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30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尤其涉及一类以阿伏苯宗为辅助配体的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色饱度好、可视角度宽, 可在柔性衬底上制作等优点,因此成为了平板显示领域研究的热点。根据发光层材料的发光性质不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分为荧光掺杂器件和磷光掺杂器件。根据量子统计的禁阻效应,荧光小分子掺杂器件理论上的最大内量子效率只有25%,而含重金属(包括Pt、Ir、Os、Rh等)的磷光掺杂材料由于重金属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其制成的磷光掺杂器件理论上最大的内量子效率可达到100%。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继 Forrest 等人的开创性工作之后(参阅 “Highly efficient phosphorescent emission from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Nature》,1998,395,151-154),弓|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环金属铱(III)磷光配合物由于具有发光颜色可以调节(参阅“Highly Phosphorescent Bis-Cyclometalated Iridium Complexes: Synthesis, Phot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Use i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1,123,4304-4312),量子效率高和磷光寿命短等优点而成为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研究的热点(参阅“Very high-efficiency gre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based on electrophosphorescence〈〈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99,75,4-6)。在环金属铱(III)磷光配合物的设计合成过程中,配体结构的选择和优化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已经有很多环金属铱的磷光配合物被设计合成出来,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化的要求,所以开发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高产率、高性能(主要包括色纯度好和量子产率高)的环金属铱(III)有机电致磷光材料仍然具有重要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以阿伏苯宗为辅助配体的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该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具有色纯度好和量子产率高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成本低廉,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取摩尔比为纩2. 5:1:广10的铱源、阿伏苯宗以及无水碳酸钠和/或无水碳酸钾在沸点为50°C-200°C的有机溶剂中回流反应池-7池后,静置至室温,再除去有机溶剂,残留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所述铱源包括含有碳氮配体L。n的氯桥配合物,所述Lcm至少选自2-苯基吡啶及其衍生物、2-苯基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2-苯并噻吩吡啶及其衍生物、2-苯基喹啉及其衍生物、 2-苯基异喹啉及其衍生物、5-甲基-1-苯基异喹啉及其衍生物和2- (3,5- 二甲基苯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有机溶剂至少选自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甲醚、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氯乙烷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在有机电致磷光器件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LCN是与金属铱形成环金属配位化合物的C、N配体,其至少选自2-苯基吡啶(ppy)及其衍生物、2-苯基苯并噻唑(bt)及其衍生物、2-苯并噻吩吡啶(btp)及其衍生物、2-苯基喹啉(pq)及其衍生物、2-苯基异喹啉(piq)及其衍生物、5-甲基-1-苯基异喹啉(mpiq)及其衍生物和2-(3,5-二甲基苯基)喹啉(dmq)及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该环金属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是采用阿伏苯宗为辅助配体合成,具有高量子效率,可作为磷光掺杂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且其制备方法简单,产率高。
文档编号C07F15/00GK102516310SQ20111032804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刘扬, 周宇扬, 周明, 李宛飞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