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完成及生物与化学分子生物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为基因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因治疗已成为医学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从广义说,基因治疗还可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理想的基因治疗方案须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就需要有效目的基因在表达时具有明确靶向性,因此靶向性基因载体的开发对基因治疗的发展尤为重要,它的有效开发必将推动基因治疗向常规治疗方法的转变,普通制备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的基因载体的基因传递效率较低,不利于进行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的配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普通制备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的基因载体的基因传递效率较低,不利于进行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的配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该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的组成成分如下:
人体肺癌细胞株5-10份、CD147纳米基因载体纳米颗粒混悬液4-8份、碳化二亚胺盐酸盐2-8份、脂质体载体5-10份、兔抗人CD147单克隆体4-8份、实验用水0.5-1.5份、血清液5-10份、基因转染试剂4-8份、DNA聚合酶4-8份、限制性内切酶4-8份。
优选的,所述脂质体载体为N-三甲基溴化铵胆固醇微粒。
优选的,所述CD147纳米基因载体纳米颗粒混悬液为15g/L的CD147纳米基因载体纳米颗粒混悬液。
优选的,所述转染试剂为聚合物转染试剂。
优选的,所述实验用水为三蒸水。
优化的,该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靶向基因载体识别功能的添加:将兔抗人CD147单克隆体配置成1g/L,的溶液,再将其与浓度为15g/L的CD147纳米基因载体纳米颗粒混悬液等体积混悬于含有碳化二亚胺盐酸盐的实验用水中,在4摄氏度条件下振荡8小时,再在磁性分离器中收集含有磁性成份的纳米颗粒,制成识别CD147蛋白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
S2:基因载体与质粒的复合:将增加识别CD147蛋白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与脂质体载体进行混合,再加入DNA聚合酶,由于在静电荷力和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使得DNA分子折叠,形成粒状的复合物;
S3:复合物与靶细胞的融合:先将配制的粒状复合物与人体肺癌细胞株在基因转染试剂的条件下进行转染处理,再将复合物与人体肺癌细胞株在血清液中进行融合,通过人体肺癌细胞株的内吞或者吞噬作用,使得复合物进入到人体肺癌细胞中,在细胞内紧密的复合物对DNA起到保护作用,使得DNA避免被核酸酶降解;
S4:基因载体和目的基因的脱离:在复合物与靶细胞的融合物中加入限制性内切酶,目的基因通过核膜孔或者是在分细胞分裂过程中进入细胞核,修补缺失基因或者相关异常基因,而靶向性载体则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通过细胞新陈代谢排出细胞;
S5:靶向基因载体的检测:对复合物制备过程和复合物对肺癌细胞的作用进行实时检测。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对复合物制备过程和复合物对肺癌细胞的作用进行实时检测的检测内容包括肺癌细胞CD147表达量的检测、细胞吞噬效果的检测、细胞功能蛋白表达量的检测、复合物安全性检测、完成基因载体和目的基因的脱离过程后的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的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在制备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时使用的基因载体为CD147纳米基因载体,纳米基因载体在递送治疗基因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基因损耗,增加病灶位置基因浓度,并促进细胞内吞,提高治疗基因的生物利用率,进而提高了基因传递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该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的组成成分如下:
人体肺癌细胞株5-10份、CD147纳米基因载体纳米颗粒混悬液4-8份、碳化二亚胺盐酸盐2-8份、脂质体载体5-10份、兔抗人CD147单克隆体4-8份、实验用水0.5-1.5份、血清液5-10份、基因转染试剂4-8份、DNA聚合酶4-8份、限制性内切酶4-8份。
