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285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产量及销量逐年增长,人们在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车身作为汽车的主要零部件,其装配精度以及安装强度等性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些汽车的顶盖为可拆卸的复合材料,并且顶盖活装在白车身上,即与白车身可拆卸连接,造成顶盖的安装精度和强度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及汽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有些汽车的顶盖与白车身可拆卸连接,造成顶盖的安装精度和强度很难保证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

顶盖总成以及后侧围总成;其中,顶盖总成与后侧围总成可拆卸连接;

顶盖总成包括顶盖安装板,顶盖总成通过顶盖安装板与后侧围总成可拆卸连接;

其中,顶盖安装板通过安装螺栓依次穿设过顶盖安装板、后侧围总成的安装部以及一螺母板,与后侧围总成螺接。

优选地,螺母板包括由金属材质构成的第一结构部以及塑料材质构成的第二结构部;

第二结构部上设置有容置第一结构部的第一凹槽,第一结构部嵌入第一凹槽中,并与第二结构部贴合连接。

优选地,第二结构部的一端设置有挂钩结构;

挂钩结构包括第一挂钩以及位于第一挂钩内部的第二挂钩;

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之间形成J形间隙。

优选地,安装部的边缘设置有与挂钩结构相对应的U形翻边,U形翻边卡设在J形间隙中。

优选地,第二结构部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结构,

安装部的边缘设置有与凸起结构配合的第二凹槽。

优选地,第一凹槽的背部设置有多个加强筋结构。

优选地,安装部上用于穿设安装螺栓的通孔为椭圆形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身结构及汽车,顶盖总成通过顶盖安装板与后侧围总成可拆卸连接,顶盖安装板与后侧围总成通过螺母板连接,且安装顺序为顶盖安装板、后侧围总成的安装部、螺母板;螺母板安装在最下方。螺母板包括第一结构部与第二结构部,当螺母板安装在后侧围总成的安装部下方时,金属材质的第一结构部可起到垫片作用,加强后侧围总成与顶盖安装板之间的装配强度;螺母板还设置有挂钩结构,后侧围总成的U形翻边卡设在挂钩结构的J形间隙中,通过螺母板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操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汽车的顶盖与白车身可拆卸连接,造成顶盖的安装精度和强度很难保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后侧围总成与顶盖安装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顶盖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螺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结构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结构部的示意图;

图8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9为图3的C-C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侧围总成;2、顶盖安装板;3、安装螺栓;4、安装部;5、螺母板;6、第一结构部;7、第二结构部;8、第一凹槽;9、挂钩结构;10、第一挂钩;11、第二挂钩;12、U形翻边;13、加强筋结构;14、凸起结构;15、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及汽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

顶盖总成以及后侧围总成1;其中,顶盖总成与后侧围总成1可拆卸连接;具体地,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

参见图2,顶盖总成包括顶盖安装板2,顶盖总成通过顶盖安装板2与后侧围总成1可拆卸连接,顶盖安装板2上设置有用于与后侧围总成1螺接的螺孔;可选地,如图2所示,螺孔设置有3个,即可保证安装强度与精度。

可选地,顶盖安装板2可与顶盖总成的其他部分如顶盖本体,设置为一体结构,也可与顶盖本体可拆卸连接。

参见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顶盖安装板2通过安装螺栓3依次穿设过顶盖安装板2、后侧围总成1的安装部4以及一螺母板5,与后侧围总成1螺接。即安装顺序为顶盖安装板2、安装部4、螺母板5;螺母板5安装在最下方,在安装顶盖安装板2与后侧围总成1的过程中,在安装螺栓3固定前,螺母板5首先固定在后侧围总成1的安装部4上,之后再穿设安装螺栓3,提高顶盖总成与后侧围总成1的安装精度。

参见图4、图6以及图7、图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螺母板5包括由金属材质构成的第一结构部6以及塑料材质构成的第二结构部7;

可选地,螺母板5的外形形状为等腰梯形。

第二结构部7上设置有容置第一结构部6的第一凹槽8,第一结构部6嵌入第一凹槽8中,并与第二结构部7贴合连接。

第二结构部7上形成第一凹槽8用于容置第一结构部6,第一结构部6与第二结构部7贴合连接成一个整体,二者设置有相对应的用于安装螺栓3通过的过孔。这样,当螺母板5安装在后侧围总成1的安装部4下方时,金属材质的第一结构部6可起到垫片作用,加强后侧围总成1与顶盖安装板2之间的装配强度。

参见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结构部7的一端设置有挂钩结构9;

可选地,挂钩结构9设置有两个。

挂钩结构9包括第一挂钩10以及位于第一挂钩10内部的第二挂钩11;

第一挂钩10与第二挂钩11之间形成J形间隙。

其中,第二挂钩11设置于第一挂钩10内部,二者之间形成J形间隙,用于卡设安装部4的边缘。

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安装部4的边缘设置有与挂钩结构9相对应的U形翻边12,U形翻边12卡设在J形间隙中。

这样,当安装顶盖安装板2与后侧围总成1时,首先将U形翻边12卡设在J形间隙中,并调整好位置,实现螺母板5与安装部4的定位,再固定安装螺栓3,通过螺母板5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操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结构部7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结构14,

凸起结构14设置在两个挂钩结构9的中间,凸起结构14的两端还设置有凹槽。

安装部4的边缘设置有与凸起结构14配合的第二凹槽15;

第二凹槽15与凸起结构14相互配合,实现螺母板5与安装部4的相互定位。

继续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凹槽8的背部设置有多个加强筋结构13;需要说明的是,在螺母板5安装的过程中,第一凹槽8的正面朝向安装部4,即第一结构部6与安装部4接触。

加强筋结构13用于加强螺母板5的强度以及减轻螺母板5的重量,且用于安装螺栓3通过的螺孔周围也设置有环形的加强筋结构13,可对与安装螺栓3进行配合的螺母进行限位并起保护作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安装部4上用于穿设安装螺栓3的通孔为椭圆形孔。

其中,椭圆形孔可使安装螺栓3在孔内的位置可以微调。

可选地,安装部4上设置有三个椭圆形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顶盖总成通过顶盖安装板2与后侧围总成1可拆卸连接,顶盖安装板2与后侧围总成1通过螺母板5连接,且安装顺序为顶盖安装板2、安装部4、螺母板5;螺母板5安装在最下方。螺母板5包括第一结构部6与第二结构部7,当螺母板5安装在后侧围总成1的安装部4下方时,金属材质的第一结构部6可起到垫片作用,加强后侧围总成1与顶盖安装板2之间的装配强度;螺母板5还设置有挂钩结构9,后侧围总成1的U形翻边12卡设在挂钩结构9的J形间隙中,通过螺母板5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操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汽车的顶盖与白车身可拆卸连接,造成顶盖的安装精度和强度很难保证的问题。

应理解,说明书的描述中,提到的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至少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另外,在本文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诸如“包括”或“包含”用于说明存在列举的特征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列举的特征或者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

此外,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