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腿座椅结构、座椅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681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腿座椅结构、座椅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 体上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用单腿座椅结构,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可提供更多的脚部空间和储藏容量的单腿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一般由位于大致贴近车辆座椅侧部角落的至少四条腿支撑。通常车辆座椅支撑结构的多功能性比较罕见,因此储藏空间最大化的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腿座椅结构及座椅总成,以使得座椅下的储物空间最大化,同时又给位于单腿座椅结构后面的乘客们提供附加的脚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包括具有座椅的单腿座椅结构,座椅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靠背枢转地连接于座椅。垂直支撑柱设置在座椅下方,并且大致位于座椅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中央。侧支撑构件包括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之一的顶部。底部可操作地连接于车辆的传动部突起。优选地,垂直支撑柱的底部与第一轨道接合,侧支撑构件的底部可滑动地与第二轨道接合。优选地,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并列设置且在垂直方向上高于第一轨道。优选地,单腿座椅结构还包括套罩,其罩住垂直支撑柱的侧面部分;优选地,单腿座椅结构还包括中央托架,其将垂直支撑柱可操作地连接于座椅。优选地,单腿座椅结构还包括腹板,其在侧支撑构件和垂直支撑柱之间延伸。优选地,单腿座椅结构还包括横向支架,其从侧支撑构件和垂直支撑柱中至少一个延伸出来。优选地,腹板呈平坦状,并且腹板的平坦区域被定向为垂直方向。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包括具有座椅的座椅总成。座椅的左侧三分之一定义为第一侧部分。座椅的右侧定义为第二侧部分。座椅的中央三分之一定义为中央部分。垂直支撑柱被设于座椅的所述中央部分下方。侧支撑构件可操作地连接于座椅。腹板将侧支撑构件连接于垂直支撑柱。优选地,侧支撑构件连接于车辆的传动部突起。优选地,垂直支撑柱的底部与第一滑动系统接合,侧支撑构件的底部可滑动地与第二滑动系统接合。优选地,第二滑动系统与第一滑动系统并列设置且在垂直方向上高于第一滑动系统。优选地,第一滑动系统和第二滑动系统与前横构件和后横构件可操作地联结。优选地,腹板包括至少一个孔。[0018]优选地,腹板呈平坦状,并且腹板的平坦区域被定向为垂直方向。优选地 ,垂直支撑柱从座椅的中央向外侧横向平移1. 97英寸(50毫米)。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包括制造车辆座椅总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备具有中央部分和第一侧及第二侧的座椅;将垂直支撑柱连接于座椅的大致位于所述座椅的所述中央部分下方的底部;将侧支撑构件的顶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一,将侧支撑构件的底部连接于车辆传动部突起。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腹板连接在所述侧支撑构件和所述垂直支撑柱之间。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垂直支撑柱的底部可滑动地接合于第一轨道,并且将所述侧支撑构件的底部可滑动地接合于第二轨道。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二轨道定位于在垂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轨道的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单腿座椅结构提供一种稳定的座椅布置方案,既使得座椅下的储物空间最大化,同时又给位于单腿座椅结构后面的乘客们提供附加的脚部空间。单腿座椅结构是可直线向前和向后滑动的,并且它允许座椅保持与通常的传统座椅布置所提供的同样的功能品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研究下文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将理解和领会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及其他方面、目的及特征。

图1是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单腿座椅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车辆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单腿座椅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右上方向的透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单腿座椅结构的左上侧透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单腿座椅结构的右上方向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图2所示的单腿座椅结构的正视图;图5A是图5中VA区域的放大正视图;图6是图2所示的单腿座椅结构的分解正视图;图7是图2所示的单腿座椅结构的后视图;图8是图2所示的单腿座椅结构的俯视图;图9是一种实施例的单腿座椅结构在前部位置时的右侧视图;和图10是一种实施例的单腿座椅结构在后部位置时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为了说明,术语“上”、“下”、“右”、“左”、“后”、“前”、“垂直”、“水平”及其派生
