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53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添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 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盐(ZDD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腐蚀及极压抗磨作用,是目 前广为应用的润滑油添加剂,但由于ZDDP中的锌元素易产生电化学腐蚀,且ZDDP中的磷元 素易使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的催化剂中毒。同时因其中含有的锌、磷元素对环境造成了很 大的污染。资料显示,一升废油可污染100万升水和40平方米土地,而废油污染水域中的 水产品更是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因此,近年来,寻找可以代替ZDDP的“无磷”、“无锌”高 效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已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文献报道,多数新型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是极压抗磨活性元素和含氮杂环官能团 结合在同一分子内的含氮杂环衍生物,具有致密化学结构的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作为润 滑油极压抗磨剂、抗氧防腐剂和金属致钝剂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杂环化合物具有良好 的极压性能,可极大地提高油品承载能力,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已 有研究表明,一些含有黄原酸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耐极压、抗磨损性能;吡 啶等杂环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抗磨减磨性能,而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类性能 优良的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极压、抗腐蚀、抗氧化等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上述技术文献所提到各类基团的 优点,设计合成出一类新的含有酰胺基和黄原酸酯基的吡啶衍生物,即氨基吡啶烷基黄原 酸酯衍生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有一目的在于将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作为润滑油(脂)极压抗 磨添加剂单独使用或和其它润滑油(脂)添加剂复合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具有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通式(I )的化学结 构;其中,R为C3,直链或支链烷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以2-(氯乙酰氨基)吡啶及烷基黄原酸盐为反应原料,在反应介质中,0°C 80°C 下反应2 12小时即生成产物。本发明所涉及的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可用说明书附图2所示的 化学反应式来表示。所述的烷基黄原酸盐具有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的通式(II )的化学结构;其中,M为Na+或K+ ;R为C3,直链或支链烷基。所述的2_(氯乙酰氨基)吡啶具有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的通式(III)的化学结构。所述的反应介质为四氢呋喃、乙醇、苯、丙酮、环己烷、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 砜或1,4-二氧六环。所述的烷基黄原酸盐与2-(氯乙酰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 2 3. 0 1。所述的烷基黄原酸盐(mol)反应介质(mL)为1 100 1000。本发明的式(I )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添加到矿物油、合成油、润滑油(脂)中, 能获得良好的极压和抗磨性能的润滑油添加剂。本发明的式(I )化合物的添加量为润滑油的0. Iwt % IOwt %。本发明的式(I )化合物也可以和其它润滑油添加剂复合使用,达到协同增效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烷基黄原酸盐与2-(氯乙酰氨基)吡啶进行反应,合成成本低,工艺条件 温和,得到的新化合物添加于润滑油(脂)中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性能。


图1为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式
图2为本发明的化学反应式;
图3为烷基黄原酸盐的化学结构式;
图4为2-(氯乙酰氨基)吡啶的化学结构式;
图5为实施例1红外光谱图6为实施例2红外光谱图7为实施例3红外光谱图8为实施例1核磁共振氢谱图9为实施例2核磁共振氢谱图10为实施例3核磁共振氢谱图11为实施例1核磁共振碳谱图12为实施例2核磁共振碳谱图13为实施例3核磁共振碳谱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在150mL三口瓶中,加0.025mol 2_ (氯乙酰氨基)吡啶、80mL四氢呋喃,常温常压 下,滴加0. 03mol溶于20mL四氢呋喃的正丁基黄原酸钠盐,搅拌1.证,然后加热回流3. 5h, 趁热过滤,蒸去溶剂,得黄色固体。经二氯甲烷溶解萃取,水洗,取下层有机层,除去溶剂,干 燥,以石油醚乙酸乙酯=2 1作洗脱剂,200 300目中性硅胶为固定相,柱层析得黄色 产品2-(0-正丁基黄原酸基-S-乙酰氨基)吡啶,重量5. 85g,产率86. 7%。实施例2
在250mL三口瓶中,加0. 025mol 2_ (氯乙酰氨基)吡啶、80mL丙酮,常温常压下, 滴加0. 03mol溶于20mL丙酮的异辛基黄原酸钠盐,搅拌1. 5h,然后加热回流3.证,趁热过 滤,蒸去溶剂,得黄色固体。经二氯甲烷溶解萃取,水洗,取下层有机层,除去溶剂,干燥,以 石油醚乙酸乙酯=2 1作洗脱剂,200 300目中性硅胶为固定相,柱层析得黄色固体 产品2-(0-异辛基黄原酸基-S-乙酰氨基)吡啶,重量6. 72g,产率82. 9%。实施例3在250mL三口瓶中,加0. 025mol 2_ (氯乙酰氨基)吡啶、80mL乙醇,常温常压下, 滴加0. 03mol溶于20mL乙醇的正十二烷基黄原酸钠盐,搅拌1. 5h,然后加热回流3.证,趁 热过滤,蒸去溶剂,得土黄色固体。经二氯甲烷溶解萃取,水洗,取下层有机层,除去溶剂,干 燥,以石油醚乙酸乙酯=2 1作洗脱剂,200 300目中性硅胶为固定相,柱层析得黄色 固体产品2-(0-正十二烷基黄原酸基-S-乙酰氨基)吡啶,重量8. 34g,产率88. 7%。上述实施例中得到的产物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 谱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分析结果见表1 表3。表1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
权利要求
1.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通式(I )的化学结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以2-(氯乙酰氨基)吡啶及烷基黄原酸盐为反应原料,在反应介质中,0°C 80°C下反 应2 12小时即生成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烷基黄原酸盐具有如下通式(II )的化学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2-(氯乙酰氨基)吡啶具有如下通式(III)的化学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反应介质为四氢呋喃、乙醇、苯、丙酮、环己烷、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1,4_ 二氧 六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烷基黄原酸盐与2-(氯乙酰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2 3.0 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烷基黄原酸盐(mol)反应介质(mL)为1 100 1000。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作为润滑油(脂)极压抗磨添加剂 单独使用或和其它润滑油(脂)添加剂复合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作为润滑油(脂)极压抗磨 添加剂单独使用或和其它润滑油(脂)添加剂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其添加量为润滑油的 0. Iwt % IOwt %。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氨基吡啶烷基黄原酸酯衍生物具有如下通式(Ⅰ)的化学结构。制备方法是以2-(氯乙酰氨基)吡啶及烷基黄原酸盐为反应原料,在反应介质中,0℃~80℃下反应2~12小时即生成产物。本发明将烷基黄原酸盐与2-(氯乙酰氨基)吡啶进行反应,合成成本低,工艺条件温和,得到的新化合物添加于润滑油(脂)中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性能。
文档编号C07D213/75GK102093287SQ20101058672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4日
发明者颉雨佳 申请人:东莞理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