溶液或其稀释液在37℃孵育16小时(缓冲液是含有10mMCaCl2,150mMNaCl,0.05%Brij35,和0.02%NaN3的50mM Tris,PH为7.6)。采用3H碘代乙酸将运铁蛋白羧甲基化。将1mM抑制剂或其稀释液存在下的溶基质素活性,与无抑制剂存在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即可50%抑制溶基质素的抑制浓度(IC50)。实施例C明胶酶的抑制活性通式(I)化合物作为明胶酶抑制剂的效力是通过Harris和Krane所述的步骤测量的(Biochem Biophys.Acta,258566-576,1972),即将含有明胶酶和加热变性3H或14C-乙酰化胶原的1mM试验抑制剂溶液或其稀释液在37℃孵育16小时(缓冲液是含有5mMCaCl2,0.05%Brij35,和0.02%NaN3的50mM Tris,PH为7.6)。3H或14C-明胶是根据Cawston和Murphy所述的方法通过60℃下孵育30分钟使3H或14C-胶原变性得到的(Methods in Enzymolgy,80711,1981)。加入三氟乙酸使未分解的明胶沉淀并离心。将1mM抑制剂或其稀释液存在下的明胶酶活性,与无抑制剂存在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即可抑制50%明胶酶的抑制浓度(IC50)。实施例DTNFα的抑制作用通式(I)化合物作为TNFα抑制剂的效力可通过下述试验步骤测定。在THP-1细胞(人类单细胞)以1×106/ml的细胞密度悬浮于RPM11640介质和20μMβ-巯基乙醇中和以5μg/ml最终LPS浓度刺激的情况下,在5%二氧化碳气氛中将1mM的试验抑制剂溶液或其稀释液在37℃孵育,18小时后采用市场通用的ELISA装置(R & D Systems)测定TNFα的水平。
将0.1mM抑制剂或其稀释液存在下的活性与无抑制剂存在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即可抑制50%TNFα产生的抑制浓度(IC50)。实施例E辅佐的大鼠关节炎模型以B.B.Newbould(1963),Br.J.Pharmacol,21,127-136C.M.Pearson F.D.Wood(1950),Arthritis Rheum,2,440-459所述的方法为基础,采用大鼠的辅佐关节炎模型对通式(I)化合物进行测定。简言之,在雄性Wistar大鼠(180g-200g)的尾部底端注射Freund’s辅剂。12天后将反应动物随机分成试验组。从第12天至试验结束的第22天,以1%甲基纤维素悬浮液形式口服或者以0.2%羧甲基纤维素悬浮液形式腹膜内注射施用通式(I)化合物。从第12天开始后每2天测定后爪的体积并在试验完成后对后脚进行X-射线测定。结果以脚体积的增加占第12天体积值的百分比表示。实施例F小鼠卵巢癌异种移植物模型以B.Davies等,在Cancer Research,53,2087-2091中所述的方法为基础,采用小鼠卵巢癌并种移植物模型对通式(I)化合物进行测定。简言之,是采用注入腹膜腔中1×109OVCAR3-icr细胞对雌性nu/nu小鼠接种。通式(I)化合物是以1%甲基纤维素悬浮液形式口服或以于0.01%Tween-20中磷酸盐缓冲盐水的悬浮液的形式腹膜内注射。试验结束后(4-5周)对腹膜细胞计数并对沉积下来的所有的固体肿瘤称重。在一些试验中,通过对特定肿瘤抗原的监测测量肿瘤的发展。实施例G大鼠乳腺癌模型采用癌的HOSP.1大鼠乳腺癌模型(S,Eccles et al(1995),CancerResearch正在印刷)测定通式(I)化合物该模型包括用注入胫静脉内的2×104肿瘤细胞对雌性CBH/cbi大鼠的静脉接种,通式(I)化合物是以1%甲基纤维素悬浮液形式口服或以于0.01%Tween-20中磷酸盐缓冲盐水的悬浮液的形式腹膜内注射。试验结束后(4-5周)杀死动物,移出肺并在Methacarn中定型20小时后测定单个的肿瘤。
权利要求
1.通式(I)化合物
其中R1表示C1-6烷基,C2-6链烯基,-C1-6-烷基-芳基,芳基,-C1-6-烷基-杂芳基,杂环基或-C1-6烷基-AR9,其中A表示O,NR9或S(O)m,其中m=0-2,和R9表示H,C1-4烷基,芳基,杂芳基,-C1-4-烷基-芳基或-C1-4-烷基-杂芳基;如果A=AR9,基团R9可相同或不同;R2表示H或C1-6烷基;R3表示[Alk]nR6,其中的Alk表示C1-6烷基或C2-6链烯基和n是0或1;X表示NR4R5,其中或者R4表示氢或任选地被氨基(NH2),芳基,芳基氨基,被保护氨基,二(C1-6烷基)氨基,单(C1-6烷基)氨基,CO2H,被保护的羧基,氨基甲酰基,单(C1-6烷基)氨基甲酰基或二(C1-6烷基)氨基甲酰基取代的C1-6烷基,和R5表示氢或C1-6烷基;或者NR4R5形成如吡咯烷子基,哌啶子基或吗啉代环;R7表示氢或R10CO,其中R10表示C1-4烷基,-C1-4烷基-芳基,-C1-4烷基-杂芳基,环(C3-6)烷基,-C1-4烷基-环(C3-6)烷基,C2-6链烯基,-C2-6链烯基芳基,芳基或杂芳基;R8表示芳基(被R11取代),杂芳基(任选地被R11取代),C1-4烷基-R11,-C1-4烷基-芳基(被R11取代),-C1-4烷基-杂芳基(任选被R11取代),环(C3-6)烷基(任选被R11取代),环(C3-6)链烯基(任选被R11取代),-C1-4烷基-环(C3-6)烷基(任选被R11取代),或任意的下述三组基团

其中p是1或2和B和C各自独立地选自O,S,C(R9)2和NR9;R6表示AR9,环(C3-6)烷基,环(C3-6)链烯基,C1-6烷基,-C1-6烷氧基-芳基,苄氧基芳基,芳基,杂芳基,-C1-3烷基-杂芳基,-C1-3烷基-芳基,-C1-6烷基-COOR9,-C1-6烷基-NHR,CONHR,NHCO2R,NHSO2R或NHCOR,R的定义如R10所述;R11是SO2R13,SR7,SR9,COR13,N(R9)2,NR9R12,OR9,琥珀酰亚胺基或苯二甲酰亚氨基;R12是H或COR9,CO2R9(其中R9不是H),CONHR9或SO2R9(其中R9不是H);和R13是OH,OC1-4烷基,O-C1-4烷基-芳基,N(R9)2(其中R9相同或不同),C1-4烷基,芳基,杂芳基,-C1-4烷基-芳基或-C1-4烷基-杂芳基;所述化合物是以非盐,盐,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1表示C1-6烷基或-C1-6烷基-AR9,其中A表示S(O)m,NR9或O,其中m=0,1或2,和R9表示H,C1-4烷基或芳基。
3.权利要求1或2的化合物,其中R3表示[Alk]nR6,其中n是0或1,Alk表示C1-6烷基和R6表示C1-6烷基,-C1-3烷基芳基,C1-3烷基-杂芳基或AR9。
4.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是H。
5.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中X是吡咯烷子基,哌啶子基或吗啉代。
6.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7表示H或(C1-6烷基)羰基。
7.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8表示C1-4烷基-R11,或环(C3-6)烷基-R11,和R11表示COR13,NR9R12,N(R9)2,琥珀酰亚胺基或苯二甲酰亚氨基,R12表示COR9,CO2R9(条件是R9不是H),或SO2R9(条件是R9不是H)和R13是OH,OC1-4烷基或N(R9)2。
