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B柱。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辆B柱的车辆侧围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设计既要考虑汽车的安全及品质,也要考虑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车身结构的优良对汽车性能起决定性作用。B柱是车身框架结构的重要部分,是对汽车安全、振动等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的部件。目前的车辆B柱,直接与门槛梁固连,其连接处所在区域的刚度不足,影响了整车扭转刚度,车辆经过颠簸路况时,整车抵抗变形能力差,极易产生路噪等问题,且侧碰时B柱刚度不足,降低了车辆的安全感性能,影响整车安全及NVH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B柱,以提高B柱的连接刚度,改善整车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B柱,连接于门槛梁上,具有B柱内板,于所述B柱内板上连接有向所述门槛梁延伸并与所述门槛梁形成固连的加强部,于所述加强部上形成有肋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与所述B柱内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所述B柱内板的外部,设有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包括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门槛梁之间的第二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门槛梁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通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肋板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延伸路径设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肋板上设有螺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横截面积,于车辆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变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B柱,通过增设加强部实现B柱内板和门槛梁之间的连接,有效的增强了车辆B柱与门槛梁连接处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整体刚性以及车辆的整体性能,同时辅以肋板,能够更好的提高整体的性能。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侧围结构,包括侧围外板,门槛梁,于所述侧围外板和所述门槛梁之间连接有如上所述的车辆B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侧围结构,与如上所述的车辆B柱具有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围外板,2-门槛梁,3-B柱内板,4-加强部,401-第一连接板,402-第二连接板,403-镂空部,404-加强板,405-螺接孔,406-肋板,407-螺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侧围结构,其整体结构中,由图1所示,包括侧围外板1,门槛梁2,于所述侧围外板1和所述门槛梁2之间连接有车辆B柱。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则在于车辆B柱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主要包括B柱内板3,于B柱内板3上连接有向所述门槛梁2延伸并与门槛梁2形成固连的加强部4。
本实施例的加强部4被设置成与B柱内板3、门槛梁2的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讲,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强部的强化效果,增强扭转刚度,加强部4包括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板401,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板401和门槛梁2之间的第二连接板402。第一连接板401和第二连接板402相互垂直设置,以使第二连接板402能够连接在门槛梁2以图1所示状态下的上表面。将第二连接板402设置成与第一连接板401的垂直结构,可以进一步强化整个加强部4的刚度,能够使车辆发生侧碰时,将碰撞力更好的传递给门槛梁。为了实现第二连接板402与门槛梁2的连接,在第二连接板402上设有螺接孔405,而为了实现加强部4和B柱内板3的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板401上也设有与B柱内板3栓接的螺接孔。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效果,第一连接板401的横截面积,于车辆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变大,这样,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整体强度以及连接效果。而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401的中部通透设置,即此处形成镂空部403,可以为车辆的内饰件等其他连接结构提供安装或容纳的空间,同时,该镂空部403可以结合加强板404的设置,形成一个空腔结构,可以有效的对碰撞力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其中,加强板404被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B柱内板3的外部,其顶部与侧围外板1焊接固连。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加强部4的整体强度,于第一连接板401上,沿第一连接板401的延伸路径设有肋板406。本实施例中的肋板406为两个,其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外扩设置,两个肋板406整体形成类“八”字形结构,以形成较好的力传递通道,在提高整体强度的同时,确保碰撞力能够被更加有效的传递至门槛梁。基于肋板406的设置,在肋板406上还设有螺接部407,螺接部407的设置,可以为内饰件提供一个安装点,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性能。
在安装时,首先将加强板404与侧围外板1焊接在一起,然后将加强部4与B柱内板3螺接后,焊接门槛梁2,并将加强部4与门槛梁2螺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