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脑炎病毒包膜蛋白结合肽的结构与用途

文档序号:125282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乙型脑炎病毒包膜蛋白结合肽的结构与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类特异性结合乙脑病毒包膜蛋白的多肽序列、结构及其在抗乙脑病毒药物靶向修饰技术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随机肽库,得到具有编号1-11序列的与包膜蛋白特异结合的多肽。本发明又通过对噬菌体肽库中筛选出的包膜蛋白结合肽进行了与乙脑病毒结合活性和脑组织靶向性的研究,结果发现一条与乙脑病毒特异结合活性好且具有乙脑病毒感染介导的脑组织靶向性的多肽P63,其序列为NH2-HHWWVPSWSRWT-COOH。因此,本发明涉及的包膜蛋白结合肽及其中病毒特异性脑靶向肽P63有望用于抗乙脑病毒药物的靶向修饰技术中。
【专利说明】乙型脑炎病毒包膜蛋白结合肽的结构与用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药物递送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类与乙脑病毒包膜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的序列、结构及其在抗乙型脑炎病毒药物的靶向修饰技术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具有嗜神经性,其引起的日本乙型脑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虫媒病毒性疾病。疫苗接种是控制乙脑的可靠方法,目前对乙脑尚无特异性疗法,主要是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乙脑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RNA全长llkb,含有一个开放的读码框架,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在感染细胞中,这种多聚蛋白至少被分割成11种蛋白,病毒的结构蛋白有5’端读码区的前1/3编码,包括核衣壳蛋白C,膜蛋白M,包膜蛋白E。非结构蛋白NS由余下的读码框编码。该开放读码框编码一个聚蛋白,可裂解加工成3个结构蛋白(C,PrM, E)和7个非结构蛋白(NSI, NS2A,NS2B,NS3,NS4A,NS4B,NS5)。乙脑病毒的包膜蛋白E是主要的结构蛋白,约53KD,该蛋白在大多数黄病毒中是保守的,它是毒粒表面的重要成份,具有神经毒性和神经侵袭性的致病位点,可作为膜融合蛋白,使病毒进入神经细胞。E蛋白还具有诱生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的功能,可引发宿主产生保护性的免疫应答,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可粘附在细胞表膜。因此,包膜蛋白E可成为抗乙脑病毒药物的潜在革巴点。
[0003]目前药物的靶向转运研究众多的是选取各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的配体作为靶分子,而通过病毒表面蛋白的特异性结合配体将药物特异性导入病毒感染细胞的靶向转运方式尚未发现有报道,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病毒颗粒介导的药物靶向转运机制的理论。
[0004]由于乙脑病毒的神经嗜性,当乙脑病毒感染后,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脑,对其他组织影响较小,因此,特异性结合乙脑病毒包膜蛋白的多肽与乙脑病毒结合后也会有脑组织靶向性,因此将脑组织靶向肽与抗乙脑病毒药物进行偶联,可以达到药物靶向递送的特点。
[0005]卩遼菌体展示技术(phagedisplay technique,F1DT)是寻找与祀蛋白有结合关系的多肽或蛋白的强效工具,它的最大优点是直接将可呈现的表现型和其基因型联系在一起,利用其配体的特异性亲和力,将所感兴趣的蛋白质或多肽筛选出来。目前,噬菌体展示技术可对含有数十亿克隆的肽库进行快速的高通量筛选,它已经成为多肽药物研究的有力工具。该技术可从肽库内筛选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的多肽或能与病毒膜蛋白等活性位点结合的多肽。
[0006]因此,我们选择乙脑病毒的包膜蛋白E作为靶分子,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乙脑病毒表面包膜蛋白E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经过验证得到与乙脑病毒有较高亲和性、靶向病毒感染脑组织的靶向肽,通过化学合成等手段将多肽与抗乙脑病毒药物进行连接,借助多肽与病毒表面蛋白的结合,在病毒入胞过程中将抗病毒药物携带进入细胞从而增加摄取率,脑组织靶向性,提高药物的抗病毒活性。

【发明内容】
: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筛选提供一类与乙脑病毒包膜蛋白亲和性高的多肽及其在抗病毒药物的靶向修饰技术中的应用。
[0008]本发明提供一类能与乙脑病毒包膜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该类多肽含有12氨
基酸残基。
[0009]本发明提供的乙脑病毒包膜蛋白结合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示于表1中。
[0010]表1包膜蛋白结合多肽的氨基酸序列
[0011]
【权利要求】
1.一类能特异性结合乙型脑炎病毒包膜蛋白的多肽,其特征是含有12氨基酸残基。
2.根据权利要求1,其中所述乙型脑炎病毒包膜蛋白结合肽,其特征是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2,其中所述乙型脑炎病毒包膜蛋白结合肽,其特征是选自下列序列之一:
1)NH2-HHWSffYMGffNDY-COOH
2)nh2-ltltksnpmwpd-cooh
3)NH2-NWAV IQYATSPY-C00H
4)NH2-SffffALEHPAPLY-COOH
5)NH2-GLMGTHYSffSYN-COOH
6)NH2-WPSTLffILKDHG-COOH
7)nh2-qamshlhvptry-cooh
8)NH2-WHLPffffffSTATP-COOH
9)NH2-WHWSffffNPNQLT-COOH
10)NH2-EffSFRffffHSGEV-COOH
11)NH2-HHWffVPSffSRffT-COOH。
4.根据权利要求3,其中所述乙型脑炎病毒包膜蛋白结合肽,其特征是选自下列序列之:
4) NH2-SffffALEHPAPLY-COOH
8) NH2-WHLPffffffSTATP-COOH
11) NH2-HHWffVPSffSRffT-COOH。
5.根据权利要求4,其中所述乙型脑炎病毒包膜蛋白结合肽,其特征序列如下:
11) NH2-HHWffVPSffSRffT-COOH。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乙型脑炎包膜蛋白结合肽在抗乙型脑炎病毒药物靶向修饰技术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其中所述的抗乙型脑炎病毒靶向修饰技术,其特征是乙型脑炎病毒包膜蛋白结合肽通过共价连接和/或非共价键的方式与抗乙型脑炎病毒药物偶联,使药物靶向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细胞。
8.根据权利要求6-7,其中所述的抗乙型脑炎病毒药物包括核酸类药物、小分子类药物、蛋白类药物、多肽类药物。
【文档编号】A61K47/48GK103965292SQ201310039518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王升启, 杨静, 张莉, 丁晓然, 汪崇文, 何丽娜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