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杆、座椅装置和操作部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59780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得操作杆不与罩的侧面接触。因此,将操作杆从初始位置到摇摆到最上方,都能够使操作杆稳定地运动。
[0038]根据技术方案14的发明,即使在操作杆摇摆到最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得操作杆不与罩的侧面接触。因此,将操作杆从初始位置到摇摆到最下方,都能够使操作杆稳定地运动。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装置的侧视图。
[0040]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座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41]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0042]图4是将该实施方式的座椅主体的侧面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0043]图5是从外侧观察该实施方式的操作杆来表示的侧视图。
[0044]图6是从内侧观察该实施方式的操作杆来表示的侧视图。
[0045]图7是将该实施方式的操作杆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0046]图8是该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结构的侧视图。
[0047]图9是该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结构的侧视图。
[0048]图10是局部地表示变形例的操作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对以下的实施方式附加了为了实施本发明而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所以并不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和图示例。
[0050]图1是座椅装置I的侧视图。图2是座椅装置I的分解立体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从座椅装置I的后方朝向前方观察来决定“左”和“右”。即,以就座在座椅装置I中的就座者的视点决定“左”和“右”。
[0051]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装置I包括座椅主体10、前后位置调节机构(滑轨机构)9、升降机构(高度调节机构)7及操作部结构80。
[0052]前后位置调节机构9是调节座椅主体10的前后位置的机构。前后位置调节机构9包括左右一对的支承部(上轨道)5及左右一对的滑轨(下轨道)6等。
[0053]左右一对的滑轨6沿前后方向延伸。这些滑轨6相互平行地固定在车室的地板上。左右一对的支承部5也沿前后方向延伸。这些支承部5能够相对于滑轨6前后滑动地分别设置在滑轨6上。支承部5被滑轨6沿着滑轨6沿着前后方向引导。在支承部5与滑轨6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当由使用者操作该锁定机构时,通过锁定机构将支承部5和滑轨6锁定或将其锁定解除。
[0054]座椅主体10包括靠背2、底座3及倾斜调节机构4。靠背2经由倾斜调节机构4连结在底座3的后端部。靠背2竖立,利用倾斜调节机构4使靠背2前后倾斜运动。
[0055]底座3将就座人的臀部和大腿从其下方支承。底座3具有框架31、衬垫32及表皮(图示略)等。框架31为底座3的骨架。衬垫32以将框架31从其左侧、右侧、前侧及上侧包入的方式设置在框架31上。衬垫32是将树脂发泡成形的衬垫,具有缓冲性。表皮覆盖在衬垫32上。
[0056]框架31具有左右一对的侧框架31a和前后一对的架设件31b。这些侧框架31a以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设置。前侧的架设件31b架设置在左右的侧框架31a的前部之间,后侧的架设件31b架设置在左右的侧框架31a的后部之间。
[0057]靠背2将就座人的上身从其后方支承。该靠背2具有框架21、衬垫22及表皮(图示略)等。靠背2的框架21在正面观察设置为框状。衬垫22以将框架21从其左侧、右侧、前侧及上侧包入的方式设置在框架21上,框架21为靠背2的骨架。衬垫22由具有缓冲性的发泡树脂构成。表皮覆盖在衬垫22上。
[0058]框架21的下部通过倾斜调节机构4连结在底座3的框架31的后部。倾斜调节机构4设置在框架31的侧框架31a的后部。该倾斜调节机构4以框架21的下部为支点使框架21前后倾斜运动,或通过将框架21锁定到框架31上而将框架21的倾斜运动停止,或通过对框架21向朝前立起的方向施力而使框架21返回到竖立的状态。
[0059]升降机构7设置在座椅主体10的下部。升降机构7与座椅主体10 (特别是底座3)连结并且与支承部5连结。升降机构7是使座椅主体10下降而接近支承部5或使座椅主体10上升而远离支承部5的机构。
[0060]图3是升降机构7的侧视图。该升降机构7设置在左右的侧框架31a上,并且关于穿过这些侧框架31a的中间点的铅直面大致面对称地设置。图3是从座椅主体10的内侧观察设置在右侧的侧框架31a上的升降机构7而表示的图。
[0061]该升降机构7是四节连杆机构(four — bar linkage)ο该升降机构7包括左右一对的后部连杆部件71、节部711、节部713、前部连杆部件72、节部721及节部723等。
[0062]在后部连杆部件71上形成有齿条715。后部连杆部件71的一端部(下端部)通过节部711连结在支承部5的后部。后部连杆部件71的另一端部(上端部)通过节部713连结在侧框架31a的后部。前部连杆部件72的一端部(下端部)通过节部721连结在支承部5的前部。前部连杆部件72的另一端部(上端部)通过节部713连结在侧框架31a的前部。节部711、713、721、722是旋转轴,节部711、713、721、722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后部连杆部件71和支承部5能够以节部711为中心旋转,后部连杆部件71和侧框架31a能够以节部713为中心旋转,前部连杆部件72和支承部5能够以节部721为中心旋转,前部连杆部件72和侧框架31a能够以节部722为中心旋转。通过连杆部件71、72分别以节部711、721为中心向前立起,使底座3上升。通过连杆部件71、72分别以节部711、721为中心向后倒下,使底座3下降。
