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陶瓷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052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陶瓷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导电陶瓷产品由于其在加热时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与绝缘的陶瓷产品相比,大大提高了使用范围。就陶瓷器皿而言,由于导电陶瓷产品在加热时可以导电,所以深受消费者青睐。传统的导电陶瓷产品通常是通过小作坊手工制作,虽然做工较为精细,但效率比较低;现在通常是将导电陶瓷和粘土混合的料浆倒入模具内,待其自然成型后取出进行后续加工。但是这种加工方法费时较长,自然成型产品密实度不够,而且导电陶瓷产品成型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如果不能将气体顺利排出,会在导电陶瓷产品内部形成孔隙,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成型且排气效果好的导电陶瓷成型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电陶瓷成型模具,包括机架、上模具和金属材质的下模具,机架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气缸、电机和上模具,下模具位于上模具正下方;还包括刮板、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刮板和红外线接收装置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侧壁,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固定在下模具上;所述气缸和电机分别通过控制器与红外线接收装置串联,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气缸和电机的启动和停机;所述下模具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上模具上开有竖直方向的通孔。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将导电陶瓷和粘土的粘稠状混合物装入下模具内,启动气缸,气缸输出轴向下运动带动电机向下运动,同时带动上模具向下运动。上模具与粘稠状混合物接触后对导电陶瓷和粘土的粘稠状混合物进行挤压得到坯体。当红外线接收装置接受到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出的信号时,说明此时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距离为导电陶瓷产品的标准壁厚,红外线接收装置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气缸停机并启动电机,电机开始旋转。上模具在电机的作用下旋转,对坯体内壁进行表面光洁处理;同时刮板在电机的作用下圆周转动,对坯体敞口端进行抹平,同时将多余的粘稠状混合物抹掉。整个过程中下模具内的加热装置一直在对坯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和空气从通孔逸出。待坯体成型后,关闭电机并启动气缸,气缸带动上模具向上运动,然后取出导电陶瓷产品。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的配合,使加工的导电陶瓷产品厚度标准且一致;同时通过与气缸、电机、上模具以及刮板配合使用,确保加工的导电陶瓷产品密度大且表面光滑;再通过与加热装置和通孔配合,缩短坯体的成型时间,大大降低导电陶瓷产品内部孔隙率,提高导电陶瓷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填充有纤维层。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纤维层可以确保水蒸气和空气通过,同时导电陶瓷和粘土的粘稠状混合物在受到挤压时不能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层与上模具表面接触处平滑过度。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确保成型后的坯体内壁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内壁表面设有脱模剂层。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设置脱模剂层可以方便取下成型后的坯体,同时脱模剂层可以稳定下模具内壁温度,避免温度太高而烧焦导电陶瓷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陶瓷加热器。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陶瓷加热器可以确保下模具内侧壁温度均匀,同时使用寿命长,节约开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可以对坯体进行精确成型,同时确保导电陶瓷产品密度大、孔隙率小且表面光滑,成型后的导电陶瓷产品质量很好,而且极大的缩短了导电陶瓷产品的成型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电陶瓷成型模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气缸1、电机2、上模具3、下模具4、刮板5、红外线接收器6、红外线发射器7、通孔8、空腔9、陶瓷加热器10、脱模剂层1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导电陶瓷成型模具,包括气缸1、电机2、圆弧状的上模具3和铁质的下模具4。气缸1固定在机架上,气缸1输出轴竖直向下,电机2固定在气缸1输出轴下端,电机2输出轴竖直向下且下端与上模具3固定连接;电机2输出轴侧壁固定有刮板5和红外线接收器6,下模具4上固定有红外线发射器7。气缸1和电机2并联,然后通过控制器与红外线接收器6串联,控制器用于控制气缸1和电机2的启动和关闭。上模具3上开有竖直方向的通孔8,通孔8内填充有纤维层,纤维层与上模具3圆弧面平滑过度。下模具4位于上模具3正下方,下模具4内开设有空腔9,空腔9内安装有陶瓷加热器10;下模具4内壁设有脱模剂层11。

将导电陶瓷和粘土的粘稠状混合物装入下模具4内,启动气缸1,气缸1输出轴向下运动带动电机2向下运动,同时带动上模具3向下运动。上模具3与粘稠状混合物接触后对导电陶瓷和粘土的粘稠状混合物进行挤压得到坯体。当红外线接收器6接受到红外线发射器7发出的信号时,红外线接收器6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气缸1停机并启动电机2,电机2开始旋转。上模具3在电机2的作用下旋转,对坯体内壁进行表面光洁处理;同时刮板5在电机2的作用下圆周转动,对坯体敞口端进行抹平,同时将多余的粘稠状混合物抹掉。整个过程中下模具4内的陶瓷加热器10一直在对坯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和空气从通孔8逸出。待坯体完全成型后,关闭电机2并启动气缸1,气缸1带动上模具3向上运动,即可取出导电陶瓷产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