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8170发布日期:2020-09-23 01:3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工具使用的电机。

[

背景技术:
]

现有技术中,电机定子是由两组漆包线绕组绕制而成,漆包线绕组由四根定子引出线或者由漆包线套绝缘材料引出。现有的电机安装板无“束线”结构,定子绕线完成后需要通过缠绕扎线或者扎尼龙扣带等方式将定子引出线束缚固定,束线固定定子引出线的操作较为繁琐,使得工人装配耗时较多,从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针对束线操作效率低下的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电机安装板上增加束线结构。请参阅于2016年11月16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1620632177.8号,其揭示了一种电机绝缘挡板包括固定于电机铁芯上端的固定圈,并在固定圈上设置卡钩;该卡钩呈”u”字形,电机的引出线卡在卡钩内以进行固定,通过将引出线卡合在固定圈的卡钩内,无需频繁的缠绕固定,操作较为方便,但是由于卡钩呈”u”字形,电机引出线很容易从卡钩内松脱出来,从而导致束线失效。

再参阅于2019年12月20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1880030250.6号,其揭示了另一种束线结构,具体结构如下:电机定子端板包括至少一个转向辅助装置,电机的接触导线在该转向辅助装置上多次转向以被固定在转向辅助装置上,由于转向辅助装置体积较小,工人操作时还需要多次转向,方可将电机接触导线固定,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机,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

技术实现要素:
]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束线效果好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包括铁芯、绕设于所述铁芯上的导线及固定安装于所述铁芯顶部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安装于所述铁芯顶面的环形第一基板、自所述第一基板径向向内延伸的数个绕线部及自所述绕线部端部向上凸伸的数个挡板,数个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顶面的数个第一束线部,所述第一束线部包括自所述第一基板顶面向上延伸的第一挡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周向两侧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径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挡板或所述第一挡板中的任意一个包括自顶部朝向另一挡板凸伸的限位部,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限位部围置形成束线槽,所述导线卡持于所述束线槽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顶面的第二束线部,所述第二束线部包括自所述第一基板顶面向上凸伸的一对第三挡板及自一对所述第三挡板顶部相向凸伸的止挡部,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止挡部围置形成收容槽,所述导线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二束线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止挡部之间的间隙,所述止挡部之间的间隙小于一对所述第三挡板之间的间隙,所述导线穿过所述间隙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数个所述第一束线部和所述第二束线部邻近所述绕线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铁芯包括供所述导线穿过的入线口,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连接于数个所述挡板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卡销柱,所述挡板包括与所述卡销柱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隔板的卡销柱自所述挡板的凹槽穿入,延伸穿入至所述铁芯的入线口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由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绕线部围置形成的绕线槽,所述铁芯包括与所述绕线槽形状一致的绕线通道,所述导线绕制于所述绕线通道和所述绕线槽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安装板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基板底面向下凸伸的第一定位插槽,所述第一定位插槽围绕所述绕线槽设置,且所述第一定位插槽凸伸入所述铁芯的绕线通道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机包括容置于所述绕线通道内的绝缘纸,所述绝缘纸与所述绕线通道的形状一致并贴合于所述绕线通道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机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铁芯底部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安装于所述铁芯底面的环形第二基板、自所述第二基板底面向下凸伸的数个第三束线部及自所述第二基板顶面向上凸伸的第二定位插槽,所述第二定位插槽凸伸入所述铁芯的绕线通道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三束线部包括自所述第二基板底面向下凸伸的第四挡板及自所述第四挡板底部径向向外倾斜延伸的滑线部,所述导线滑过所述滑线部的倾斜面并抵靠于所述第四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第一束线部来固持所述导线,所述导线在径向由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进行限位,顶部由所述限位部进行止挡,结构简单且所述导线不易松脱,束线效果好;固持好的多股导线再穿过所述第二束线部较小的间隙,一并收容于所述空间较大的收容槽内,以对原本杂乱的导线进行收纳整理,结构简单,且有效提高了后续的装配效率;同时,所述第三束线部的滑线部能够引导导线移动至所述第四挡板的径向外侧,有效提高所述电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机的仰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机中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圈a的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电机中第一安装板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电机中第一安装板再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电机中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电机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电机中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电机中第二安装板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机100,该电机100包括铁芯101、绕设于铁芯101上的导线102、固定安装于铁芯101顶部的第一安装板103及固定安装于铁芯101底部的第二安装板104,即第一安装板103和第二安装板104分别安装于铁芯101的两端。在绕制导线102时,电机的安装板能够提供可靠的支撑,使得绕制导线102的操作更为便捷,同时提升了电机100的绝缘性能。

