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181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对板状汽车零部件进行冲压成型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种板状汽车零部件的示意图,其由一金属平板在中部间隔弯直接成型出两个下凹的弯折部。为提高生产效率,此零部件会采用冲压模直接对平板进行冲压成型。现有的冲压模具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对平板的导向和定位效果较差,在弯折冲压成型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平板发生非正常扭曲变形,并降低尺寸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冲压模具,旨在成型过程中,更好地对平板进行定位和导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冲压模具,包括:

凹模,所述凹模的顶壁开设有用于放置待冲压平板的限位槽,且限位槽的深度略大于待冲压平板的厚度,限位槽的底壁在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间隔开设有两个型腔;

凸模,所述凸模位于凹模上方,凸模的底壁与两个型腔相对的位置设有下凸的两个型芯,每个型芯与相应的一个型腔相配合,合模后,型芯插入相应的型腔,并可将待冲压平板弯折成型;

定位模,所述定位模位于凹模的上方,定位模中部间隔开设有两个供相应的型芯穿过并对凸模的升降进行导向的导向孔,定位模底壁位于两个导向孔之间的位置设有下凸的定位块,定位模下行至其底壁与凹模的顶壁相抵时,限位槽和定位模的底壁形成对待冲压平板进行限位,且高度略大于待冲压平板的厚度的限位空间,而限位块则紧抵于待冲压平板位于两个型腔之间的区域上,合模后,待冲压平板位于两个型腔上方的部分在型芯的推动下,向型腔下方弯曲变形,待冲压平板的左、右两侧向型腔移动靠拢;以及

模柄,所述模柄的下部与凸模固连,上部与冲压机的曲柄相连,并可带动凸模在合模和开模的位置之间移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定位模的中部间隔开设有两个供凸模的型芯穿过并可在开、合模时对凸模的升降进行导向的导向孔,在定位模底壁位于两个导向孔之间的位置设有下凸的定位块,定位模下行至其底壁与凹模的顶壁相抵时,限位槽和定位模的底壁形成对待冲压平板进行限位,且高度略大于待冲压平板的厚度的限位空间,可在冲压过程中,对待冲压平板进行限位导向(即仅对待冲压平板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导向,而不会将其固紧),而限位块则紧抵于待冲压平板位于两个型腔之间的区域上,以对待冲压平板位于两个型腔之间的区域进行压紧定位,合模过程中,待冲压平板位于两个型腔上方的部分在型芯的推动下,向型腔下方弯折变形,待冲压平板的左、右两侧则向型腔移动靠拢,并防止出现扭曲变形的情况,直至合模结束,并完成直管的弯折成型工作,从而提高成型后的弯管的尺寸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状汽车零部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未合模时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未合模时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未合模时的剖视图;

图5是图5的A部分的放大详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未合模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冲压模具,包括凹模1、凸模2、定位模3以及模柄4。

其中,凹模1的顶壁开设有用于放置待冲压平板(由金属,例如铝合金或者钢制成,未图示)的限位槽11,限位槽11的宽度与待冲压平板的宽度相适,以更好地对待冲压平板进行限位,限位槽11的深度略大于待冲压平板的厚度,限位槽11的底壁在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间隔开设有两个型腔12。

凸模2位于凹模1上方,凸模2的底壁与两个型腔12相对的位置设有下凸的两个型芯21,每个型芯21与相应的一个型腔12相配合,合模后,型芯21插入相应的型腔12,并可将待冲压平板弯折冲压成型(见图6)。

定位模3位于凹模1的上方,定位模3中部间隔开设有两个供相应的型芯21穿过并对凸模2的升降进行导向的导向孔31,定位模3底壁位于两个导向孔31之间的位置设有下凸的定位块32,定位模3下行(如在冲压机的驱动机构(未图示)的驱动下下行)至其底壁与凹模1的顶壁相抵时,限位槽11和定位模3的底壁形成对待冲压平板进行限位,且高度略大于待冲压平板的厚度的限位空间,而限位块32则紧抵于待冲压平板位于两个型腔12之间的区域上,合模后,待冲压平板位于两个型腔12上方的部分在型芯21的推动下,向型腔12下方弯曲变形,待冲压平板的左、右两侧向型腔12移动靠拢。

模柄4的下部与凸模2固连,上部与冲压机的曲柄(未图示)相连,并可在曲柄的驱动下带动凸模2在合模和开模的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凹模1对应限位槽11的左侧和/或右侧的位置设有挡部13,用于对待冲压平板进行定位(换而言之,即限位槽11的左侧和/或右侧未延伸至水平贯穿凹模1的左壁和/或右壁),将待冲压平板放置在限位槽1中并水平推动至其左端或者右端与挡部相接触时,即完成待冲压平板的放置工作。

可以理解地,限位槽11的深度大于待冲压平板的厚度的值,应以保证限位模3的底壁与凹模1的顶壁相抵时,不会对置限位槽11内的待冲压平板产生压力,并能在冲压过程中,对待冲压平板进行限位以及导向为准。具体地,限位槽11的深度可大于待冲压平板的厚度0.1~1MM,例如为0.1MM、0.2MM、0.3MM、0.4MM、0.5MM、0.7MM、0.9MM或者1M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