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雄性激素受体抑制剂的结晶形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1542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雄性激素受体抑制剂的结晶形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雄性激素受体抑制剂的结晶形式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本发明涉及(S)-4-(3-(4-(2,3-二羟基丙氧基)苯基)-4,4-二甲基-5-羰基-2-硫代咪唑啉-1-基)-2-(三氟甲基)苯甲腈的新的结晶形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分化与生长以及前列腺癌的发展依赖于雄性激素,雄性激素主要在睾丸中被合成,大约占80~90%。合成的雄性激素进入细胞后结合雄性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引起热休克蛋白(HSP)从AR上解离并使AR进入细胞核,激活多个下游基因,包括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早期的前列腺癌对雄性激素敏感,施行睾丸切除术(去势)能够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的发展。但是去势手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许多患者经过去势后一段时间经历了从雄性激素依赖性到雄性激素非依赖性的转变,对于抗雄性激素治疗不再有效,发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而AlPC的发生仍与PCa细胞内AR信号通路的活化有重要关系。

以抑制AR活性为目的的第一代药物有比卡鲁胺(Bicalutamide或Casodex)和氟他胺(Flutamide)。针对AlPC治疗的第二代AR拮抗剂药物有MDV3100和ARN-509。MDV3100是世界上首个第二代非固醇类AR拮抗剂药物,已于2012年8月底被美国FDA批准上市。MDV-3100对AR的亲和力比比卡鲁胺高5-8倍,能够通过抑制AR活性从而抑制AlPC小鼠和人肿瘤的生长,并且不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WO2014036897A1公开了一类新的AR拮抗剂,其中包括式(I)所示化合物,该化合物体外活性略优于MDV3100,hERG抑制率进一步改善(IC50:24.83uM),对CYP450五个主要亚型的抑制半衰期均大于50uM,同剂量,同溶媒下大鼠药代体内暴露量与MDV3100相当,犬药代体内暴露量达MDV3100的六倍以上。式(I)化合物仅有一个手性中心,其手性原料简单易得,合成难度大大降低。另外,式(I)化合物在3uM和10uM均没有AR激动活性,且在小鼠脑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比值远低于MDV3100化合物,出现癫痫副作用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式(I)化合物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但WO2014036897A1未深入研究该化合物的结晶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药用的活性成分的晶型结构往往影响到该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结晶条件及储存条件的不同有可能导致化合物的晶型结构的变化,有时还会伴随着产生其他形态的晶型。一般来说,无定型的药物产品没有规则的晶型结构,往往具有其它缺陷,比如产物稳定性较差,析晶较细,过滤较难,易结块,流动性差等。因此,改善上述化合物的各方面性质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找到晶型纯度较高并且具备良好化学稳定性的新晶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S)-4-(3-(4-(2,3-二羟基丙氧基)苯基)-4,4-二甲基-5-羰基-2-硫代咪唑啉-1-基)-2-(三氟甲基)苯甲腈(如式(I)所示)的新的结晶形式。

式(I)所示化合物在不同结晶条件下得到的一系列结晶产物,对所得结晶产物进行了X-衍射及DSC检测,发现式(I)所示化合物在本发明的结晶条件下,可以得到一种稳定性良好的晶型,我们称其为II型结晶。本申请中的II型结晶的DSC图谱显示在119℃附近有熔融吸热峰,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如图1所示,使用Cu-Ka辐射,以2θ角度和晶面间距(d值)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其中在4.63(19.06),7.37(11.99),9.25(9.55),10.91(8.11),11.48(7.70),12.40(7.13),13.05(6.78),13.73(6.45),15.03(5.89),16.04(5.52),16.96(5.22),17.87(4.96),19.03(4.66),19.45(4.56),20.59(4.31),21.87(4.06),22.50(3.95),23.11(3.85),23.53(3.78),23.96(3.71),25.43(3.50),27.00(3.30),27.60(3.23),29.77(3.00)有特征峰。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S)-4-(3-(4-(2,3-二羟基丙氧基)苯基)-4,4-二甲基-5-羰基-2-硫代咪唑啉-1-基)-2-(三氟甲基)苯甲腈的II型结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任意晶型或无定型的式(I)所示化合物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中,加热溶清后冷却析晶,所述溶剂选自甲醇或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2)过滤结晶并洗涤,干燥。

