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角固醇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2722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麦角固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麦角固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麦角固醇(Ergosterl),又称麦角甾醇。其分子式C28H44O与VD2的分子式相同,只是结构式不一样,其分子量为396.66,结构式为CH3。
麦角甾醇分子中的氧原子是在羟基里面的,因而麦角甾醇是一种高分子醇,它和酸类能形成酯。麦角甾醇的分子是由四个环构成的。在第一个环上,有一个醇基(羟基),在第二个环上有两个轭合双键,第四个环和一个由9个碳原子组成的侧链相联。麦角甾醇系属不饱和的化合物(它具有三个双键),所以遇到光线和空气中氧的时候,即使是在常温下,也会被氧化而变质。其性状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不溶,遇光或空气均易变质,主要作为生产维生素D2的原料。
现有的麦角固醇的制备方法是常压皂化12小时以上,其存在的缺点是时间长皂化不够稳定,麦角固醇提取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麦角固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麦角固醇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的步骤进行的1)皂化用干酵母粉,按每锅500公斤计,按干酵母粉∶氢氧化钠(NaOH)=1∶0.5~0.7的比例加入氢氧化钠,按干酵母粉∶氯化钠(NaCl)=1∶0.2~0.3的比例加入氯化钠,皂化温度为118~120℃,皂化时间为4~6小时;2)加入甲苯进行萃取用甲苯1500~1800升分三次加入皂化锅内,第一次600~700升,第二次500~600升,第三次400~500升,温度为60~80℃,静置时间为1小时/每次;3)甲苯麦角固醇液的抽提在皂化锅内,抽提分层清晰的甲苯麦角固醇液到洗涤捅内,用沸水洗涤三次,每次沸水用量为200~300升,然后转到浓缩锅内进行浓缩;4)第一次浓缩流量控制在0.8~1m3/h,慢速浓缩,薄膜浓缩器温度在100~105℃,底锅内温度80~85℃,用蒸汽表压最高不超过0.2Mpa·2kg/cm2,真空度-0.06Mpa,抽提液浓缩至总体为120~150升,然后转到二次浓缩锅内;5)二次浓缩真空度-0.06Mpa,减压浓缩至甲苯蒸发完毕,加入92°溶解乙醇70~80升,放到静置锅内,静置结晶24~48小时,抽滤后得粗滤饼;6)热洗加入粗滤饼量10倍的65°乙醇热洗,温度为65~70℃,待回流管内有乙醇液流出,即进行抽滤得精滤饼;7)精制按甲苯∶乙醇=1∶2的比例配制甲苯、乙醇混和溶液,以精滤饼∶混和溶液=1∶14~20的比例加入混和溶液,再加入精滤饼量5%~8%的活性碳在精制锅进行精制,待回流管内有甲苯乙醇液流出时,进行抽滤,滤液抽入过路锅内,进行加热,温度为60~80℃,又待回流管内有甲苯乙醇液流出时,将滤液放入结晶桶内静置结晶24~48小时,抽滤,以95°乙醇清洗结晶物,真空干燥,真空度-0.06~0.08Mpa,干燥6小时,即可得合格麦角固醇成品。
其中酵母粉为药用酵母,总固醇含量10‰以上,甲苯为工业纯,活性炭为767型,针剂用。
本发明所得到的产品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无臭,熔点为157-164℃,比旋度≥-1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皂化时间短,节约能源;2、皂化效率高,不易乳化;3、麦角提取率高,精制过滤工序简化、高效。
4、甲苯回收率高,降低环境污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原料1.酵母粉为药用酵母,总固醇含量10‰以上。
2.乙醇为药用,含C2H5OH95%以上,醛≤0.0030%。
3.甲苯为工业纯,性状是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能与醇、醛、氯仿、丙酮、二硫化碳及冰醋酸等混合,微溶于水。比重0.866,闪点6~10℃,沸点110.8℃,熔点-9.5℃。其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爆炸极限为1.27-7%(体积);4.氯化钠NaCl;5.氢氧化钠NaOH;6.