词应与图1定向的本实用新型相对应。不过,应当知晓,除有明确的否定说明之外,本实用新型可假定多种其他可选的定向。另外还应当知晓,附图所表示的和以下说明书所描述的具体装置及工序仅仅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发明思想的示范性的实施例。因而,此处公开的与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及其他物理特性都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明确表示如此。参照图1和图2,参考标号10泛指包括座椅11的单腿座椅结构,座椅11具有第一侧12和第二侧14。靠背16枢转地连接于座椅11。垂直支撑柱18可操作地与座椅11连接,并且设置在座椅11下方大致位于座椅11的第一侧12和第二侧14的中央。侧支撑构件20包括与座椅11的第二侧14可操作地连接的顶部22。侧支撑构件20的底部24可操作地连接于车辆30的传动部突起(transmission hump) 26。再次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单腿座椅结构10被广泛地设计用来在各种车辆30内支撑任何座椅11,包括车辆30的驾驶员座椅、乘客座椅或者后排座椅。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适于连接于车辆30的底板29以及连接于位于车辆30的乘客侧或右侧的座椅11。单腿座椅结构10增加了座椅11下方供坐在乘客座椅11的后面的使用者放脚的空间,并增加了座椅11下方的储物空间。除了其他的特点以外,单腿座椅结构10在座椅11和车辆30的侧壁31或侧门33之间提供附加空间。可以考虑垂直支撑柱18可以由套罩35罩住,该套罩35保护垂直支撑柱18并将其遮蔽。现在参考图2-图4,单腿座椅结构10包括中央托架40,该中央托架40用于与座椅11的底侧32的连接。中央托架40包括前平坦部分42和后平坦部分44。第一、第二侧凸缘46、48将前平坦部分42与后平坦部分44连接。侧凸缘46、48包括将座椅11的底侧 32固定于单腿座椅结构10的多个紧固孔50。槽52位于前平坦部分42和后平坦部分44之间。中空管状构件54从第一侧凸缘46向内垂直延伸,并被垂直支撑柱18的上凸缘55抓住。上凸缘55包括与垂直支撑柱18 —体的J形的容纳部56,该J形的容纳部56的内直径稍稍大于中空管状构件54的外直径,从而J形的容纳部56被设计成恰好能容纳中空管状构件54。垂直支撑柱18支撑在外侧滑动系统60上并与其可操作地联结。垂直支撑柱18 从外侧滑动系统60向上延伸并与中央托架40的下端面62抵接。更具体地说,J形的容纳部56的顶面与中央托架40抵接,由此在车辆30内将座椅11支撑在适当的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外侧滑动系统60包括外侧滑块64和外侧滑轨66。外侧滑块 64可操作地连接于垂直支撑柱18,并且可在外侧滑轨66上直线向前和向后移动。外侧滑轨66固定连接于前、后横构件70、72的中央部分68,前、后横构件70、72与车辆30的底板 29连接并在车辆30内将单腿座椅结构10支撑在适当的位置。前横构件70和后横构件72 通过机械紧固件、焊接等方法固定连接于车辆30的底板29。后横构件72包括与外侧滑轨 66连接的滑轨支架76 (见图4)。外侧滑块64在多个滚珠78 (见图5A)上相对于外侧滑轨 66移动,下文中将有进一步详细叙述。再次参照图4-图6,单腿座椅结构10还包括具有内侧滑块82和内侧滑轨84 (内侧滑轨84连接于前横构件70和后横构件72的内侧部分86)的内侧滑动系统80。内侧滑轨84固定连接于前横构件70和后横构件72的内侧部分86,内侧滑块82可在内侧滑轨84 上直线向前和向后移动。内侧滑块82固定连接于侧支撑构件20的基座88,该侧支撑构件 20转而可操作地连接于中央托架40。基座88的平坦区域与侧支撑构件20的平坦区域垂直并通过机械紧固件、焊接等方法连接于内侧滑块82。横向支架90从侧支撑构件20向外延伸以进一步提高侧支撑构件20的刚度和强度。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横向支架90由部分金字塔形的凹坑92 (见图3)形成,该部分金字塔形的凹坑92具有第一、第二侧94、96(见图8),该第一、第二侧94、96被连接为一体并且从基座88到侧支撑构件20向内侧逐渐变细。不过,可以考虑横向支架90可以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另外,横向支架90可与侧支撑构件20 —体化或者通过机械紧固件之类的方法连接于侧支撑构件20。现在参照图5和图6,内侧滑动系统80被设置在高于外侧滑动系统60 —个预定距离的位置。可以考虑使内侧滑动系统80邻近车辆30的传动部突起26或连接于车辆30 的传动部突起26。另外,后横构件72被设置在低于前横构件70 —个预定距离的位置。于是,坐在单腿座椅结构10后面的乘客可以把脚舒适地放在内侧滑动系统80和 外侧滑动系统60之间以及在外侧滑动系统60和车辆30的侧壁31或侧门33之间。再次参照图5和图6,支撑腹板100垂直于侧支撑构件20和垂直支撑柱18地延伸, 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甚至在发生碰撞事故的不幸情况下给侧支撑构件20和垂直支撑柱18提供附加的支撑。另外,在座椅11于前部位置102 (见图9)和后部位置104 (见图10)之间移动的过程中,支撑腹板100有助于使侧支撑构件20和垂直支撑柱18对齐。如图所示,支撑腹板100包括弓形下端面106(见图7)以便在座椅11下提供附加的空间,支撑腹板100 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 108,这在保持侧支撑构件20和垂直支撑柱18的稳定性和结构刚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支撑腹板100的重量。支撑腹板100的顶面凸出部110被设置用来支撑中央托架40的下端面62,该中央托架40转而支撑座椅11。现在参照图8和图9,内侧滑块82在内侧滑轨84上的移动以及外侧滑块64在外侧滑轨66上的移动,转化成座椅11在前部位置102和后部位置104之间的直线移动。