重结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用通常的重结晶操作方法进行。例如,可以用原料式(I)所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加热溶解后慢慢冷却析晶,结晶完成后,经过滤干燥,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结晶。需特别说明的是,所滤取的结晶体通常在减压下,在30~100℃左右,优选40~60℃的加热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就能达到去除重结晶溶剂的效果。

通过差示扫描热分析(DSC)、X-衍射图谱测定,对得到的式(I)所示化合物结晶体进行了晶型研究,同时对所得结晶的溶剂残留进行了检测。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式(I)所示化合物II型结晶不含有或仅含有较低含量的残留溶剂,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有关医药产品残留溶剂的限量要求,因而本发明的结晶可以较好地作为医药活性成分使用。

经研究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II型结晶在光照、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稳定性良好,且在研磨、压力和受热等条件下,晶型稳定性良好,能够满足生产运输储存的药用要求,生产工艺稳定可重复可控,能够适应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式(I)所示化合物II型结晶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

图2式(I)所示化合物II型结晶的DSC图谱。

图3式(I)所示化合物III型结晶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

图4式(I)所示化合物III型结晶的DSC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实验所用的测试仪器

1、DSC谱

仪器型号:MettlerToledo DSC 1Staree System

吹扫气:氮气

升温速率:10.0℃/min

温度范围:40~250℃

2、X-射线衍射谱

仪器型号:Bruker D8Focus X-射线粉末衍射仪

射线:单色Cu-Kα射线(λ=1.5406)

扫描方式:θ/2θ,扫描范围:2~40°

电压:40KV,电流:40mA

实施例1

取(1.0g,2.09mmol)式(I)所示化合物(按WO2014036897A1提供的方法制备)于25ml单口瓶中,加入5.0ml甲醇,加热回流溶清,继续回流10min,冷却,搅拌析晶,抽滤,干燥得固体516mg,收率为51.6%。该结晶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图见图1。该结晶在约4.63(19.06),7.37(11.99),9.25(9.55),10.91(8.11),11.48(7.70),12.40(7.13),13.05(6.78),13.73(6.45),15.03(5.89),16.04(5.52),16.96(5.22),17.87(4.96),19.03(4.66),19.45(4.56),20.59(4.31),21.87(4.06),22.50(3.95),23.11(3.85),23.53(3.78),23.96(3.71),25.43(3.50),27.00(3.30),27.60(3.23),29.77(3.00)处有特征峰。DSC谱图见图2,有尖锐熔融吸热峰119℃,将此晶型定义为II晶型。

实施例2

取(1.0g,2.09mmol)式(I)所示化合物(按实施例1制备)于25ml单口瓶中,加入5.0ml乙醇,加热回流溶清,继续回流10min,冷却,搅拌析晶,抽滤,干燥得固体633mg,收率为63.3%。其X-衍射和DSC图谱经研究比对,确定产物为II晶型。

实施例3

重复WO2014036897A1实施例44的全部操作,将(R)-4-(3-(4-((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4-基)甲氧基)苯基)-4,4-二甲基-5-酮-2-硫代咪唑啉-1-基)-2-(三氟甲基)苯腈(2.2g,4.20mmol)溶解于100mL乙酸中,加入50mL水,升温至70℃搅拌反应1h,反应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酸,加入100mL水和100mL乙酸乙酯,静置分层,有机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用硅胶色谱法纯化,得到化合物I的结晶(1.1g,55.0%)。该结晶样品的经X-射线衍射和DSC谱图经研究比对,证实并非II晶型,此处将其定义为III晶型。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所得的II型结晶样品分别敞口平摊放置,考察在光照(4500Lux),加热(40℃,60℃),高湿(RH75%,RH90%)条件下样品的稳定性。考察取样时间为5天和10天,HPLC检测纯度见表1。

表1.式(I)所示化合物II晶型样品的稳定性比较

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式(I)所示化合物II型结晶样品在敞口放置的条件下,经光照、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良好。

实施例5

将按实施例1方法制得的式(I)所示化合物II型结晶进行研磨、加热及压片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晶型稳定,详细的实验数据参见下表2。

表2.式(I)所示化合物II晶型特殊稳定性研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