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片式低压铸造边模。
背景技术:
目前,铝合金轮毂以其质量轻、散热快、减震性能好、寿命长、平衡好等优点,在汽车工业中脱颖而出。铝合金轮毂一般采用铸造的方式进行生产,现有技术中,其模具通常包括上模、下模以及边模,使用时,将三者组合形成所需的型腔,这种方式的缺点就在于,模具组合时,相对位置较差,不利于提高铸造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较好位置度的边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片式低压铸造边模,用于轮毂铸造成型中的所述轮毂外圆周面的成型,其包括内壁与所述轮毂外圆面形状相同的边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体包括至少四个结构相同且相互围成一圈的边模分体以及位于所述边模分体底部的底座,所述边模分体上均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以及可拆卸的固定,所述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与之垂直的侧板,所述侧板通过水平长度可调节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边模分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
固定在所述边模分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正上方且均设置有外螺纹,
设置在所述侧板上且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穿过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螺纹联接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边模分体之间;
与所述第三连接杆螺纹联接的第三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侧板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底座底面上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平行的滑槽;
固定在所述边模分体底部且设置有外螺纹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竖直设置能够穿过所述滑槽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螺纹联接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边模体设置成四个边模分体,与底座滑动连接,通过调节第二连接件从而调整侧板与边模分体的距离,在通过第一连接件进行固定,使得四个边模分体相对于底座均有较好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边模体;6-边模分体;8-底座;9-第一连接件;10-侧板;12-第二连接件;14-第二连接杆;16-第三连接杆;18-第二螺母;20-第三螺母;22-滑槽;24-第一连接杆;26-第一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壁与所述轮毂外圆面形状相同的边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体2包括至少四个结构相同且相互围成一圈的边模分体6以及位于所述边模分体6底部的底座8,所述边模分体6上均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9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9与所述底座8滑动连接以及可拆卸的固定,所述底座8上还固定连接有与之垂直的侧板10,所述侧板10通过水平长度可调节的第二连接件12与所述边模分体6连接。
将边模体2设置成四个边模分体6,与底座8滑动连接,通过调节第二连接件12从而调整侧板10与边模分体6的距离,在通过第一连接件9进行固定,使得四个边模分体6相对于底座8均有较好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第二连接件12包括:
固定在所述边模分体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连接杆14和第三连接杆16,所述第三连接杆16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正上方且均设置有外螺纹,
设置在所述侧板10上且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4和第三连接杆16穿过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4螺纹联接的第二螺母18,所述第二螺母18位于所述侧板10与所述边模分体6之间;
与所述第三连接杆16螺纹联接的第三螺母20,所述第二螺母18位于所述侧板10的外侧。
设置第二连接杆14和第三连接杆16,用于调整侧板10与边模分体6间的具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9包括:
设置在所述底座8底面上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4平行的滑槽22;
固定在所述边模分体6底部且设置有外螺纹的第一连接杆24,所述第一连接杆24竖直设置能够穿过所述滑槽22并在所述滑槽22内滑动;
位于所述滑槽22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4螺纹联接的第一螺母26,所述第一螺母26能够在所述滑槽22内滑动。
在设置滑槽22中设置第一连接杆24第一螺母26,用于将底座8与边模体2的固定。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