请参阅图3所示,上述第一安装板103包括安装于铁芯101顶面的环形第一基板1、自第一基板1径向向内延伸的数个绕线部2、自绕线部2端部向上凸伸的数个挡板3、位于第一基板1顶面的数个第一束线部4、位于第一基板1顶面的第二束线部5及由第一基板1和绕线部2围置形成的绕线槽6,导线102缠绕在绕线部2上并容置于绕线槽6内;数个挡板3设置于第一基板1的径向内侧,并在第一基板1的周向间隔设置;数个第一束线部4和第二束线部5邻近绕线部2,由此导线102绕制完成之后能够快速便捷地固持于第一束线部4和第二束线部5上。

请参阅图4所示,上述第一束线部4包括自第一基板1顶面向上延伸的第一挡板41及位于第一挡板41周向两侧的第二挡板42,第二挡板42与第一挡板41径向间隔设置,第二挡板42或第一挡板41中的任意一个包括自顶部朝向另一挡板凸伸的限位部421,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及限位部421围置形成束线槽43,导线102绕制完成之后即可方便地卡持于该束线槽43内。通过在第一基板1上设置第一束线部4以固持导线102,导线102在径向由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进行限位,顶部由限位部421进行止挡,结构简单且导线102不易松脱,束线效果好。

请参阅图5所示,上述第二束线部5包括自第一基板1顶面向上凸伸的一对第三挡板51、自一对第三挡板51顶部相向凸伸的止挡部52、由第三挡板51和止挡部52围置形成的收容槽53及设置于止挡部52之间的间隙54,该间隙54小于一对第三挡板51之间的间隙,由此,多股导线102经由数个第一束线部4的束线槽43固持后,再穿过较小的间隙54,一并收容于空间较大的收容槽53内,以对原本杂乱的导线102进行收纳整理,结构简单,且有效提高了后续的装配效率。

请参阅图7所示,上述铁芯101包括供导线102穿过的入线口301及与第一安装板103的绕线槽6形状一致的绕线通道201,导线102绕制于绕线通道201和绕线槽6内,绕制完成之后,固持于第一安装板103的第一束线部4和第二束线部5。

请参阅图6所示,上述第一安装板103还包括自第一基板1底面向下凸伸的第一定位插槽7,第一定位插槽7围绕绕线槽6设置,且第一定位插槽7凸伸入铁芯101的绕线通道201内。电机100装配时,将第一定位插槽7对应插入至绕线通道201内,在不需要额外结构的基础上,即可实现第一安装板103和铁芯101的稳固连接。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上述第二安装板104包括安装于铁芯101底面的环形第二基板10、自第二基板10底面向下凸伸的数个第三束线部20及自第二基板10顶面向上凸伸的第二定位插槽30,第二定位插槽30也同样凸伸入铁芯101的绕线通道201内,以实现第二安装板104和铁芯101的定位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三束线部20包括自第二基板10底面向下凸伸的第四挡板201及自第四挡板201底部径向向外倾斜延伸的滑线部202,导线102滑过滑线部202的倾斜面并抵靠于第四挡板201。该滑线部202能够引导导线102移动至第四挡板201的径向外侧,降低了导线102因错误移动到第四挡板201的径向内侧而可能造成的风险,并且导线102抵靠于第四挡板201后,该滑线部202限制了导线102的上下移动,进一步提高了电机100的安全性。

优选的,上述第一安装板103和第二安装板104由注塑成型工艺制成。

进一步的,上述电机100还包括容置于铁芯101的绕线通道201内的绝缘纸(未图示),绝缘纸与绕线通道201的形状一致并贴合于绕线通道201内,以进一步提升电机100的绝缘性能。绝缘纸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强度,可以方便成形成绕线通道201的形状,并与绕线通道201紧密贴合,不易脱落。

进一步地,上述绝缘纸在生产时使用自动插槽设备,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装配,而无需人工多次将绝缘纸手工塞入绕线通道201中,大大提高了电机100的装配效率。

请再参阅图8所示,上述第一安装板103包括连接于数个挡板3之间的隔板8,该隔板8整体呈“长条状”,并包括支撑柱81和卡销柱82,挡板3包括与卡销柱82相对应的凹槽31。电机100的导线102绕制完成后,隔板8的卡销柱82自挡板3的凹槽31穿入,延伸穿入至铁芯101的入线口301内,并通过支撑柱81密闭入线口301,以形成绝缘隔断,隔板8有效保证电机100的绝缘性能;同时,隔板8还将绕线通道201完全阻断,防止灰尘从转子表面进入绕线通道201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基板1上设置第一束线部4来固持导线102,导线102在径向由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进行限位,顶部由限位部421进行止挡,结构简单且导线102不易松脱,束线效果好;固持好的多股导线102再穿过第二束线部5较小的间隙54,一并收容于空间较大的收容槽53内,以对原本杂乱的导线102进行收纳整理,结构简单,且有效提高了后续的装配效率。同时,第三束线部20的滑线部202能够引导导线102移动至第四挡板201的径向外侧,有效提高电机100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还有其他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