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飞碟靶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71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飞碟靶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碟靶生产领域中的辅助工具,特别是指一种全自动飞碟靶机械手。
背景技术
在飞碟靶生产当中,因过去我国的飞碟靶主要依靠进口,国内没有其通用生产设备,近年来才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生产线,国内的技术设备比较落后,很多厂家目前都依靠人工参与生产线工作,自动化程度较低。在转盘机的生产当中,目前只能靠认为进行产品的取收,这样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安全保障低,效率低,特别浪费人力和物力。故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实用新型创造了这样一种全自动的飞碟靶机械手,用于自动剥离产品于生产机器, 并带来可观的生产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飞碟靶生产线中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飞碟靶机械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飞碟靶机械手,包括转轴,转轴上固定有从动齿轮和拨片,转轴通过轴承安装有导轨片;在导轨片的端面上设置有偏心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套装有拨手组件,该拨手组件包括一个环形支撑体,在环形支撑体上均布固定有多个沿径向伸出的拨手,所述环形支撑体匹配套装于圆形凹槽中;每个拨手上沿径向设置有槽道;在拨片上位于圆形凹槽一端位置上设置有一个导向销,所述导向销匹配套装于拨手的槽道内。所述导向销上安装有轴承,轴承匹配套装于槽道内。所述拨手的一侧设置有与飞碟盘外形匹配的凹弧面。拨手与大转盘配合使用,大转盘转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传动,通过调整主、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实现同步工作。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机械手,与生产线结合完全实现了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资源,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图I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机械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拨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全自动机械手与大转盘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中标号I为从动齿轮,2为导轨片,3为偏心的圆形凹槽,4为拨片,5为导向销,6为拨手,7为槽道,8为转轴,9为环形支撑体,10为固定销,11为轴承,12为大转盘,13为飞碟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I一图4,自动飞碟靶机械手包括转轴8,转轴8的右端固定有从动齿轮1,左端固定有拨片4,与拨片4相邻的右侧转轴上安装有导轨片2,该导轨片2通过轴承11安装在转轴上。从而当转轴转动时,导轨片2可以被固定。在导轨片2的端面上设置有偏心的圆形凹槽3,圆形凹槽3内套装有拨手组件,该拨手组件包括一个环形支撑体9,在环形支撑体9上均布固定有多个沿径向伸出的拨手6,所述环形支撑体9匹配套装于圆形凹槽3中。所述拨手6的一侧设置有与飞碟盘13外形匹配的凹弧面。每个拨手上沿径向设 置有槽道7 ;在拨片上位于圆形凹槽一端位置上设置有一个导向销5,导向销5上安装有轴承,轴承匹配套装于槽道7内。拨手6与大转盘配合使用,大转盘转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I啮合传动,通过调整主、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实现同步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飞碟靶机械手,包括转轴,其特征是转轴上固定有从动齿轮和拨片,转轴通过轴承安装有导轨片;在导轨片的端面上设置有偏心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套装有拨手组件,该拨手组件包括一个环形支撑体,在环形支撑体上均布固定有多个沿径向伸出的拨手,所述环形支撑体匹配套装于圆形凹槽中;每个拨手上沿径向设置有槽道;在拨片上位于圆形凹槽一端位置上设置有一个导向销,所述导向销匹配套装于拨手的槽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飞碟靶机械手,其特征是所述导向销上安装有轴承,轴承匹配套装于槽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飞碟靶机械手,其特征是所述拨手的一侧设置有与飞碟盘外形匹配的凹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飞碟靶机械手,其特征是拨手与大转盘配合使用,大转盘转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传动,通过调整主、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实现同步工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飞碟靶机械手,包括转轴,转轴上固定有从动齿轮和拨片,转轴通过轴承安装有导轨片;在导轨片的端面上设置有偏心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套装有拨手组件,该拨手组件包括一个环形支撑体,在环形支撑体上均布固定有多个沿径向伸出的拨手,所述环形支撑体匹配套装于圆形凹槽中;每个拨手上沿径向设置有槽道;在拨片上位于圆形凹槽一端位置上设置有一个导向销,所述导向销匹配套装于拨手的槽道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机械手,与生产线结合完全实现了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资源,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文档编号B25J11/00GK202781160SQ20122031521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苏彬, 张馨月 申请人:苏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