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生物活性的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14381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具有生物活性的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发明涉及化学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具有生物活性的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配合物具有高效、低毒、抗菌活性的药理作用,其中以药物作为配体的研究居多。在结构方面,由于药物分子中大部分都含有杂原子如n原子或o氧原子,这些原子上都有孤对电子,容易与过渡金属离子键合,形成六配位八面体结构。在性质方面,近年来基于药物配体的配合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基于药物金属配合物在抗菌、消炎及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样引起关注,并且关于它们的结构、抗菌活性也被逐渐深入研究。由布洛芬、阿司匹林、萘普生和吲哚美辛非甾体抗炎药作为配体分别构建了钌(ii,iii)配合物,这些配合物显示了肿瘤细胞增殖的强抑制作用。某些含氧化呋吨为配体的铂(ii)配合物呈现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一般来说,金属配位化合物通常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因而基于药物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也成为一种挑战。普拉洛芬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已经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眼科领域。我们用钴的化合物与普拉洛芬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金属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抗菌活性,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也为深入理解抗菌作用和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低温水热合成技术,将过渡金属钴盐与普拉洛芬和氢氧化钠按照配比反应,得到目标金属配位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具有生物活性的钴配合物,为一种药用价值的配位化合物,该配合物的摩尔配比为:以钴盐、普拉洛芬、氢氧化钠按照1∶2∶2的摩尔比。

具有生物活性的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钴盐、普拉洛芬、氧氧化钠和水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三十分钟,随后把混合物转移到水热反应釜聚四氟乙烯内胆、体积25-50ml中,在70-180℃条件下恒温,然后降温直到室温,制得目标配位化合物普拉洛芬根合钴(ii)紫色块状晶体。

附图说明

图1为配位化合物co(l)2的分子结构图,co-o键长在1.935-2.044å范围内,co-n键长为2.074å。

图2为配位化合物co(l)2的二维结构图。

图3为配位化合物co(l)2的堆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钴配合物co(l)2(hl=普拉洛芬根)的合成方法。本发明配合物co(l)2单晶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属于药物化学中的一种单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该配合物co(l)2单晶中:l代表普拉洛芬根。该方法以普拉洛芬配体与中心离子co(ii)配位,即可获得目标配合物co(l)2。该方法将钴盐、配体普拉洛芬和氢氧化钠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摩尔比为1∶2∶2)。制备得的配合物组成和分子结构明确,并用ir等手段进行表征,具有潜在的药物应用价值。

co(l)2的制备实例:将钴盐(0.2-0.35mmol)、普拉洛芬(0.40-0.7mmol)、氢氧化钠(0.40-0.70mmol)和水(10-15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置于反应釜聚四氟乙烯内胆(体积25-50ml)中搅拌三十分钟,盖好反应釜盖;然后将装有反应物的反应釜放置于70-180℃烘箱中恒温10-96小时天后,降温直到室温,得到规则紫色块形产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具有生物活性的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化学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钴盐、普拉洛芬和氢氧化钠,依照1∶2∶2的摩尔比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并获得目标配合物;制备步骤是:将钴盐、氢氧化钠、普拉洛芬和水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三十分钟,随后把混合物转移到反应釜聚四氟乙烯内胆 ( 体积25‑50mL)中,再放置于70‑180℃烘箱中恒温10-96小时,然后降温到室温,制得Co(L)2紫红色块状晶体。制备得的配合物结构明确,具有药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汪永涛;韩继尧;汤桂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齐鲁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3.29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