当座椅11被滑动到前部位置102时,设置在内侧滑动系统80和外侧滑动系统60中的前部止动件(未图示)接合,使得内侧滑块82和外侧滑块64分别相对于内侧滑轨84和外侧滑轨 66不能进一步向前移动(见图8)。类似地,当座椅11被滑动到后部位置104时,后部止动件(未图示)接合,使得内侧滑块82相对于内侧滑轨84不能进一步向后移动。同时,外侧滑块64相对于外侧滑轨66不能进一步向后移动。上文详细描述的单腿座椅结构10提供一种稳定的座椅布置方案,该布置方案既使得座椅11下的储物空间最大化,同时又给位于单腿座椅结构10后面的乘客们提供附加的脚部空间。单腿座椅结构10是可直线向前和向后滑动的,并且它允许座椅11保持与通常的传统座椅布置所提供的同样的功能品质。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思想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结构进行变更和修改,进一步应当理解上述思想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覆盖,除非这些权利要求的表达方式另有明确声明。
权利要求1.一种单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靠背,其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座椅;垂直支撑柱,其设置在所述座椅下方,并且位于所述座椅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的中央;侧支撑构件,其具有顶部和底部,所述顶部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一,所述底部可操作地连接于车辆的传动部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撑柱的底部与第一轨道接合,所述侧支撑构件的底部可滑动地与第二轨道接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一轨道并列设置且在垂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轨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套罩,其罩住所述垂直支撑柱的侧面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央托架,其将所述垂直支撑柱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座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腹板,其在所述侧支撑构件和所述垂直支撑柱之间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支架,其从所述侧支撑构件和所述垂直支撑柱中至少一个延伸出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呈平坦状,并且所述腹板的平坦区域被定向为垂直方向。
9.一种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其中,所述座椅的左侧三分之一定义为第一侧部分,所述座椅的右侧定义为第二侧部分,所述座椅的中央三分之一定义为中央部分;垂直支撑柱,其被设于所述座椅的所述中央部分的下方; 侧支撑构件,其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座椅;以及腹板,其将所述侧支撑构件连接于所述垂直支撑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构件连接于所述车辆的传动部突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撑柱的底部与第一滑动系统接合,所述侧支撑构件的底部可滑动地与第二滑动系统接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系统与所述第一滑动系统并列设置且在垂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滑动系统。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系统和所述第二滑动系统与前横构件和后横构件可操作地联结。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包括至少一个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呈平坦状,并且所述腹板的平坦区域被定向为垂直方向。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撑柱从所述座椅的中央向外侧横向平移1.97英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腿座椅结构,包括座椅,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靠背,可枢转地连接于座椅;垂直支撑柱,设在座椅下方,并位于座椅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中央;侧支撑构件,具有顶部和底部,顶部可操作地连接于第一侧和第二侧之一,底部可操作地连接于车辆的传动部突起。还提供一种座椅总成,包括座椅,座椅的左侧三分之一定义为第一侧部分,座椅的右侧定义为第二侧部分,座椅的中央三分之一定义为中央部分;垂直支撑柱,设于座椅的中央部分下方;侧支撑构件,可操作地连接于座椅;及腹板,将侧支撑构件连接于垂直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使得座椅下的储物空间最大化,同时又给位于单腿座椅结构后面的乘客们提供附加的脚部空间。
文档编号B60N2/24GK202115378SQ201120184290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
发明者丹尼尔·费雷蒂, 乔纳森·安德鲁·莱恩, 克里斯托弗·J·基尔勒, 杰瑞·R·布朗, 约翰·W·亚兰森, 詹姆斯·克赖顿 申请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