[0063]操作部结构80是用来进行升降机构7的操作的结构。进而,操作部结构80是保护座椅主体10的侧面的结构。
[0064]操作部结构80包括动力传递部(高度制动器)8、罩81及操作杆800。
[0065]动力传递部8将操作杆800的转矩/动力经由升降机构7向座椅主体10传递。即,将操作杆800的转矩/动力通过动力传递部8传递至升降机构7,从而驱动升降机构7,利用升降机构7使座椅主体10升降。
[0066]图4是将座椅主体10的侧面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该动力传递部8设置在座椅主体10的侧面上。具体而言,动力传递部8安装在底座3的框架31的侧面(右侧的侧框架31a的外侧的侧面)上。
[0067]另外,动力传递部8也可以安装在左侧的侧框架31a的外侧的侧面上。例如,如果座椅主体10是车室内的左侧的座椅,则动力传递部8安装在左侧的侧框架31a的外侧的侧面上,如果座椅主体10是车室内的右侧的座椅,则动力传递部8安装在右侧的侧框架31a的外侧的侧面上。
[0068]如图3和图4所示,动力传递部8具有壳体8a、输入轴(第一旋转轴)8b、托架8c、输出轴(第二旋转轴)8d、驱动齿轮Se及机构部(图示略)。
[0069]壳体8a通过紧固部件(螺钉、螺栓、铆钉等)或焊接安装在右侧的侧框架31a的外侧的面上。机构部设置在壳体8a内,输入轴8b及输出轴8d在壳体8a内与机构部连结。输入轴8b从壳体8a内向壳体8a外伸出,输出轴8d从壳体8a内向壳体8a外伸出。输出轴8d的伸出方向和输入轴8b的伸出方向相反,输入轴8b的伸出方向是朝向侧框架31a的外侦_方向,输出轴8d的伸出方向是朝向侧框架31a的内侧的方向。输入轴8b和输出轴8d配置为同心状。在输入轴8b上连结着托架8c,在该托架8c上连结着操作杆800。输出轴8d与驱动齿轮8e连结,该驱动齿轮8e与后部连杆部件71的齿条715啮合。另外,只要没有特别否定,则“轴向”是指输入轴8b及输出轴8d的延伸方向,“径向”是指与输入轴Sb及输出轴8d正交的方向,“周向”是指以输入轴8b及输出轴8d为中心的圆周方向。
[0070]设置在壳体8a内的机构部受到输出轴8d的转矩,保持沿着输出轴8d的周向的位置,不将输出轴8d的转矩向输入轴Sb传递。因此,不从驱动齿轮Se朝向操作杆800传递转矩/动力。
[0071]机构部将输入轴8b的转矩传递至输出轴8d,使输出轴8d向与输入轴8b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或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如果使操作杆800旋转以将操作杆800拉起,则通过动力传递部8的机构部将转矩/动力从操作杆800向驱动齿轮Se传递,利用动力传递部8的机构部驱动升降机构7,利用升降机构7使底座3上升。此外,如果使操作杆800旋转以将操作杆800压下,则通过动力传递部8的机构部将转矩/动力从操作杆800向驱动齿轮Se传递,利用动力传递部8的机构部驱动升降机构7,利用升降机构7使底座3下降。
[0072]机构部对输入轴8b施力,以将该输入轴8b沿着周向的位置保持在预定的初始位置(中立位置),不将该作用力向输出轴8d传递。因此,如果在将操作杆800拉起后或压下后将操作杆800放开,则输入轴Sb返回到预定的初始位置,操作杆800返回到预定的初始位置(参照图1)。因而,输入轴8b成为操作杆800的支点,操作杆800能够从预定的初始位置上下摆动,并且被机构部施力以向其初始位置返回。当输入轴Sb及操作杆800返回到预定的初始位置时,输出轴8d停止而不旋转。
[0073]如图1和图2所示,如上所述的座椅主体10的侧面被罩81覆盖。具体而言,罩81从底座3的侧方覆盖底座3的后部的侧面,并且从靠背2的侧方覆盖靠背2的下部的侧面。进而,倾斜调节机构4也被罩81覆盖。罩81以覆盖座椅主体10的侧面的状态安装在座椅主体10上。
[0074]罩81是树脂成型品。在罩81上包括装饰板部81a、81b、81c、81d、81e、81f、81g及凸缘81h、81i。这些装饰板部81&、8113、81(3、81(1、816、81€、818构成罩81的侧面。
[0075]第一装饰板部81a上下前后地延伸。第一装饰板部81a配置在侧框架31a的外侧,该第一装饰板部81a和侧框架31a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置。
[0076]第二装饰板部81b形成在第一装饰板部81a的下侧。第二装饰板部81b上下前后地延伸,第二装饰板部81b配置在侧框架31a的外侧,该第二装饰板部81b和侧框架31a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置。第二装饰板部81b比第一装饰板部81a向侧方隆起,第一装饰板部81a和第二装饰板部81b为台阶状。
[0077]第三装饰板部81c形成在第一装饰板部81a的下缘的前部与第二装饰板部81b的上缘的前部之间。第三装饰板部81c在侧视中形成为前方上升的弓状。此外,第三装饰板部81c与第一装饰板部81a及第二装饰板部81b相连,相对于第一装饰板部81a及第二装饰板部81b倾斜。
[0078]第四装饰板部Sld从第二装饰板部81b的下侧形成到第二装饰板部81b及第一装饰板部81a的后侧。第四装饰板部81d在侧视中形成为L字状(钩状)。第四装饰板部81d配置在侧框架31a的外侧,该第四装饰板部81d和侧框架31a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置。第四装饰板部81d比第一装饰板部81a向侧方隆起,第四装饰板部81d和第一装饰板部81a为台阶状。此外,第四装饰板部81d比第二装饰板部81b向侧方隆起,第四装饰板部81d和第二装饰板部81b为台阶状。
[0079]第五装饰板部Sle从第二装饰板部81b的下侧形成到第二装饰板部81b及第一装饰板部81a的后侧。第五装饰板部81e形成在第一装饰板部81a与第四装饰板部81d之间,并且形成在第二装饰板部81b与第四装饰板部81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