活性炭为767型,针剂用;工艺步骤1)皂化用干酵母粉,按每锅500公斤计,按干酵母粉∶氢氧化钠=1∶0.5的比例加入氢氧化钠,按干酵母粉∶氯化钠=1∶0.2的比例加入氯化钠,皂化温度为118~120℃,皂化时间为4~6小时;2)加入甲苯进行萃取用甲苯1800升分三次加入皂化锅内,第一次700升,第二次600升,第三次500升,温度为60~80℃,静置时间为1小时/每次;3)甲苯麦角固醇液的抽提在皂化锅内,抽提分层清晰的甲苯麦角固醇液到洗涤捅内,用沸水洗涤三次,每次沸水用量为200~300升,然后转到浓缩锅内进行浓缩;4)第一次浓缩流量控制在0.8~1m3/h,慢速浓缩,薄膜浓缩器温度在100~105℃,底锅内温度80~85℃,用蒸汽表压最高不超过0.2Mpa·2kg/cm2,真空度-0.06Mpa,抽提液浓缩至总体为150升,然后转到二次浓缩锅内;5)二次浓缩真空度-0.06Mpa,减压浓缩至甲苯蒸发完毕,加入92°溶解乙醇80升,放到静置锅内,静置结晶24~48小时,抽滤后得粗滤饼;6)热洗加入粗滤饼量10倍的65°乙醇热洗,温度为65~70℃,待回流管内有乙醇液流出,即进行抽滤得精滤饼;7)精制按甲苯∶乙醇=1∶2的比例配制甲苯、乙醇混和溶液,以精滤饼∶混和溶液=1∶20的比例加入混和溶液,再加入精滤饼量8%的活性碳在精制锅进行精制,待回流管内有甲苯乙醇液流出时,进行抽滤,滤液抽入过路锅内,进行加热,温度为60~80℃,又待回流管内有甲苯乙醇液流出时,将滤液放入结晶桶内静置结晶24~48小时,抽滤,以95°乙醇清洗结晶物,真空干燥,真空度-0.06~0.08Mpa,干燥6小时,即可得合格麦角固醇成品。
实施例2原料与实施例1相同。
工艺步骤1)皂化用干酵母粉,按每锅500公斤计,按干酵母粉∶氢氧化钠=1∶0.7的比例加入氢氧化钠,按干酵母粉∶氯化钠=1∶0.3的比例加入氯化钠,皂化温度为118~120℃,皂化时间为4~6小时;2)加入甲苯进行萃取用甲苯1500升分三次加入皂化锅内,第一次600升,第二次500升,第三次400升,温度为60~80℃,静置时间为1小时/每次;3)甲苯麦角固醇液的抽提在皂化锅内,抽提分层清晰的甲苯麦角固醇液到洗涤捅内,用沸水洗涤三次,每次沸水用量为200~300升,然后转到浓缩锅内进行浓缩;4)第一次浓缩流量控制在0.8~1m3/h,慢速浓缩,薄膜浓缩器温度在100~105℃,底锅内温度80~85℃,用蒸汽表压最高不超过0.2Mpa·2kg/cm2,真空度-0.06Mpa,抽提液浓缩至总体为120升,然后转到二次浓缩锅内;5)二次浓缩真空度-0.06Mpa,减压浓缩至甲苯蒸发完毕,加入92°溶解乙醇70升,放到静置锅内,静置结晶24~48小时,抽滤后得粗滤饼;6)热洗加入粗滤饼量11倍的65°乙醇热洗,温度为65~70℃,待回流管内有乙醇液流出,即进行抽滤得精滤饼;7)精制按甲苯∶乙醇=1∶2的比例配制甲苯、乙醇混和溶液,以精滤饼∶混和溶液=1∶14的比例加入混和溶液,再加入精滤饼量5%的活性碳在精制锅进行精制,待回流管内有甲苯乙醇液流出时,进行抽滤,滤液抽入过路锅内,进行加热,温度为60~80℃,又待回流管内有甲苯乙醇液流出时,将滤液放入结晶桶内静置结晶24~48小时,抽滤,以95°乙醇清洗结晶物,真空干燥,真空度-0.06~0.08Mpa,干燥6小时,即可得合格麦角固醇成品。
在本制备工艺中所用的工艺设备为


权利要求
1.一种麦角固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皂化用干酵母粉,按每锅500公斤计,按干酵母粉∶氢氧化钠=1∶0.5~0.7的比例加入氢氧化钠,按干酵母粉∶氯化钠=1∶0.2~0.3的比例加入氯化钠,皂化温度为118~120℃,皂化时间为4~6小时;2)加入甲苯进行萃取用甲苯1500~1800升分三次加入皂化锅内,第一次600~700升,第二次500~600升,第三次400~500升,温度为60~80℃,静置时间为1小时/每次;3)甲苯麦角固醇液的抽提在皂化锅内,抽提分层清晰的甲苯麦角固醇液到洗涤捅内,用沸水洗涤三次,每次沸水用量为200~300升,然后转到浓缩锅内进行浓缩;4)第一次浓缩流量控制在0.8~1m3/h,慢速浓缩,薄膜浓缩器温度在100~105℃,底锅内温度80~85℃,用蒸汽表压最高不超过0.2Mpa·2kg/cm2,真空度-0.06Mpa,抽提液浓缩至总体为120~150升,然后转到二次浓缩锅内;5)二次浓缩真空度-0.06Mpa,减压浓缩至甲苯蒸发完毕,加入92°溶解乙醇70~80升,放到静置锅内,静置结晶24~48小时,抽滤后得粗滤饼;6)热洗加入粗滤饼量10倍的65°乙醇热洗,温度为65~70℃,待回流管内有乙醇液流出,即进行抽滤得精滤饼;7)精制按甲苯∶乙醇=1∶2的比例配制甲苯、乙醇混和溶液,以精滤饼∶混和溶液=1∶14~20的比例加入混和溶液,再加入精滤饼量5%~8%的活性碳在精制锅进行精制,待回流管内有甲苯乙醇液流出时,进行抽滤,滤液抽入过路锅内,进行加热,温度为60~80℃,又待回流管内有甲苯乙醇液流出时,将滤液放入结晶桶内静置结晶24~48小时,抽滤,以95°乙醇清洗结晶物,真空干燥,真空度-0.06~0.08Mpa,干燥6小时,即可得合格麦角固醇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麦角固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1)皂化、2)加入甲苯进行萃取、3)甲苯麦角固醇液的抽提、4)第一次浓缩、5)二次浓缩、6)热洗、7)精制等工艺过程制得麦角固醇成品。本发明的方法皂化时间短,节约能源;皂化效率高,不易乳化;麦角提取率高;精制过滤工序简化、高效;甲苯回收率高,降低环境污染等。
文档编号C12P33/00GK1733930SQ20051001098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9日
发明者李杨发, 周学林 申请人:勐永药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