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剂及滑菇的保鲜方法

文档序号:482764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保鲜剂及滑菇的保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保鲜剂及滑菇的保鲜方法,它属于滑菇贮藏保鲜领域。本发明解决采用低温贮藏成本高和贮藏不便的技术问题。保鲜剂由植酸、丁酰肼、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和水组成。滑菇的保鲜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一、用植酸、丁酰肼、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和水配制保鲜剂;二、滑菇采摘前3~5h,用步骤一配制的保鲜剂喷涂滑菇,晾干,采摘;三、然后用短波紫外线辐照处理,即完成滑菇的保鲜处理。本发明的保鲜剂常温下可以延长货架期2~4天,低温下(4~6℃)可延长12~18天,无污染,成本低。本发明保鲜方法常温下可以延长货架期3~5天,低温下(4~6℃)可延长15~18天。本发明用于滑菇保鲜。
【专利说明】保鲜剂及滑菇的保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滑菇贮藏保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鲜剂和一种滑菇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滑燕(Phol1ta nameko)又名滑子蘑、珍珠燕、光帽黄伞,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我国台湾地区称为“珍珠菇”。滑菇子实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研究表明,滑菇子实体多糖含量丰富,而且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耐力,增进智力,改善视力,可以预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结核杆菌的感染,此外对肿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滑菇产量最大的国家,主产区集中在河北北部、辽宁和黑龙江等地。
[0003]新鲜滑菇的菌盖和菌柄表面有一层粘液,含水量较高,采收后的生理代谢旺盛,仍进行呼吸作用和各类生化反应,营养物质损耗快,导致褐变、菌盖脱落、开伞、软化,进而引起风味和质地品质下降,一般在采后常温下放置1-3天就会出现变色和腐烂等现象,从而失去食用价值,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制约了滑菇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滑菇采后的安全有效措施,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在对于新鲜滑菇保鲜的研究甚少。
[0004]为使鲜滑菇能延长货架期,避免一时销售不完使菇体变质,采用保鲜处理措施,常用的保鲜方法:
[0005]1、低温贮藏:将新鲜的滑菇封装在聚乙烯塑料袋中,置于0°C低温下保藏。利用菇类自身的呼吸作用,吸收包装袋内的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来降低菇类自身的呼吸作用强度,达到短期保鲜效果,但是成本高,利用冷库进行低温贮藏贮藏不便。
[0006]2、保鲜剂保鲜:保鲜剂主要是以焦亚硫酸钠为主料的配方,这种保鲜剂容易造成污染,且有毒性残留,不符合绿色食品的发展要求。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解决采用低温贮藏成本高和贮藏不便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保鲜剂及滑菇的保鲜方法。
[0008]本发明中保鲜剂由植酸、丁酰肼、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和水组成。植酸占保鲜剂质量的0.1 %?0.5 %,丁酰肼占保鲜剂质量的0.0001 %?0.0005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占保鲜剂质量的0.001%?0.005%。
[0009]保鲜剂是将植酸、丁酰肼、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0010]本发明中保鲜剂的使用方法:滑菇采摘前3?5h进行,将保鲜剂用高压喷雾器对滑菇进行均匀喷涂,菌柄部分尽量喷涂上涂膜液,可以对滑菇房采用强制空气循环,加速保鲜液晾干;待滑菇表面不粘手后,开始采摘。
[0011]贮藏方法:采摘后的滑菇采用PE保鲜袋不打孔进行包装,将包装好的滑菇置于2±1°C,相对湿度为90%的冷库中贮藏。
[0012]本发明的保鲜剂具有下述优点:不在滑菇表面形成膜、不改变色泽,采用喷涂的方式即可,操作方便,常温下可以延长货架期2?4天,低温下(4?6°C )可延长12?18天,无污染,成本低。
[0013]本发明中滑菇的保鲜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0014]步骤一、用植酸、丁酰肼、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和水配制保鲜剂;
[0015]步骤二、滑菇采摘前3?5h,用步骤一配制的保鲜剂喷涂滑菇,晾干,采摘;
[0016]步骤三、然后用短波紫外线辐照处理,即完成滑菇的保鲜处理。
[0017]贮藏方法:用短波紫外线辐照处理后取出滑菇,采用PE保鲜袋不打孔进行包装;将包装好的滑菇置于2±1°C,相对湿度为90%的冷库中贮藏。
[0018]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步骤一中植酸占保鲜剂质量的0.1%?0.5%,丁酰肼占保鲜剂质量的0.0001 %?0.0005%,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占保鲜剂质量的0.001 %?0.005%。
[0019]步骤二中对滑菇的菌柄喷涂保鲜剂。
[0020]步骤二所述的晾干过程中对菇房内进行空气循环。对滑菇房换新风来强制空气循环,加速保鲜液晾干。
[0021]步骤二中滑菇表面不粘手后,开始采摘,采摘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
