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油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3418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的油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冷发动机的循环油的进油装置。
(二).背景技术目前,用于小排量的卧式发动机,采用自然风冷。这种方法在摩托车高速或低速运行时,不能解决发动机过热的问题,因此使发动机润滑不良、功率不稳定。
(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油冷装置。它能改善卧式发动机的冷却和润滑条件,有功率稳定,油耗低,成本低的特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右曲轴箱与右曲轴盖连接,进油管与进油管球头连接,出油管与出油球头连接,进油管和出油分别与油冷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右曲轴箱上设置螺孔,所述螺孔与机油泵油孔相通;在右曲轴箱盖上设置螺孔,所述螺孔与右曲轴箱盖油室相通;进油管与进油球头固定连接,出油管与出油球头固定连接;用进油管空心螺钉将密封垫片和进油球头连接在右曲轴箱上;用出油管空心螺钉将密封垫片和出油球头连接在右曲轴箱上。
进油管与进油球头的固定连接和出油管与出油球头的固定连接采用焊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可以使从机油泵出来的机油,经油冷装置冷却后再进入发动机各润滑部位,使发动机得到充分的润滑,并是使发动机在工况下,机油温度较低,因此发动机的油耗少,功率稳定。本实用新型由于结构简单,因此还有成本低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四).
图1为油冷发动机的结构简图;图2为图1中P向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沿A-A向的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将右曲轴箱2与右曲轴箱盖3连接,进油管5与进油球头7连接,出油管6与出油球头8连接,进油管5和出油管6分别与油冷器4连接。在右曲轴2箱上设置螺孔,该螺孔与机油泵油孔12相通,用进油管空心螺钉10将密封垫片9和进油球头7连接在右曲轴箱2上。在右曲轴箱盖3上设置螺孔,所述螺孔与右曲轴箱盖油室14相通,用出油管空心螺钉11将密封垫片9和出油球头8连接在右曲轴箱3上。这样构成了从机油泵出油孔12到进油管5,经油冷器4从出油管6到右曲轴箱盖油室14的通道。右曲轴箱盖油室14一端与润滑离合器和曲轴油道15相通,另一端与右曲轴箱油室13相通。右曲轴箱油室13与气缸体油道用一个小孔连通。
参见图2和图1。当发动机工作时从机油泵12出来的机油,经过本油冷装置冷却后,进入右曲轴箱盖油室14,再经油道15对离合器、曲轴润滑;经右曲轴箱油室13到气缸体油道上气缸头凸轮室,对凸轮、摇臂进行润滑。当摩托车怠速时,由于此时发动机1转速低,热量低,发动机气缸头和气缸体的散热片上的热传递可以满足发动机的冷却需要;当摩托车在较高速度下运行时,发动机气缸头和气缸体的散热片的热传递不能及时把热量传递出去,大量的热量被传入机油,热机油经本油冷装置的进油管5流入油冷器4,由高速流动的空气冷却后,从出油管6进入发动机各部位冷却润滑,如此往复,使发动机1工作稳定,功率稳定;当摩托车在塞车的路段行使,因离合器工作频繁,离合器将产生较多热量,这时,因为机油能通过本油冷装置得到及时冷却,使离合器摩擦片因过热损坏的现象得到改善。
进油管5与进油球头7和出油管6与出油球头8最好为焊接,以保证其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验,油温可降低15℃左右,发动机各部分的润滑和冷却都得到改善,以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工作稳定,功率稳定。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的油冷装置,右曲轴箱(2)与右曲轴盖(3)连接,进油管(5)与进油球头(7)连接,出油管(6)与出油球头(8)连接,进油管(5)和出油管(6)分别与油冷器(4)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右曲轴(2)箱上设置螺孔,所述螺孔与机油泵油孔(12)相通;在右曲轴箱盖(3)上设置螺孔,所述螺孔与右曲轴箱盖油室(14)相通;进油管(5)与进油球头(7)固定连接,出油管(6)与出油球头(8)固定连接;用进油管空心螺钉(10)将密封垫片(9)和进油球头(7)连接在右曲轴箱(2)上;用出油管空心螺钉(11)将密封垫片(9)和出油球头(8)连接在右曲轴箱(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油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油管(5)与进油球头(7)的固定连接和出油管(6)与出油球头(8)的固定连接采用焊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油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右曲轴(2)箱上设置螺孔,螺孔与机油泵油孔(12)相通;在右曲轴箱盖(3)上设置螺孔,螺孔与右曲轴箱盖油室(14)相通;进油管(5)与进油球头(7)连接,出油管(6)与出油球头(8)连接;用进油管空心螺钉(10)将密封垫片(9)和进油球头(7)连接在右曲轴箱(2)上;用出油管空心螺钉(11)将密封垫片(9)和出油球头(8)连接在右曲轴箱(3)上。本实用新型能改善卧式发动机的冷却和润滑条件,有功率稳定,油耗低,成本低的特点。
文档编号F01M5/00GK2527714SQ0222147
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9日
发明者尹明善, 杨世容, 樊亚荣 申请人: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