实施例1
该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靶向基因载体识别功能的添加:将5份的兔抗人CD147单克隆体配置成1g/L,的溶液,再将其与浓度为5份的15g/L的CD147纳米基因载体纳米颗粒混悬液等体积混悬于含有4.5份的碳化二亚胺盐酸盐的0.75份的实验用水中,在4摄氏度条件下振荡8小时,再在磁性分离器中收集含有磁性成份的纳米颗粒,制成识别CD147蛋白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
S2:基因载体与质粒的复合:将增加识别CD147蛋白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与7.5份的脂质体载体进行混合,再加入4.5份的DNA聚合酶,由于在静电荷力和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使得DNA分子折叠,形成粒状的复合物;
S3:复合物与靶细胞的融合:先将配制的粒状复合物的1/20与7份的人体肺癌细胞株在5.5份的基因转染试剂的条件下进行转染处理,再将复合物与人体肺癌细胞株在7.5份的血清液中进行融合,通过人体肺癌细胞株的内吞或者吞噬作用,使得复合物进入到人体肺癌细胞中,在细胞内紧密的复合物对DNA起到保护作用,使得DNA避免被核酸酶降解;
S4:基因载体和目的基因的脱离:在1份的复合物与靶细胞的融合物中加入4.3份的限制性内切酶,目的基因通过核膜孔或者是在分细胞分裂过程中进入细胞核,修补缺失基因或者相关异常基因,而靶向性载体则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通过细胞新陈代谢排出细胞;
S5:靶向基因载体的检测:对复合物制备过程和复合物对肺癌细胞的作用进行实时检测。
实施例2
该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靶向基因载体识别功能的添加:将8份的兔抗人CD147单克隆体配置成1g/L,的溶液,再将其与浓度为8份的15g/L的CD147纳米基因载体纳米颗粒混悬液等体积混悬于含有7.8份的碳化二亚胺盐酸盐的1.2份的实验用水中,在4摄氏度条件下振荡8小时,再在磁性分离器中收集含有磁性成份的纳米颗粒,制成识别CD147蛋白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
S2:基因载体与质粒的复合:将增加识别CD147蛋白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与8份的脂质体载体进行混合,再加入7份的DNA聚合酶,由于在静电荷力和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使得DNA分子折叠,形成粒状的复合物;
S3:复合物与靶细胞的融合:先将配制的粒状复合物的1/60与7.5份的人体肺癌细胞株在6.5份的基因转染试剂的条件下进行转染处理,再将复合物与人体肺癌细胞株在8份的血清液中进行融合,通过人体肺癌细胞株的内吞或者吞噬作用,使得复合物进入到人体肺癌细胞中,在细胞内紧密的复合物对DNA起到保护作用,使得DNA避免被核酸酶降解;
S4:基因载体和目的基因的脱离:在复合物与靶细胞的融合物中加入6.7份的限制性内切酶,目的基因通过核膜孔或者是在分细胞分裂过程中进入细胞核,修补缺失基因或者相关异常基因,而靶向性载体则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通过细胞新陈代谢排出细胞;
S5:靶向基因载体的检测:对复合物制备过程和复合物对肺癌细胞的作用进行实时检测。
实施例3
该用于治疗肺癌基因靶载体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靶向基因载体识别功能的添加:将6份的兔抗人CD147单克隆体配置成1g/L,的溶液,再将其与浓度为6份15g/L的CD147纳米基因载体纳米颗粒混悬液等体积混悬于含有5份的碳化二亚胺盐酸盐的1份的实验用水中,在4摄氏度条件下振荡8小时,再在磁性分离器中收集含有磁性成份的纳米颗粒,制成识别CD147蛋白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
S2:基因载体与质粒的复合:将增加识别CD147蛋白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与7.5份的脂质体载体进行混合,再加入6份的DNA聚合酶,由于在静电荷力和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使得DNA分子折叠,形成粒状的复合物;
S3:复合物与靶细胞的融合:先将配制的粒状复合物的1/30与7.5份的人体肺癌细胞株在6份的基因转染试剂的条件下进行转染处理,再将复合物与人体肺癌细胞株在血清液中进行融合,通过人体肺癌细胞株的内吞或者吞噬作用,使得复合物进入到人体肺癌细胞中,在细胞内紧密的复合物对DNA起到保护作用,使得DNA避免被核酸酶降解;
S4:基因载体和目的基因的脱离:在复合物与靶细胞的融合物中加入6份的限制性内切酶,目的基因通过核膜孔或者是在分细胞分裂过程中进入细胞核,修补缺失基因或者相关异常基因,而靶向性载体则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通过细胞新陈代谢排出细胞;
S5:靶向基因载体的检测:对复合物制备过程和复合物对肺癌细胞的作用进行实时检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