[0022]步骤三中在短波紫外线光源与滑菇的距离为15?35cm条件下进行短波紫外线辐照处理。
[0023]步骤三中短波紫外线照射的剂量为I?5KJ/m2
[0024]步骤三中短波紫外线辐照处理10?30min。
[0025]辐照剂量过低不能通过影响滑菇采后生理的方式提高货架期,而辐照剂量过高则会引起滑菇色泽在其后的贮藏期内,发生快速明显的褐变。辐照距离和时间对保鲜作用的影响,主要指采用相同的短波紫外灯管时,辐照时间越长或辐照距离越短,则单位时间内接受的辐照剂量则越大;辐照时间越短或辐照距离越长,单位时间内接受的剂量就越小。一般来说,辐照剂量过大,滑菇在贮藏期容易发生快速明显的褐变,而辐照剂量过小,则无法改变滑菇采后生理的方式,因此不能提高货架期。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有下述优点:
[0027](I)在采收前进行喷涂保鲜处理,可避免保鲜处理对滑菇外观和品质的影响,另夕卜,采用强制通风对其进行冷风晾干,可以起到节能和提高产品品质的作用;
[0028](2)本发明所用的设备仅涉及短波紫外灯管一种易耗品,相对成本较低,且设备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降低对滑燕表面造成的机械损伤;
[0029](3)采用短波紫外短时处理滑菇,通过影响滑菇等真菌的采后生理变化,可以抑制变色和老化的问题,降低呼吸强度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而延长滑菇的货架期。
[0030](4)将保鲜剂和短波紫外对滑菇联合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货架期,常温下可以延长货架期3?5天,低温下(4?6°C )可延长15?18天。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由植酸、丁酰肼、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和水组成。植酸占保鲜剂质量的0.5%,丁酰肼占保鲜剂质量的0.0003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占保鲜剂质量的0.002%。
[0032]使用方法:滑菇采摘前5h进行,将配置好的保鲜剂用高压喷雾器对滑菇进行均匀喷涂,特别注意菌柄部分尽量喷涂上涂膜液,然后对滑菇房采用强制空气循环,加速保鲜液晾干;待滑菇表面不粘手后,开始采摘。
[0033]采摘后进行下述测试,测试过程和结果如下:
[0034]一、感官评价:以目测方式评定贮藏期间滑菇的形态、黏液量、色泽、气味、虫蛀、霉烂及含杂质量的程度。以表1为感官评价标准,总分为100分,每部分按重要程度所占分数不同。每隔24h观察一次,然后打分。
[0035]表1滑菇感官评价指标

【权利要求】
1.保鲜剂,其特征在于保鲜剂由植酸、丁酰肼、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和水组成。
2.根据要求I所述的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植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1 %?0.5%,丁酰肼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OOl %?0.0005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01%?0.005%。
3.滑菇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滑菇的保鲜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用植酸、丁酰肼、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和水配制保鲜剂; 步骤二、滑菇采摘前3?5h,用步骤一配制的保鲜剂喷涂滑菇,晾干,采摘; 步骤三、然后用短波紫外线辐照处理,即完成滑菇的保鲜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滑菇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植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1%?0.5%,丁酰肼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001%?0.0005%,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01%?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滑菇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对滑菇的菌柄喷涂保鲜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滑菇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的晾干过程中对菇房内进行空气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滑菇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滑菇表面不粘手后,开始米摘。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滑菇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短波紫外线光源与滑菇的距离为15?35cm条件下进行短波紫外线辐照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滑菇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短波紫外线照射的剂量为 I ?5KJ/m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滑菇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短波紫外线辐照处理10 ?30mino
【文档编号】A23B7/154GK104126655SQ20141034782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孔祥辉, 张介驰, 韩冰, 王阳, 张丕奇, 戴肖东, 韩增华, 马银鹏, 王玉文 申请人: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