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抗胰腺癌用图

文档序号:10642736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抗胰腺癌用图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抗胰腺癌用途。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其中,R1为OCH3或H,R2为Cl或OH,R3为OCH3或H。该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是对从红树林土壤来源的厦门链霉菌(Streptomyces xiamenensis)CGMCC No.4.3534的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本发明制得的斑鸠霉素及衍生物具有抑制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活力的性能,可用于制备抗胰腺癌的药物。CGMCC NO.4.353420070401
【专利说明】
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抗胰腺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 (polycyclic tetramate macrolactam,后简称PTM)的抗胰腺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后简称胰腺癌)是消 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接近发生率,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6 % [T. Seufferlein and J.Mayerle,^Pancreatic cancer in 2015Precision medicine in pancreatic cancer-fact or fiction?,^Nat. Rev.Gastroenterol.Hepatol.,vol.13,pp.74-75, 2016.]。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升高趋势,成为预后最差的恶性肿 瘤之一[J. D. Byrne , et al · ,''Iontophoretic device delivery for the localized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roc.Natl.Acad.Sci.U.S.A., p.Ahead of Print,2016.]。由于胰腺癌早期易侵袭转移的特性,确诊时超过80%已属晚 期,仅有约10%_20%患者能进行根治性手术,因此药物治疗在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举 足轻重的位置[C. Scafoglio,et al.,''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sodium-glucose transporters in cancer,"Proc·Natl·Acad·Sci·U·S·A·,vol·112,pp·E4111-E4119, 2015.]。现阶段治疗胰腺癌的标准一线用药是吉西他滨(gemcitabine),为破坏细胞复制的 二氟核苷类代谢拮抗药物,但是后期易耐药严重制约了药效。此外联合用药方案 F0LFIRIN0X,包括伊立替康(irinotecan),奥沙利钼(oxaliplatin),5-氟尿啼啶(5-fluorouracil)和亚叶酸(leucovorin),也在临床证实能够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伊 立替康作为喜树碱类的化合物,其毒性作用不可忽视[X . Liu,et al .,"Irinotecan Delivery by Lipid-Coated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Shows Improved Efficacy and Safety over Liposomes for Pancreatic Cancer,〃ACS Nano,p.Ahead of Print,2016.]。因此,研发具有抗胰腺癌活性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是治疗胰腺癌的迫切需 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抗胰腺癌用途。
[0004] 本发明中,所述为野生型厦门链霉菌(Streptomyces xiamenensis)已于2007年4 月递交CGMCC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 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现在的地址是北京市朝 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4.3534。
[0005]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 (Π )、(ΙΠ )或(IV)所示:
[0007]
[0008] 其中,R1 为0CH3 或H,R2 为 Cl 或 0H,R3 为 0CH3 或Η。
[0009]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前述的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 S1、厦门链霉菌Streptomyces xiamenensis CGMCC Νο·4·3534进行液体发酵培 养;
[0011] S2、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萃取;
[0012] S3、采用C18固相萃取的方法,以甲醇-水梯度洗脱,在甲醇洗脱部分即得所述多环 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
[0013]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甲醇-水梯度洗脱具体为:50%、80 %、100 %甲醇-水梯度 洗脱,每个梯度洗脱体积为200mL。
[0014]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前述的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胰腺 癌药物中的用途。
[0015]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抗胰腺癌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前述的多环稠合大 环内酰胺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酸或碱的盐,或者溶剂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
[0016] 优选的,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