8.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表示H或C1-6烷基。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化合物,其中R1表示烷基,链烯基,烷基芳基,芳基或烷基-AR9和R9表示烷基,芳基或杂芳基;R7表示H或R10CO,其中R10是烷基,烷基芳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链烯基或链烯基芳基;R8表示任选取代的芳基,杂芳基,烷基芳基,环烷基,环烯基或烷基环烷基,烷基-R11或任何前述的三组基团之一;R6表示环烷基,环烯基,烷基,苄基,烷氧基苄基,苄氧基苄基或3-吲哚基甲基;R11表示SR7,SR9,COR13,N(R9)2,NR9R12,OR9,琥珀酰亚胺基或苯二甲酰亚氨基;和R13表示OH,O-烷基,O-烷基芳基,N(R9)2,烷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10.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选自N-[2,3-二-乙酰基巯基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3-甲氧基羰基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4-甲氧基羰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5-甲氧基羰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4-苯二甲酰亚氨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6-苯二甲酰亚氨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3-二-巯基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3-甲氧基羰基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4-甲氧基羰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5-甲氧基羰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4-苯二甲酰亚氨基丁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和N-[2-巯基-6-苯二甲酰亚氨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
11.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选自N-[2-乙酰基巯基-5-甲氧基羰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缬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缬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β-(4-噻唑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β-(2-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5-甲基-L-谷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6-苯二甲酰亚氨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乙酰基巯基-2-(3-苯二甲酰亚氨基)苯基乙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5-甲氧基羰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6-甲氧基羰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5-甲氧基羰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色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β-(4-噻唑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L-[β-(2-吡啶基)]丙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5-苯二甲酰亚氨基戊酰基]-L-亮氨酰基-5-甲基-L-谷氨酸N-甲基酰胺;N-2-巯基-6-苯二甲酰亚氨基己酰基]-L-亮氨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
12.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是-CH2SCH3。
13.如权利要求12所定义的,任意的实施例20,64,68,69和70的化合物。
14.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是叔丁基或-C(CH3)2S(O)0-2CH3。
15.如权利要求14所定义的,任意的实施例16,34,35,36,37,38,51,52和72的化合物。
16.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以单一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存在的化合物。
17.用于治疗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和可药用稀释剂或载体。
18.权利要求1-16任一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防止下述情况的治疗剂方面的应用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有关的或由TNFα调节的情况。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情况选自癌症、发炎和发炎性疾病、组织变性、牙周疾病、眼病、皮肤病、发烧、心血管作用、出血、凝固和急性相反应,恶病质和厌食、急性感染、HIV感染、休克状态、对宿主反应的移植物、自发免疫疾病、再灌注损伤、脑膜炎和偏头痛。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情况选自肿瘤生长,血管生成,肿瘤的入侵和扩散、转移,恶性腹水和恶性胸膜渗出物。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情况选自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气喘,多发性硬化,神经变性,早老性痴呆,动脉粥样硬化,中风,脉管炎,克罗恩氏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22.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情况选自角膜溃疡,视网膜病和外科手术愈合。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情况选自牛皮癣,特异反应性皮炎,慢性溃疡和大疱性表皮松懈。
24.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情况选自牙周炎或龈炎。
全文摘要
通式(Ⅰ)化合物可用作基质金属蛋白酶和TNF抑制剂。
文档编号A61P31/04GK1193978SQ9519554
公开日1998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5日
发明者J·蒙塔纳, A·D·巴克斯特, D·A·奥温, R·J·瓦特森, N·菲利普森 申请人:奇罗斯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