[0017]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 1、本发明是从-厦门链霉菌(Streptomyces xiamenensis)CGMCC Νο·4·3534的提 取物制得抗胰腺癌药物化合物,且药物成分天然;
[0019] 2、本发明的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可抑制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活 力,其抗胰腺癌活性的IC50值为ΙμΜ;
[0020] 3、胰腺癌致死率高,现有抗胰腺癌药物种类有限;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化疗对于胰 腺癌的治疗作用甚微,研究表明这是由于肿瘤周围的致密纤维反应阻碍了药物进入胰腺癌 细胞的能力,因此有针对性的寻找特殊结构的新型化合物是发现胰腺癌治疗药物的重要一 步。本发明首次对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抗胰腺癌活性及毒性进行测定,本发明 的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活性明确,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和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0021]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2]图1为本发明的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图;
[0023]图2为在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实验中的CCK-8定 量示意图;其中,A)为抑制人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实验中的CCK-8定量示意图,B)为抑制 人胰腺癌细胞BxCPl增殖实验中的CCK-8定量示意图;
[0024] 图3为乳酸脱氢酶方法检测化合物1-3的毒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6] 实施例1、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0027]取 S.xiamenensis M6 菌株(即厦门链霉菌(Streptomyces xiamenensis)CGMCC No.4.3534进行液体发酵培养(30升),7天,离心后上清液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将提取液合 并,浓缩,得总提物3克。取总提取物用适量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溶解后加9克反相拌样,上到 装填有50克正相硅胶玻璃减压柱上,以甲醇-水梯度洗脱具体为:50 %、80 %、100 %甲醇-水 梯度洗脱,每个梯度洗脱体积为200mL,150~100毫升/瓶接收,洗脱溶剂的极性通过提高氯 仿中甲醇的用量来梯度递增,每个洗脱流份分别接收200毫升,根据薄层层析检测合并流 份。采用半制备C18色谱柱,得化合物1-7。采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对化合物1-7的结构进行了 解析,其结构与图1所示吻合。
[0028]表1、化合物1-7的核磁氢谱数据
[0030]
[0031] 表2、化合物1-7的核磁碳谱数据
[0032]
[0033]
[0034] 表1、2中,化合物2-7的核磁数据为首次发现。
[0035] 实施例2、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抑制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活力实验
[0036] 材料如下:
[0037]细胞:人胰腺癌细胞PANC-1,BxCPl;药物:由上述实施例得到的化合物1。其中,采 用化合物1的为药物处理实验组,采用化合物2为药物处理对比组。
[0038] 方法:将PANC-1,BxCPl细胞接种于96孔板,每孔0.5 X103个细胞。24小时后换液并 加药,对照组为DMS0,终浓度为1/1000。加药0,1,2,3,4,5,6天后分别测量细胞活力。测量方 法为,吸出培养基,每孔加入完全培养基1〇〇μ1及CCK-8试剂10μ1,培养箱孵育60分钟后酶标 仪测量光吸收值,波长为450nm。实验重复3次。
[0039]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附图2可得知:化合物1能够抑制人胰腺癌的增殖。其IC50 值为1.3和1.439μΜ。化合物2和化合物3均有活性,IC50为3μΜ。
[0040] 化合物1-7的毒性采用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进行了评价。如图3所示,发现在 IC50浓度范围附近,其毒性不明显,这样对于后期药物开发是很有潜力的。
[0041]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 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主权项】
1. 一类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I I)、(I II)或(I V)所示:其中,Rl为OCH3或H,R2为Cl或OH,R3为OCH 3或H。2.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 厦门链霉菌Streptomyces xiamenensis CGMCC No.4.3534进行液体发酵培养; 52、 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萃取; 53、 采用C18固相萃取的方法,以甲醇-水梯度洗脱,在甲醇洗脱部分即得所述多环稠合 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 中,所述甲醇-水梯度洗脱具体为:50 %、80 %、100 %甲醇-水梯度洗脱,每个梯度洗脱体积 为200mL。4.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稠合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胰腺癌药物中的用 途。5. -种抗胰腺癌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吡喃化合物,或者其药 学上可接受的酸或碱的盐,或者溶剂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6. 如权利要求5所述抗胰腺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制剂或 注射制剂。
【文档编号】C07D487/08GK106008531SQ201610372876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0日
【发明人】徐岷涓, 张志刚, 徐俊, 杨小妹, 何昆燕, 余河霖, 蒋书恒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